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13|回复: 0

姚树洁:中国高校改革的困难所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6 14: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邓小平在1977年刚复出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抓高等教育改革,恢复高考制度,倡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深得人心,彻底改变了中国教育、科技落后的面貌。1977恢复的高考制度,到现在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说明邓小平对中国教育事业的高瞻远瞩是永锤青史的。

  近40年过去了,中国高等教育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的一些数据就可见一斑。

  首先,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轻松地排列全球第一。全国高等院校的总数达到2850多所,在校学生3553万人,每年毕业生超过700万人。“十二五”期间,超过65%的新就业人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2015年的大学毛入学率达到40%,提前5年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这一比例在2000年只是7.8%。

  其次,中国工程师总量全球第一,超过4000万人,而改革开放前只有130万人。大量的工程师是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建筑业大国和工程技术大国最大的人力资本。15年前,中国用于石油和页岩气钻井的高质量钢管全部要靠进口,美国政府限制这样的钢管进入中国,今天,中国的钻井钢管出口到美国,却要被征收“倾销税”,结果,天津钢管厂直接投资美国,其规模之大,吓坏了当地的政府。

  中国的桥梁、高铁、核电和水电建设,不仅在国内创造了一个个工程奇迹,也逐步成为中国高端制造的排头兵。华为的任正非曾经说,华为的工程师是全国最好的,全球也是最好的,收入是国内工程师的数倍,但是,单位劳动时间成本却只有德国工程师的十分之一。因为有中国庞大的人才库,才能造就华为的奇迹。华为坚持不上市,却已经变成了国内最好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中国的汽车制造,尽管核心技术还是依靠国外品牌,国产品牌的地位还很落后。但是,根据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观点,只要汽车在本国制造,哪怕是国外品牌,也是给本国创造就业和国民产值。英国现在每年出口的汽车,大都不是英国的品牌,或者自己的品牌也已经被卖给了国外。例如上海的荣威原来就是英国著名的品牌,英国的路虎和宾利,也已经卖给印度的塔塔公司。鼓励国产品牌的发展,依然是中国汽车制造的长期发展方向。但是,中国有目前全球第一大的汽车制造能力,也是因为中国有这么多工程师的结果。

  第三,中国高校,是中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全国科学研究有三股力量,也就是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企业一般注重应用性研究,高校和科研院所更注重理论和基础研究。在基础研究的成果方面,中国高校占全国的四分之三,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在科学论文数量方面,中国稳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然而,不管中国高校有多大的发展,培养了多少人才,中国高等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速度,已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中国经济经过这么多年连续不间断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了“三期叠加”的焦灼阶段。快速发展需要通过换档,才能保证可持续。传统产能的过剩,需要通过供给侧的改革,才能把无效的产能转变成为有效的产能,房地产的结构性过剩和品质的提高也迫在眉睫。另外就是产业升级,人工贵了,就不能只是制造低端、低价值的产品了,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如何发展高端的生产性服务,如何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是转型升级的要求。

  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需要大学生,需要研究生,需要大学教授都去关注社会的需求。办学,不能只停留在书本,而应该适用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许多大学的课程设置,10年,甚至20年不变。发达国家的教学体制改革,其实一直都在不断的进行着。例如,英国从30年前的三学期制,变成现在的两学期制,从原来每学期上15周课,变成现在每学期只上10周课。而为什么中国每年要上36周课,而且,每周的时间,都用于上课呢?

  课程太多,课时太多,学生自学的时间必然就少了又少。学生对老师的考评,一方面是考评老师的水平,一方面是考评老师打分的慷慨度。如果老师也忙于完成课时量,研究的时间就少,备课和阅读的时间也少。过多的量化指标有两个严重后果,一是忙于应付差事,不注重教学深度,不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另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时间去引导学生做学问。许多老师不愿意多花时间在学生身上,老师当然有责任,但是,那么多的量化指标,确实把老师压得喘不过气。

  中国高等教育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中国每年有45万留学生,多半到国外读研究生课程。像北大、清华这样在国内被崇拜的不得了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有30%直接出国深造,与在国内深造的比例相当。目前,有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衡量一个大学的好坏,与其本科毕业生到国外深造的比例高低成正比。国际化当然好,到国外学习也是好事,然而,这样的现象背后,却说明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距离,非常明显。

  中国高校国际化发展很快,来华学生也很多。但是,不管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考虑,中国高等教育的“贸易逆差”,非常巨大,这是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明显的短板,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大挑战。

  中国高校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体制机制问题。行政权力过大,院系等基层单位的自主权很低,包括人事、财务等的自主权太低,严重影响基层单位发展的积极性。

  人才管理缺乏“双信任”,也就是说,学校不信任老师,总是怕老师偷懒、违规。而老师也不信任学校,老师怕学校政策变化不定,包括职称和薪酬的变化,缺乏长期性和全国性的标准。

  就薪酬问题来说,老师的收入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基本工资很低,老师的大部分收入靠绩效和岗位。但是,后面的两部分工资,因学校而易,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晋升的路径。

  科研管理的量化,例如,申请到经费是明显的业绩,发表文章和发明专利也是业绩,一切都是硬性的、短期的目标。其实,人才的培养和衡量标准是综合的、全面的、长期的,而不是一时一刻的表现,也很难用一组硬性的指标来衡量。例如,申请到经费,但是,不出好的成果,如何评价?再如,没有经费,或者经费没有那么多,却有好的研究成果,又怎么评价?另外,有的老师完成了一组指标的若干个,而且在某些方面很突出(如教学质量备受学生喜欢,带研究生出成果也有很好的一套),但是,不能满足其它的一些指标,又怎么看?

  总之,中国政府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一个历史的使命。中国经济的发展,为高校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而高校的转型升级,却可以为中国走进高收入国家行列,提供人力资源和科技支撑。

  中国高校横向比,发展惊人,业绩无可否定。但是,与发达国家的高校比,差距很大,改革任务艰巨。

  如何改革?一方面是要有信心,相信150万大学老师有这个能力和意愿,有历史的使命感。另一方面,要有一种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在改革的具体战略上,要敢于突破传统理念,在学制、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和人员奖励机制等方面,要敢于创新,敢于瞄准世界先进大学的水平,去努力改革。

  香港的人口只有700多万,新加坡的人口只有500多万,这么小的地方,为什么能够培养出这么多的世界顶尖大学?非常值得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参考和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3 17:44 , Processed in 0.0937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