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197|回复: 0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16年5月18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3 10: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谈叙利亚问题外长会:中国有四点期待

  【多哈消息】据媒体13日报道,当地时间5月12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多哈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后与卡塔尔外交大臣穆罕默德、阿盟秘书长阿拉比共见记者。

  叙利亚问题国际支持小组第五次外长会将于下周在维也纳举行。王毅表示,我们欢迎下周在维也纳举行国际支持小组第五次外长会。对于这次会议,中方有几点期待:

  第一,安理会有关叙利亚问题的2254号决议应得到全面执行。1政治解决是化解叙利亚危机的唯一出路。2254号决议明确了政治解决的大方向和路线图,体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共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各方都应严格执行这个决议,尤其要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的斡旋努力。

  第二,俄美两国近来依据2254号决议,就推动叙各方停火和确保人道准入作出共同努力,取得了积极进展。中方对此欢迎和支持。希望俄美双方与安理会其它成员以及地区各国一道,为确保叙境内实现真正和全面停火、推进叙问题政治解决进程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地区各国与叙利亚局势演变利益攸关。恢复叙和平稳定,从源头上解决恐怖主义和难民危机,符合所有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希望地区各国也能切实承担起责任,为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进程提供支持,形成合力。

  第四、叙利亚的未来最终应由叙利亚人民自主决定,11解决叙问题的钥匙归根到底掌握在叙各派自己手里。中方希望叙政府和反对派真正考虑国家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福址,2捐弃前嫌,尽快实现直接谈判。聚同化异,逐渐建立基本信任。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早日达成既符合2254号决议精神,又被各方接受的具体解决方案。

  最后,王毅外长强调:中方将继续本着客观公正立场,为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作出不懈努力。

  【时事点评】在我们具体点评“中方的四点期待”之前,先提请大家注意这样几个细节:

  第一个细节,下周即将进行的维也纳“(叙利亚问题)国际支持小组外长会”是“第五次”了。

  第二个细节,也是王外长表示的“第三点期待”,原文是:

  (第三)地区各国与叙利亚局势演变利益攸关。恢复叙和平稳定,从源头上解决恐怖主义和难民危机,符合所有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希望地区各国也能切实承担起责任,为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进程提供支持,形成合力。

  ●一个“看似细微、但却极其微妙的变化”需要提请大家密切注意并高度警惕

  众所周知,与中东地区各国利益攸关的一个“固有问题”是“巴以问题”。显然,在“叙利亚和平问题”今天突然取代巴以问题成为“今天中东的焦点问题”的背后,是有了一个“看似细微、但却极其微妙的变化”,这需要提请大家密切注意并高度警惕。

  我们知道,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曾经在4月13日、公开呼吁“俄罗斯能将经验用于调解巴以冲突”。

  那么,俄罗斯所谓的“经验”又是什么东西呢?它与这个“看似细微、但却极其微妙的变化”又有何关系?

  在继续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则不久前的新闻片段。

  资料:巴勒斯坦:阿以冲突需新的多边调解方式,望俄能将经验用于调解巴以冲突

  【东方档字201604130148】据媒体报道,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接受“卫星”新闻通讯社采访时表示,希望法国有关就解决巴以冲突举行会议的倡议,将启动解决冲突的新机制,俄罗斯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法国外交部前外长洛朗·法比尤斯此前表示,法方将在近期着手筹备国际会议,以筹备和找到两国解决方案的可能性为目的召集各方。据法比尤斯称,如果法国政府解决巴以冲突的新一轮尝试失败,那么巴黎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阿巴斯指出:“我方高度评价法方就举行国际.会议的倡议,是时候让国际社会为最终取得和平付出努力。”

  【时事点评】首先,请大家注意新闻发生的时间,不错,从编号上看,是“4月13日”。

  而综观新闻资料的文字,在“巴以冲突”的问题上,13被阿巴斯公开寄予了厚望的所谓“俄罗斯经验”是什么?坦率的讲,对比中东形势的复杂演化进程,我们还真觉得“不能确定其所云为何物”。

  当然,对这个所谓的“俄罗斯经验”可以暂不管它,或者,就让它由阿巴斯自己亲口说出来,更或者,让“未来的事实”来一步步地注解它。

  不过,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真正要搞清楚这所谓的“俄罗斯经验”是有益的,且要搞清楚它其实也不难,只要找准一个“切入点”就行。

  ●在人们眼中“失踪”多日的“巴以和平”又突然成为时事焦点的?

