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78|回复: 0

皮海洲:让分析师走向市场的一种尝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6 08: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股票分析师靠粉丝来养活,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也许在未来有可能成为现实。广发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朱平就表示,互联网明年将对券商行业及资产管理产生很大影响。他设想分析师将走研究员工作室模式,靠粉丝经济存活。目前,分析师主要是靠研报服务获取机构分仓佣金为主。

  股票分析师最终会不会走这条路?我个人的观点是,作为一种走向市场的尝试是未尝不可的。毕竟现在的互联网很发达了,互联网金融也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分析师走研究员工作室模式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实际上,在目前的互联网上,一些股票高手、股票名博其实已经是在尝试着粉丝经济了,他们通过向投资者推荐股票而获得个人的利益。所以,在今后有分析师也走这条路,我个人并不觉得奇怪。

  当然,并不是每个分析师都有勇气来走出这一步。这种“粉丝经济”对于分析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为从目前来看,股票分析师总体来说还是很体面的。他们主要是为机构服务,向机构收取收入。所以面向市场的时候,他们常常可以“胡说八道”,甚至语不惊人誓不休。至于真实的实力如何,恐怕只有他们服务的机构投资者才清楚。而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他们真实水平的高低,如果以公开的信息来看,是不敢令人恭维的。但如果是走向市场的话,这种“忽悠”就行不通了,粉丝们不会买你的账。因此,当股票分析师们面对粉丝的时候,赚钱才是硬道理,这就需要分析师们有真实的投资水平。如果没有真实的水平,是很难直面“粉丝经济”的。这样的分析师也很难有勇气走出这一步。就此而论,“粉丝经济”是检验分析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也正因为“粉丝经济”需要分析师们有真实的水平,所以在这方面,作为券商或投资咨询机构来说,不妨有目的地把股票分析师们都放到互联网上去,看看谁是有真本事的,看看谁是在滥竽充数。这对于培养分析师队伍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不论分析师们愿意不愿意,都可以让他们到互联网上大浪淘沙去。

  当然,在分析师们直面“粉丝经济”的时候,管理层的监管工作必须跟上去。一方面是要提防分析师坑害粉丝们的利益。比如通过发布虚假信息来误导投资者,或者让投资者高位接货。在这个问题上,有必要对分析师收费的账户严格监管,在服务费用的收取上可以借鉴支付宝的支付方式,在投资者对服务满意的情况下,才将服务费用划到分析师或分析师所在单位的名下。而在投资者对分析师的服务不满意时,投资者可以拒绝付费。

  另一方面是要提防分析师们在为粉丝服务的同时,搞内幕交易或者“老鼠仓”交易。因为分析师们通常又是服务于机构投资者的,或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师们因此可能会将机构建仓的股票推荐给粉丝们。或者在让粉丝们建仓后,又把股票推荐给某些机构投资者,或者通过媒体来推荐相关股票,达到帮助粉丝们赚钱的目的。所以,一旦分析师们直面“粉丝经济”的时候,市场监管必须跟上,不然就会出现内幕交易或者“老鼠仓”交易横行的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1 05:23 , Processed in 0.1876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