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70|回复: 0

品味:存量资金博弈下,缩量反弹显深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8 20: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品味观点】金融交易的全部秘密就是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长期地占据概率优势,持之以恒,严格地贯彻执行交易系统及规则;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
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应广大投资者的强烈要求,我们决定将每天金融时事解读中的部分重要观点公开化、(争取)长期化。

我们精准且免费的大盘趋势判断,希望能够对群友们的证券投资有所帮助。

高质量的金融时事观点,尽在微信号:品味观天下



一、盘面综合分析:


本周三沪指早盘横盘震荡,以钢铁为代表权重股表现较为强势,而昨日超跌反弹的次新股再次集体回调,上演一日游行情。

午后钢铁板块异动拉升,方大特钢强势涨停,新钢股份暴涨9%冲击涨停板,三钢闽光、柳钢股份、鞍钢股份、河钢股份等个股亦有不错表现。

故而,市场出现结构性行情,对此要注意加以辨别。可以说,昨日股指的强势反弹,更多的是技术性反弹,

因为量能上没有得到相应的验证,今日不温不火的走势,更加证明了此次反弹力度有限。

市场的资金对于中小创还是抱有一定的谨慎态度,反而是主板走势较为稳定。从盘面上看,港口、新疆混改、钢铁、汽车、白酒等板块涨幅居前;次新股等板块跌幅居前。


二、金融新闻回顾:


从消息面来看:

首先,社保基金时隔一年多再出手,去年12月新开6个A股账户

中国结算公布的2016年12月统计月报显示,当月新增投资者数为139.69万,较上月减少了20.09%。

2016年12月末投资者数为11811.04万。当月末持仓投资者数5043.66万个,增加了17.08万个,增幅为0.34%。  

持仓投资者数占期末投资者数的比重为42.7%,较上月下降0.36个百分点;空仓投资者占57.3%。去年11月,空仓投资者占56.93%。

另外,月报显示,社保基金当月新开A股账户数6个,沪市与深市各3个;社保基金期初A股账户数为310个。统计显示,社保基金上一次开户是在2015年7月份,当月新开户46个。

其次:上市公司再融资意愿强烈,市场人士建言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上市公司再融资意愿究竟有多强?在2017年刚刚过去的11个交易日中,28家公司合计抛出了总额高达1800亿的非公开发行方案,这个金额超过了2016年全年A股IPO的募资总额。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再融资有效促进了上市公司的发展,但同时出现了部分企业滥用募集资金的情况。

多位市场人士建言,应采取改革措施,提高上市公司募资后的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资金“脱虚向实”。

进入2017年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意愿愈加强烈,至1月17日,本月11个交易日中,

公布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告的上市公司达28家,意向募资总额高达1800亿元。这一金额超过了2016年全年在A股IPO的总募资额1634亿元。  

上市公司募资意愿强烈的背后,是过去两年实际完成的再融资规模的爆发。据统计,2016年,IPO、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再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据此估算,除去2016年新股发行募资的1634亿元,2016年再融资(现金部分)的融资总额逾万亿。

“对比2011年以来的数据很容易发现,再融资才是A股市场的融资主力。”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某知名券商分管投行的副总裁表示,按照现有发行制度,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除了公开增发和可转债等要求企业三年ROE(净资产收益率)在6%以上,其他方面并无限制。

相比之下,IPO企业的审核要严格得多,但再融资企业的ROE通常低于IPO企业的ROE,在资金的使用效率上通常较低。  

最后,有媒体呼吁:不能以休克疗法推进“事实上的注册制”,应尊重散户利益

2016年初实行IPO市值配售新政以来,新股发行呈现加速度状态,全年发行新股数量合计236只,平均每月约20只。

而进入新年之后,IPO更是加速冲刺,两周核发24家新股批文。  

相比于过去的IPO发行节奏,目前可称为“新股超发”,A股尤其是创业板、中小市值股、新股次新股节节下挫。

市场争议声四起,有人喝彩,认为新股融资总量并不大,也有助于二级市场回归理性;更有专家呼吁年内解决600多家新股堰塞湖,明年即报即审。

但我们认为,IPO常态化并不等同于新股超发,新股超发是另一种意义上的IPO改革单兵突进,

新股大跃进将给A股市场带来估值重估的系统性风险,导致一、二级市场双输的局面,而IPO改革也将再次陷入困境。

新股流程分为发行端与上市端两个环节,而发行端包含IPO定价与IPO节奏两大要素。2009年以来高歌猛进的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

主要是放开价格,是新股发行价格的市场化。因为臭名昭著的“三高”,被市场诟病为“伪市场化”。  

此后的IPO新政吸取了这一教训,新股定价实行隐性的23倍市盈率红线,对新股定价进行行政管控,同时对新股上市端实行首日44%涨跌幅制度。

在市值配售和行政管控下,一二级市场各利益方皆大欢喜,IPO改革取得了暂时的微妙平衡。 

但这种平衡是脆弱的,如果说2009年的IPO改革是发行价格的单兵突进,那么目前以“IPO常态化”为名的新股超发就是发行节奏上的单兵突进。

发行端价格被管控而节奏放开,上市端全面行政管控,可被称为“四分之一的市场化”。


三、大盘趋势展望:


