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10|回复: 0

张捷:当前危机是央行或有损失五万亿所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5 07: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现在危机压力巨大,经济增长放缓,股市暴跌,中国人民币从2015年的也由升到贬出现了拐点和贬值压力,引发各界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这贬值压力被解释为中国经济放缓、被解释为中国资本外流、被解释为有利于出口等等,但数据支持相对不足,我们认为真正关键的原因是央行没有说实话,对央行的失误导致的巨额损失,损失的价值数据缺口高达人民币五万亿元!他们是刻意回避的。而我们进一步的分析认为,这才是我们当前经济各种危机的根源。这里我们需要的就是数据说话!

  我们看到央行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末,官方外汇储备为33303.62亿美元,比去年11月的34382.84亿美元,12月外储大降1079亿美元,创史上最大降幅。相对2014年12月末的38430.18亿美元,2015年全年外汇储备减少了5126.56亿美元。而根据海关数据,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人民币 ,比2014年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扩大56.7%。按照2015年的平均汇率计算接近6000亿美元,这顺差是外汇储备减少和贸易顺差这里面的一进一出的差距,就超过一万一千亿美元!!!为何有这样大?我们的GDP一年才10万亿美元出头,是中国GDP的11%啊!

  对这些外汇的减少与外管局的数字是对不起来的。我们可看外汇管理局网站发布的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当中的负债总计分别是2014年9月的44918亿美元和2015年9月是47411亿美元,而资产总计14年9月是62820、62810亿美元,净头寸从17962亿美元到15399亿美元,同样一年的时间,变化只有2563亿元,这也是一年的数据,与未公开2015年数据差别只不过是第四季度的增加额而已,为何与外汇储备、贸易顺差的万亿美元之间有如此大的数据对不上?就算有隐藏在经常项目下非法外逃的,那也该表现为贸易的逆差上!而我们的出国游是服务贸易,我们出国采购是进口,我们购买外国房产和股票是投资,老百姓换汇和消费其实也在这些外贸数据里面应当统计的。因此这对不上的部分,就是央行的外汇储备等或有的损失,这部分损失从其中的差值可以计算出来。

  我们可以算一下的就是外汇的贸易顺差、央行外汇储备的减少,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化,这个变化有大约8500亿美元是对不上的,以2015年平均汇率计算是五万亿的规模!这是天文数字的损失啊!我们再看一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2015年底的货币供应量是1392278亿元,央行的储备货币是276377亿元,金融衍生了5倍,这央行层面上的五万亿损失,放大到M2等资产层面之上就是25万亿的规模!如此损失下,与我们的股市、楼市、资产等等损失是相当的!央行这样大的损失,股市当然就不能支撑杠杆和牛市的运行了,中行作为主要的外汇航母,中行一把手出身的证监会主席,大大的降杠杆就非常可以理解了,所有这些都是连贯的!而我们损失这样大,汇率怎么能够不贬值呢?!

  央行的外汇各种数据的缺口高达人民币五万亿,可能金融衍生出来的损失可高达25万亿,我们的所有的地方政府债务才这么多,我们救市当年才4万亿,我们2015年的股市救市才不到2万亿,我们2015年GDP为67.67万亿,这5万亿的水平是2015年GDP的7.4%,如果计算货币衍生的比例,则是2015年GDP的37%左右,中国人均财富损失2万元。这个数据规模,让我们的GDP增长跌破7%根本不算什么了,这些损失,就要体现在我们的银行坏账、股市下跌、实业压力上,我们遭遇现在的困难,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对上述央行如此重大的损失是怎么样造成的呢?对央行的错误,关键就是外汇储备的投向上,我们买入了大量的欧债日债才是问题关键。对于欧债,2011年欧债危机EFSF计划新发行债券的40%将面向亚洲市场。当时中国已持有6000亿美元的欧洲债券。而在2011年中国领导人出访欧洲,在多个场合表态要购买更多的欧债,力挺欧元区经济。欧债等在央行比重和损失一直讳莫至深。对于日债,中国已于2010年超过美国和英国,成为日本国债最大持有者。日本2012年境外投资者持有的日本国债升至创纪录的近1万亿美元,仅中国2011年净增持的日本国债,就占到了日本所有对外债务的一半以上份额。

