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72|回复: 2

徐明天:汉王莽、唐绿林、宋梁山、明白莲、清义和团,齐鲁山东人忠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7 10: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邓相超反毛,毛泽东诞辰日在微博上骂毛辱毛,受到人民群众的棒打,被撤职处分。有反毛分子写文章称邓贼遇到了山东义和团。

  义和团在这些反毛眼里是一个反面的字眼,因为毛泽东批孔,他们就尊孔,毛泽东赞扬太平天国,他们就把屠杀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曾国藩捧为举世少有的大儒,毛泽东赞扬义和团的爱国主义,批判清王朝的卖国主义,他们就大骂义和团是“民粹”。

  总之,凡是毛泽东反对的,他们就拥护,凡是毛泽东拥护的,他们就反对。他们要彻底否定毛泽东。

  对毛泽东忠义,是山东人的本性。四人帮中有两个是山东人,江青,张春桥,张春桥被称为死硬派,受审时,一句话不说,是个硬骨头。被开棺鞭尸的康生是山东人。文革领导小组成员中关锋、戚本禹,也是山东人。戚本禹当过毛泽东的秘书,写义和团和太平天国的文章的,就是戚本禹,是被毛泽东打倒点名打倒坐监的,但他从不反对毛主席,一直坚持毛泽东发动文革打倒官僚体制是正确的。去年去世前出版了回忆录,是对文革最公正最准确的记载。年轻人应该去读读,他作为一个亲历者,以事实讲述了真实的文革,推翻了强加在文革之上的谎言。他讲的话和事,都是有档案记录的,没有杜撰和妄言。因此,没有人敢站出来批评他讲的事情。

  所以,山东人民起来追打反毛的邓贼是有渊源的。反毛者追溯到义和团那里不为过。

  一篇文章说宋朝之后无中国,文革之后无信仰,其实中国的文化和信仰就在山东人流淌的血液里。

  我这里讲了一句话,汉有王莽、唐有绿林、宋有梁山、明有白莲、清有义和团,齐鲁山东人最忠义。

  中华文化与西方最大的不同是,西方是分裂、个体的所谓民主自由,而中华文化的根本价值观是大一统。而大一统的价值观最早提出和形成,是春秋初期的齐国管仲,齐国实现了七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首霸,500年后,秦始皇就是按照管仲法家的理论和方案统一六国天下一统。

  现在的中国文人尊崇的孔子也出自山东,但比管仲就晚了170多年,并且孔子的儒家是要复辟周王朝的贵族分封,比较符合西方的价值观,是反对大一统的。

  因此,我这句话的后面是“齐鲁山东人忠义”。

  孔子很出名,但山东今天仍称齐鲁。鲁国虽是周公的封地,但没有任何作为,齐国则建功立业,因此齐在前,鲁在后。这才是历史事实。

  何为忠义?

  忠是对国家民族的忠诚,这是大一统的基础。这种忠诚表现在人民群众之中,就是义气。也是大一统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一种组织的体现。为人民大众、为朋友、为他人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

  忠义才是中华文化的命脉,是大一统价值观的体现。

  汉王莽:有些人很难把王莽和山东人联系起来,更难讲王莽忠义。王莽虽然出生在河北,但他是齐国贵族的后裔,也就是齐王的后裔,其祖上居住现在的山东章丘,章丘平陵有古城,古城地下有宏伟的地下城,人们不知出自何时何事,那是齐王贵族的老家。因此,他是山东人。秦始皇亡齐,把齐国贵族都迁到咸阳,他们又从咸阳四散各地。

  大家认为王莽篡汉是不忠不义,是奸贼。但王莽是忠义之君。他纂权成功了,他实施了和齐国管仲一样的改革,施政重点就是打击西汉后期的权贵豪强对大一统国家的分裂,改革施惠于广大的人民,维护大一统的国家政权。关于王莽改革这里不多讲,但以上描述是对王莽施政的基本描述。

  唐绿林:山东出响马,绿林好汉,就是对反抗朝廷的强盗的称谓。解放前,东北多杆子,就多是闯关东的山东人拉起来的。其源头就是隋末唐初的绿林响马。山东济南最近刚出土了秦琼墓,秦琼在济南府卖刀就是他最落魄的时候的事儿。有人说他是一个铁匠,那就是出自我的老家章丘,因为自齐国管仲实施盐铁专营,就开铁矿搞冶炼,章丘是基地,章丘自古称作铁匠之乡。章丘人有一句话:“不打铁,吃吊啊”,章丘人以铁匠为生近3000年。秦琼是响马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还有徐茂公、程咬金、罗成,都是山东人辈辈传诵的大英雄。我是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的。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就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毛泽东也批水浒的投降主义,宋江被招安,去打方腊。但梁山好汉是中国人豪情仗义,勇于反抗、除暴安良的英雄。唐朝响马四十六将的瓦岗寨据称在河南,但水泊梁山在山东就无人反对。《水浒后传》写梁山的后人去攻打泰国,如果是真实的事,真搞不清宋朝就灭亡了?

