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398|回复: 6

龙之声国际观察第九十六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6 18: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之声国际观察
九十六期 2014 05 16

在进行本期观察之前,我们需要重温94期观察中的部分观点:MH370航班的失联虽然有其神秘性,但是这种神秘透出其明显特点:特点之一,MH370失去了客机与地面控制系统联系的功能;特点之二,MH370具有了瞬时并持久地与民用及军用雷达系统脱离接触的能力:特点之三,机组人员失去了对客机的全方位控制能力;特点之四,MH370具有了穿越东南亚多国防空网的能力。失联的MH370成了一架大型的‘无人’驾驶客机,并且具有了超能力,完成由‘人控’到‘机上乘员不可逆’的自动控制,完成对机载信息系统的控制,完成了机载信息系统与空、地的联系控制,这些是此班失联客机的最大特点。所有这一切只有一种解释,就是马航MH370客机在瞬时持久失联的那时起,MH370已经被大国或者大国集团电子攻击,并且瞬时控制了MH370的信息系统、飞控系统、安全系统。观察员认为在MH370失联后及穿越过程中,多国防空系统遭到了强烈的电频干扰与电频压制,多国感受了切切实实的局部现代化无硝烟战争,失联的MH370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被控制!”接下来我们来读这样的一则新闻:

【新闻链接】环球时报报道,“怪波音,别怪马航”——马航客机MH370上月失联后踪迹全无,大量指责声音朝向马来西亚,对此,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表达了不同意见,《马来邮报》26日刊登他的文章称,波音公司必须解释其制造的飞机为何如此容易和地面失去所有联系。“标准程序是,当一架飞机坠毁时,专家应在最快时间内抵达现场,寻找坠机原因。波音和制造国的官方机构应该开始寻找飞机。但波音并没有显露出任何兴趣,也没有说什么。”

据《悉尼先驱导报》27日称,现年88岁的马哈蒂尔曾担任马来西亚总理22年,在马来西亚执政党拥有很强的影响力。他的文章最早发表在个人博客上,之后被马来西亚各大媒体转载。文章从马航雇员在北京被MH370航班乘客亲属“扣为人质”说起,称“他们选择了错误的指责对象,飞机失联应归咎于制造商波音公司”。马哈蒂尔称,通常来说,客机的机组成员、飞行员和副驾驶能够与机场联系。面对机长的异常操作,乘客们或许没有注意到,但副驾驶和机组成员应该注意到。他们都受过处理应急状况的培训,但似乎都没有做出尝试。“这肯定是因为整个通信系统已经失灵。如果飞行员要让整个系统失灵,他一定得费些气力。副驾驶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他也会试着做点什么。难道他也失去了行动能力?所有的机组成员和乘客都失去了行动能力?”

文章称,一些国家运行的间谍卫星上装载着精密摄像机,能够拍摄地面上的一个人,甚至认出他的模样。当然,这些摄像机也能够看到一架63米长的飞机。但这架飞机完全失踪了。“波音公司制造了这架飞机。波音必须解释,为何所有的跟踪手段失灵。”马哈蒂尔称,如果飞机在陆地或海上坠毁,一定会有碎片或油带。但目前这些都没有发现。是否有可能,飞机在坠毁后仍然保持完好?抑或,这架飞机平静地沉入印度洋最深处的海床?

4月27日,负责协调马航MH370搜索工作的澳大利亚联合协调中心表示,“蓝鳍-21”水下无人潜航器已经完成了对此前所划定水下搜索区域的搜索工作,澳方已经进一步扩大了水下搜索范围。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约翰斯顿日前表示,下一步搜索计划将于本周公布。

【时事点评】观察员现在对这则新闻进行简单的梳理。这则新闻有这样的几个要点:一是这是由马来西亚前总理撰写的有关马航问题的“个人博客”;二是马哈蒂尔针对机组成员劫机说给出了符合客观事实的推理:“通常来说,客机的机组成员、飞行员和副驾驶能够与机场联系。面对机长的异常操作……但似乎都没有做出尝试”;三是马哈蒂尔给出这样的一个判断“这肯定是因为整个通信系统失灵!”;四是马哈蒂尔给出一个执政22年的前总理对MH370归宿的推理判断:即排除机械故障导致的坠毁,隐晦肯定了另一种结果“平静地沉入印度洋最深处的海床”;五是马哈蒂尔提出了一个最值得回答的问题——“波音公司必须解释其制造的飞机为何如此容易和地面失去所有联系”

观察员认为,随着局势的演化,MH370失联事件的恶劣影响,开始显现出其极强的破坏力。这则以马来西亚执政22年之久的前总理以“个人博客”这样软处理方式表达的马来西亚对MH370失联事件的愤怒、无奈与恐惧,透露出一个在东南亚范围内值得严重注意的问题(就局部地域来说就是中国南海与东盟的严重问题)。失联的MH370在初期目的——围魏救赵的实施时,还有更多的后门。

