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22|回复: 1

江濡山:什么样的家庭能够培养出“教育精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2 19: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澎湃新闻”等资讯综合整理

  无论在欧美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新兴市场化国家,有越来越多的“教育精英”,可以不用直面残酷的市场竞争、不用参与无情的政治争斗,同样可以“名利双收”,进入上流社会。所谓的“教育精英”,主要指依靠高等教育及考试,获得文凭及学位,并在高校或研究(智库)机构,获得突出成就,成为受社会及市场认可的精英群体,它既不同于掌握政治权力的“政治精英”,也不同于参与商业竞争的财富精英。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学生最具成为“教育精英”的潜质,但是中国现行的体制及制度环境,并不适合于他们的成长。中国很多赴欧美的留学生,获得博士研究学位及研究资质后,都留在海外,默默无闻地为欧美的“教育精英”做廉价助手。

  说实话,中国的家长是当下全球“最尽职最辛苦”的家长,为了子女的成长,费尽心血、不惜代价。但是,当下时代的中国家庭、中国学校及中国社会环境培育出来的“人才”可谓五花八门、良莠不齐。越来越多的新生代教育专家也在冷静思考:到底怎样的家庭才能培育出综合素养良好的孩子?未来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精英人士?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到底能否培育出贵族精神?现行教育体制及社会制度体系下,中国能否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出类拔萃的“教育精英”呢?

  前不久,“澎湃新闻”就该话题,刊发了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中清(James Lee)、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梁晨及其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他们研究发现,在过去的150年中,中国的教育精英,即受过良好教育、最具优势的职业群体有四个阶段的特征:

  1865—1905年,即清政府废除科举之前,超过70%的教育精英是官员子弟,来自全国各地的“绅士”阶层;

  1906—1952年,超过60%的教育精英是地方专业人士和商人子弟,尤其是江南和珠三角地区;

  1953—1993年,约超过40%的教育精英是来自全国的无产阶级工农子弟;

  1994—2014年,超过50%的教育精英来自各地区的有产家庭,与特定的重点高中。

  研究显示,在1906-1952、1994-2014这两个阶段,商人和有产者的后代最可能成为教育精英,这两个阶段是否具有相似性呢?尽管这两个时期教育都受到财富的影响,但显然在统一高考和国家意志的影响下,后一阶段工农等社会中下层子弟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还较为稳定地保持着三成左右比例。这两个阶段尽管都存在大量财富所有者,但其特点可能不完全一样。民国时期财富所有者主要是依靠土地或工商业起家,存在着雇佣劳动及剥削行为等,而在目前阶段,根据相关研究显示,中国大量财富所有者的金钱来自地产经济的爆发,尽管都是社会不平等现象,但这与此前的直接剥削还是不尽相同的。

  其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中国的精英大学中来自农民家庭的学生比例与人数均有下降,在自主招生体系中这一转变更剧烈。但在普通高考体系中,来自蓝领阶层家庭(农林牧副渔水利生产人员)的学生总体比例则相对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23: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质教育”是非常好的宣传队和播种机,用血淋林的事实告诉大家,美好生活是靠打拼来的,一切“快乐”和“人性化”一旦贴上标签,就和天上掉下的馅儿饼一样,会骗走你的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7 02:27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