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77|回复: 0

毛开云:外交官吴建民去世何以引起巨大轰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9 11: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18日,经向外交部发言人核实,外交学院前院长、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吴建民于18日凌晨4点左右遭遇车祸身亡,终年77岁。当天下午,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通报初步调查结果,车祸系单方交通事故。(6月19日《京华时报》)

  人固有一死,死法各有不同。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但77岁的外交官吴建民去世却引起巨大轰动,原因何在,主要有四个方面。

  吴建民原定赴武大为学员授课,哪想到在前往途中遭遇车祸,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吴建民遭遇车祸去世是意外事件,这对吴建民的亲人和喜欢吴建民的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前一天都还在出席活动,还要求提前发言,怎么第二天说没就没了呢?好端端的一个人瞬间生死两离别,怎不令人潸然泪下、泪流滚滚?此其一。

  其二,吴建民是中国杰出的外交官,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都与外交事业紧密相连,不仅当年当过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国家领导人的翻译,而且是中国第一批常驻联合国的工作人员。无论在联合国的工作岗位上,还是担任驻法大使期间,抑或担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吴建民都展示了中国外交官“外交儒将”的形象,为中国外交加分不少。吴建民不幸去世后,外交部在回应时称,是中国外交界重大损失。这是外交部对一名外交官的盖棺定论,是对吴建民这名外交官的最高评价和奖赏。

  77岁的吴建民已退休多年,但他并没有安享晚年,而是一直奔走于中国公共外交的最前沿,传播“和平外交”的理念。尽管有人称他为“鸽派”,甚至指责他的“软外交观”,嘲讽他“外交官太软要吃钙片”,但他没有泄气,一方面对这种观点进行数度反驳,另一方面还撰文宣传他的外交思想,特别指出要警惕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说“民粹主义的本质是反对改革,民族重大主义的本质是反对开放”。人们记忆犹新的是,今年4月,吴建民还与《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有过一场“隔空辩论”。双方的争论让学界去评价,但吴建民根据中国大势坚持自己外交思想的做法,对当下的中国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是第三个原因。

  吴建民去世引起轰动的原因还有很多,但有一点不得不说——《京华时报》在报道中说,在新闻司司长任上,吴建民能够接触到国家领导人,有人建议他跟领导人要个副部长当当,但他说:“我心里说,要官,就不是吴建民了。我就是我。”看了这则报道,想到在官场流行多年的“跑送论”(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上级重用),很多人心中平添了对吴建民的无限敬意。

  吴建民是外交官,他对中国外交的贡献以及他的外交观,自有官方定论和民间评说,或许“@军报记者”的评价比较客观中肯:“吴建民曾担任过毛泽东等领袖的翻译。他的一些观点,我们虽然不能苟同,但是今天开放的中国、自信的中国需要不同的声音,并在观点交锋中去伪存真,凝聚爱国的共识与行动。逝者安息。”谨以此段话送别吴建民,祝吴建民先生一路走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1 06:46 , Processed in 0.1719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