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77|回复: 1

林牧德道----六步读懂道德经(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6 23: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识道德

老子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中,一连说了三个道字。怎么理解这句话里的“道”呢

道字本意指道路,但因为从首从走,因此含有用思想指导人们行为和方向的意思,故引申为道理。而道理是要述说的,说出来的才是道理,故又引申为述说。因此,这道那道的没必要过多纠结。不管把“道”理解为道路也好,还是理解为述说也好,根本上仍然是说道理。因此“道”在这里就是指道理。

什么是道理呢?广义地说,道理就是人们在对世界万物的认知过程中形成的所有的一般的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基础上形成的认识论。这样说是不是太抽象了?简单说吧,当我们人类进化出眼睛开始看世界,当看见一个物体,我们就开始想,这是什么?“是什么”?我们给它起个名,如人兽鱼虫、山川树木、日月天地等等,这就形成了认识;当看到这个物体出现联系和变化,我们就思考,它从哪里来?又会怎么样? “从哪里来,会怎么样”,形成了一套认识的理论,如科学的、哲学的,各种思想学说的甚至宗教的理论等等,这就是认识论。这就是道理。

道理既然是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认识,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道理具有两个面。一面是指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本身;一面是指人们对这些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形成的主观认识。它们是不同的,因为不管人认识与不认识,客观规律都在那里,不以人的认识为转移;它们又是同一的,因为不认识的客观存在和规律我们不“知道”,因此,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也就是不存在的,只有我们认识了的,说出来了的客观规律才是道理。

但在《道德经》里,这一点却是有严格区分的。老子把客观存在的规律称为道,而把人类对客观的认识称为德,正确的认识是德,不正确的认识呢?也是德,不过老子称其为失德。老子为什么要这样去严格加以区分呢?我们下面再谈。

说这么一大堆有什么意义吗?有。它告诉我们两点:

第一点、不管是什么道,只要是人们基于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而形成的思想和学问,都不外乎是道理。仁义之道是道理,用兵之道也是道理;各门科学是道理,各家哲学也是道理,因此,老子之道也是道理,广义上的道理。老子说,道可道,就是明确说明了这一点。

明确并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客观的去理解老子的理论,而不必去猜测老子的道是不是超现实的,虚幻的或者外在于世界的不可理解的什么神秘的东西。因为世界上所有的道理,只有真理和谬误之分,而没有什么虚幻外在的和科学现实的之分。

第二点、老子的道既然也是道理,那老子之道和其他道理有什么不同呢?

因为不同的人看到的可能是不同的,或者因看世界的立场和角度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道理。这本来是正常的。如果老子说,道可道,非“同”道,这没什么问题,因为“道”本身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嘛。但老子说的是非“”道,这等于在广义道理的范围内老子把自己的道与其他所有的道以非常和平常为界区别了开来。

问题还不止于此。老子通篇只在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中用了三个“道”字,说明了广义的道,老子的道和其他道理之区别。而在此后的全文中,“”成了老子所述之道的专有名称,而其他所有的道理只以仁、义、礼、智、学等名称相称谓。这等于把所有理论学说排除在了“”之外。老子何以有此底气呢?

这个底气,就来自于老子对于人的认识局限的突破。也正是因为这突破,使老子看到了人们以往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存在的视野和立场上的局限。以及因为这些局限所形成的各种道理在真理性上的有限。也同样让老子在人的立场和视野之外,感悟到了人们无法看到,或看到也无法描述的世界万物的另一面,从而发现了万事万物更加根本和更加普遍的属性,也使人们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在系统上得到根本的完善。因此我们可以说,老子的底气就来自于他发现了普遍真理。

何为普遍真理?就是万事万物都不能摆脱而必须遵循的客观自然规律。生不能摆脱,死也不能摆脱;有不能摆脱,无也不能摆脱;是不能摆脱,非也不能摆脱;美善不能摆脱,恶丑也不能摆脱;认识不能摆脱,不认识也不能摆脱。

