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45|回复: 1

占豪:5大原因促使公众强烈要求美猴王上春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30 14: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距离除夕还有9天,最近几天网络社交媒体被老版《西游记》孙悟空的主演六小龄童上不上春晚给刷屏了,大家都强烈要求“美猴王”上春晚,其诉求之强烈在过去几年各种微博事件中实属罕见。

  过去几天,央视春晚官方微博上关于要求六小龄童上春晚的留言有一百多万条,而央视春晚导演吕逸涛的微博,网友在一天内的留言数量达到了让人吃惊的200多万条(若非关闭评论,不知最终会达到几百万条),里面基本上众口一词,要求六小龄童上春晚。迫于压力,吕导演关了评论。若仅看到这些就觉得吃惊,那更让人吃惊的是,六小龄童老师的微博差不多在一天多的时间里,粉丝增长有两百万之多,这恐怕在微博历史上个人增长粉丝速度也是个靠前的纪录。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规模可能达到数千万的网友在几乎同时如此一致地支持“美猴王”上春晚呢?如此一致的言行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逻辑?在占豪看来,这样的社会舆论事件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事件,大众为何如此一致地做同一件事情?这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非常值得关注和深思。

  网友是无理取闹吗?

  有一些人将这一事件定性为商业炒作,也有人认为这是网友瞎起哄,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网络暴民”在用舆论绑架春晚创作组的艺术创作。真的是这样吗?在占豪看来,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这事最初或许由一起简单的商业炒作引发,但此事本身如此大的能量,却绝非商业炒作可以达到的效果,甚至可以说与商业炒作完全无关。别的不说,任何商业炒作最终都会指向产品或映射到产品,从而达到最佳的商业宣传效果。可现在看,谁接这个茬了?是不想接吗?非也,是不敢接!

  像这种诉求力极大的舆论,谁也不敢轻易对接到自己的商业炒作之中,因为一旦对接,是否能起到商业效果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甚至会带来一场巨大的公关危机。道理很简单,这一舆论能量的目的是大家希望六小龄童上春晚,而这事任何商家都做不了住,如此大的舆论能量是商业公关根本驾驭不了的。所以,无论是贺岁的西游记电影还是请六小龄童做广告的企业,都对此事件持续保持沉默。因此,将这一舆论事件定性为商业炒作显然是不合实际的。当然,这一说法也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很快就淹没在了对央视春晚导演的一片声讨声中。

  那么,这事是瞎起哄吗?非也!瞎起哄的特点是场面乱且毫无头绪,其舆论持续力一般很弱,往往是一哄之后就散场了。但这次舆论事件不同,不但持续时间长,而且至少以千万为单位的人的整齐划一的诉求——让六小龄童上春晚,要看“美猴王”!如此单一诉求、如此长时间的舆论发酵,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瞎起哄?这种舆论的自组织,一定有其极深的因才有后来的事件之果。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定是大众埋藏在心底的强烈诉求短期内集中爆发而形成的共振,才可能有如此大的能量。这样的事件,一般不具备策划性,是自然积累后在机缘巧合下产生化学反应而出现的集中发酵现象。

  那么,这是“网络暴民”舆论绑架春晚剧组创作吗?当然更不是。如果只是少数人的极端声音,我们可以认为是“网络暴民”,但当这种诉求达到如此大规模、如此普遍时,再说是“网络暴民”显然是说不过去的。中国人怎么可能都成“暴民”呢?这显然是言过其实的。或许,网友表达方式存在很多不太合适的地方,但这是在诉求得不到满足后的不满情绪发泄,如果早早大家诉求都得到满足,那么恐怕就不是如此多的抱怨,而是一片赞扬之声了。

  至于所谓“舆论绑架剧组创作”就更不存在了,春晚创作是给谁看的?不正是给广大老百姓看的吗?春晚因为众口难调年年挨骂,今年终于出现了一次“异口同声”的一致诉求,大家甚至都不要求什么节目,只要露脸就高兴,这可以说是千载难逢赢得好评的机会,只要按照公众的诉求,请六小龄童老师去演一演,大家不就满意了吗?创作又不是闭门造车,何谈绑架之说呢?

  公众力挺美猴王上春晚背后的原因

  对于这次舆论事件,占豪一直在观察、思考,为什么公众如此希望六小龄童上春晚?为何这一看起来并不大的事件最后闹得能如此之大?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经过思考,个人认为如下五个方面的因素是这一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

  一、中国群体民族、文化意识自我觉醒的新阶段。

  当互联网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后,信息传播、社会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影响的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如今,社交媒体爆炸的时代又恰好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最后、最重要的阶段相重叠,这一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群体的民族、文化意识的快速觉醒,自我的意识的觉醒,这种碰撞很容易出现集中的统一群体行动。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由过去的向外探求开始向内探求。这种探求,带来的是对自我的重新认识,产生的是对事物更自信的判断和更加独立视角,其最大的效果就是崇洋媚外的开始越来越少,自信的人开始越来越多。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最近发生的“帝吧出征fb”事件,这是典型的新一代年轻人在民族、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而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自信,在前面几代人身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一个时代的性格特征。

  二、重温少年理想的内心情怀诉求。

  有人猪年强烈要求猪八戒上春晚吗?有人马年强烈要求白龙马上春晚吗?没有龙年强烈要求东海龙王上春晚吗······都没有,为什么这种事偏偏就发生在了“美猴王”身上?这里边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猴王”、“孙悟空”实际上是几乎所有男性青少年时的理想和成年之后的现实结合,也是几乎所有小女孩对理想男性最初的遐想。