  下面,我们还是首先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巴勒斯坦国总统突然对俄罗斯变得如此期望的?特别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在人们眼中“失踪”多日的“巴以和平”又突然成为时事焦点的?

  请大家注意这两段文字,原文分别是:

  第一段,阿巴斯指出:“我方高度评价法方就举行国际会议的倡议,是时候让国际社会为最终取得和平付出努力。”

  第二段,法国外交部前外长洛朗·法比尤斯此前表示,法方将在.近期着手筹备国际会议,以筹备和找到两国解决方案的可能性为目的召集各方。据法比尤斯称,如果法国政府解决巴以冲突的新一轮尝试失败,那么.巴黎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有意思的是,这两件事是4月发生的事情,也就是在“美国国务聊克里于3月底之前、扛着一个硕大的、甚至一度让俄罗斯总统也好奇地揶揄两句的公文包、赴莫斯科办大事(本质是试图与俄罗斯达成叙利亚与乌克兰利益的暂时质换)”之后不久,才发生的事情。

  ●原因之一,就是“时间”

  也就是说,在人们眼中“失踪”多日的“巴以和平”之所以会“突然再次成为时事焦点”的原因之一,就是“时间”,就是美国国务聊克里“踩着3月底这个时间点儿”去莫斯科办大事的“3月底”这个“时间节点”。

  ●从“最简单”的两个具体侧面去“具体量化”

  而在我们的讨论中,在经过“15年7月、8月”前后、中国果断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政策调整的冲击、实质性打乱西方“实质性消化俄罗斯中东政策‘时间因素实质性妥协’”的战略步调之后(相关详细讨论,请参阅东方时事解读QQ,微信群当时的聊天记录文件),2016年3月底这个时间点,在“时间”上,显然有重大意义。

  在量化这个“时间点”重大意义的问题上,我们暂时不打算从“最复杂(注:中、欧、美、俄、及日本国内经济特别是金融形势,彼此间政治特别是军事绝对实力与相对实力的.变化情况)”的层面,而是从“最直观”的、从而也是“最简单”的两个具体侧面去“具体量化”:

  第一个层面,是叙利亚的政治特别是军事形势的演化进程。

  第二个层面,是南美方向--所谓南美经济抗美中心-巴西---其国家政治形势的演化进程。

  ●以中国农历春节为时间参考,发生了“两大串”事情

  在这里,我们想补充一个细节,以中国农历春节为时间参考,发生了“两大串”事情:

  第一串事件,在16年春节之前,由于美联储在俄罗斯明显未被彻底搞定的情况下,不顾中国央行的善意提醒(称,美元目前不适合加息),抢在东方时事解读早就定性为“转折年”的2015年的最后一个时间窗口(12月16日),执意玩“小概率”、强行加息之后,被西方资本用“人血”浸过的“日本央行”、其行长在几天的时间之内,在一种令市场昨舌地“出尔反尔”中、突然宣布“实行负利率”,从而在中国市场休市期间,在全球除中国大陆之外的货币与资本市场掀起一波巨浪;期间,在国际.金融衍生交易方面,与高盛公司“基本平起平坐”的德意志银行、也被冲击得剧烈摇晃!