老子之道是不是这样的真理呢?我们先来看看老子的非常道有什么非常之处。

老子的道非常在哪里呢?我们还需从平常道的那些局限说起。

前面我们说过,我们人类对世界万物的感知是一个有限的范围。那么这个范围之外该如何认识呢?我们看老子怎么说: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是说啊,我们看不见的,就叫做“夷”吧,听不到的,就叫做“希”吧,摸不到的,就叫做“微”吧。你再问夷希微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你也不可能搞得清楚。只能把它和我们能看到的万物混在一起当作是一个整体吧。往上虽大我们也看不清楚,因为没有边界;往下虽小也不是晦暗而没有,也是因为没有边界。上下都是一种不停顿的无穷状态,一直到一种近似于无物的无限状态,因此,我们根本无法再给它命名。只能称作是“无状之状,无物之像”。你就以一种开放和动态的思维去想象吧。因为它本身就是没有边际的无限。你迎着它,它没有头,你追着它,它没有尾。这种没头没尾的东西,就是我们从古到今的始终。这是理解“道”的关键所在。

我们来对老子这段话的内涵做个分析:

1、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是存在的,我们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既然可以叫做“夷希微”,那便是一种和我们称为万物的东西是一样的存在。这种存在虽然我们不能或暂时不能清楚地去认识和了解,但与我们能认识的世界是统一的一个整体,都是客观的存在。故混而为一

2、这种存在是一种无边际的存在,只有更大,没有最大;只有更小,没有最小,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既然没头没尾,那么它的大小和始终是重合的。因此,就只能把他理解为因无限而重合,又重合在无限的一个“圆,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3、这种无限趋于无物的无边际存在,人可以依据自身的立场和视角对其任意进行限定和命名,比如,看见的叫做物,看不见的可以叫做夷希微等等,但只要进行限定,便使其陷于的一面,而静止于有限之一物,之一部;也便排除了其恒动的一面而独立于无限整体之外。因此人最终无法对其全部限定和命名,因为它是无穷的,只能勉强得把它名为无限存在的一个“一

结合老子上面那句话及我们上述的三点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梳理出老子之道,或者说老子世界观的一个基本框架:

世界万物并不是一个我们的眼能看见的有形有限之物的堆积,而是一个有限万物间普遍联系的无限存在。因此,世间万物不是以有和没有对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我们能感知的相对静止的有限存在和我们不能感知的不停顿的无限存在的一个统一体。因为这一统一体是个无限的存在,我们只能近似地把它看作是一个混而为一的“一”

怎样来理解这个“一”呢?

前面我们分析过,我们通常认识的世界是个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概念。因空间和时间的不同因而判定世界一定是有大小和始终四个顶点的。那么我们就依常理从这四个顶点开始推导:

假定天是最大的,那么一切万物的生灭都在其中,那么,天也是最长久的,最古始的,也就是说天是万物之始;

如果天是最大的,那么它一定是由比它小的物组成的,既然组成了天,显然要比天早。比它小的物又是由比它更小的物组成的,一直到无限小。因此,无限小又成了天地万物的开始。

推导到此,大小和始三个顶点合三为一了。我们接着推导。

如果天是最大的,是起始,那么天放在了哪里?又是什么生了天?终点是导向无限;如果无限小是最小的,是起始,那么什么组成了它,什么是它的开始?终点也是导向无限。因此在无限处,终也重合了进来。四个顶点成了“一”。成了一个近似于一的无限存在。世界在无限处完整了。

这样的推导,按照我们正常的理解是一种悖论。那么,是我们正常的理解背离了自然规律,还是这种推导背离了自然规律呢?

谁符合自然规律,谁背离了自然规律?我们下面再去论证。分析到这里,至少我们可以知道,老子早于黑格尔两千多年就解决了人类的那一千古命题,并且是把有限和无限在绝对客观存在的范畴里实现了统一。

因此,在本节里,我们只要知道老子之道是要揭示自然规律的,以及老子揭示的自然规律是比我们原来了解的客观规律更加自然的,绝对存在的客观规律就可以了。因为这是我们把握老子之道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态度。也是理解老子之道的一个前提。

有了这个前提,再去反观“道可道,非常道”应该就不难把握其内涵了。

但要想在下文中对老子所谓的字做出准确得把握,还有必要再做两点提醒:

1、老子之道因为是涵盖了有限和无限的一个大境界,这远远超出了我们只能感知“有限”的思维范畴。描述这个道是困难的,因此老子用了很多拟人化的词语,如“象帝之先”“谷神”等等,对此我们要知道这是对“无限“这个绝对存在的相似描述,而不要做神秘化的理解。

