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65|回复: 0

2013-03-05证券市场重要资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5 08: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上市公司重要咨讯

  1、重庆啤酒(600132)5日公告,公司股东嘉士伯香港拟以20元/股的价格,部分要约收购最多1.466亿股股票,约占总股本的三成,其中重啤集团所持20%股份已提前“锁定”接受要约。与公司停牌前股价相比,本次要约价格溢价幅度达25%。

  由于公司股东嘉士伯香港筹划与增持股份相关重大事项,重庆啤酒股票自今年2月26日起停牌。

  公开资料显示,通过两轮收购,目前,嘉士伯基金会通过全资子公司嘉士伯香港和嘉士伯重庆分别持有重庆啤酒12.25%和17.46%的股份,合计比例达29.71%,为重庆啤酒的实际控制人。重啤集团以20%的持股比例处于第二大股东的位置。

  由于目前累计持股比例接近30%的要约收购线,外界猜测嘉士伯本次将以要约收购方式增持股份。不过,今日出炉的嘉士伯要约收购数量高于市场预期。

  据披露,嘉士伯香港本次拟要约收购重庆啤酒1.466亿股股票,约占总股本的30.29%,要约收购价格为20元/股,比公司停牌前股价溢价约25.5%,预计耗资金额最高达29.3亿元。本次要约收购期限届满后,嘉士伯香港最多持有重庆啤酒42.54%的股份,嘉士伯基金会最多控制重庆啤酒60%的股份。

  自2011年末乙肝疫苗事件爆发后,重庆啤酒从83元的高位一路下跌,最新股价仅15.94元。由于重庆啤酒股价大跌,嘉士伯账面收益由盈转亏,目前浮亏高达14亿元,浮亏比例约58.7%。嘉士伯方面表示,本次部分要约收购旨在进一步加强对重庆啤酒的战略投资,基于对中国啤酒市场的良好预期,嘉士伯希望进一步增持重庆啤酒,并相信此次收购将有助于深化双方的合作,进一步提升重庆啤酒公司价值及对公众股东的投资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部分要约收购的生效条件为,在规定时间内,预受要约的重庆啤酒股票申报数量不低于9679.424万股(占总股本的20%)。

  该生效条件实际上已提前锁定。3月4日,重啤集团与嘉士伯香港签署了股份转让锁定协议,约定重啤集团将以其持有的全部重庆啤酒股份接受嘉士伯香港要约。如果因最终接受要约的股份数量超过上限而使重啤集团所持股份不能全部通过本次要约收购出售,重啤集团将按照与要约价格同等的价格向嘉士伯香港出售全部或部分剩余股份。这也意味着,嘉士伯将通过本次要约收购及后续收购,全部受让重啤集团所持20%股份。

  嘉士伯还表示,不排除根据市场情况和嘉士伯的战略安排增持重庆啤酒股份的可能。

  嘉士伯集团上月公布的2012年财报显示,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为672.01亿丹麦克朗(约合120.51亿美元),同比增长3%;税后利润为55.04亿丹麦克朗(约合9.87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嘉士伯亚洲市场销售收入取得了9%的增长,中国市场的营收增幅在4%以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中国市场,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000729)等巨头不断加速跑马圈地,嘉士伯增持重庆啤酒之后,或有新的战略投资计划。

  2、驰宏锌锗(600497吧)5日披露,北京时间2013年3月4日(温哥华时间3月3日),公司全资子公司驰宏加拿大矿业有限公司(下称“驰宏加拿大”)与塞尔温资源有限公司(下称“塞尔温公司”)签署《塞尔温驰宏矿业有限公司重组及资产和股份收购协议》(下称“协议”),驰宏加拿大拟受让塞尔温公司持有的塞尔温驰宏矿业有限公司(下称“合营公司”)50%的合营权益。这意味着,收购完成后,未来驰宏锌锗将通过全资子公司“全控”合营公司,并获得塞尔温铅锌项目开发的主动权。