后门之一。这是一次美国及其利益集团直接针对东盟、印度的军事威慑!在94期观察中,观察员业已就马航失联飞机失联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明显的军事性作了说明。观察员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次失联飞机的失联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美国及其利益集团的军事控制能力、特别是信息战、电子战能力,是失联飞机轨迹牵涉国所无法企及的。这种如偷袭珍珠港般刻意展示的军事能力对轨迹牵涉国的心理及行为震慑,让这些国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恐惧。这点在马航失联最初的几天,轨迹牵涉国的忸怩表现可以很好地说明:没有一个国家言及MH370失联当天,MH370途经国遇到了什么样的异常情况。

后门之二。这是一次美国及其利益集团意图借此贬低中国军事力量,引发东盟及印度对中国军事力量地深深怀疑。在“后门之一”中观察员使用了“如偷袭珍珠港般刻意展示的军事能力”,请读者仔细体会观察员 “如偷袭珍珠港般刻意展示的军事能力”的用词。就MH370失联事件,就其性质来说,是美国及其利益集团对中国军事力量表现出来的对南海有效控制的一次反人类的恐怖偷袭!观察员之所以给予美国及其利益集团这样的定义,是因为它们在实施这次反人类的恐怖偷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与恐怖分子别无二致的手法:即为了达到目的,毫不顾及无辜的平民百姓,不惜以平民百姓的牺牲去换取它们想要达到的目的。观察员选择使用“偷袭”是因为这次以特种军事手段为实施形式的MH370人为失联并最终“end”与印度洋深处,完全有悖于正义感与人类良知,超出了和平时期对军事力量介入的理解。对于决心有效控制南海的中国,对于失联飞机轨迹途经的众多当事国来说,应该没有国家把一架民航飞机看成一次特种军事力量展示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不惜以完全颠覆人类良知的疯狂,致无辜平民魂殒印度洋的作派,对轨迹途经国产生的心理震憾,是依靠王道无法比拟的。这样的作为,在军事上展现其“奇”,在实施效果上达到其“残”。也正是这样的效果,才致中国的军事力量至少在东盟表面上看来没有及时在南海作出反应。从表面看来,中国的军事力量在此次MH370失联初期给外部力量以“不能有效控制南海”的印象(在国家军事秘密的层面上观察员不敢忘言,但是观察员有理由相信中国军事能力并没有东盟及印度表面上获得的美国及其利益集团需要的印象。)观察员由此也可以认为这也是美国及其利益集团针对春节前后中国南海舰队在南海及印度洋展示决心的消解破坏。

后门之三。鉴于后门之一之二的破坏性作用,MH370失联事件也是对中国“海丝”战略目标阻滞与破坏。观察员不得不说,在通道建设上,没有强有力的军事力量保障,任何理论与实际上的再完美再惠及各方的通道都是脆弱的。观察员认为,在中国海空军事力量还没有能做到绝对管控南海有效管控印度洋之现在,在中国经济能力与军事实力不能有效进入北美与南美对美国进行牵制之现在,“海丝”建设注定是坎坷、曲折、反复的;同样,中国周边的热点、混乱也会较长时间的存在。

由前述三后门,可以这样认为,这也是美国及其利益集团明目张胆要求MH370轨迹牵涉国的站队恐吓!这样的站队恐吓,最少应有两个方面的站队要求:即在太平洋范围内对TPP与“海丝”的选择;在更广大的全球范围内,美国主导与多极共存的选择。这样恐吓,观察员认为已经有了一定的作用。在东盟内,之前消停下来的菲律宾在MH370之后,突然亢奋起来,直至现在更是狂妄地在半月礁对我国渔民进行拘押并准备付诸于用其国内法进行审判;至少我们看到了沉寂徐久的越南在西沙也突然高调,一边忙着与中国对射水炮,一边在国内有目的地掀起反华民粹;至少我们看到了泰国国内政治也是在南海舰队实战训练之后归于安静却在马航事件之后重新泛起,并最终以泰国独有的由王室控制的司法机关完成了反对派没有完成的任务;最少我们看到了东盟极不寻常地在事关中国南海问题上第一次有了站队的冲动!

观察员需要非常明白地指出的是,在本期亚洲局势分析之前,观察员已经把94期观察中的主要观点再次必要地呈现给读者,就是便于读者朋友能更准确地理解马哈蒂尔“个人博客”新闻中的第三与第四个要点,特别需要正确理解于思考这条新闻中第三个要点中的两个值得思考的提问:“马哈蒂尔称,通常来说,客机的机组成员、飞行员和副驾驶能够与机场联系。面对机长的异常操作,乘客们或许没有注意到,但副驾驶和机组成员应该注意到。他们都受过处理应急状况的培训,但似乎都没有做出尝试。“这肯定是因为整个通信系统已经失灵。如果飞行员要让整个系统失灵,他一定得费些气力。副驾驶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他也会试着做点什么。难道他也失去了行动能力?所有的机组成员和乘客都失去了行动能力?”