  ●德意志银行突然受到金融冲击的背后,首先一个原因,也“时间因素”

  而德意志银行突然受到金融冲击的背后,首先一个原因,就是“时间因素”,是“时间因素”对德意志银行庞大的金融衍生交易所产生的“内在压力”。

  值得强调的是,以德意志银行为代表的欧洲金融体系,为“沉重债务的长期压力之下,且又没有货币主权”之欧洲诸国的“政府开支”、以极其复杂、但又极其荒唐的“金融衍生设计”、长期提供着“资金融通”。

  显然,这所谓的“内在压力”,一旦被种种“或市场因素,或非市场因素”突然加压,表面冲击的是以德意志银行为代表的欧洲金融体系,实际上,却是在“突然一把”死死掐住“依赖欧洲金融体系”长期提供“资金融通”的、欧洲诸国“政府开支”的“脖子”。

  事实上,在这“突然一把”之前,欧洲诸国还承受着一种“显而易见”的“双面煎熬”,那就是持续冲击欧洲社会神经的“欧洲难民问题”与“巴黎等一系列恐怖袭击案”。

  ●时间刚进入3月不久,中东方向局势也出现实质性变幻

  第二串事件,在16年春节之后,也就是时间刚进入3月不久,中东方向局势也出现实质性变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组事件:3月8日媒体报道称,伊拉克总统福阿德?马苏姆就俄罗斯“复盘并兵出叙利亚”后的叙利亚问题明确表态,到此,伊拉克相关态度有如下要点:

  其一,他说,俄罗斯空军在叙利亚对“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实施空袭对伊拉克境内的反恐行动有着积极影响。

  其二,他说,“在任何地方实施空袭,哪怕是在摩洛哥和非洲,只要是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我们都能受益。

  其三,他说,“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危险性不只在于它现在位于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力量,2也在于它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力量。我们从法国巴黎恐袭和其他地区的事件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其四,他一向认为:伊拉克不反对俄罗斯、叙利亚和伊朗组成的.反恐联盟,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支持大马士革政府。

  然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尽管伊拉克这位总统强调“并非支持大马士革政府”,但是,其“不反对俄罗斯、叙利亚和伊朗组成反恐联盟”的态度,显然是触动了“真心支持伊斯兰国武装的势力”的“底线”。

  于是乎,也就是第二天,我们也就看到了另一组事件。

  ●冲着伊拉克的一组“扭曲表情”:西方很愤怒!后果很严重!

  3月9日,美国空军对伊拉克境内"伊斯兰国"组织一生产化学武器的基地实施空袭,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值得强调的是,据报道“该基地位于伊拉克摩苏尔附近”。

  同样是3月9日,IS武装从基尔库克市(Kirkuk)以南的巴希尔(Bashir)发动火箭攻击后,有数据称:塔扎镇(Taza)17名居民当时就接受了治疗。

  另外,伊拉克当地的多名官员对此次袭击提供了两个重要细节:首先,21该镇在3小时当中被大约45枚火箭击中;其次,IS武装在这次攻击中使用了化学物质“氯”。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首先还是其次,这两个细节,其实都在“刻意说明”一个事实:号称是“IS”的武装,在伊拉克不仅有广泛的(控制区域极大)存在、而且还有强大的(手中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存在!

  毫无疑问,在那个时间点,西方冲着伊拉克立刻给出的.这个“刻意说明”,其真实意图也就立刻就转化成一组“扭曲的表情”,那就是:一,西方很愤怒!二,后果很严重!

  ●“第二串事件”的出现,本质上,是“7月流火,8月未央,9月授衣”的逻辑发展

  显然,基于我们之前的即有观点,在时间上,“第二串事件”的出现,本质上反映了这样几层变化:

  其一,它是西方资本的精密计划....因15年所谓的“7月流火,8月未央,9月授衣”而......受到一系列冲击的“逻辑发展”。

  ●简单回顾所谓的“7月流火,8月未央,9月授衣”

  所谓的“7月流火,8月未央,9月授衣”,是指15年7月底前后,因时间临近15年7月底这个重要时间点,俄罗斯全球战略、特别是中东战略仍然没有实质性调整,中国被迫以自己的核心利益为依归,以6年来首次公布中国黄金储备为标志,开始一系列的、意在猛烈冲击并打乱西方战略步调的重大政策调整。