2、无限本身是不能描述的,一描述就要命名,一命名就是定,就是有限。但不命名又无法描述,因此老子在述道过程中有时就要“惚“一下,如”道之为物故混而为一“;有时又要“恍”一下,如“道生一,一生二”等,这给我们的理解带来一些混乱。但这是无奈的,也是正常的。这只能要求我们不断去调整靶标,紧紧瞄准老子的中心思想去感悟,而不要偏离了它的无限意义。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老子的“德”。

德字的本义据说是攀登,《说文》:德,升也。但这个意义可能很早就不用了,老子之德,显然也不是这层意思。《周记》说,“在心为德”,德指的是心里活动。因此,老子之德大致指的就是人对道的顺应和认识。

为什么说是大致呢?因为在《道德经》里这个“德”字有点微妙。何以微妙呢?我们先来看老子的一段话。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无限,道比“一”大,因而道生一;“一”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二”是有限和无限,因而一生二;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三”是指什么?那么现在林牧告诉你,“三”就是人的立场和境界。自从这个“二”里有了人,,二就生了三,三就生了万物。

怎么来理解这句话呢?举个不一定贴切,但容易理解的例子:因为道无限,因而不可述说,而要想描述它就只能近似的将其比喻为画在白纸上的一个圆,我们首先想象这个圆是无限的,然后我们再想象这个圆里有什么?

有什么呢?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没有。说其有,你有什么样的立场和范围它就有什么样的存在;说其没有,你没有立场和范围,它便什么都没有;你立场和范围无限,它便是一个有无限之有的无限。

无限就是道,圆就是一,有和没有就是二,立场和视角就是三,立场和视角其实就是人的认识,就是德,因此,三就是德,这个德也是万物的起始之一。因此,这个德就有点微妙了。

这让我想起了两个传说。一个是西方关于伊甸园的传说:人祖在上帝的伊甸园中本来生活得很好,因为偷吃了智慧果而拥有了智慧,但却因此而获得了原罪,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发配地上永世赎罪;一个是东方关于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天地人本来是一个混沌,而人祖因为睁开了眼,便以一身蛮力,依据清浊开天辟地,因此才有了现在的天、地、人以及万物。

东西方这种传说的巧合,是不是正是人类对于大道的最原始的感悟呢?人类因为睁开了眼,有了智慧而有了文明,当我们一边感叹人类文明的辉煌,一边享受文明带来的欲望满足时,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被文明所累,被文明所困。我们又何尝知道,我们有一天会不会被文明所伤,被文明所毁而重新回到蒙昧混沌之中呢?

话扯远了,我们接着说“德”。那么,老子如何来看待这个德呢?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

这句话的内涵很丰富,外延也很广泛,所以很难解释也很难理解,因此我们不做逐字逐句的翻译,我们讲故事。

假定宇宙从一种无限状态通过一些自然的生生灭灭,分分合合成为一种无限小的粒子,又成为原子分子,又一直自然地成为一个我们称为地球的结构组合;又由于自然条件的成熟而有了草,有了树,有了羊和狼等所谓动物,一直到有了人。

这不过就是一个有无变幻的自然过程。就像是天上的云气变幻和大海里漩涡起伏、暗流涌动一样。粒子原子分子一直到地球,草树羊狼一只到人,都不过是应自然而生,顺自然而成,又顺自然而死而灭的一个片段。

这个过程本来没“德”什么事儿,或者说万物顺应自然之道而生本来就是德。人之所以生来就会吃,这就是一种对道的本能顺应,没有这种本能便不具备生存条件。老子说,“道生之,德蓄之”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不德而有德。又因为这种德就是自然本身,与道是一体的,因此是上德

由此可见,老子之德的第一层意思就是单指对道的这种本能顺应。而不是对道的认识。

但因为我们是人,人的认识能力也是人的自然属性之一,因此人是必须要去进行认识的。而人这一开始认识,就有了德的事了。我们区分了原子,区分了分子,又按照我们人认为的所谓清浊区分了地和天;我们区分了草,区分了树,区分了羊和狼,也区分出了自身;又按人的好恶,区分出了善恶;区分出了是非,也区分出了有和没有。因此,我们上文说,德也是万物的一个起始。道理就在于此。

