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53|回复: 0

中华文化的根柢到底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0 08: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文化的根柢到底是什么?

朋友们一看见这个题目想必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错,这个问题新民主主义文化巨匠鲁迅先生已经讲过了,“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这个结论从当下的角度讲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探究,其实并没有溯及道学文化这个根源,中华土生土长 的文化根源就是道学,熊春锦老师称之为“道德根文化”。

“文化自信”已然成为2016年度关键词,这是文化发展中的要紧事,是吹向文化复兴的集结号,关心文化复兴的人们可能对近年的文化大事件历历在目:首先是习总借助孔圣的儒学文化拉开了向文化进军的大幕,儒学无疑是离我们的现实最近的文化形态,儒学文化主导中国社会两千年,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的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一文化复兴的大幕一拉开立即得到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其次是两次文艺座谈会上的顺势造势,号召力强劲,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正能量,文化工作者们逐渐认识到了文艺复兴与文化复兴的天然联系和自我担当,积极投身于文化与文艺复兴的工作中来。其三是2016年“文化自信”的提出并进入治国方略中心,标志着文化复兴终于摆正到了民族复兴的奠基地位,名正言顺, 这一战略的树立无疑为文化的全面复兴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文化复兴与文化自信既然要起到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奠基作用,就要像盖房子、栽大树一样,都要发挥根基的支撑作用,才能确保基础牢固,文化复兴无疑需要回归到民族文化的道学根源上去,才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我们知道与道学相比较,儒学与道*教一样,都并不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文化形态。两者不但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在传承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很多的基因变异,主要是背离了道学尊道贵德的思想,不再遵循祖先们建立的原始道德信仰。儒学是春秋时期形成的,初期是孔子在道学老师老子《德道经》德道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思想,可以说与老子的以德进道的教诲若即若离,不离大格,但是其弟子在天下进入霸王治世、经历了“焚书坑儒”事件后,就导致了外在观念上很快转向了脱离道德追求的文化霸权方向,堕入迎合帝王的忠君保身的窠臼之中,身内的体用上从心灵为主宰转向了脾胃意识为主导,意识架空了心灵,《黄帝内经》中“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的身国治理模式被执行命令的意识所取代,秦始皇与汉武帝是个人意识霸治的典型代表,社会上汉武帝联合改良儒生,利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取得了意识哲学文化霸治天下的局面,在文化霸治的同时,大动干戈,穷兵黩武,惩罚四夷,直接把文景之治依靠黄老道学取得的大汉文明消耗殆尽,之后只有李唐盛世因为尊奉《老子》道德思想而创造了大唐盛世,其它在儒学治世的两千年里,真正的盛世是不曾出现的。

反观道学的传承,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是天然的道德信仰深厚,是建立在对天地自然客观规律遵循敬畏的前提下的。伏羲的《易》学、黄帝的《黄帝四经》、老子《德道经》都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些人文巨擎倡导的易道文化、法道文化、德道文化,就是中华道学文化的深根固柢,悄然维系着后世子孙对道德自然的信仰,这种信仰的传承在汉代之前并不需用采取什么教派的形式,只是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事件发生后,道学文化从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逐渐被挤进了民间山林,为了保护中华的道德信仰才成立了旨在延续道德文明与文化的道*教,这其中的确是蕴藏着道学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鲁迅先生的说法并不为过。

目前“文化自信”的号角响彻中华大地,安定团结的大中华在霸权盛行的世界之所以能异军突起,这与中华文化王道治世思想是关系密切的,在文化复兴的大势中,必然会循回到文化的主根道学之中,为中华的第三次伟大复兴助力,也给人类文明注入正能量,最后借用熊春锦老师“道传中华,德播世界”的宏伟蓝图给朋友们送去吉祥的道德祥光,带去新年的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18 13:43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