  事实上,对这种........“必要时(注:15年7月底,俄罗斯仍未做出根本性调整,与国际社会一道、实质性打断内嵌两种进程的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则,中国必然基于自己的核心利益,做出一系列重大政策调整,并有可能在冲击西方的同时,冲击到俄罗斯的利益)”的.........“预期”与“其中的逻辑”,《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早就在距离15年7月底之前至少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明确给出了。

  ●相关“预期”中,也明确地说明了其中的“逻辑”

  而在我们明确给出的相关“预期”中,3也明确地说明了其中的“逻辑”,即:一旦(时间过了15年7月底,俄罗斯没有实质性调整)中国被迫进行连串重大政策调整,则意图也是多方面的,除了“冲击西方的既定计划”,更在于:在迫使西方被迫调整政策的同时、还可令西方不得不将压力更多集中于俄罗斯身上,继而迫使俄罗斯也不得不进行相应的强烈反应,从而为国际社会尽可能的争取到时间与空间。

  ●对“15年7月底”这个时间点之重要意义的再次说明

  事实上,对“15年7月底”这个时间点的重要意义,我们也是反复说明了多次的,其要义如下:

  首先,当时,西方意在拿“乌克兰之乱”去“死套”俄罗斯的中东政策,并最终意图在15年7月底之前(这里面有强烈的经济、特别是金融时间表这一因素)同时推进两个计划,并基本实现第一个计划、同时展开第二个计划!

  第一个计划,是用“始终混乱......却又始终让俄罗斯感觉有希望维护住其东乌克兰利益、从而始终不能下决心在乌克兰之外的方向、比如中东方向、做出强烈反击.....的乌克兰之乱”全力“套住”俄罗斯中东政策的手脚,从而用“温水煮青蛙”的策略,4令俄罗斯至少在15年7月底之前、在“权衡利弊”之后,始终无法下决心“在乌克兰方向之外的战略方向、去解决乌克兰问题”,从而始终无法下决心做出根本性的战略调整。

  一旦如此,西方就可借助“横空出世的ISIS”这块“兼具重大战略与战术价值”的“板块”,在中国“可能的战略应对错误”之中,以北约的军事力量加以全面策应(比如:美国军事力量有效重返中东),“猛拍”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内部的同情伊朗的利益,或与国际社会中东共同利益有重大交集的利益,直到将它们的信心彻底拍垮并向西方彻底妥协,从而为相对顺利地启动、并实现“第二个计划(实质性启动水淹南方进程,并在水淹南方的进程中,启动‘实质性消化俄罗斯本身’这一进程,也就是启动所谓的马歇尔计划2.0版)”做好准备。

  ●西方“期待”利用的所谓“中国可能的战略应对错误”

  而在我们进一步讨论所谓第二个计划之前,有必要补充说明的是,西方“期待”利用的所谓“中国可能的战略应对错误”,主要是指:在西方如期展开并相对顺利实现“第一个计划”的“关键时刻(注:在我们的评估中,假如站在西方的角度,假如“最晚至15年7月底这个时间点”)”,假如中国.因种种原因,假如中国最终未能下决心、最终未能果断进行我们所预期的一系列重大政策调整,也就是说,假如“第一个计划”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干扰而最终直接导致“第二个计划”的顺利展开!