观察员在这里再次对这条新闻中的第五个要点稍作展开。马哈蒂尔称“波音公司必须解释其制造的飞机为何如此容易和地面失去所有联系……标准程序是,当一架飞机坠毁时,专家应在最快时间内抵达现场,寻找坠机原因。波音和制造国的官方机构应该开始寻找飞机。但波音并没有显露出任何兴趣,也没有说什么。”实际上这是马哈蒂尔隐晦地道出了MH370失联的本质。这一失联事件的本质就是在矛盾发生后,事件主要关联方的常规正常反应与明显悖与常规的不正常。马航失联飞机的制造方波音公司,本应在马航离奇失联之后,对于该事件的明显离之处进行很有必要的澄清,更确切地说对这一灾难性事故对波音公司的形象损害进行危机公关,即“标准程序是,当一架飞机坠毁时,专家应在最快时间内抵达现场,寻找坠机原因。波音和制造国的官方机构应该开始寻找飞机”,但是结果却是“但波音并没有显露出任何兴趣,也没有说什么”,波音公司任由失联事件对该公司的信誉损害与不顾,不解释不推诿的默默承受的怨大头形象与马航的离奇失踪出现了明白无误的矛盾!矛盾已经由马哈蒂尔明确地点出“波音公司必须解释其制造的飞机为何如此容易和地面失去所有联系”!因此那种认为在马航事件与美国及其利益集团主导相异的思想应该必要反思!

再看一条有关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有关马航失联问题的新闻。

【新闻链接】环球网报道,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5月14日在美国《华尔街日报》撰文《马来西亚从消失的飞机中得到的教训》。文章中,纳吉布承认在马航客机失联初期存在公共消息混乱、搜索营救起步缓慢的错误,同时他呼吁国际航空监管机构加强对航班的实时追踪,防止飞机再如MH370一般莫名其妙地失踪,“要让飞机更难失踪,更容易找到”。

【新闻链接】据法新社14日报道称,国际民航组织(ICAO)本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讨论对飞机进行卫星实时跟踪、将“黑匣子”数据云存储等各国呼声越来越高的革新要求。 其中一些改革措施曾在2009年法航447客机坠毁大西洋致228人遇难事件后被提出过,但后来却不了了之。文章中,纳吉布写道:“这起悲剧最令人震惊的,是像波音777这么庞大的飞机居然能毫无痕迹地消失。在这个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实时跟踪商用航班早就该实现了。”同时,他说监管部门还应改造关键的通信系统,防止其被人为关闭。

纳吉布还要求延长黑匣子定位仪的电池寿命,以及驾驶舱话音记录器的存储容量。如今黑匣子定位仪的电池寿命只有约30天,欧盟曾建议提高到90天。而驾驶舱话音记录器现在只能记录飞行员最后两小时的谈话。纳吉布在文中写道:“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相信马来西亚在这种几乎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尽了最大努力。”但是他也承认“我们并非什么事都做对了”。

【时事点评】我们从“失联的MH370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被控制”这点去理解纳吉布的这篇文章中的观点,就会更容易些。“这起悲剧最令人震惊的是像波音777这么庞大的飞机居然能毫无痕迹地消失……他说监管部门还应改造关键的通信系统,防止其被人为关闭……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相信马来西亚在这种几乎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尽了最大努力”。观察员认为,马航失联事件的恐吓站队要求,是有着明显的破坏效果,但并没有根本改变太平洋形势,只是表面达到了某种目的。我们继续读下则新闻。

【新闻链接】参考消息4月26日报道,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24日表示,奥巴马26日将访问马来西亚,这是重塑马来西亚形象的一个契机。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25日报道称,马来西亚正在处理3月发生的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中国对马方的调查工作时有严厉批评。纳吉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搜索失联航班的行动将马来西亚置于国际社会的聚光灯下,这种情况以前很少出现。纳吉布说未来马来西亚希望表明,该国并没有在逃避责任。他表示,马来西亚将在下周发布一份有关MH370航班调查的临时报告。

报道说,中国官方媒体数次对马来西亚政府的调查工作提出严厉批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敦促马来西亚加大搜寻力度并提高信息发布的透明度。纳吉布称,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将会得到化解,他还对中国在搜寻失联航班和机上人员方面所起的作用表示了感谢。外交人士表示,马来西亚的支持有助于美国重返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并平衡中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