  本次驰宏锌锗收购的初步定价为5000万加元。协议约定,在综合其他企业报价基础上,塞尔温公司初步接受驰宏加拿大5000万加元的优先报价,交易双方签署协议书后,公司将聘请有资质的审计或评估机构对这50%的合营权益进行价值评估,以确定公允价值,公司董事会将根据审计或评估结果,进行资产定价合理性的分析与讨论,确定是否最终批准以5000万加元受让标的权益,并将依法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回溯资料,2009年年底,驰宏锌锗与加拿大上市公司塞尔温公司合资开发铅锌矿项目,当时的合作方式为:双方以塞尔温铅锌矿项目为基础,成立一个各占50%权益的合营公司。对于塞尔温公司方面,其需将塞尔温项目的所有矿业权、矿产租赁权、所有许可证及资产转入合营公司名下并占该公司50%的权益;对于公司来说,则向合营公司一次性注资1亿加元以获得50%的权益,以此双方合作进行该矿产项目开发。

  不过,随着2012年后受到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放缓及欧债危机的影响,塞尔温公司资金紧张,已无力承担后续开发投入。在此背景下,为推动该铅锌矿项目的继续开发,才有了本次收购协议。

  驰宏锌锗表示,本次收购将实现公司完全控制该世界级铅锌矿项目的权益,同时也能加快该项目从勘探成果向生产成果的转变,实现投资收益。

  公告显示,塞尔温铅锌项目是世界上五大未开发铅锌矿床之一,目前合营公司塞尔温驰宏矿业有限公司拥有全部塞尔温项目1604个矿物权和采矿租赁权,矿权面积总计达348.88平方千米。

  3、金健米业(600127)5日公布定增预案,拟向大股东湖南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下称“金霞公司”)等四家公司定向增发超过9700万股,融资4亿元。根据定增公告,金健米业已经被定位为湖南粮食集团粮油业务最终整合的核心上市平台。

  根据定增预案,本次金健米业拟非公开发行9732.36万股,其中金霞公司认购5069.35万股,定增完成后,金霞公司持有金健米业股权比例由此前的17.02%上升到22.34%。另外三家公司此前并未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其中湖南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认购2433.09万股、湘江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认购1500万股、湖南兴湘创富投资有限公司认购729.92万股,持股比例分别为3.79%、2.34%和1.14%。值得注意的是,除金霞公司大股东为湖南粮食集团外,另外三家公司均来自湖南省政府及湖南省国资委 ,分别承担湖南“四化两型”重大项目建设或股权融资等政府投资重任。

  从定增预案公布时间来看,湖南省政府对于这个上市公司平台的利用效率可谓不凡。1月24日,金健米业原控股股东中国农业银行常德分行与湖南金霞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金霞公司以4.62元/股的价格收购常德分行持有的全部金健米业17.02%的股权。当时金健米业收盘价4.69元/股。2月8日,金健米业复牌并直封涨停。2月18日,节后首个交易日,金健米业再封涨停,报收5.68元/股。隔日,公司即宣布筹划重大事项,股票于2月19日开始连续停牌。

  根据公告,本次定增的发行价格为4.11元/股,本次募资净额中2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剩余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此外,本次增发的另一个亮点是大股东层面的资产注入预期。对此,金健米业公告称:湖南粮食集团承诺将公司作为其粮油业务最终整合的核心上市平台。粮食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同或相近的资产,在其盈利能力改善且条件成熟时通过收购兼并、资产托管及中国证监会和/或金健米业股东大会批准的其他方式注入金健米业,或者将其相关资产转让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方或予以清算注销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以支持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湖南省内粮油企业资源集中度不高,品牌整合力度不大,亟待整合粮食行业优势资源,做强做大,以推进湖南粮油”千亿产业“工程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4、由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提案成为今年全国政协“第0001号”提案后,利用可降解农膜减少农田污染,推行节水滴灌等话题成为市场关注热点,国风塑业(000859)、新疆天业(600075)等4日逆势涨停。而据了解,新疆天业已具备可降解农膜生产能力,期待在相关政策推动下,打开市场需求。