当然,如果这种认识没有去违背自然天道,这叫不失德。既然不违背,也等于是无德。又因为你已经对自然进行了界定而偏离了道的无限性,也因此是下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因此,老子之德的第二层意思,就是指人对自然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之德,是只去认识自然而不去改变自然的下德     

其他的如仁、义、礼、知、学等便是失德而不是德了。

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很多人内心困惑或者不满了,既然是客观存在,岂不是不德也在?如果不德,我们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恭喜你,你有德了。但问题也来了。

当我们一旦有了认识,上述的那个及其自然的过程便开始不“自然”了。也就开始有了区分,也就有了“我”。因为“我”的自然属性是喜羊而恶狼,因而有了美丑善恶。有了美丑善恶我们便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变自然了。这就叫“”。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道理就是从这里来的

如何“”?开始养羊了,开始打狼了,开始除草伐树盖房子了;力量不够,开始一群人合作了,开始有部落了,开始有国家了;国家需要治理,开始有仁了,开始有义了,开始有礼了……

因此,有了认识是失道的开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如何仁?狼不吃羊狼死,狼吃羊羊死。因此上仁不仁,因此无为。下仁为失。义是一部分人的立场,多数人认为要对羊仁,因此失仁而后义。分歧大了,对立多了,没办法了,就哪儿有问题往哪儿定个礼数规矩什么的,不管你乐意不乐意都得遵守,因此失义而后礼。礼失道远矣,因此则攘臂而扔之。什么叫攘臂而扔之?就是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和需要随手拿来使用。因此便是失道远矣。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对老子的所谓“德”是不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悟呢?

很多人因为诸如此类的如“绝仁弃义”,绝学无忧”等言论认为老子是反文明的,其实不然,立场和境界不同而已。如何理解这些境界的不同,我们下文再讲。

出现这样的误读,一方面原因是我们对老子的道德内涵和境界缺乏完整的辨识,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与生俱来的对于文明的固执使我们对老子产生了偏见。

老子是第一个站在人类文明之外去反观文明的人。相对于自然大道而言,我们人类的一切超出自然本能的活动根本上其实就是对自然的违背。因此老子之道非常,但不是不正常;老子道德是对人类文明的客观修正,但不是彻底否定,老子是对文明的突破,但不是对文明的脱离。

该如何理解老子的道德和其所谓仁、义、礼、学,甚至扩展到现今的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呢?

学是要知其锐,定其纷,明其光,分其尘。但一物尚可为万物,万物更是无限物,因此,老子说:为学日益。学问会越做越多,越做越深,越做越细。

什么是锐?形固曰锐,理致曰锐;什么是纷?纷的本义是马尾编织的韬,用来裹剑。我们对事物的定义,命名岂不是裹住万物之纷;质纯则有光;万物喧嚣则可谓尘。

为道日损,道是研究万物最普遍的根本属性的,将万物挫其锐,解其份,和其光,同其尘。而找出万物之宗,万物便成一物,一物又为无物。因此渊兮似或存。

学是明是非,因而学以致用;道要和有无。因而“道盅,而用之或不盈”。“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概括起来就是,学是局部,道是全体;学是个别,道是普遍;学是表象,道是根本;学是人“为”,道是自然。因此,道与学实际是哲学和科学关系。但道又是对现有哲学的一种超越。因为现有哲学体系尽管比老子多发展了2500年,但在对世界万物之存在的本质问题上,仍然停留在所谓客观存在和主观意识的是非对立上。因此无法解决认识的系统完整性问题。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意思是,世人也都知道,美好的之所以是美好,那是因为有丑恶,善良的所以善良,那是因为有不善。所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所以说,世间的是是非非,生生死死,存在与不存在都是相对的,只有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才是绝对的。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视有无为同出,才能将那些大与小,前与后,是与非等两点间的线性对立,通过一个“无理”的无限数“π”来实现一个完美的完整的圆形重合。

因此,有无同出是老子之道的最核心思想。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子是如何将“有无相和”而成为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5: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道日损,道是研究万物最普遍的根本属性的,将万物挫其锐,解其份,和其光,同其尘。而找出万物之宗,万物便成一物,一物又为无物。因此渊兮似或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3 07:55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