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05|回复: 0

刘雪松:高校学费涨价,应该有正确“姿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1 09: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答“某广”主持人问

  1,这一次的高校学费调整,你觉得社会的关注点、或者说敏感点主要是什么?

  公办高校学费,这几年有点像旅游景点的门票,是隔两三年就会涨一次。上一次是2014年,2014年之前是2012年,再之前就是2006年。尤其是在2007年5月的时候,国务院曾经专门发布过一个政策性的意见,当时明确要求,除了国家另有规定之外,今后5年,各类学校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当时这个意见,被视为学费禁涨令。所以从2006年,到2012年,这一轮的涨价时间隔得最长。以后就是报复性反弹,理由也很充分,比如说物价上涨问题、办学成本问题、家庭承受能力明显提高等等。

  但是我觉得,这种概念性、非常笼统的理由,说服力不是太强。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涨价依据的详细细节,比如说办学成本,它是由哪些成本构成的、都用在了哪些方面?国家投入了多少、学生承担了多少?这些成本又是谁来审定核定的?有没有造成浪费?学生和家长有没有监督权?等等。因为从表面上看来,每一次学费涨价,好像也就是20%左右,但隔两年调整一次,累计起来的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一方面牵涉到学生和家长的承受能力问题,另一方面更牵涉到办学费用的监管问题。所以对于这一轮的涨价,可能社会上关注的焦点,不是在于要不要涨,而是希望涨得明明白白,而不是现在这样一个大而无当的模糊概念。

  这些年其实不仅是学费在涨,生活费等等大学生的支出,几乎都在涨。对于一个还在奔全面小康、还有很多不富裕的家庭的情况下,一年拿出几万元才能供一个大学生维持高校学习和生活的费用,这个压力是明摆着的。如果有两个孩子,更是不堪承受。问题是,现在这个涨价的节奏,根本就没有节制,你不知道今年涨了,明年后年会不会再涨,好像没有一个部门有出面踩刹车的迹象。这是大家非常担忧的。

  2,各地普遍强调,学费涨幅考虑了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并提出,加大对大学生的补助力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将来真正因贫上不起大学的现象,其实是完全可以杜绝的?是不是意味着对于高校学费涨价是一种多虑?

  其实经济承受能力和家庭经济困难这两个概念,同样也是非常粗放的。可能有些家庭,未必勒紧裤带之后真就供不起孩子上大学,但一年付出几万元,我们还不包括读研、读博这样的学习规划,光大学四年,就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它完全可能使得一些家庭的生活从此捉襟见肘,甚至不排除一些家庭因为孩子读大学而重新致贫。所以对于众多的家庭来说,读研读博,可能不是孩子的学习能力问题,而是经济承受能力问题,他们中不少大学生,可能因为经济困难而不得不放弃理想。当然我们不排除这样的一种情况,就是,教育部门,完全有能力,为那些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在学费等方面给予兜底。但作为一个财富呈现出橄榄型状况的社会来说,绝大多数是家庭收入普普通通,他们本来可以奔小康了,但他们不得不把有限的收入用在孩子的读大学上。这就造成了,因为接受大学教育的家庭成本支出,反而拉了奔小康的后腿。我想这种负担,表面上不会以赤贫的方式呈现出来,但一定是影响很大一个群体的家庭经济状况的。我们不能因为承诺可以兜住赤贫家庭的底,而忽视整个社会群体的教育成本支出上涨。这是一个概念上的误区。

  另一个误区就是教育经费的宏观投入,我觉得在结构上,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从这一轮的学费调整来看,主要还是集中在重点大学之外的普通高校。它实际上延续了过去的一种规律,就是,重点大学,由于国家投入的多,反而需要学生和家长承担的,相对来说要少一些。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普通高校,就有一种需要靠自己来养的意思,那么,在办学经费上,这些高校一旦遇到经费上的短缺,首先想到的就是学生这个资源。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循环,就是,读大学想省钱,你就得削尖了脑袋考上重点大学,否则你的负担就更重。这跟国外,越是名牌大学、学费越高,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子。这让人感觉,国家在政策上,是重金在打造重点大学,而绝大部分普通高校,却很难享受到教育经费的扶持,我想这是不利于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的。因为办学经费的投入,成了少数人的福利。这让大部分普通高校也处于一种受制于经费而难以发展、难以提高质量的窘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8 10:2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