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69|回复: 0

张晓峰:再谈!为什么定增新政是个长期利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0 19: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晓峰分析了定增新政对市场长期的影响,引发大家热议。所以今天,晓峰就再来进一步谈一下这个话题。

  今天市场全线上涨。

  但早盘创业板指数中非权重计算的指数跌幅一度高达1.7%,正说明市场对这个消息的短期的看法也是存在着极大的分歧。昨天说了,对这个消息的解读不是一个短期的判断,是一个长期影响A股估值体系的逻辑,任何影响A股估值体系的消息都值得万分地重视。

  998的股权分置改革,也就是全流通的改革,是A股最重磅的对估值体系的修正政策,从而产生了6124的牛市。但为什么6124会重回1664?问题就出在大的政策之下,细则的处理有问题,不是立刻的全流通,而是让大小非留待未来3年逐步全流通,从而造成了市场短期的供应不足,急涨之下,市场重归合理估值。

  我们市场面对过多次估值的考验,其实每次提到退市、提到ST板块,其背后隐藏的含义都是对A股估值体系的调整预期。A股和H股存在估值调整的预期,AB股存在,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也存在,所以才有一大批中概股私有化想要回归A股的冲动。

  有人要问,这些问题不是就地搁置了吗?

  但问题就是问题,终有必须面对的时刻,这就是为什么晓峰对再融资新政对A股趋势的影响看淡的主要原因。对该政策本身,我并没有什么主观的反感,但客观上我认为对A股的影响是负面的,因为他高速触发了A股的韭菜套利机制。

  我们随便把今天B股涨幅前5的股票列出来

  看看对应的A股的股价(以美元6.85计算):

  百联股份(600827),17.82,美元:2.60
  锦江投资(600650),24.19,美元:3.53

  就列举两个,你就可以看出两者非常明显的价差。这个如果放在期货市场,大家都知道期货市场有跨期套利和跨市场套利,就会把这种不合理的价差通过套利的方式给抹平了,也就是最终无利可套。

  但为什么AB股,AH股、A股和美国中概股之间无论是正价差还是负价差都能长期得维持呢?这个原因大家都知道,外汇管制。

  然而,在A股这个样本中,是不存在跨市场套利在通道上的障碍的。所以,这个游戏也就一直能玩下去,这个就是新股发行。

  我们的新股发行的规则修改了多次,这次的定稿可以说把套利这个套路定格在最高的水准上。通过这个套路,新股绝对不存在发不出去的可能性。

  为什么说是套利呢?

  因为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和市场实际市盈率之间存在巨大的起码3倍左右的市盈率的价差。所以,低市盈率发行不存在失败的可能性,这种发行机制,为了新股发行成功而设立的机制,在全世界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当然,在证监会审核制的背景下,新股的质量还是有所保证的,但这个质量只保证在20倍水平的市盈率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到了60倍、100倍和投资价值当然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品种存在天然的被套利的机制,那么,市场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将价差变成利润。而当在游戏规则上,期指的复出和再融资新政都指向为新股高速发行保驾护航的时候,那么,新股的这个套利机制就被高速触发了,这个结果就比较暗淡了。

  本来定增的指向也是这个套利机制,可能管理层也是考虑到这点,所以,断了定增的这条路。为什么说基本上是断了呢?我们看有关政策的第四条:

  这条怎么解读?就是,如果你有钱想参与定增:第一,你要以市场价买入;第二,你买了之后有1年或3年的锁定期。

  你还会买这个定增吗?答案当然是坚决否定,你不会在二级市场直接买流通股啊!

  那么,之前为什么这么多定增能够顺利实施呢?当然是看中其中可能的套利差价。但这个差价是不是所有的定增项目都能够顺利获得呢?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相比之下,新股上市3年之后,跌破发行价的概率无限趋近于零,而或3倍、10倍收益的反而是大概率事件。

  市场是活的,就像索罗斯的反射理论的基本定义所说的,交易者的行为会反过来影响市场。最近,晓峰对市场做过一些判断,相信也是市场整体的一个判断,所以,成功率偏大。

  晓峰重点分析了新股和次新股的机会,因为按照目前的市场节奏,价值投资的意义实际上在被压缩,市场活跃的资金永远会投向最活跃的,可以获得短期暴利的板块。果然新股的炒作如火如荼,甚至超过了看好者的预期,如果刨除这个板块在这轮反弹行情中的收益,大部分个股可以说原地踏步。

  另外,上证从3301开始下跌的时候,晓峰就建议关注防御性绩优个股,提到了东阿阿胶、云南白药、马应龙、格力电器、科大讯飞(应该提过),相信在政策的此消彼长之中,这一类股票会有一定的防御性表现。

  当然,晓峰的问题经常是防御过度,因为我相信这个市场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首先是活着。所以,我对风控的重视可能远远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对市场的美好预期,但将成活率提高到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位置。

  如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5-26 06:36 , Processed in 0.1251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