纳吉布表示,他认为整个地区未来稳定与繁荣的关键是如何处理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他说,美国的重要性体现在市场和外商直接投资上。此外,还体现在一些安全问题上,但中国也很重要,因为它是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纳吉布说,马来西亚不希望陷入一种二者必取其一的处境。

【时事点评】我们读这则新闻的时候,一以贯之地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中看到了其一厢情愿的憧憬“外交人士表示,马来西亚的支持有助于美国重返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并平衡中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这句话也不小心地泄漏了马航失联事件的一部分目的:强迫马来西亚支持“美国重返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并平衡中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观察员更认同这是刻意的泄露!至于制造这一事件的根本性目的是否达到,纳吉布的这番表述更能说明问题:“他认为整个地区未来稳定与繁荣的关键是如何处理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马哈蒂尔道出了“整个地区”现在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如果美国衰败的速度加快,则时间也可能明显缩短。)的现状。“整个地区”的稳定与美国的介入深度有着明确的反比例关系,即美国在“整个地区”介入越深,稳定性越差;反之则越好(这是由美国在太平洋地区让渡控制权的博弈所决定的,本质上就是美国追求全球控制权,维护美元货币地位决定的。)。“整个地区”的繁荣与中国的发展也有着明确地正比例关系,即中国的发展越好,繁荣越可持续;反之则是衰退。基于这样的认识,纳吉布道出了真实的思想“马来西亚不希望陷入一种二者必取其一的处境”。观察员认为,纳吉布的思想也是本次失联事件被关联方的普遍思想。从这点上去看,这种以恐怖行径要求“站队”的作派,并没有达到其想要的根本目的。

观察员认为马航失联事件就其初衷的一箭围魏救赵而想达到多雕的恶劣恐怖手段,从军事意义上说,有着希望引导中国军事力量陷于与美国相同的两线作战的战略困境。因此观察员认为,我们不应陷入此种情况。观察员认为,围点与打援之间应有依势必要的重点倚重,攻城与阻援之间应有坚决的意志,不可随对手起舞。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东海与南海方向,针对美国及其利益集团的利害关系,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南海方向,诸国弱,但是牵涉国家面广,短期战术目标易形成不利于我的较长时间的影响。在对方没有进行战略破局的情况下,南海方向应以和为主,但不是委曲求全。因此,针对南海方向个别国家的挑衅,可以应以对等原则,也可对等之外加重必要的惩戒。

针对此轮菲律宾半月礁行为,静观其把棋走实,一俟其走实则坚决对其进行对等更可以加重应手,以达惩一戒百效果(注意用词:不是杀一戒百);对待越南问题,建议也采取相同办法,不同之处是与越南斗争,等待的是越南从物理对抗是否敢于化学反应!如果越南不慎率先走火,则越南收获的一定是更痛苦地回忆。因此南海方向,观察员目前建议应以阻援为主,必要惩戒为辅,修复因马航“偷袭”造成的对中国军事力量在南海地区的形象损害。在东海方向,日本相比于南海诸小,是一强手。按照军事常识,应该先打弱小,再制强手。但是,从更大战略方向去看问题,在东海方向,日本虽强,但是日本是个孤国,犹如孟良崮上的74师,可因日本二战历史侵略问题没有彻底清算加以解决,同样可起南海绝对控制的本质效果。东海方向看似是战术问题,因其牵涉的国家只有日本,并不牵涉与他国的领土争端,不至于造成他国恐慌性的站队于美国的这样不利局面,大局面的代价小,可是这个战术问题却能产生战略效果。因此,观察员依然建议,对于已经以完成东海空识区的中国海空力量,攻城坚决态度似应不能放软,必须牢牢控制陷美国于被迫的两线(东欧东海的双东线)甚至多线作战(东欧东海中东的三东线)的绝境。因此,下面这条军演新闻,可能能够说明问题。

【新闻链接】环球军事报道,据俄罗斯之声29日报道,俄中已经决定将于5月底至6月初在东海海域举行“海上协作-2014”联合军演。目前,俄罗斯军事代表团已抵达上海,进行演习前的最后一次两军磋商。俄罗斯海军代表称,在3天磋商中,中俄海军将进行演习地区侦察,明确海军联合行动计划,以及防空、反潜、封锁、航渡、补给等科目联动。双方还要协商联合举行体育文化活动事项。俄海军代表团中包括俄罗斯海军作战训练局局长、俄海军司令部官员以及太平洋舰队代表。中方有解放军总参谋部代表以及东海舰队专家等参加。
 
报道称,这将是两国海军在钓鱼岛西北海域的首次联合协同演习,双方将出动20多艘水面和水下舰艇及辅助船。俄海军太平洋舰队新闻发言人拉曼海军上校表示,俄海军将派出1艘导弹巡洋舰、1艘导弹驱逐舰、1艘辅助船和1艘远洋拖船参演,俄海军特混编队将从对马海峡南下抵达上海。俄海军编队从符拉迪沃斯托克起锚时,恰好俄总统普京5月中旬到访上海。