  据报道,本次政协会议第0001号提案重点关注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污染日趋显现、农业生产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除政协外,参加今年两会的人大代表也对农田污染表示高度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益德环保科技公司董事长王惠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现在很多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是土地污染,特别是农田污染比较严重,其中有一方面是农田膜带来的污染,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这一块的防治。我们现在的农田膜基本都是塑料制成,使用完后往往被扔弃在田里,最终在农田土壤里形成残留。”王惠群建议,要鼓励和推动农民使用生物材料制成的农田膜,从而推动土地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市公司中,新疆天业是全国轻工总会农膜定点生产企业,公司高度注重可降解农膜生产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已投资数千万元建设了光降解超薄地膜的试验基地。记者从公司了解到,目前,由于可降解地膜尚需政策扶持,市场未真正启动,其仍以生产传统农用地膜为主,且相关产品是唯一受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所推荐的地膜产品。不过,公司也表示,一旦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可降解农用地膜市场打开,其将在多年研发的基础上“快马加鞭”,抢占先机“分一杯羹”。

  除积极研发可降解地膜外,新疆天业还在滴水灌溉方面推行其节能环保理念。公司常年回收农田中上年使用过的滴灌带,经清洗后作为生产节水滴灌器材的原料。公司称,近几年,每年平均回收滴灌带约8000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滴灌器材生产成本,使农民每年节约滴灌器材支出1亿元左右。此外,记者从公司隶属的新疆兵团获悉,兵团正倾力建设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全国节水灌溉基地。

  5、通宝能源(600780)3月4日公告,控股股东国际电力与山西煤销集团合并重组事宜已经山西省政府批准,公司正式启动重大资产重组事宜。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通宝能源此次重组,应该有望获得煤销集团煤炭资源的注入,进而成为煤电联营的上市公司。

  2012年1月份,在山西省政府的主导下,通宝能源控股股东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开始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战略重组,通宝能源开始停牌。不过,此后公司重组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今年2月22日,公司公告仍显示,国际电力未收到该战略重组的实质性进展通知。

  公司最新公告显示,近日,接公司实际控制人山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书面通知,国际电力与煤销集团合并重组事宜已经山西省政府2013年2月25日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并同时决定依法合规启动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宜。

  公告称,停牌期间,相关各方积极推进上述合并重组工作,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了包括资产内容梳理、产权界定等多项资产整理工作,确保相关重组标的资产合法合规。主要工作包括:聘请中介机构对重组标的资产进行梳理,确定重组标的资产边界;对拟注入资产产权进行分账、分立、剥离、划转;为重组标的资产涉及的平台公司补充办理经营证照;对重组标的资产涉及的土地、房产进行手续完善;对重组标的资产进行企业改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等。

  公司表示,已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就公司重组事宜,成立相关各方专业小组,制订详细的工作时间表开展审计、评估、法律核查及财务顾问等各项工作。公司将于4月1日前召开审议重大资产重组预案的相关董事会,及时公告并复牌。如不能在4月1日前公告,公司承诺公司股票复牌后6个月内不再启动相关事项。

  尽管通宝能源尚未披露重组的具体方案,但分析人士认为,从煤销集团此前退出*ST天成(600392)来看,公司此次重组应该有望获得煤销集团煤炭资源的注入,进而成为继*ST漳电(000767)后,山西省打造的又一家煤电联营的上市公司。

  通宝能源的大股东国际电力是山西综合能源投资、运营和服务商,逐步形成了以电力和燃气为核心、以金融和投资为支撑的产业格局。而煤销集团则是山西省政府大力扶持的煤炭企业之一。根据公开资料,其控股煤矿的资源量为56.18亿吨,在建筹建矿井设计产能2600万吨。煤销集团重组山西国际电力是山西省推行煤电联营的样本之一。

  据山西省资本市场发展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李燕生介绍,山西省所推动的煤电联营要成功推进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是煤炭企业的主要煤种应该是动力煤;其次,煤炭企业本身要有一定的电力运营基础;第三,最好有资本市场的帮助。在煤销集团的框架下,通宝能源已经具备上述条件。

  不过,要实现煤炭资产的注入并不容易,从公司停牌时间已经长达一年之久也不难看出此次重组困难重重。此前同煤集团对*ST漳电的重组原本也打算注入煤矿,但两个煤业公司不满足“同一控制下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形式持续经营3年以上”的条件,因而未获认可。   

