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13|回复: 1

刘义杰:残忍42秒”缺的是对生命的敬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8 0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距离4月14日广州花都区横潭村一民宅起火造成一人死亡事件已有3天的时间,但一段死者去世前在阳台火海中呼救的42秒视频在网上疯传,并在线上线下引发广泛争议,不少声音直指视频拍摄者残酷冷血,舆论持续发酵中。(4月17日《扬州晚报》)

  一户居民楼上突发大火,楼内男子被大火逼到一个外窗的防盗窗上,哭喊着大声呼救……面对这样的场景,恐怕很多人都不敢去看。而这位拍摄者却稳稳地将其拍摄了下来,其心态如何,的确值得怀疑。

  面对他人落难,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伸以援手,或者去报警。根据记者的调查,这位拍摄者与当时起火居民楼中间整整隔了一栋房子的距离,而且与相邻的楼层还隔了一片大约50公分的铁丝网。换句话说,这位拍摄者是没有能力去帮助那位死者的。换句话说,这位拍摄者在救人问题上没有过错,其过错就在于广东消防微博中所言的“不要求你是超人能飞过去破网救人,但在熊熊燃烧的烈火和男子绝望的哭嚎声中,残忍的42秒!你的手机端得好稳!”

  看到生命逝去,最好的姿态是什么?很难去说。但绝不该是去记录下“这个人最没有尊严和最无助的时刻”。这难免让人想起了,鲁迅笔下的看客,看到有杀头的场面,那时的人是要去看热闹的。鲁迅讽刺那时的看客麻木,如今,当人们面临他人的死亡之时,难道还是像一百年前那样去麻木的欣赏。哀叹几句,感伤几句“生命真是脆弱。想过去救他,可什么工具都没有,最后烧死了。”却忽视了自己所带来的是更大的伤害。

  当然,笔者也不认为,消防方面还有网友继续对个人进行道德谴责,毕竟其深层次里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在面对极端情况时,不知道如何恰当反映而已。实际上,在现实中,有太多的此类问题了,原因很简单,做了太多年看客后,没有人教给人们如何去面对这样的极端场面。

  因此,指责个体不如反问,我们的课堂设置里有没有生命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里有没有太多的对死亡的忌讳?我想没有。现实中,有太多的学生殴打学生的视频,有太多自感遭到社会不公待遇,而转而伤害更加弱势者。这一切原因何在?恐怕都是对生命缺乏应有的敬畏。在很多人的眼中,生命如草芥,在有些人脑海中,从来就没有考虑过生命是什么,人们该敬畏什么。

  那么,说了这么多,真正敬畏生命的人在此情此景会怎么做呢?其实,这种场景在很多电影中出现过:有人转过头,嚎啕大哭;有人默默坐下,为遇难者默哀;也有人跪下,为其祈祷……面对生命的逝去,我们有很多有格调、恰当地应对姿态,人们选择恰当的姿态,也就决定了社会文明的发展高度。

  但愿“残忍42秒”能引起人们更多地反思,审视一下内心,问一下自己究竟该如何做到敬畏生命,毕竟没有敬畏谈何热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0 00: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业传媒喜欢“爆”料,想禁止这类乱象,就要严格禁止只拍摄不救护的视频,谁传播只拍摄不救护的视频,就关它的门,定它的罪,看谁再敢拿“爆”料来当商业炒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14:17 , Processed in 0.4845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