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60|回复: 7

丁咚:台湾学生抗争与大陆平度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1 08: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热点话题

  台湾反服贸协议学生抗议活动已持续多日。 3月23日晚间,原本聚集在立法院的部分学生,在激进学生领袖的周密组织和指挥下,突破行政院防线,进入大院,甚至闯进办公大楼进行各种破坏。台行政院长江宜桦命令内政部警政署依法予以弹压,在经过数小时对峙后,进入院区的学生以及围观者两千多人被警方逮捕或强制驱离,多人受伤。

  这一动态立即引起世界舆论哗然,反对派形容警方行动是“血腥镇压”,而亲政府媒体则声称,学生占领运动将瘫痪宪政和行政运作,破坏多年努力的宪政民主。人们甚至预测搞不好台湾会发生“颜色革命”。

  而在大陆,该事件像是捅了谁家的马蜂窝,在社交媒体上莫名其妙地招致了大量幸灾乐祸的批评。其中矛头主要指向学生抗议升级是民粹主义,证明台湾民主的失败。这股舆论风潮几乎淹没了中国大陆正在发生的另一起公共事件——“平度征地血案”在民间引发的强烈不满和反响。

  然而,绝大多数借机声讨台湾民主的大陆人士不愿提及的是,就像“平度征地血案”一样,反服贸协议抗议运动也深具大陆背景,深含大陆元素,他们的言论如潮水般涌起本身,也足以说明台湾政情对大陆的刺激。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大陆官方和一年前相比,对公共舆论的掌控力大为提高,能在不利情境中,总体上形成于己有利的舆论氛围,甚至有能力进而将公共舆论转化为攻击普世价值的“棍棒”。

  大陆社交媒体上批判台湾学生滥用民主引发暴力言论者,就好比太监讥笑正常人不好好过传统式性生活,却要玩性虐等新玩意一样,不思己之所缺,却尽议人非。殊知,性虐虽然过火,却仍然是在人类性活动的合理范畴之内;台湾学生能将抗议升级而无须担心身死非命,正凸显出台湾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平心而论,台湾的学生抗争,对台湾民主的负面影响,远非部分台湾媒体以及大量大陆社交媒体用户描述的那么夸张和悲观。

  这首先是由于,它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是因对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不满而引发的抗议活动,自始至终,公众都该注意到,它所反对的只是马英九政府与大陆签订了包含潜在消极意义的服贸协议;

  其次,它的主要参与者仅为学生,广大的市民阶层并未大规模深度介入其中;

  再次,它的更深层次的背景则是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反对派,对大陆和台湾现政府的两岸政策不断交集、统一步伐加快,深感警惕,并幕后推动学生将抗议升级,从现场组织有序和民进党高层多有参与,即可推断;

  最后,台湾学生抗议升级,与马政府的不作为,有着重要关联,学生抗议运动从街头到立法院,就已是重要信号,此时如果马政府正面回应学生诉求,采取积极的举措,就绝不会再有学生占领行政院之举,正是因为马政府轻忽了学生的正当诉求,才引发局势加剧紧张。

  一言以蔽之,台湾政治危机演变至此,是台湾自身的民主体制不适应现实需求,民众心声“上达天听”的渠道不够畅通,机制不够健全的表现。当局与民众的互动有所欠缺,更是对民众特别关注的诉求,采取消极应付的方式,并兼有反对派借机利用学生的朴素感情推波助澜,由此使矛盾得到激化。从本质上来说,它仍然是一场具有具体政治目标的派系政治斗争,台湾政治派系希冀依靠学生的激进方式,增加对台湾当局施压的筹码。

  在反对派的幕后推动下,学生的非暴力静坐活动,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暴力性质的占领行动,也就有可能在各方进行充分妥协之下,找到良性解决之道。马政府当初就有意与立法院反对派就此展开协商,甚至不惜逐条讨论和表决服贸协议,如今不过是回归到了原点而已。在此议题上,马政府并非没有妥协的空间。真正的问题在于,民进党等反对派的目标并不仅限于反服贸协议,更是对马英九政府积极缓和两岸关系、加速推进两岸融合的做法,深感芥蒂,因此伺机取利。

  前文所谓的“大陆背景”、“大陆元素”之玄机即在于此。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为了拼经济、拼政绩,也是为了两岸一统的终极目标,在两岸政策上与民进党政府相比,发生了180度的变化。《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正是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进一步达成的落实措施。