  曾经,我们都梦想自己能像美猴王一样自由,像美猴王一样狂放,像美猴王一样上天入地、72变,像孙悟空一样嫉恶如仇,像孙悟空一样降妖除魔······当然,待我们成年后,也会理解美猴王戴上紧箍咒后的“取经”责任。如今,《西游记》播出已30年,看着《西游记》长大成年人群现在应该集中在20来岁到40多岁这个年龄段,这批人恰恰当今社会最活跃、表达诉求欲望最强、使用互联网社交媒体最多的群体。今年是猴年,是《西游记》开播30周年,如此既然会激起这群人那种重温少年情怀的冲动。大家可以去调查一下,在网上诉求六小龄童上春晚的人当中,25岁到45岁之间的人最多。

  其实很多人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这里可以再举一个例子,去年热映的小成本电影《夏洛特烦恼》,其票房超过14亿。这部以夸张、恶搞手法为主的电影,为何能赢得如此高的票房和口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部电影既让很多人理想化地回到过去按照当时的梦想重新“活”了一回,这是一种情怀,是一种遗憾的弥补。当然,最后这部电影的收尾也很好,让那些重新“活”了一回的人们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现实,仔细品味一下觉得自己可能还不赖。如果没有那重新勇敢“活”一回的情怀桥段,哪会有票房奇迹?类似的奇迹其实还出现在了另一部动画片电影身上,那就是《大圣归来》。

  三、公众自我意识对社会精英的价值塑造诉求。

  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成了我们的一个“器官”,我们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与整个世界交流。在这个交流过程中,不但加速了自我意识觉醒,也让大众与各种明星、偶像、社会精英呈现出了“零距离”状态。这种“零距离”的状态,让粉丝对明星、偶像、社会精英有更加充分的了解,这种更加成分的了解再加上自我意识的觉醒,就形成了一种粉丝对偶像、明星、精英的一种价值塑造冲动,即由过去明星、偶像、社会精英单向影响、塑造粉丝,到现在明星、偶像、社会精英在影响、塑造粉丝的同时,也会被粉丝影响和塑造。

  直白点说,就是当今的移动互联网社会,使得粉丝和偶像的互动越来越直接和频繁,开始形成更加紧密的价值联动关系,开始进行彼此的塑造,这种群体的塑造会形成价值观趋同的社群(就像我们战友这个群体一样)。也就是说,在新时代,偶像一般会更加在乎粉丝的感受以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当偶像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行为时粉丝会对这些价值观进一步强化。

  这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际伦理关系,放在公众和春晚之间,就成了社会公众希望自己可以塑造春晚舞台,让其更加符合自己的审美。于是,当民族、文化、自我意识觉醒、社会公众青春记忆情怀和对关注事物塑造的诉求产生化学反应后,就促使这一看似很小的事件最终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四、对春晚不满提前爆炸。

  这一事件也还有另外一些巧合,那就是在该事件发生前,刚刚央视春晚公布了吉祥物“康康”,这一下子引发了网友的吐槽,将这个猴子取名“腮雷猴”。为什么如此取名?原因就是网友普遍认为这只猴子太丑了。而公众心目中的漂亮猴子又是谁呢?就是“美猴王”。

  本来,当网上爆出美猴王的节目被毙后大家都为其鸣不平,后来发现央视春晚根本没邀请美猴王,这下炸锅了。一方面是一个大家认为很丑的“腮雷猴”成了吉祥物,另一方面成了是美猴王不能登台。当然,请一些新潮明星和韩星也成了网友吐槽的对象,他们认为这些人都能请,为何就不请众望所归的“美猴王”呢?结果,本来大家要看完春晚后才吐槽,这下直接提前到除夕开播之前了。

  更要命的是,春晚播出后再吐槽不过是吐吐槽而已,但让六小龄童上春晚则是公众的诉求,如此大规模公众的小诉求都得不到满足,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岂能不发酵成舆论事件?这事恐怕还没完,因为春晚播出后还有一轮吐槽时间,到时候如果节目不能让大众满意,不知道又会被吐成什么样了。想想之前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到时候会吐得更来劲,更加理直气壮。
这张图片不知道谁是作者,但画得太传神了!大赞!感谢作者!

  五、对六小龄童老师的亏欠感。

  六小龄童因为演的是猴戏,有猴毛的贴面,其实很多人记住的是“美猴王”,是孙悟空,大家很多时候是把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和自己心目中的美猴王、孙悟空分开来看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对孙悟空的那股子热劲并未完全体现在扮演者六小龄童身上,所以过去很多年六小龄童老师除了《西游记》大火之外,其它参演的片子并未给公众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其实,六小龄童老师在其它方面的演技还是很好的,不仅仅会演猴戏)。如今,大家突然发现,原来六小龄童已经57岁了,已经老了,如果再等下个猴年他就69岁了,可能就根本舞不起来金箍棒了。如此,大家对扮演孙悟空伴随自己成长的六小龄童老师有一种内心的亏欠感,就很想让他上春晚再舞一通金箍棒,再让这位老猴王焕发一次少年狂······大家的这种心情是非常善良和值得肯定的。

  上述几个原因,应是这次舆情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在占豪看来,人生在世,就是活个敞亮,我们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也不能不把别人当回事。

  春晚,是老百姓的舞台,作为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既不能完全只为取悦大众,也不能不去取悦大众,特别是具有政治仪式意义的春晚更是如此。六小龄童的猴戏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一部分,他既能娱乐大众又能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在猴年春晚舞台上,应该让老百姓看到,你说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31 15: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晚,是老百姓的舞台,作为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既不能完全只为取悦大众,也不能不去取悦大众,特别是具有政治仪式意义的春晚更是如此。六小龄童的猴戏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一部分,他既能娱乐大众又能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在猴年春晚舞台上,特别应该让老百姓看到六小龄童和他塑造的美猴王。[/b]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8 13:08 , Processed in 0.1093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