  ●预期中的一系列重大政策调整的意图是多层的

  而在我们的评估中,预期中的一系列重大政策调整的意图是多层的,它或实质性冲击(意图一),它更或彻底打乱(意图二)、它亦或有可能实质性打断(意图三)西方以“乌克兰之乱”作支点,围绕俄罗斯施展的、第一目标意在解决俄罗斯、但最终目标意在彻底解决以中国为代表的南方问题的“一系列计划”。

  显然,在这里,5这所谓的“一系列计划”中,它又已经包含了“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的顺利推进(获取其关键性推进)与“资本复杂转进”进程的顺利推进(重要性推进)。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这“一系列计划”中的“第二个计划”,即:

  ●“资本复杂转进进程”中的所谓“重要性推进”

  第二个计划,就是通过欧洲利益(西方资本)主导的“乌克兰之乱”折返“伊拉克之乱”为开端的一系列动作中,经过“第一个计划”、最终获取“内嵌两个进程(一,全力构建金融防火墙的进程,二,欧美联手实质性水淹南方的最后准备进程)的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之“关键性推进(金融防火墙的中东段成型)”、与致力获取“资本复杂转进进程”的“重要性推进”。

  值得强调的是,“资本复杂转进进程”中的所谓“重要性推进”,是指:目前已经游离于欧美平台之间西方资本,试图一边以一切手段促进欧美利益进一步.合流,一边检视欧美平台各自努力配合西方资本全球战略的具体情况、及欧美平台在执行“第二个计划”进程中各自的具体演化情况,从西方资本自身利益的角度,有选择的、分阶段地、有策略地进行腾挪。

  对目前仍然由美国资本供方的西方资本而言,这种腾挪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它无疑是为未来慢慢从游离状态、向“有一定倾向性的姿态”移动做好充分准备!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两个问题:

  ●西方“第一、二个计划”顺利与否的核心分别是.......

  第一,所谓“第一个计划”顺利与否,其核心是:西方能否通过政治、特别是军事手段,迅速地“实质性消化”“俄罗斯时间因素的实质性妥妥协(注:这种妥协是指,到15年7月底,面对欧洲利益(西方资本)主导的‘乌克兰之乱’折返‘伊拉克之乱’的企图,6俄罗斯最终未能有实质性行动,与国际社会一道,实质性打断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的局面,也就是在15年8月至15年12月之间的时间内,使用并全面策应“ISIS”这块“兼具重要战略与战术价值”的板砖,完全“拍垮”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直到伊朗等国的信心。

  显然,至于全面策应的手段,在政治特别是军事上,就包括有“美国(北约)军事力量有效重返中东”以近距离威慑这些国家或利益,在经济特别是金融上,就包括“美联储加息”及“操纵国际能源价格”、经济特别是金融制裁、甚至定向攻击等手段。

  在这个问题,制裁甚至攻击伊朗、特别是俄罗斯经济与金融,除了有消弱伊朗、特别是俄罗斯的意图之外,有效削弱甚至金融攻击这些支撑叙利亚的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本身就是“拍垮”叙利亚等国信心的关键一步!

  第二,所谓“第二个计划”顺利与否,其核心是:通过“第一个计划”相对顺利的实现,最晚在15年8月开始、至15年年底的这段时间内,7尽可能快地完成一件事,即:在基本“拍垮”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直到伊朗等国信心的基础上,在一定时间段内、突然调集诸多战略资源(政治与军事、经济与金融),迅速获取“关键性推进(金融防火墙中东段成型)”与“重要性推进”。显然,在西方的角度,实现这一步是越早越好!

  ●一旦这一步完成,则“欧美利益”就会“空前地高度合流”、并顺势展开“第三个计划”

  显然,一旦这一步完成,则“欧美利益”就会“空前地高度合流”,从而会顺势展开西方资本的“第三个计划”,也就是大约再用2至3个月的时间(最晚至16年3月),将中东段成型的金融防火墙、迅速向南美、南亚方向延展,并放水“水淹南方”,在“水淹南方”中,将已经延展至南美、南亚方向的金融防火墙,首先用于“进一步制裁、甚至金融攻击俄罗斯”,从而正式启动“以乌克兰之乱为战略支点、旨在实质性消化俄罗斯本身(收编俄罗斯经济、特别是金融)”的“马歇尔计划2.0版”。

  ●西方将之前的几个“准备依次执行,交替展开的三个计划”,进一步调整为“三步并一步”

