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964|回复: 3

云石:俄罗斯为什么要“自寻死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7 13: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91年,苏联土崩瓦解。新生的俄罗斯联邦,在继承苏联主要政治遗产后,也在满目疮痍中,开始了艰难的国家复兴历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对国家和社会结构进行了一番剧烈的改造:政治上,俄罗斯抛弃了苏联、乃至俄罗斯文明历来采用的集权专制体制,改用以分权制衡为标志的西式民主制度;而在经济上,则采取了著名的“休克疗法”,试图以此扭转俄罗斯经济崩盘的颓势。

  关于俄罗斯政治改制的原因和背景,云石君在上一节《地缘政治:俄罗斯为什么要接纳西式民主》中已有分析,此处不加累述。而在经济上,俄罗斯对“休克疗法”的采用,虽然有着良好的初衷,但事实上,却酿成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它不仅没有让俄罗斯经济起死回生,反而在短时期内,迅速加剧了俄罗斯的危机,使得本已残破不堪的俄罗斯经济体系彻底崩盘,国家几十年财富积累,在短短数年内化为乌有,整个社会陷入高度动荡,并直接导致了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的长期严重衰退。

  现在回过头来看,事情当然十分明显:采用“休克疗法”,绝对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所犯下的的最大错误——对此俄罗斯自己也不否认。但这样一个大错,究竟为什么会发生?作为超级大国继承者的俄罗斯联邦,为什么会傻到主动给自己灌下这么一杯致命的毒酒?关于这一点,云石君在此做个解读。

  首先看一下休克疗法的背景:概括地说,休克疗法是针对严重失衡的社会总供求状况,从控制社会总需求出发,采取严厉的行政和经济手段,在短时期内强制性地大幅度压缩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使社会总供求达到人为的平衡,以此遏制恶性通货膨胀,恢复经济秩序。

  至少在当时看来,这套方法倒也迎合了当时的俄罗斯国情。毕竟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经济体系濒临崩盘,所谓的社会供给能力严重不足。而鉴于经济体系的问题是结构性的,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社会正常运转,只有压制需求,以使得社会供需达到低水平的平衡。

  但是,这并不代表“休克疗法”就真的适合俄罗斯。“休克疗法”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十分极端的经济政策,它崇尚的是大破大立,在短期内将俄罗斯原有经济体系彻底解构,然后在废墟上迅速重建——换句话说,这是革命的搞法。可当时的俄罗斯,已经十分虚弱,根本经不起大折腾,这种猛药急灌的方式,虽然有一定可能让俄罗斯这个重病患者起死回生,但也有极大的可能,会因为其身体虚弱,经受不住猛烈的药性,而一命呜呼——而后来的事情发展也证明,俄罗斯的下场果然是后者。

  而且,在当时,“休克疗法”的疗效,也并没有得到普遍验证。这套经济理论在20世纪80年中期才被正式提出,而在实践方面,在俄罗斯采纳之前,也只在玻利维亚一个国家得以用于实践——这怎么看都不能称之为成熟经济理论。

  当然,“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的实践是成功的——1985年玻利维亚政府的预算赤字达485.9万亿比索,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1/3,通货膨胀率高达24000%。1980~1985年期间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了30%,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

  而在采用休克疗法后,恶性通货膨胀便得到了强有力的遏制,物价从暴涨趋于稳定。1986~1987年通货膨胀率仅为10~15%,1988年为21.5%,1989年为16.6%。国民经济经过短暂的下降也逐步回升。同时由于采取了有效措施,债务问题也得到了明显缓解,并最终使玻利维亚克服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而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的成功,也给了俄罗斯以信心。俄罗斯之所以匆忙接受这套提出未久的经济政策,很大程度上便是因这次成功的促发。

