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33|回复: 0

郑和朋:独生子女家庭谁来养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5 08: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年,国家为了提倡计划生育,鼓励年青人生一个孩子,喊了一句口号“只生一个好,政府给养老”来强迫“一胎化”政策,待多年过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独生子女也到了婚育的年龄,而这个时候,政府又提倡了二胎政策。鼓励年青人生二胎,因为人口老龄化的危机已悄然降临到中国,而政府又无法全力负担起这个责任,只得通过放开二胎来减轻负担,只是现今放开已经有些晚了。待一些新生儿成长起来时,老的已经不在了。

  而现今对中国的独生子女来讲,最关心的是谁来养老的问题,因为他她们当年响应国家政策生的一个孩子,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还存失独家庭的情况,这些家庭马上面临很严峻的社会现实的养老问题。因为在对独生子女家庭,政府要兑现承诺,不要失信于民,或者就失去权威性!因为对一个国家来讲,不管改革也好,发布政策也好,都有要有诚信,不是说你今天为了能够顺利推销某个政策,夸下海口,而待要兑现的时候,就不管了。这样子一来,民众怎么能相信今政府推广新政策呢?

  几千年前,商鞅变法时,变法令下达后,为了尽快取得民众的信赖,商鞅以三丈之木置于国都南门,募民有能徙木于北门者赏十金,但无人响应。他又将赏金增至五十金,有一人应募,即获得五十金,以此来取信于民。而今我们的政府也是如此,对待这些独生子女家庭,要承担起养老的义务。一则兑现承诺,维护国家的形象;二则有利于今后政策的推广;三则取信于民,让民众感觉政府是言而有信的。可谓是一举多得的事,但现今让民众感到,在放开二胎后,不少专家在忽悠,用中国特殊时期来解读计划生育。这样做是对不起那些响应政策的人。

  我记的当年一些村子有很多是“游击超生户”,被很多人嘲笑,认为他们的穷是生的太多,思想愚昧落后,但现今这些超生户都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而且很多超生户家庭的日子也过的不错。每当父母生病的时候,子女流轮照顾,按民间说法,这便是一种福气,对老百姓来讲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因此,对国家来讲,不管是城市里的,还是农村里的,对响应独生政策一定要实现,建立起对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照顾,为他她们的父母在养老上无后顾之忧。

  之前看过一个清华女生在演讲一个80后独生子女面临的养家问题,当父母老去,做为独生子女承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而在这个时候,如果说这个家庭的孩有出息,在经济方面可能是无忧的,但很少在精神来弥补父母的。因为当一个家庭需要你个人去承担的时候,那么各种压力也会随之而来。就没有了机会陪父母,只能用金钱来弥补自己内心的那一些孝心,更惨的是一些独生子女没有多少经济来源,而又要赡养父母,一般来讲,这样的家庭就悲剧了。我们可以去怪这样家庭的孩子不争气,但当初政府许下的承诺又为何不实现呢?

  有些专家和学者说,自己不争气,莫怪政府,但有一点,我们一定要知道,不管个人和政府都要有诚信,政府失信于民,等于丧失权威,今后实施政策将很难推广;个人失信于人,丧失诚信,今后将寸步难行;近日有则新闻,江苏给独生子女家庭每人每月补贴100元人民币,其实依现今的社会来讲,这样的补贴无疑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目前中国放开二胎,符合全面两孩政策人群中,35岁以上占了2/3,也就是说,70后是生育二孩的“主力军”。但是,年龄问题却又被赤裸裸地摆在眼前,还“能不能生”成为不少70后的顾虑。这些高龄生育不仅要承受个人的风险,还要承受畸形婴儿率高的风险。因此对这样一群人来讲,生二胎要考虑好。而做为政府,不能仅仅只是放开二胎来甩包袱,更应该要勇于承担起责任,兑现承诺,让独生子女家庭无养老的后顾之忧,让失独家庭能安享的度过晚年,这样才会让更多的民众感受到,响应政策是有利于个人和家庭,而今后政府的政策推广才会顺利,这便是取信于民和失信于民的区别,如果政府不看到这点,只是用忽悠,让一些专家和学者出来放炮,用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来推脱责任,很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岂能是政府所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2 05:3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