  尽管该协议会损害部分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年的利益,但与其积极方面相比几乎可说是微不足道的,之所以引发强烈反对,是因为一旦该协议得以实施,两岸融合将进一步加深,各种利益大面积相互捆绑,大陆对台渗透也将加剧,由此将产生难以预估的政治影响。

  这对于倾向于台独的民进党等反对派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结果。在学生街头抗议之下,民进党主动出击,顺势而为,改变原有的拖延战术,进而提出要废除协议,应该说这是他们极想提出却顾虑民意无从公开的主张,学生抗议升级为其提供了意外之喜。

  台湾民众不认可经济利诱

  台湾学生先后“占领”立法院、行政院,究其实质,是台湾民众对待大陆态度的一个缩影,充分反衬出大陆对台政策的缺陷:大陆自以为是的“惠台”之举,除了能够促进台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积极意义之外,台湾民众对大陆政权本身却并不买账,冀望以此在台收买民心,并加速统一的战略目标,绝难实现。

  值得大陆反思的是,其为达统一目的、一贯居高临下的统战策略,已被台湾民众看穿,并逐渐失去效用。在大陆与台湾的一系列会谈成果中,虽然包含了大量单方面的“让利”措施,但与此同时也不顾两岸统一的真正障碍,融入了激进促统的潜在意蕴。这种以怀柔之名,行渗透之实,一步步左右台湾经济和政局发展,以利于按照大陆“一国两制”思维实现统一的“温水煮青蛙”战略,已在在显示了其局限性,并不为台湾民众所认同。

  据此看来,大陆社交媒体上蜂拥而至的对台批评话语,要么是愚昧无知,要么就是别有用心。比较一下前不久发生的克里米亚公投并入俄罗斯联邦的事件,即可知,台湾民众之对大陆极少国家认同感,并非种族和单纯地理上的原因,从深处看,更是由于对大陆现行体制缺乏信心,对个人自由、人身安全和民主机制匮乏的担忧。而当其时发生的山东“平度征地血案”,无疑为之提供了活生生的例子。

  平度案从一个简单的刑事案件,爆发为举世皆知的公共事件,正是大陆体制之弊端全面迸发的结果。

  在官方和开发商相互勾结之下,当地农民利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而且他们在不能越级上访的禁令之下,其上诉不满的渠道也被堵死,更兼人民代表并不真正为选区民众服务,因此不得不选择采取笨拙的现场看守的方式,试图阻止开发商强行在征地上施工。悲剧由此造成:一场人为大火令一人死亡、三人重伤。

  如果此时媒体能够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律师能够帮助他们寻求法律解决,那么即使发生惨案,也不会弄得悲剧进一步发展:地方政府阻挠了媒体的采访和律师的援助,并强行“抢尸”,企图用迅速火化尸体的办法,逃避公众监督和法律惩罚。

  然而在社交媒体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地方瞒天过海的行为已经行不通,此事件经互联网传播闹得沸沸扬扬之后,才有更高层的“英明指示”——案件迅即告破,真相大白。如此非要弄成公共事件后,再“事后诸葛亮”地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置案件,如何不令民众对生活寒心,对民主灰心,对法治失望?

  大陆当局应该明白,台湾民众对两岸统一所恐惧的,是生活在像平度这样的地方,普通人没有地位,没有自由,没有尊严,没有活路,没有法律保障。而平度在大陆并非孤例,倒是比比皆在的。如果不从源头上思考台湾民众对国家统一的抵制情绪,即使一时能够与某个政府达成合约,乃至为台湾民众释放巨量利好,最终统一的目标也是遥遥无期的。

  古人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和修身排在前列,没有正心和修身,没有改善自身体制的诚意,就无法实现“平天下”的抱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1 09: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主的意思是想说台湾的学生乱那也是民主之乱,是有自由人权的普世之乱么?
中国现在的发展就因为有这个平度事件那个拆迁事件就一定是制度问题,不民主的问题?一定得重新设计制度的建设?
不然还真是没看懂这个人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有懂的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1 10: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清人泰 发表于 2014-3-31 09:50
呵呵,楼主的意思是想说台湾的学生乱那也是民主之乱,是有自由人权的普世之乱么?
中国现在的发展就因为有 ...

哈哈,大家都懂的,他是怕自己死得不够快,所以就多吸了两口,然后就飘起来了,离死不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1 20:33: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条狗,屁股一撅,众位看官估计它要拉什么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 13:24: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艹,鄙视这种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 14: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说到了点子上,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 14: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曰 发表于 2014-4-1 14:40
个人觉得说到了点子上,赞同。

子曰:泉水丁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 21:59 , Processed in 0.6105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