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66|回复: 1

占豪:人民币入SDR有巨大金融风险?!请看利害逻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 07: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币纳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R,成为五大篮子货币之一。对此,舆论整体呈现欢呼状态,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则自我贴金地称这不过是“奖励的小红花”(标准的自我贴金,实质上美是在中欧和IMF推动下无力阻挡,最终和中国进行利益交易,这事说起来中美是买卖关系,哪谈得上谁奖励谁?),占豪昨天文章《欧美为何支持人民币纳入SDR?进入后对中国有哪些好处?》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另外,舆论上也还有另外一种声音,该观点认为,人民币纳入SDR,外国金融攻击中国的条件已经成熟,未来中国经济将遭受西方的洗劫,中国经济危险······

  那么,人民币被纳入到SDR的货币篮子与国家之间的金融战有关系吗?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其利害又是什么?人民币利率、汇率为何要市场化?未来是否会有国家对中国发动金融攻击?这一系类问题,我们在下面进行阐释。

  金融货币战与人民币是否纳入SDR没有直接联系

  昨天文章《欧美为何支持人民币纳入SDR?进入后对中国有哪些好处?》我们论述过,人民币被纳入SDR是中国实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必然会发生的结果;人民币是否纳入SDR,不决定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纳入SDR只是一种形式,对人民币和中国金融体系本身影响有限,但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好处。因此,金融货币战与人民币是否纳入到SDR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中国是现在经济实力已经足够强大,金融货币市场已经足够开放,再加上将人民币纳入SDR有利于IMF和欧盟经济的发展,IMF才将人民币纳入到了SDR篮子货币当中。

  至于中国金融货币市场足够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相关开放和改革并不是为了加入SDR,加入SDR只是金融改革和开放所产生的副产品而已。所以,金融货币战与人民币是否纳入SDR,两者不存在直接的逻辑关系,将这两个问题直接联系在一起不合适也不恰当。

  事实上,所谓的加入SDR中国金融体系将面临巨大风险之说,改成中国金融货币和投资市场的改革开放,利率、汇率的市场化以及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给境外势力金融攻击中国提供了技术上的条件和可能。相关观点应该指的是这一点,而非所谓的人民币被纳入SDR的货币篮子。

  境外势力如何利用利率和汇率进行攻击?战友们可再参考前面占豪的两篇文章《中国利率市场化,背后是货币战能力的飞跃!》和《央行放大招,不仅仅是QE中国版,而是金融革命!》,这两篇文章把其中逻辑阐释得非常浅显易懂,这里就不再花时间进行赘述。

  那么,既然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关乎到中国金融和投资安全,为何我们还是要走向开放呢?

  人民币利率、汇率市场化,金融投资开放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事实上,认为利率、汇率市场化以及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给中国经济和金融带来了风险,中国马上就要经历一场金融浩劫这样的观点,如果你问他们对策,他们马上会说金融应该封闭起来以保证安全。这种思维,其实和明清时期的禁海、闭关锁国并无本质区别。一个国家的强大,靠封闭是不可能的,19世纪不可以,21世纪的今天更不可以。

  强国一定是开放的,要走向强大也必须开放和包容,这是很浅显的道理,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是如此。当然,我国作为正在复兴还未成为最强大国家的情况下,在进行事关国家安全的金融领域改革开放时,要把握好节奏和火候。事实上,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多年,走到今天都是一步步地地走来的,并非直接全面开放。在占豪看来,当前人民币的利率、汇率到了必须市场化,金融投资市场到了必须开放的发展阶段,原因有四:

  一、中国经济体已足够大,到了必须对外输出货币的时候了。

  中国经济已经足够大,IMF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超美国成世界第一,按汇率计算也已是世界第二,超排名第三的日本一倍。如此大的经济体,货币的市场占有率却低得可怜,这显然与中国的经济地位不符,人民币需要走出去。

  事实上,就现阶段而言,如果人民币再不走出去,我国经济发展将难以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趋势,中国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瓶颈。对当前的中国来说,不但货币要走出去,国家战略也要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即是在此大背景下推出的。就战略层面而言,“一带一路”战略与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两者是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统一体。

  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民币走出去的同时再把境外资本引进来。

  可能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民币走出去,需要金融投资市场的开放呢?人民币走出去,不但可以收铸币税,还能帮助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这样中国即可调动世界范围的各种经济资源为自己的经济发展服务,中国可以通过吞吐资源和商品,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中国资本除了需要走出去,还需要将外部资本引进来为我所用,这就需要中国的金融投资市场足够开放。事实上,如果汇率、利率不是市场化的,人民币的供求就没办法根据经济的发展需要去调节,如此复杂的经济系统,任何人都无法靠计划去度量货币需求量,必须用市场来引导,而人则需要根据市场的状况进行反周期的调节。如果不进行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也就没办法深入地推进国际化;如果人民币不能在资本项目下可兑换,人民币发出去了就收不回来,货币发出去收不回来那才是真正的危险,会成为别国打击中国货币的工具,这就像股票抢庄一样,当外来者掌握了足够的筹码,是可以抢庄或对原来庄家进行打击的。所以,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是必须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必然要走的一步。