  6、银监会4日对外宣布,经国务院批准,银监会将与相关部门配合,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范围,城商行首次进入试点范围。据透露,目前银监会已同意兴业银行(601166)、北京银行(601169)投资设立基金公司事宜,两家银行正在履行其他行政许可程序。此前,南京银行(601009)、宁波银行(002142)、上海银行也在进行设立基金公司的准备,可能也会成为首批尝鲜的城商行。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此次再次扩大试点,是在审慎评估了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做出的安排,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据介绍,此次调整主要是提出要加强风险隔离的制度建设;此外,允许申请设立基金公司的银行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同时,合理设计股权结构。

  2005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有关要求,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启动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工行、建行、交行成为首批三家试点银行。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监管部门扩大试点范围,截至目前,商业银行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已有8家,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近5000亿元,发展稳健。

  尚福林表示,扩大银行设立基金公司试点范围,将改善社会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改善间接融资比例过高情况。此外,还可以推进银行的发展转型,提高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能力,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

  二、大盘和板块重要咨讯

  1、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为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环保水平,工信部将在废铜、废铝再生利用行业实施准入管理。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改善行业的盈利状况,利好龙头企业。

  为此,工信部在《废铜再生利用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对于生产杂铜生产阳极铜的新建废铜再生利用冶炼项目,要求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且到2015年底以前淘汰5万吨/年以下的生产能力;而对于黄杂铜、紫杂铜直接利用项目,则要求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以上,并将在2013年底前淘汰2万吨/年以下的生产能力。

  而《废铝再生利用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提出,新建废铝再生利用项目生产能力应在10 万吨/年以上。淘汰1 万吨/年以下再生铝项目,以及直接燃煤或4吨以下反射炉、利用坩埚熔炼再生铝合金的工艺及设备。鼓励企业实施5 万吨/年以上改扩建废铝再生利用项目,到2013年底以前淘汰3 万吨/年以下的废铝再生利用生产能力。

  此外,两个征求意见稿还在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废铜、废铝再生利用行业做出了严格的要求。

  业内人士认为,相关条件将优化再生有色金属产能布局,有助于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升级。

  2、生意社最新发布的化工品2月价格涨跌榜中,多晶硅凭借12.49%的涨幅位居第一,其月初出厂均价为123125元/吨,月末为138500元/吨。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光伏上下游产品价格普遍止跌反弹,多晶硅价格有望在“双反”初裁前后延续强势,但最高不会突破200000元/吨。

  据分析师袁婷介绍,多晶硅涨价首先由于2012年四季度低价去库存后,市场上流通库存减少;同时。“双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多晶硅进口量减少,需求却在增加;而国内大部分多晶硅厂产能至今仍未恢复。

  “自去年12月底多晶硅价格触底11.5-12.5万元/吨后,2013年1月初开始光伏上下游产品价格开始出现止跌反弹迹象,其中单晶产品率先反弹,随后几周内,受需求回暖、下游企业主动停产及对美韩双反等几大因素影响,全产业链价格上涨幅度扩大,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全面上涨。”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分析师刘晶指出,目前业内纷纷对2013年需求重拾乐观,中下游企业酝酿调涨报价,因此本轮多晶硅价格上涨并非空穴来风。

  从SolarZoom拿到数据显示,春节后第一周硅片价格继续拉涨,单晶125硅片一线厂商价格涨3.92%;二线厂商价格涨2.22%;电池片价格也整体报涨,单晶125一线厂商电池片价格涨3.45%;二线厂商电池片价格涨6.25%。

  “受国内去库存、开工率上升及企业停产等因素影响,多晶硅价格得到有效支撑,未来有望升至20万元/吨。同时,光伏市场的回暖迹象也反映在众多企业的订单增加。1月后大量订单涌入,使国内一线企业的开工率达到近八成,光伏产品盈利状况大幅改善。”刘晶说。在他看来,由于国内“双反”及部分下游企业的主动减产,全产业链产品开始出现供应短缺,加之近期日本和国内需求强劲,多晶硅涨价在情理之中。而国家加快光伏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举措也为光伏市场带来希望。如未来整合完成,则有助于推动多晶硅及光伏产品的价格回升。

  不过,袁婷认为,多晶硅价格最高预计不会超过20万元/吨,“因为如中国最终确定对美韩欧多晶硅征收40%-50%的惩罚性关税,则每吨进口多晶硅的到港价格和关税之和将与国内20万元/吨的多晶硅价格持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5 03:32 , Processed in 0.1094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