  这么来看,俄罗斯接受休克疗法的逻辑十分清晰。

  但这并不能解释全部原因。毕竟休克疗法毕竟未经时间验证,至于成功案例,也只有玻利维亚一个。而玻利维亚不过是个南美小国,国情也与俄罗斯有着巨大的差别。

  休克疗法纵然在玻利维亚取得了成功,但能否放之四海而皆准,成为一个普世性的经济政策,这绝对是存在疑问的。

  俄罗斯就算对休克疗法感兴趣,但考虑的该经济理论本身的未经充分验证,而其政策波及范围的广阔(涉及国家经济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样一件事关国本的大政策,在借鉴时完全应该十分谨慎,仔细研究;在实践方面,就算想采纳,按理说也应该先在国内找一两个地方先做一番试验,证明确实有效,再在全国推广——这是治国施政的一个基本常识。

  可是,俄罗斯并没有这么做。苏联于1991年12月解体,1992年初,休克疗法就在俄罗斯联邦范围内全面铺开——从这个时间跨度就知道,当时的俄罗斯政府,对这套经济政策的利弊压根就没有充分研究,更没有搞什么先行先试的试点工程。如此草率的对待一个事关国本的重大经济政策,这完全与国家治理的基本套路相悖离。

  俄罗斯为什么会犯这种常识性的政治错误?

  是因为政治精英国家治理的认识太过浅薄?

  若说是那些非洲小国的首脑,那倒也罢了。可俄罗斯联邦好歹也是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继承者,国家统治集团不管其立场如何,基本政治素养绝对是在国际标准线以上的。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这种冒进的风险。

  但明知如此,他们依然迫不及待。这背后原因,除了急于拯救俄罗斯的心理冲动外,更与俄罗斯当时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困局有莫大关联。

  当时的俄罗斯,表面上继承了超级大国苏联的丰厚遗产,但实际上,这不过是纸上富贵罢了。实际上,苏联治理下的俄罗斯,产业发展严重落后于时代。一大堆半死不活的企业,外加1万亿卢布内债和1200亿美元外债,意味着新成立的俄罗斯联邦,所接手的完全是一个穷家破业,而且经济结构严重失调,轻工业发展极端落后,这使得俄罗斯面临着严重的日常生活物资短缺。

  这对俄罗斯政府来说,是十分要命的问题。

  话说苏联为什么会完蛋?咋看上去,是因为人民受够了苏联的集权专制,不想再生活在恐怖政治阴影中。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要说集权专制,要说恐怖政治,斯大林时代比戈尔巴乔夫时代不知严厉多少倍;就是赫鲁晓夫和勃涅日涅夫时代,政治氛围也远比苏联解体前要紧张的多。

  可当时的苏联人民,虽然也心存反感,也有所抵触,但并没有达到大规模全国性“造反”的地步,而是一边牢骚满腹,一边小心翼翼的充当维持苏联帝国机器正常运转的螺丝钉。而到苏联末期,虽然政治氛围已经宽松很多,但人民却在这时候纷纷走上街头,表现出推翻苏共的坚定决心。

  恐怖政治大行其道时老实不反,政治氛围宽松后却反而要反,这种前后政治表现的巨大差异,完全用要民主、反专制这一套来解释,无疑是说不通的。

  苏联之所以被人民推翻,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经济困境——更具体点说,是民生困境。苏联末期,随着经济体系的高度腐朽和国家财力枯竭,苏联国内日常生活物资供应能力急剧萎缩,人民生活陷入困境。正是这种生活的窘迫,才激化了社会矛盾,触发了人民对苏联的极端不满,最终导致了苏联帝国的轰然解体。

  现在,苏联已经不复存在,可苏联时代的那些经济问题却并没有消失。虽然俄罗斯联邦接纳了西式民主政治制度,但民主又不能当饭吃,柴米油盐酱醋茶——外加老毛子必备的伏特加,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资,俄罗斯联邦政府同样要负责解决。

  而且,这种解决,还因为政治变革,显得更加迫切:

  首先,俄罗斯人民拼了老命,冒着被镇压、被关进古拉格,甚至被杀头的风险,好不容易才把那个不能保障自己生活的“残暴苏联”给推翻,甚至为此还付出了国家惨遭肢解,社会剧烈动荡的代价——他们图的是什么?除了那个不当吃不当喝的西式民主,更根本的,还是吃饱穿暖,让自己的日子更好过!