【时事点评】观察员认为,中俄东海军演,正值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之际,这样的巧合最是值得玩味。观察员不由得想起了习总出席索契冬奥会期间与普京总统联手视频中俄地中海舰队的重大事件。观察员认为,如果在中俄东海军演之时,再有联手视频,或者说是习普共观军演这样的趣事发生,则最低会将奥巴马之前的亚洲之行的成果迅速归零,也必对东欧形势产生深刻的影响。

【新闻链接】中新网基辅4月1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乌克兰代理外长杰希察表示,基辅打算通过政治和外交措施的途径收回克里米亚。杰希察表示,“我们将通过政治和外交措施把克里米亚收于乌克兰的全面管辖之下”。他还强调,基辅依旧认为克里米亚属于其领土。

【新闻链接】新浪财经消息:据媒体报道,一位美国高官称,美国国务卿克里周二(4月22日)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时表示,如果乌克兰东部地区的紧张局势不缓和,美国将对俄罗斯实施更多制裁。该官员称,克里与拉夫罗夫和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均进行了交谈。

【新闻链接】人民网华盛顿消息:据法新社报道,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到访华盛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据悉,如何化解乌克兰局危机成为两人会谈的重心。奥巴马和默克尔都表示,大家希望通过外交渠道化解乌克兰危机,但如果俄罗斯继续破坏乌克兰东部稳定威胁到5月25日乌克兰总统大选的话,那么美国和欧洲别无选择,只能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制裁。

【新闻链接】新华国际报道,俄罗斯能源部长Alexander Novak周五质疑乌克兰是否有能力支付对俄罗斯拖欠的天然气款项,他表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将要求乌克兰提前为6月份供气付费,而此举将令欧洲客户面临供气中断的风险。Novak表示,乌克兰对俄罗斯天然气的欠款超过35亿美元。

【新闻链接】中新网综合俄罗斯媒体报道,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12日宣布,根据全民公决结果宣布脱离乌克兰成为“主权国家”。据俄新网报道,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5月11日就其地位举行全民公投,由联邦化支持者组织。提交公投的问题只有一个:“您是否支持关于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国家独立的决定。”根据统计结果,两个地区均有90%以上选民支持独立。

【新闻链接】中新网报道,乌顿涅茨克州亲俄派正式要求入俄,俄未立即回应。据媒体报道,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的分裂派领袖正式要求俄罗斯考虑把顿涅斯克人民共和国吸纳进俄罗斯联盟。

【新闻链接】参考消息报道,据德国《经济周刊》网站4月27日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最新发表的2014年年度报告首次把欧盟归入和土耳其网络审查者相同的等级。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不同寻常地严厉批评了德国电信公司的下列激进提议:为了更好地防范来自国外的间谍攻击,未来不能让所有电子邮件和数据包都经由跨大西洋线路和美国及英国的大型互联网节点进行传输。相反,它们应该在德国内部(国家路由)或者在不包括英国的欧盟国家内部(申根路由)进行传输。自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爆料后,美国和英国的互联网节点就被怀疑遭到当地情报机构的监视。

【新闻链接】中青报5月13日报道:借《普京文集(2012-2014年)》中文版首发式在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举行之际,今天上午,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就俄罗斯总统普京即将出席上海“亚信”第四次峰会,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据悉,普京总统将于5月20日开始访华,访华期间,中俄两国将签署10多项重要协议。

【时事点评】在展开本期龙观察时事解读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龙观察95期的一组重要观点:

(1)随着俄罗斯政府相对顺利的迅速“吞并”克里米亚地区;俄政府必须在中东及全球战略上向欧美势力作出重大的战略让步,如果俄罗斯仍然未能与欧美势力亦步亦趋的话,那么俄罗斯国家利益的重中之重---乌克兰将会逐步恶化且紧张起来。

(2)事实上俄罗斯政府的强烈不安是非常有道理的,随着俄政府在战略取向上保持缄默,来自欧美势力的战略警告与全面测试再次到来,如果俄政府再次保持沉默的话,西方势力极有可能鼓动并激化俄与乌克兰的全面对抗,甚至于进入战争状态,进而全面消耗俄罗斯政府的战略资源与经济潜力。

(3)俄罗斯政府现在的战略处境十分的微妙,其战略取向上的任何异动都将给国际局势带来巨大且深远的强烈冲击,但观察员更有理由相信普京总统的政治智慧与战略眼光,其向东选择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在一个月后的今天,国际局势的最新发展趋势基本上沿袭着以上的相关核心观点,一步步地深化并逐步走向全面摊牌的方向演化:
  