  明朝的白莲教和清朝的义和团,都是农民起义,都流淌着唐朝响马绿林和宋梁山的气脉血脉。这里就不多讲了。留作后面专题讲。

  毛泽东井冈山起家,红军以南方人为主。但解放战争的主力就是山东人。林彪的四野,山东部队入关是主力。山东根据地留下的部队和新四军就组成了三野。这是解放战争中两支歼敌最多战斗力最强的部队。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解放大军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南下干部,也是以山东解放区的干部为主体主力。

  最近刚去世的深圳第一任市委书记张勋甫就是山东莱芜人,属于沂蒙山根据地的小八路,到延安参加过电台培训,随林彪四野进东北,从东北一直打到广东,留在了广东。

  在今天的部队中,山东人也是最忠诚最能打仗、不怕死著称。1979年自卫反击战中的战斗英雄梁三喜,就是山东人。

  山东人造反反抗暴君,山东人忠义保卫明君,保家卫国。

  山东人因此拥护毛主席,就要打倒反毛的邓贼相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11: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这个说辞就显得迂腐,公知煤粉反毛哈美究竟想干嘛达到什么目的,这个才是关键,一部分是阶级立场决定的,比如上辈就是受到镇压的地富反坏右,还有部分就是一部分权贵,竭力鼓吹私有化洗白自己的不义之财,还有部分就是一帮子权贵附庸吹鼓手期望变天后获取政治和经济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9: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王莽、唐绿林、宋梁山、明白莲、清义和团,齐鲁山东人忠义 (二)

  昨天写了《汉王莽、唐绿林、宋梁山、明白莲、清义和团,齐鲁山东人忠义》,历数山东人的忠义,在这些历史过程中,大家知道的最少的,是明朝的白莲教,它和清朝的义和团发生在同一个地方,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义和团有红灯照的女性组织,与白莲教的教主就更有传承关系。

  我在这里转引《被凌迟的起义军女首领:自称白莲教“佛母”,临刑前骑木驴游街》一文,向大家介绍白莲教。

  被凌迟的起义军女首领:自称白莲教“佛母”,临刑前骑木驴游街

  起义,更多发生在官民矛盾中,而农民起义在中国的历史中太过于常见了,如果要举例的话,在这其中,起义的男性领袖居多,女性几乎寥寥无几。不过,在这就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女中豪杰了,她发动的农民起义震撼了明朝的统治,她就是唐赛儿,她的传奇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唐赛儿是一个怎样的传奇女子?她出生在山东蒲台,自小家境贫苦,幼年时从父习武,不到15岁便已武艺超群。18岁时,唐赛儿与林三相识结婚,这时唐赛儿的父亲被抓去服劳役,偏偏在这个时候,也就是1402年,朱棣攻克南京并即位。继位之后的朱棣把国都设在北京,为了建造新都,为了供养京师官员及军队,朱棣征发山东等地的数十万民夫大修宫室,又组织南粮北调,修浚运河,开凿会通河,大量征调民夫,山东人民首当其冲。永乐年间,山东又连续发生水旱灾害。百姓吃树皮、草根、苟延生存,但仍然“徭役不休,征敛不息”,广大人民陷入绝境。无粮可食的她和丈夫林三冲进官府讨粮,但非但没讨到粮,丈夫林三却被杀害,她父亲悲愤而死,母亲也重病身亡。这样接连的亲人离世的打击对一个弱女子来说,简直就是五雷轰顶的噩耗,这是一般人所承受不来。然而唐赛儿就是这样的与众不同,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打起精神干了一件大事。

  唐赛儿努力研习兵法,以传白莲教为名,集合民众数千,自称为佛母。1420年。唐赛儿以益都的卸石棚寨为根据地,发动起义。起义军首先一举攻克军事重镇青州,夺取武器,开仓赈民,然后胜利返回山寨。青州卫指挥使高凤闻报大惊,疾带兵尾追,被埋伏在山峪中的起义军团团包围。夜间,唐赛儿突然发动袭击,高凤丧命,千余名官兵被歼。农民军初战告捷,鼓舞了青州以东各地人民,他们纷纷起兵响应。唐赛儿又派部将宾鸿、董彦杲等攻破莒州及即墨,烧毁官衙仓库,进兵围攻安丘。明廷震动之下派出安远候总兵柳升与都指挥刘忠统领大军前往征讨,唐赛儿假作投降,乘机夜袭官军。明军大乱,刘忠战死,唐赛儿突围而出。但在之后因力量悬殊被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击溃消灭。明王朝虽然镇压了这次农民起义,但主要起义领袖唐赛儿、宾鸿、董彦皋等都安全转移。但唐赛儿不知所踪。

  得知唐赛儿逃走的朱棣大怒之下,以“纵贼为乱不言”的罪名,把山东布政使、参议、按察使、佥事和出现起义军的郡县官吏,统统处死。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棣因唐赛儿久不获,虑其削发为尼或处混女道士中,于是两次下令逮捕京师、山东境内的女尼和女道士,后又逮捕全国数万名女尼和女道士并虐杀数千人“。唐赛儿起义地石棚寨在这之后,为免再惨死无辜唐赛儿主动前往官府投案,最终唐赛儿被判骑在木驴送往刑场凌迟处死。

  什么是凌迟?就是先切割手臂上的肉,腿上的肉,然后是躯干,最后是挖眼,切割耳朵,鼻子,舌头,最终开膛剖腹,将首级砍掉,挂在城楼上示众,听起来就极其恐怖。但是民间又有另一种说法说唐赛儿被捕后化为青烟逃了,唐赛儿的传说也会带着这些神话般的色彩一直流传下去。

  所以青州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唐赛儿的传说,滨州人民为了纪念唐赛儿,在滨州城南、滨州黄河大桥以北修建了唐赛儿雕像,把卸石棚寨改名为“唐赛儿寨”“唐三寨”。山顶至今还保留有当年起义军用过的石臼、石磨以及寨墙等遗迹。在原蒲台县西关原址修建了唐赛儿祠,以纪念这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女领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2 20:4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