  现在,苏联被推翻了,俄罗斯人民总算拨得云雾见天开。接下来就指望着从此翻身,从此过上想啥有啥的美好生活——也就是说,人民对改善物质生活的期盼,因苏联解体而大幅增强。

  其次,西式民主下,政治权力的执掌者,由全民选举决定,这使得政客必须更加迎合民众需求,博取选票。而民众最迫切的,就是改善物质生活,这也就是说,政客如果不想让民众失望,而被撵下台,就必须在迅速改善民生方面下功夫。

  可改善民生,谈何容易?苏联几十年统治,早已是积重难返,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产业老化落伍,国家债台高筑——这些客观现实决定了,俄罗斯想一夜翻身,根本就不具备现实可行性。

  可是,国民的急迫期待摆在这里,政客受国民裹挟,也必须要寻找点石成金之法。这种国家心态的形成,使得统治集团不得不兵行险招。而休克疗法,虽然未经足够的时间和实践验证,虽然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但迫于形势,也只能赌上一把。否则人民极端失望之下,不仅台上的政客地位不保,甚至国家还会发生新一轮暴乱——那可就真是万劫不复了!

  这就是俄罗斯匆忙上马“休克疗法”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就是人民主观期望上的不切实际,与国家客观条件的不具备,二者交织碰撞在了一起,再加上俄罗斯的西式民主架构,这一切因素,共同导致休克疗法的仓促铺开。

  而如果从阴谋论角度来看的话,“休克疗法”,也隐含着当时俄罗斯统治集团推卸责任的政治算计。当时的俄罗斯联邦政府,根本不具备提供足够民生物资的能力,但作为社会治理者,它又必须承担这个义务。这种情况下,如果联邦政府一味揽下责任苦苦支撑,只会将民众的怨气集中到自己头上。

  这种情况下下,一步到位的方式实现价格、外贸的自由化和货币的自由兑换,以及迅速实现私有化,甚至不惜采取无偿分配公有财产的办法。这在相当程度上,就卸下了自己身上的枷锁,把包袱甩给了市场。就算最后计划失败,自己也能推卸责任,并让老百姓明白,这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这个国家现在就这个鸟样儿,换谁上来都没辙!

  而如果继续在苏联公有制基础上逐步调整,那政府一方面手握大量国家和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又不能提供足够的物资,满足民众需求,这样持续下去,莫说台上掌权势力会不断更迭,就连俄罗斯联邦这套国家治理架构,早晚都会在一波波的民众抗议中,步苏联的后尘。

  总而言之,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客观国情与民众主观需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偏差。而在西式民主架构下,这种偏差引发的冲突,又不能像苏联专制时代那样,通过政治力量来强行压制。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国家统治集团,就被逼上了梁山,最后只能抱着侥幸心理,拿国运做赌,匆忙上马“休克疗法”,最终引发了俄罗斯经济的总崩溃!

  而俄罗斯的经济崩溃,也使国家陷入了长达十年的动荡期。直到普京上台,才慢慢止住跌势,逐步企稳回升。只不过,虽然普京雄心万丈,但是俄罗斯终究是积弊重重,而在外部,北约的不断东扩,又加剧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危机。这种危机的加剧,最终引发了2014年的乌克兰冲突,美俄两强从此又走上对抗之路。

  为什么乌克兰危机会爆发?云石君下一节继续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第128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7 17: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石同志
你还是别用地缘去解读历史了
一些常识都给搞没了
而且明显的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
这样下去
毁了名头反不好
赶快收手
偶尔空闲写点心得感想之类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0 14: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的一篇比一篇不像样子。
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论”和“方法论”。
用一个自己不成熟的“小心得“试图解释这么大的理论课题,你会越走越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3 19: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深有同感,感觉写得不对劲,根本没有说服力,甚至还包涵着某些没有明说却又不言自明的某些东西,说不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2:01 , Processed in 0.14070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