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76|回复: 2

宋清辉:“禁摩限电”暴露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堪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9 10: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动车可以说是当前最为环保的交通工具,没有尾气排放,使用的电能属于清洁能源,有一定的运输承载能力,占用空间也比较小,能够节省人们的出行时间。这么一种又环保、又方便、有快捷的交通工具,却被深圳市政府下了禁摩令,所以会让不少人们感到奇怪。

  当一种东西涉及到人们自身利益、而这种东西又被禁止的时候,原本的受益者会对“禁令”非常不满。例如,在禁烟令颁布之后,最不满的是烟民;在行人闯红灯逮着要被罚款的时候,最不满的是习惯闯红灯的人;当购买汽车限牌的时候,最不满的是那些正想买车的人;当楼市限购令出来的时候,最不满的是那些炒房的人。因此,在深圳市政府开始禁摩限电时,自然会有大量的利益相关者非常不满。

  不满的人们一部分是习惯使用电动车代步的,一部分则是要靠快递小哥送货的,一部分是从事载客的,一部分是用于运输的。禁摩限电后,他们的利益都受到了严重损失,最为明显的是近期快递每日送货量严重下滑,令买方、卖方和快递之间的工作极为不便。可以好不客气地说,深圳市政府的禁摩限电导致部分的供应链环节出现了瓶颈,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小商品物流将受到影响。

  深圳政府之所以禁摩限电是有理由的。2015年全年,深圳涉摩涉电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14人,已占死亡总人数的24.77%,伤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交通事故,不难看出深圳之所以禁摩限电,一方面是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另一方面是为了打击非法营运。于是很多人也拿出“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说事,指出要禁就应该把所有机动车的禁了,而且涉摩涉电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例不到四分之一,意味着机动车才是事故的元凶,所以更应该禁机动车才对。这种逻辑并不成立,据统计近年来因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死亡率也在20%左右,这表示非酒驾的死亡率在80%左右,即酒驾的死亡率低于非酒驾死亡率,那岂不是应该禁非酒驾行为?

  还有人指出要禁需要从源头动手,既然不让上路就不应该批准生产摩托、电动车。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想,电动车为什么会被政府部门下禁令,为什么和它框架结构相似的自行车不仅没有被禁,反而被各区政府积极推广?通常而言,大量自行车使用者不会违反交通规则,会在人行道上正常行驶,很少会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穿越,行驶速度不会过快,基本上都会遵守交通法规。有一部分电动车使用者却不会如此,他们与机动车争抢机动车道,有时候会无视红绿灯,有些电动车的时速会超过政府的规定要求,大部分电动车使用者不会佩戴护具如头盔等。

  与汽车不同的是,电动车没有牌照,也不需要驾驶人员考驾照,更不需要一一审查,因此电动车只要不在交警眼皮底下犯事,几乎能够躲过所有违规惩罚。如果说为了进行惩罚进行了一刀切,政府是否应该更要反思,对电动车缺少必要的监管是政府的一大失职。

  数据显示,正是因为红绿灯的普及、摄像头的增多,机动车交通事故数量才得到控制,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监管,事故必然会频发。如果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政府其实可以引进各种技术设备对电动车进行监管。例如像对机动车监管那样,每一辆电动车都要在交通系统中备案并认定相关责任人,在电动车前后安装标准化牌照或识别系统,在道路上安装可以监控到电动车的摄像头,对违规行为进行拍照取证。也可以在电动车中置入GPS定位设备,以识别套牌、假牌电动车,对这种车进行没收处置并向驾驶员罚款。

  如果有了一系列明确的交通法规、监管方式、惩治措施,所谓的安全隐患、非法运营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其实,我很建议负责深圳交通方面的官员到台湾就电动车问题进行考察,台湾的“三多”中有一点就是“摩托车”多,但他们的摩托车并没有在安全、非法运营等方面对社会造成困扰。我认为,台湾的摩托车能够有好的运行环境,监管到位是原因之一,一些道路上有专门的摩托车道也是原因之一,驾驶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也是原因之一,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不少台湾人在驾驶摩托车时除了戴好保护装置还会携带行车记录仪,毕竟内地大部分人们根本不会考虑到这一点。

  整体而言,希望禁摩限电的期间,深圳市相关部门不要闲着没事干,要加速出台相应的电动车监管措施,让电动车的行驶有法可依、有规可寻,让这种小巧、灵活、节能、环保的运输代步工具尽早回归市场,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12:4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这帮官老爷觉得自己权利很大,生怕老百姓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0 13: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篇文章的立意自我矛盾而且不够深刻。文章既觉得深圳禁摩限电的措施有理由,但没有指出其理由缺乏逻辑性。如果以死亡人数和事故比例为理由,那么很明显机动车应当是首禁之列,为什么不禁机动车上路呢?电动车和摩托车既然是国家明令允许生产使用,它们当然有权使用和运营城乡道路等社会公共资源。如果它们因此而产生了种种冲突,那么应当是对它们进行综合管理和规范监督,决不是简单的禁限!这突显了深圳市政府的懒政作风!防民甚于防川。电动车的使用已广泛深入到人民日常生活当中,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希望看到这种简单的懒政造成实际上的利益输送,形成小车阶层和无车阶层的心理对立!为什么有这样的杞人忧天?本人生活在湘桂交界的小县城,城内主干道天天早8点和下午5点都是堵车,站在楼上放眼望去,小车排成长龙挤在路中间蠕动,道路两旁摆满其它小车,甚至出口和人行道都被小车挤占。人车混杂,不堪其扰。我不禁要反问一句,是否要反思一下小车出行的生活方式太泛滥了?以中国的人口情况和人均公共资源比例,小车的使用成本是否低估了?如果中国不能象美国人那样人手一车,中国是否要规范指导一下汽车制造业占用资源的投入方向了?在以人为本而不是以GDP为本的和谐生活中,我们能否得到更多与时俱进的出行生活方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07:45 , Processed in 0.6409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