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04|回复: 2

侠客岛:习总为何要重温改革那一声“惊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7 15: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都知道,习总近日在安徽考察,到了小岗村。截至岛叔发稿时所能看到的信息,习总有两句话,让人印象很深。

  第一句,“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这句是讲历史。

  第二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这句是谈希望。

  站在小岗村的土地上重温改革,是为了什么?。

  大包干

  要说起来,最近这些年,小岗村给外界留下的印象,并不都好。

  “一夜跨过温饱线,至今没过富裕坎”的批评且不说了。当年的第一书记沈浩,2009年殉职在任上。后来根据他的事迹拍了电视连续剧《永远的忠诚》,可见村里也有争名夺利,也有勾心斗角,许多人都觉得拍得很真实。网上随便搜,也能看到许多亲身到过小岗村的人的随笔,并不都是好话。

  小岗村,岛叔也去过,也参观过大包干纪念馆。万里题的馆名,一头一尾是两幅壁画。尾巴上,描述今天农村的新生活;开头上,是1978年18个大包干带头人按“托孤”手印的画面。

  这就是习总感慨的,“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

  这里恐怕要稍微解释一下大包干这个概念,简单说就是三句话,“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他们的诉求就是包产到户。这就突破了当时“一大二公”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体制和思想。“一大二公”也要解释一下,是说人民公社的两个特点,一大,公社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比较早的合作社高)。

  包产到户,不是到了1978年的小岗村才有的新东西。比他们早22年,1956年在浙江温州的永嘉县,就尝试过包产到户。但是在政治上的后果,截然相反,发起人特别是负责的干部,是得了处分的。

  这就是为什么说,当年的大包干发起人按手印,是贴上了身家性命的。

  小岗村的意义

  要说小岗村的意义,不能抽离历史的情境。放在今天稀松平常的事情,放在当时,可能就是石破天惊。

  无论如何,1978年的小岗村,就是18个手印按出一道改革惊雷的那个标志性的地方。从此之后,中国农村改革拉开大幕,1981年1月,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占1%,仅仅半年后,这个数字接近了20%。同时,农村生产力解放得相当明显。1978年到1985年,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粮食增幅最高的时期。

  所以,1978年的小岗村,的确是中国改革的一个起点,这个历史地位值得纪念。但是同时,不论小到小岗村,还是大到整个中国,今天更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而是真正从当年的改革历史中,寻找突破的智慧和勇气。

  智慧和勇气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错,只有具体的人群,面对具体的问题,为具体问题所逼迫,才能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历史就是这样生成的。

  当年的小岗村,很穷困,温饱都解决不了。这是当年的小岗人要解决的难题。迫在眉睫了,火烧眉毛了,这才有了一次“胆大妄为”的按手印之举。在那个按下手印的历史时刻,谁会想到自己在创造历史呢?他们都贴上身家性命要“托孤”了,显然更多的是提心吊胆呢。历史往往就是这样,提心吊胆按下去的不是手印,是解放历史势能的按钮。那么这是不是智慧呢?这就是,这就是群众首创的智慧。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刻里,光有那18个红手印,也是不够的。另一个值得记住的人是万里,当时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想突破体制、创造历史,总是要有人负责的。万里身上体现出的,是这种改革的担当。如今看来,这是非常有历史感的一种担当,但是在当时,那也是最具体的一种担当。

  主持一个省,首要的问题,理论上可以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是在实践中,就是要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这就是最具体也最紧迫的工作。要知道,万里作为党的高级干部,不会不知道当年永嘉县的下场,也不可能不熟知当时的思想主流。但在具体的问题面前,好多东西的确是苍白的,包括自己的乌纱帽。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鼓励这种方法;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为谁撑腰。这是不是勇气?当然是,这就是担当的勇气。

  改革再出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重温改革是为什么?是为了更好地改革,为了真正解决问题。问题倒逼,群众首创,官员担当,解决问题。如此,才可能有改革的良性循环。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当年的小岗村,要解决温饱问题。如今温饱不是问题了,又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对中国来说,还有7千多万贫困人口要摆脱贫困,这是关系到目标和梦想的大问题。

  但是中国的大问题,就藏在每个村甚至每个人的非常具体的小问题里。谁也逃避不了。甚至,谁也分担不了。

  老百姓勤劳的一定是比懒惰的过得好些,善于规划的一定是比疏于思考的过得好些。官员们勤政的一定比懒政的对国家社会更有贡献,敢于担当的一定比推三阻四的队国家社会更有贡献。

  改革开放不停步,不是一句空话。落实到具体的人和地方,其实都是在各自的本分上面。唯有我们创造历史,历史才会创造我们。

  东郭栽树/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7 23:2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说错过了世界民主化浪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00: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是招手,就没有人勇气向习发问?问问下层民众的生路在哪?转基因商业化到底批没批?中央是什么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14:21 , Processed in 0.5314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