第一,已经彻底沦落为欧美傀儡的乌克兰政府,依然不依不饶地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不断地制造话题。乌克兰代理外长杰希察表示,基辅打算通过政治和外交措施的途径收回克里米亚。在观察员看来,虽然乌克兰政府还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让克里米亚重归乌领土,但在实力决定一切的残酷国际生存法则面前,其梦想的实现还有可能变成现实么?普京政府事实上已经在克里米亚并入俄领土这个问题上,做出了十分周全的精妙安排。

克里米亚16日就地位问题举行了全民公投,根据100%选票的结果表明,96.77%参加投票的选民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投票率为83.1%。俄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顺势就批准了法律:一项为批准克里米亚加入俄联邦的条约,另一项为接受克里米亚和在俄组建新主体的联邦法,即组建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联邦级城市,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21日签署这两项文件。

第二,而令乌克兰政府更为难受的是,已经知道将永远失去乌克兰的俄罗斯政府,事实上已经做出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尽可能的切割更多的乌克兰领土,从而迅速削弱并加厚俄罗斯在东欧的实力范围与影响力,随之而来的就是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再次进行独立公投,公投结果是这两个州脱离乌克兰成为“主权国家。

在观察员看来,乌克兰的国家利益,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面前是如此的脆弱不堪;欧美势力基本于全球利益的需要,事实上已经默认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现实;而普京政府更是得寸进尺地想尽办法切割更多的乌领土,而乌克兰政府对此将根本没有反击的能力与实力。

虽然美国政府在强烈地警告俄政府:如果俄罗斯领导层继续破坏乌克兰东部稳定,扰乱乌克兰定于5月25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美方将迅速让俄罗斯付出更大代价。

但事实上很难阻止普京政府尽可能削弱乌克兰影响力的实质性举动,虽然普京表示将支持乌克兰总统选举,同时已撤走乌边境俄军。但在观察员看来,这些都只是俄政府的权宜之计,其真正的战略意图是:普京总统将于5月20日访华,并与中国最高层达成重要战略共识或战略交底之后,俄在乌克兰的真实战略将会迅速浮出水面。

第三,在看到俄罗斯政府对乌克兰持续地削弱与切割领土意图之后,欧美势力更是表示出强烈抗议与气急败坏,同时更是通过一系列组合拳不断地战略警告与强烈测试俄政府:

欧美热钱逃离俄罗斯,同时造成俄经济陷入衰退、通胀风险上升的泥潭,迎来自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为了压制通货膨胀,俄罗斯央行不得不紧急宣布升息,将基准利率由之前的7.0%提高至7.5%,俄罗斯央行表示,加息旨在抑制2014年6%的通货膨胀目标。而此次提高利率,还将俄罗斯外汇掉期交易利率从8.0%提高至8.5%。

在观察员看来,严重依赖能源的俄罗斯经济充满着巨大的脆弱性。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卢布持续疲软,目前卢布对美元和欧元汇率均下跌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市场认为其已经处于崩溃边缘,这让俄罗斯当局感到焦虑。俄罗斯经济副部长安德烈-克列帕奇此前承认,卢布汇率的下跌将对俄罗斯通胀产生巨大的影响。

美国著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更是趁火打劫。标普认为,由于外部融资条件显著恶化的风险,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俄罗斯的外币信用评级下调至“BBB-/A-3”级,评级展望维持负面,据悉,“BBB-/A-3”级仅比“垃圾”级高一档。标准普尔公司表示:在我们看来,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地缘政治局势导致俄罗斯外资与国内资本的大量出逃,从而进一步削弱已经疲弱的经济经济增长前景。种种迹象显示,俄罗斯的经济现在并不好过,如果西方国家的制裁实质化并加重的话,将会急剧恶化本来已经十分孱弱的俄经济。

在金融危机之后,仍处于复苏中的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相关行业,并对外国投资和技术有很大依赖。而国际局势的紧张导致资本从俄罗斯流出的速度加快,很多投资者都在将资金撤出俄罗斯。俄罗斯央行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约有637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俄罗斯,与2013年全年的规模相当。而世界银行预计,在制裁之下2014年离开俄罗斯的外国资本可能达到1500亿美元。

(3)美国政府再次对乌克兰政府全面输血,同时更表明持续消耗俄罗斯国家资源与实力的坚定战略决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30日批准一项总额170亿美元的对乌克兰贷款援助,旨在帮助乌克兰恢复经济稳定。IMF将首先向乌克兰支付32亿美元,用来偿还该国迫在眉睫的政府债务,避免其出现债务违约。乌克兰还将得到来自欧盟、加拿大、日本和世界银行等国家和机构的150亿美元贷款援助,美国国会近期已批准向乌克提供兰10亿美元贷款援助。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美国政府突然放风:表示将考虑放松原油出口禁令,能源市场或将迎来巨变。在观察员看来,此次美国政府的这个表态,意味着白宫正积极研究“原油出口禁令”这个最关键的议题。美国的能源政策出现任何变动,都将对全球能源交易商、炼油行业和消费者产生巨大影响,但在观察员看来,严重依赖于石油经济的俄罗斯政府,受到的来自能源层面的打击会更大一些。

