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14|回复: 0

占豪答网友:房产税应该定位为贫富调节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5 12: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信:

  一,关于房产税,本质上国际上的房产税就是学区费+物业费,我国本身就有物业税,若是再征收物业税,是不是重复征收呢?我们国家为什么石油价格和国际接轨,房地产调控为什么不和国际接轨呢?难道还是社会主义的特色吗?我觉得中央是在有意的保护地方政府却把普通百姓的需求放在了其次

  二,关于环境和地下水,我是80后,我记得上学时的90年代的教科室上就说我国不会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可是看看天空和河流吧,觉得我们走的路线和说的路线不一致,说一套做一套啊,会不会也和食品行业一样?让百姓都失望了,再“从头再来”吗?代价太大了啊

  三,经济增长的引擎,过去30年来,房地产起了带头作用,现在有了不小的泡沫,那么将来谁来代替房地产呢?消费?!没错,可是我觉得有一座山在阻碍消费------重复征税!看过一篇报道说是,100元的东西从上海运到贵州要征收36元左右的税收;在美国同样的距离和物品税收只有15元左右。

  四,科技发展,我国的航天走在世界的前列,可我国的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科技方面落后国外太多,而且我们这样的人才出国后大多不想再回国了,是不是我国的人才战略有点问题呢,与此同时呢“政治学家”太多,是不是ZF的导向作用有点问题呢?都向政治方面发展了!

交流:

  第一个问题。发达国家叫物业税,即持有物业所要交纳的税,是一种财产税,不能叫学区费+物业费,物业费是物业费,物业费是公司收的,叫费,国家收的一般都叫税。中国的房产税也是一种财产税,是向房屋产权所有人征收的财产税。国外物业税和我国房产税的区别在于,国外的产权包括土地,我国由于是土地公有,所以房产税只包括房产,不包括土地。因此,也算不得重复征税。但是,对于房产税,应该将其定位为贫富调节税,即针对豪宅、拥有大规模住房者征收,不能影响大多数人,这样就不会影响民生。房地产调控谈不上和国际上接轨的问题,很多所谓和国际接轨都是一种由头而已。各国房地产因为经济不同房价差距很大,哪里有可接轨空间?这和石油有本质区别,石油是全球流通的,房产却不是。十年九调,全国房屋均价涨一两倍,至少我是不好意思说什么了。

  第二个问题。任何国家的环保都是先污染后治理,没污染治理什么?工业化哪有不污染的?工业化哪个国家都要经历大污染,然后完成工业化后进入工业高端,将低端转移出去,这就是当前世界资本游戏规则,中国岂能免俗?就像中国,你不开发别人用大炮打开你的国门也要你开发,清末不就是如此?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这一点。所以,污染不可怕,可怕的是毫无节制的污染,污染之后没有完成产业升级以及生态调整,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去科学发展。譬如,现在中国就需要产业升级,产品附加值提高了,那么低端产品就可以转移出去了,中国不必作世界工厂也能是工业强国了,污染也就会降下来。不经历这个过程,如果完全让别人掌控开发,把你污染了你还什么也得不到,更别说产业升级,到时候那更是哭都没地方哭了。就现在来说,中国必须转发展模式,进行产业升级,成功则走向强国,失败则必然没落。

  第三个问题。房地产是自2000年后才成为带头作用,特别是2003年后,过去房地产并不是什么支柱产业。房地产作为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成为经济引擎之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必然的一个过程。但是,这不可能是长久之计,只是阶段性的过程而已,这一点必须认清。中国消费的问题税收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收入,这就包括降税,降低境内物流成本等。这些都是需要提振内需所需要改变的,譬如美国的很多高速公路不收费或收费很少,但我国贷款修路需要还贷,但由于没有相关制度,贷款哪怕还清了照样收甚至连价格都不降,这就影响内需了。所以,类似这些就必须改变。

  第四个问题。整个国家全方位的科技创新,首先必须得有足够的资本冗余,没有足够资本谁有钱去创新?创新是要不断试错、失败,几百上千次才会又一次成功,一次就失败了没钱了谁还能搞得了创新。因此,最近几年我国创新要比过去多得多,就是因为企业有钱了。但是,我们还缺少更好的机制,比如对创新的激励机制仍然不够。至于航空航天等领域,那是因为采取的举国体制,在局部领域是可以的,譬如高铁、军工等,但全方位的则不行,全国上下则必须采取市场化的手段。至于基础科学,那并非短期内能够突破的,中国的落后是全方位的,我国自清末开始有现代基础科学的学术,人家西方都发展几百年了,所以现在迎头赶上已经不错了,未来相信一定会有创新,这一点需要继续不断进步。我国的人才战略和我们的发展还是相适应的,譬如我国有一流的工程师队伍,这恰是我国最近二三十年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未来,随着经济继续走向高端,那么就必然有更多的科技人才。关于这一点,我国近些年有不少引进人才的战略,已经取得不小的成效。政府整体来说在新中国成立后起到的作用还是很好的,否则我国怎么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世界经济第二?当然,走弯路也是难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3 06:1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