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17|回复: 0

刘雪松:以德占位,道德越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5 09: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座跟爱情一样,现在成了永恒的话题。只不过一次,这个话题由公交车,转到了动车上。

  5月3日中午,D5185动车上,达州一位八旬老人乘动车到华西医院看病,因节后人多,家人只买到了达州到营山的座位,于是坐在了别人的位置上。到南充后,刚上车的女大学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座位,老人的女儿希望老人能跟女大学生“挤一挤”,被拒。5分钟后,一中年男子将老人让到自己位置。

  故事本来到此可以结束了。然而老人的女儿说了这么一句:“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大学生顿时委屈起来:“坐自己位置错了吗?!”

  当然没错。铁路卖站票也没错。错的是老人的女儿,这句索要道德的谆谆教诲。她可以这么想,但不可以这么说。

  老人女儿索要的是道德,其实是别人的权利让度。明知上车就会无座,却连小板凳都不给老人备一张,老人的女儿已经是把别人可能的谦让,当成了必需品了。这就是典型的道德越位,是倚老卖老,更是倚德要德。当然这并不是说女大学生不愿与老人拼座就一定光荣正确,但公共场合下的道德呈现,是个两厢情愿的交流过程,本质上应该是不能离开礼尚往来的那种谦谦之意所带来的美感的。更何况这是在动车上,对号入座也是一种美德,不是稍站片刻就能完事的公交车上。

  公交车上的让座也是需要美感的。两个月前,北京一辆90路公交车上,曾经发生过一起因为不让座而引发的冲突。在“爱心座位”旁,一位老人见座位上坐着的一名年轻女子没给他让座,先是用手戳女子的头部,然后推搡对方索要让座,吵得不可开交之后,人们才发现,这女子是位孕妇。

  这就是道德绑架引发的一场丑剧。当相互的谦让,成为一方眼中的必须,这种美感已经荡然无存。道德已经成为单方面拿来约束别人的强加于人,是以德相挟的侵占。这恰恰与道德的本意相违背的,反而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达州至成都的动车上,老人的女儿从决定乘坐这班动车的时候起,其实是将母亲的年迈,已经捆绑在道德的旗杆上了,她是拿别人礼让的或然性,当成了必然性;把与人精神交往过程中的奢侈品,当成了单方面索要的必需品。这种不对等,已经将美好的道德,当成咄咄逼人的武器了。所以,道德成了一部分人在公共场所的一场赌局,他们心里早就设定了这场对赌,肯定赢,必须赢。

  这是对道德本义的扭曲,也使得道德成为攻击别人、侵占别人权利的强大武器。买的是动车上的无座票,做好的是别人必须让座的思想准备,这种理所当然,早已将德当成了绑架别人的绳索,你不就范,直接捆绑,并且让你下不来台,还要晾在道德的旗杆上,让周遭唾弃。

  让座是美德,但不让座并不缺德。尤其在动车这样的环境下。老人的女儿,是个孝顺的女儿,很美好。但孝顺的呈现方式不是以道德的名义挤占别人花钱买的座位,而是在出门之前、在购票的时候,把各种困难想在前面,把各种细节想得全面。今天没座位票、这趟动车没座位票,可以改下一趟,可以改明天。不改也行,带张小板凳防防总行。不带小板凳也行,懂得体谅别人、揣一颗感恩之心总行。总不能凭一张道德的标签,带着老母亲走天下吧。

  我有让座的义务,但没有一个道德的标准上写着,你可以挤占别人的座位,可以在别人没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出语不逊。如果这个道理都不懂,哪还有什么德,尽是性了。

  德是用来敬仰着的高尚,不是侵占别人权利的武器。这个道理都搞不懂,再好的美德也会糟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20:45 , Processed in 0.1564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