(4)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2日与到访华盛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时表示,准备启动对俄罗斯的第三波制裁。而这次制裁将是实质性的,且对俄经济的定点打击是精准的、且是极具杀伤力的。

观察员认为,此次欧美势力的联合战略警告,就是在严重地提醒俄政府:你战略骑墙的时代应该快要结束了,是不是该选择正确的方向了?比如是不是应该向欧美势力的全球战略靠拢了?如果还是不肯屈服的话,那么将肯定会受到欧美国家全面的经济制裁与贸易封锁,不知到时俄罗斯的社会与经济能承受多久?

第四,面对欧美国家可能的最新一轮经济制裁,俄政府的底牌似乎并不够用,其战略反击的实力与能力根本不足以让欧美国家望而却步。或者说,俄政府还有最后的一张王牌,这张牌一旦打出来的话威力是巨大的,但普京政府似乎还没有下定最后的战略决心。因为打这幅底牌的话,必须要付出巨大的战略代价,也就是要与这张牌的棋手----中国政府实现全面的战略交底与战略捆绑,而这样的代价同时也巨大与危险的,因为到时俄罗斯只有与中国合作的一条道路可以选择,普京事实上依然没敢下决心(或者说最晚在5月底,我们将见到俄罗斯真正的底牌)。

(1)俄罗斯政府再次警告欧盟:如果欧盟配合美国经济制裁俄的话,那么俄向欧盟输送天然气的形势将非常严峻,供应可能随时中断。但在观察员看来,这样的经济警告,对欧盟的威慑力与损害将不会特别具有杀伤力,同时也可以看出经济制裁对俄的威胁更大。

乌总统选举候选人提雅尼博克6日在《基辅邮报》上大声疾呼:“乌克兰危急,这是自1991年独立以来最艰难的时刻。”他还警告:警告一场大规模战争可能正等着全世界。而俄罗斯媒体更是直接作出了这样的预测:本月,乌克兰将一分为三。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黑海港口敖德萨被视为连接乌克兰与欧洲其他地方——以及世界——的关键纽带。特别是现在克里米亚已被俄罗斯政府强力拥抱,如果敖德萨走上乌东部其他脱离城市的道路,那么乌克兰整个国家可能陷入严重麻烦。

特别有意思的是,相关俄罗斯专家表示:乌克兰内战或于5月26-27日爆发,而这个时间节点十分的耐人寻味,这将是普京总统与中国最高层全面战略交底与战略互信之后,俄政府极有可能得到中国的重大战略支持,从而有决心与信心在乌克兰棋局中,与欧美国家全面战略摊牌的强烈信号。

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研究计划副主任德米特里·苏斯洛夫表示:乌克兰内战可能于今年5月26-27日爆发,因为联邦化支持者很自然哪也不会去,很明显,他们不满意对乌克兰宪法的某些表面修改,它不会改变实质、不会改变乌克兰内部国家关系的基础。

普京总统将于5月20日开始访华,访华期间中俄两国将签署10多项重要协议,同时中俄携手将遏制战争的威胁。中俄两国元首将重点就两国在政治、经济和人文3个领域的合作进行讨论。在经济方面,两国领导人将探讨经济合作的新型模式,特别是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大规模投资项目方面的合作。

在此次会晤期间,中俄两国领导人还将就举行二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进行讨论。明年是二战胜利70周年,二战的历史对于全世界人民都非常重要,两国领导人重视这个议题,是因为两国都要保护历史事实,现在,有一些力量在为战争辩护,这种力量只会破坏世界安全的基础,我们的主要关切就是,要避免战争的再次出现。

观察员认为,以上给出的相关信号是极其重要且强烈的,这将极有可能就是中俄两国,基于本国的最高国家利益所作出的,有利于全世界和平力量进一步壮大,而起到至关重要的核心级稳定器的作用与价值,这将是中俄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层面的一次全面彻底的战略交换底牌与战略互信的重大事件,其战略意义将极其深远。观察员在此强烈关注中俄领导人的交流成果,同时有理由对中俄的战略互信充满信心,更期待着普京总统能拿出真正的战略大智慧。

特别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媒体也对中俄此次的高层会晤充满着期待:俄媒欢呼中俄靠近:一扇门关上另一扇门打开了。称俄罗斯总统此次将对外展示“转向亚太战略”,在当下的国际社会中,中俄两国立场相近、均受到西方国家的排挤和制衡,两国联手、深化合作是大势所趋,西方国家牵制中俄的动作最终会砸自己的脚。