在昨天的股市点评中,我们认为:

我们预计,明天大盘将继续震荡反弹的概率不低,但上攻步伐依然不会太剧烈,小步上涨的脚步绝对不会停歇。

同时我们依然维持前期的一个重要观点,对于春节的小红包行情我们谨慎乐观(前提是美股不出现剧烈地暴跌行情),但我们也认为上涨的空间相对有限。

今天的走势基本符合预期,全天走势相对稳健,且上涨的幅度比较有限,但上涨的动能继续释放。

从盘面分析,今天沪指反弹至20日均线附近,遇到一定的上行压力,果然出现冲高回落,且量能也未出现有效放大,

同时,创业板指经过昨日超跌反弹之后,今日再度回归平静,该板块的高估值和成长性透支的问题一直是硬伤,明日继续窄幅整理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我们预计,在正常情况下,明天大盘将继续震荡反弹的概率不低,但在3135点附近遇阻回调的可能性不小。

我们依然维持昨天的一个重要观点,对于春节的小红包行情我们谨慎乐观(前提是美股不出现剧烈地暴跌行情),但我们也认为上涨的空间相对有限。


四、金融新闻解读:


我们注意到,英国果然一意孤行选择“硬退欧”,但是其意图并非特别强硬,仍盼着与欧盟达成自贸协定。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文翠珊,Theresa May)终于说出她对脱欧的真实想法:英国决意走自己的路,完全脱离欧盟,同时希望欧盟同意全面性的贸易协议。

英国将退出欧盟广袤的商品与服务市场,但试图达成一项“大胆且充满雄心壮志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拒绝采用类似挪威与瑞士等其他欧洲国家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安排。

特雷莎梅在周二的演说中呼吁在两年内达成协议,强调与欧盟的合作,并提出以“分阶段”过渡形式实现脱欧。

英镑逆转近期跌势,兑美元录得至少自1998年来最大单日涨幅。但欧盟国家政治领袖对特雷莎梅的讲话态度漠然,

这意味着特雷莎梅欲达成理想中的贸易协议,恐怕会是个艰困、甚至要付出惨痛代价的任务。

“要求这么多,他们又能给予什么?”捷克负责欧盟事务的国务卿Tomas Prouza在推特上表示。爱尔兰政府则表示,对英国的脱欧程度,已不存在一丝幻想。

特雷莎梅列出了谈判中优先考虑的12个方面,包括限制移民、退出欧洲法院司法管辖区、放弃欧盟关税同盟全面成员资格。欧盟关税同盟为进口到欧盟的商品设定外部关税。

将目标放在达成全面的FTA意味着,特雷莎梅可以毫无牵挂地进入谈判,基本上不用受制于人民自由往来或者支付欧盟大量预算经费的问题而做出不受欢迎的妥协。

同时,达成FTA的过程也充满风险。特雷莎梅曾表示,她希望在两年内就英国与欧盟的未来关系达成一致,而后进入落实期。

达成FTA所需的时间通常超过两年。以加拿大与欧盟之间的FTA为例,到其生效时将已是耗时七年。

“形成协议中所存在的长期不确定性,将对经济构成巨大挑战,你不能要求消费者视而不见,”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NIESR)的主管Jagjit Chadha称。

消费者支出一直都是近期英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因素,而贸易和投资等其它经济增长来源则表现落后。

消除服务业的贸易壁垒可能也很难,尽管退欧支持者认为,欧盟内部已然存在壁垒。服务业是英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根据智库欧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贸易协议越深入,英国将不得不遵守的欧盟监管就越多。

FTA选项的支持者认为,FTA会允许英国大体上像以前一样同欧盟进行贸易,同时还使该国可自由与美国等其他国家,以及与巴西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直接达成贸易协议。美国是英国最大的单一出口伙伴国。

退欧支持者还指出英国对欧盟有庞大的商品贸易逆差,并称欧盟可能承担不起切断同英国贸易的后果。2016年11月,这项贸易逆差为创纪录的85.9亿英镑。

特雷莎梅似乎将此视为谈判筹码,在讲话时称若达成一项糟糕的协议,还不如没有协议。

这实际上是在承认,英国可能会采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定。WTO规定了成员国能够课征关税的上限。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服务业可能面临贸易壁垒,尤其是在金融等受到高度监管的行业。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巴尔(Malcolm Barr)称,这可能将是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

“人们可能认为,一项成功的谈判策略需要有宏伟的目标和可靠的退路。特雷莎梅显然拥有了前者,但我们怀疑她是否拥有后者,”他在一份客户报告中说。

值得注意的是,正当特雷莎梅把英国包装成一个建立在合作基础之上的国际主义国家之际,她的财政大臣哈蒙德(夏文达,Philip Hammond)却对议会表示,

如果不能很快与欧盟达成全面的自贸协定,英国可能会采取强硬态度,并用降低企业税作为报复。

“如果我们不能(达成合理的退欧协议),这个国家的人民不会只是逆来顺受,也不会接受自己将变得更穷的未来,”哈蒙德说。

“我们将竭尽所能地保持我们的竞争力,并维持我们的生活水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5-25 23:44 , Processed in 0.0781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