  而通过上面的讨论,在时间已经走过“2015年”这个所谓的“转折年”,并已经越过16年3月这个时间点的今天,我们再去审视国际形势的演化情况,也就不难看出,正是15年7月开始的所谓“7月流火、8月未央”,实质性打乱了西方的战略步调,从而导致西方不得不被迫调整政策、并逼迫因西方被迫调整政策而压力大增的俄罗斯也被迫调整政策、直到“兵出叙利亚”,最终令西方准备最晚在2016年2至3月前“计划依次完成,并在完成中交替展开”的“三个计划”,在各个时间段,无一顺利完成或顺利展开,结果就是,西方不得不从去年8、9月时就开始被迫进行一系列调整:

  “先”是将“第一、二.计划”调整为“两步并一步”,但遭遇俄罗斯15年9月底“兵出叙利亚”的干扰后,这一调整仍然无法实现第一、二计划的基本任务,不得已;

  “后”又在即将结束2015年之际,强行加息,试图强行同步“欧美日央行政策”,但在加息效果明显不佳、欧洲国家利益明显不愿立刻放手“欧洲央行”全面提升“量宽规模”的情况下,西方资本(美国利益)开始对欧洲国家利益进行挤压(欧洲难民问题、巴黎恐怖袭击、德意志银行危机),直到3月中旬,迫使欧洲国家利益放手欧洲央行进一步调整了货币政策,从而距离“西方超级央行”正式挂牌、全面发动水淹南方只一步之遥,再加上政治特别是军事上充分利用俄罗斯“复盘叙利亚政策、并兵出叙利亚”之后的“连续错误”,彻底将之前的几个“准备依次执行,交替展开的三个计划”,进一步调整为“三步并一步”。

  然而,“三步并一步”的致命问题是,在时间已经过去了近10个月之后,中东方向的“关键性推进”、西方至今没有拿到,更别提“重要性推进”了。

  ●西方在策略上调整“三步并一步”的核心是

  而围绕这一问题,西方明显在“如何三步并一步”的策略上进行了一个看似细微、其实微妙的调整。

  而就如首席评论员所指出的那样,西方在策略上调整“三步并一步”的核心是:以“默许俄罗斯(叙利亚政府军)”取得“连串军事胜利(收复诸个.被叙利亚反政府军控制的战略要点)”为条件(其实是诱饵),换取(实力明显不逮的)俄罗斯同意全面讨论“叙利亚问题和平解决方案”,再以“或攻击俄罗斯(叙利亚政府军)一字长蛇阵式军事胜利”、或“颠覆伊拉克政局”及封锁“格鲁吉亚至纳卡”通道、以全面切断俄罗斯(叙利亚政府军)与外界的地面联系,直接让俄罗斯中东(叙利亚政策)全面破产,从而一方面“彻底将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迅速清零”、一方面就此“或立刻重伤”俄罗斯最重要的大国禀赋(军事强国)。以此为“要挟”,西方想迫使俄罗斯同意“乌克兰利益与叙利亚利益的就地置换”,继而迅速同步完成上述“三个计划”。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回顾之前的那个问题,也就是那个所谓的“俄罗斯经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们也就不难看出,通过回放当时的背景,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或者,这个所谓的“俄罗斯经验”指的是......俄罗斯在处理俄罗斯客机事件(俄罗斯.一客机曾经在埃及上空被恐怖分子袭击坠落)、及俄罗斯军机事件(俄罗斯军机曾经在叙利亚上空被北约军队击落)的“一系列最终低调的经历”,最终导致了埃及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进一步合作(4月份,沙特阿拉伯承诺向埃及投资100亿欧元,埃及则归还两岛屿给沙特阿拉伯)...........这一“意外的中东和平成果”?