  三、大国战略需要一个开放的金融投资市场和一个国际化的人民币。

  当前中国的大国战略是“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要干嘛?首先就是在相关国家之间进行互联互通。互联互通需要投资,需要基础建设。此时,如果人民币是一个国际化的货币,被投资国认可人民币,我们即可直接拿人民币进行投资,可以想象利益多大。这些投资要购买各种设备、物资,中国企业投资显然更多地会购买中国自己的产品,这对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刺激有多大可想而知。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又将带来巨大的贸易流和资金流,这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动力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一个国际化的货币,我们得用美元投资,这不但会有大量资源被别人拿走,实际上规模也受到了他国的限制。所以,为了自己的现实利益,也必须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就得加速利率、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

  四、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在加速重组,是中国金融和投资市场开放的最佳时机。

  做企业的都知道,市场群雄逐鹿时是最容易抢占市场的,一旦相关市场的格局已稳定的情况下,若非具有特殊竞争力,基本无可能撼动原来的市场格局,自己的产品基本不可能挤进去。哪怕有特殊竞争力,鉴于原来的领导者已经建立起来了市场优势地位,后来者很难实现突破。所以,要想打破原来的格局,必须先搅乱市场,借市场混沌以速度和产品取胜。

  货币是特殊商品,在世界范围内受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综合国力限制,作为后来者,如果不选好时机盲目出击,将会很容易被领导者阻击,很难占据大的市场份额。上个世纪末期,日元的国际化先被美国阻击,接着新诞生的欧元同样被美国阻击。欧元靠成员国众多、经济体量巨大才获得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份额,日本搞了几十年日元占有市场的份额如今被刚搞了几年的中国超过,原因是国力不够加时机不好被美国强力阻击。

  现如今,世界正处于政治、经济秩序大重组的时候,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不光是政治统治力快速下降,经济影响力也已经大幅下降,如今又恰遇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正是人民币进行国际化,中国进行金融、投资开放的最佳时机。这种时候,鉴于世界范围内各方利益因素错综复杂,美国很难形成统一的西方资本合力攻击中国。而且,此时发动金融攻击中国,在国家战略层面风险也太大。所以,此时是最佳时机,时不我待,机不再来,在金融领域“开疆拓土”,制定以我为主规则的时代来了,我们决不能错过。

  是否会爆发金融货币战不取决于中国,但胜负关乎国家命运,取决于中国自身的能力建设

  那么,是不是会爆发针对中国的货币战呢?

  对此,占豪认为,现阶段其实已经在进行着金融货币方面的博弈,只是没有上升到直接金融攻击的货币战层面。央行行长最近在人民日报发文第一次公开提“金融攻击”说明,金融攻击是现实存在的,当前虽未上升到国家层面,但不得不防。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前些时间的股灾就涉及到外资恶意做空中国股市,还涉及到内外势力的勾结,这都表明我们务必提高风险意识,务必在制度上建立防火墙,扎好篱笆。

  然而,是否爆发金融货币战实际上并不取决于中国,中国不靠货币战来发展,恰恰是要靠汇率稳定来寻求更稳定的合作。所以,未来是否爆发金融货币战完全不取决于中国,而取决于传统的资本强国。对一国来说,一旦爆发国家层面的金融货币战,成败关乎国家命运,所以的确是国之大事不可不察。

  那么,一旦爆发金融货币战,中国胜负几何呢?在占豪看来,这取决于中国自身的能力建设。在这方面,我国已做了大量工作,虽仍有瑕疵和存在一定的纰漏,但总体上是较为安全的。而且,我们的开放也是渐进和适度的,此时境外资本要发起对中国的攻击,不但需要调动非常巨大的资源,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有了反击的能力。我们现阶段不但有了较强的市场手段,也有应对的法律手段,真不行到最后还可以用军事手段。说白了,中国现在有与任何国家在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摊牌的能力和实力,这是最硬的底气。但是,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技术层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制度和用人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在制度上建设得好,篱笆扎得好,防卫能力强,对手就无空子可钻,也就不敢轻易发动攻击,这也是我们现在务必做好这一点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考虑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国战略,我国金融货币投资市场到了必须开放的阶段。不开放,死路一条;开放,存在风险,但机会也大;后者无疑是唯一的正确选择。现阶段,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处于高速重组之中,这是中国金融投资市场开放的战略机遇期,当前进行改革开放是恰逢其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 10: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开放,死路一条;开放,存在风险,但机会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8 09:2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