第五,面对即将走向全面摊牌的战略困境与危险之际,世界大国之间的排列组合再次出现令人深思与警惕的异动:欧洲国家与美国之间并非就一定是那么水乳交融、中国与美国之间也并不一定只能走向对抗的战略死路,双方之间都在做着更有利于本国利益的双向选择与战略骑墙。

首先,欧美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是大趋势,但并非一条路走到底的,双方都有精巧的再平衡打算与另一种选择道路,从而为本国利益寻找最佳的合作对象。而近期突然曝光的:美国拒绝欧盟享有互联网“主权”更为此提供全面的注解。

有消息称:欧洲希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值得信赖的IT基地,并建立一个堡垒防范外国的秘密间谍项目。借助德国制造的没有后门程序的特别安全的IT产品,欧洲将夺回一些IT主权并减少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该计划的想法是:法律规定的区域互联网将为德国和欧洲内部的电子邮件以及其他数据传输提供更多保护。

但美国坚决反对该建议,称这是保护欧洲IT行业的“贸易保护主义”。因为美国当局规定,所有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网络运营商都必须把美国客户之间的所有数据传输信息保留在美国,当涉及自己的利益时,美国人显然采取双重标准。

其次,中国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上将访美期间,美中两军有可能签定两个对两军行动有重大意义的协议:一个是设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另一个是公海海域海空军事安全行为准则。如果协议能达成,这将是两军避免误判导致的冲突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观察员看来,就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和公海海域海空军事安全行为准则达成两项协议,如果成功,将是非常重大的事情。这两个协议最初是去年加州阳光地峰会时,由习近平主席提议的,两军从那时起就此展开谈判;。虽然这不会解决美中两军关系中的所有问题,却是两军关系的重大进展,特别是对于两军避免误判导致的冲突而言是重要的成果。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中美两军如果签定此两项协议,将对中美两国的新型军事关系特别是中美新型国家关系(中美C2伙伴关系)提供强大的注解与动力。这似乎更是在向全世界表明,中美两国并非只有全面对抗这一条道路可以走,中美平分太平洋的C2模式也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只要中美两国加强合作,增进互信,只要中美双方都表现出积极合作的态度,就一定能为两国的良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中美C2的大国关系将是有可能实现的。这不,中美两国在最为关键的军事领域,正在做出防止出现全面军事冲突的安全带与防火墙的准备工作,而这将为政治层面的战略互信打下极为坚实的战略基础。

版权作品,转发请标明来源于龙之声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6 19: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戏将在普毛子访中后展开,坐等好戏连台。真正伟大的棋手不在最后关头是不会将棋子走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7 09: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姆一次又一次地教唆其马子不断地冲撞兔子的底线。而兔子却总是一而再的忍让,观其用意,一字曰:拖!!!时间是在兔爷这边厢的。到那时兔爷曰: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我必惩人!!!此乃出师表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7 09: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姆一次又一次地教唆其马子不断地冲撞兔子的底线。而兔子却总是一而再的忍让,观其用意,一字曰:拖!!!时间是在兔爷这边厢的。到那时兔爷曰: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我必惩人!!!此乃出师表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7 10: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看来,各方不会罢手,美帝不肯让渡亚洲利益。乌克兰,中东、南海三大热点继续发酵!
1、乌克兰:美帝主动挑起滴,但不控制最终结果的,基本上什么结果,美帝都得益;
2、中   东:美帝命门所在,美帝搞不定,似乎怎么搞,美帝都输;
3、南   海:包括东海,美帝居于幕后操纵,以骚扰性攻击作为防守手段,但不能控制最终将失控以至于失败     的伤心地!
中俄双方都不会希望签到盟约,因为那样会把局面做死,无回旋余地,特别会使欧盟无选择的投入美帝!欧盟是要争取滴!所以,中俄签订大单是必须的,全面合作(结盟或准盟)是内部决定不会公布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7 22:35: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房总跟邓普西针尖对麦芒,看来没尿到—个壶里,接下来普京访华形成共识的大增。
真如东方版的剧本开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8 00: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最后结果是波音公司被授意于美国政府这样做的,那无疑是美国已经向目标国正式以科技控制战争宣战,后果就相当可怕了。国家领导人也是乘坐波音公司的飞机,那后果------

      不过,确实最近几个月国际上发生的事情太让人迷惑不解,无论分析动机与结果无法用逻辑来解释,当然这些都是摆在桌面上的,那些见不得人的操作呢?

      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一个事实将会落出水面,那就是可能一些国家已经串通好,诱使一场局部战争的爆发,更有可能就是诱使中国向某国开战,这种可能性越来越明显,至于是哪些国家?大家可以去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11:37 , Processed in 0.45328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