  而就在叙利亚问题国际支持小组第五次外长会将于下周在维也纳举行之际,有消息说,法国外长又准备访问“巴以”,以推动“巴以和平”了。

  至于法国外长在这个时间点又准备访问“巴以”、推动“巴以和平”的意图,我们不妨看看一个月前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他说:希望法国有关就解决巴以冲突举行会议的倡议,将启动解决冲突的新机制,俄罗斯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逻辑”清楚的基础上,法国(西方)的意图也就非常明确了

  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7由于俄罗斯(叙利亚政府军)取得“一字长蛇阵式军事胜利”已是事实,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法国(实际是欧盟、更本质则是西方资本利益)有意“推动巴以和平问题的解决”,其“逻辑”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由于“俄罗斯军机曾经在叙利亚上空被北约军队击落”已经测试出俄罗斯反应不力,并形成了一个所谓的“俄罗斯经验”,因此,西方可以指望“必要时、全面攻击俄罗斯(叙利亚政府军)一字长蛇阵式军事胜利”也能形成一个类似的“俄罗斯经验”。

  在“逻辑”清楚的基础上,法国(西方)的意图也就非常明确了,即:

  首先,也是表面的,是以此为契机,拿乌克兰问题、特别是“俄罗斯(叙利亚政府军)取得的一字长蛇阵式军事胜利”对俄罗斯进行“威逼利诱”,直到将其拉入,并构建一个“纳入了传统的巴以和平问题、但涵盖范围又远超巴以和平传统内涵”的“新的中东问题多边构架”。

  其次,也是表面的,是以“首先”为幌子,由欧洲.利益(西方资本)主导、构建一个“新的、纳入了叙利亚问题与巴以和平问题的中东多边构架”、以“欧美、俄三方为主、阿盟、非盟为辅”、取代原来的“中东四方工作小组”,从而排除联合国(其实是中国)的角色,实现进一步分化“国际社会(中俄战略协调基础)”的意图。

  毫无疑问,一旦“中东政治上如此走向”,则“中东军事、特别是金融走向”也就立刻明了了!在美国防长访问伊拉克、伊拉克民众立刻占领伊拉克议会的“巧合”中,伊拉克就会被立刻解决,一旦如此,叙利亚问题就会基本解决!不论巴沙尔是否立刻下台!

  如果果真如此,也毫无疑问,尽管西方意在”三步并一步“,但“俄罗斯实质性消化”仍然没有完成,如果中国在战略上应对出现失误,则“中东军事、特别是金融走向”明确后,西方就会着手将金融防火墙迅速向南美、南亚方向延展,以启动“马歇尔计划2.0版”、伺机“实质性消化俄罗斯本身”。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评估的结果是:

  第一,届时就可以完全确认,3月这个时间点,中国最终没能“相对顺利”地渡过。值得强调的是,尽管直到今天,我们都没有对“是否相对顺利渡过3月的问题”给出明确的定义,但在我们的评估中,“相对顺利渡过”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因此,国际社会要准备至少用5年的时间,才能从根本上颠覆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

  ●至于菲律宾,必要时,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则创造条件也要“上”!

  第二,为了再次打乱西方的步调、甚至彻底直接破.坏西方的全盘计划,9中国或在南海方向,或东海方向(钓鱼岛),视“西方或俄罗斯之间的具体情况”,适时做出实质性动作,从而,或促使西方“半渡(全面启动实质消化俄罗斯进程并进入不可逆)”、或促使“俄罗斯被迫全面反击并进入不可逆”,或迫使“西方与俄罗斯以其它方式、打破目前在‘叙利亚与乌克兰这一形势’上的僵局”,从而主动为“动态评估”创造形势,择机“半渡而击”!

  第三,我们认为,南海方向的菲律宾、..东海方向的日本,都是可能的目标!如果日本敢在东海、南海飞出来、为西方作炮灰,冲击中.国的核心利益的话!至于菲律宾,必要时,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则创造条件也要“上”!

  至于如何创造?我们在此提示一句:黄岩岛,或在未来国际形势的演化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钓鱼岛”!

  至于如何“钓鱼”?我们在此暂不过多的.展开,但可以提供一组思考方向,供大家提前思考:

  第一,10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第二,以岛换岛,以礁换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16:14 , Processed in 0.2031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