  央行大肆增持欧债日债这两年以来,美元指数从70多到接近100的大幅度上涨,欧元、日元均大幅度的贬值,日元从70多兑1美元变成120日元左右兑1美元,欧元与美元也变得接近1:1了,央行持有的欧债日债的贬值巨大,这个贬值的损失才是问题的关键。而我们还有大量的海外投资,国家主权基金的海外投资,这些投资大多投资于资源类项目,资源价格暴跌,这些投资的损失也是巨大的。而且持有日债欧债,还有流动性不均衡不对称的问题,我们汇率被挤兑时是美元压力,你持有的欧元日元资产变现后兑换美元,依然要面临损失。在人民币钉住美元而外储篮子里美元不足的必然结果!

  而我们人民币走出去,又搞了大量的货币互换协议,这也是我们损失的重灾区!自2008年到2014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与28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涉及规模为31182亿元人民币。仅仅是2014年一年,规模就达到了14850亿元人民币。这些货币互换给央行的是相对贬值的外国货币,换取了人民币就在国际上抛售换取美元,央行就不得不把这些人民币再买回来,期间损失也巨大。这就好比央行给他们了一个没有贸易背景的承兑汇票,人家拿到汇票就到你银行挤兑你!

  相关国家与我们互换了人民币以后,虽然汇率是浮动的,他们以后也要归还人民币,但实际上他们的货币换给我们以后我们没有花的地方,他们的货币贬值是更多的,持有这些货币就是要带来损失的烫山芋。而他们换取了人民币以后不是用这些人民币去消费,去到中国买东西,而是在国际离岸中心抛售,直接换取美元来解决他们的外汇压力,同时他们期望的是抛售以后我们的人民币也贬值,这样贬值以后他们要还我们人民币的时候就要赚钱了。

  比如他们期望是6.2:1抛售换了美元,到换回来的时候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他们可以1:6.5换回来,之间差了0.3元收益5%。他们抛售人民币的6.2:1和买入人民币的1:6.5都是同央行交易的,央行的美元就要白白少掉很多!但由于你是人民币记账,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是不体现的。同时这样的交易可以反复进行,在汇率涨跌的波动当中不断损失,远远大于最终的贬值数额,就如我们的股市好的操盘手可以反复波动操作赚的钱远远多于股票的实际涨跌一样。这个交易是极为迅速的,就如索罗斯当年用15亿美元一天就交易300亿,之间他们可以上百倍的杠杆,几个基点就能赚钱,也就是万分之几的差价也能套利的,这个互换背后,同我们央行反复操作的损失是可以非常巨大并且不在报表上显示。

  我们看到的就是央行在资产负债表上以人民币计算的外汇2015年1月是270688.81亿元同期外汇储备报表是38134.14亿美元,12月的是248537.59亿元外汇储备报表是33303.62亿美元,外汇储备人民币减少了22151.22亿元,外储美元减少了4830.52亿美元,如果按照6.2的汇率,美元外储差值也要折合29949.22亿元,与人民币的资产负债表变化率有7798亿元的缺口。这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汇率不贬值,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从1月到12月将要有7798亿元的亏损,而我们央行的自有资金只有219.75亿元,马上就大幅度资不抵债了。

  对货币贬值的原因,央行的御用文人掩饰为经济增长问题,并且又鼓吹起外贸需要贬值论。但中国经济虽然在2015年的增长没有保住7%,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以中国当前的规模,这个增长提供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大约30%一点不少,而我们的资本外流,则是在中国取得巨大顺差的基础上的,这顺差不至于恐慌,还有贬值有利于出口,则贬值对贸易商是有利的,但对生产者,等于是你得到的更少,日本的安倍经济学的日元贬值带来的是日本的进一步衰退和长期逆差,这里的逻辑都是有问题的,其中的关键性逻辑被央行掩盖,这就是央行的错误。

  有人说这是美国货币战争的攻击,以此掩盖央行的损失导致的问题,这也很苍白,世界各国被金融攻击都不可能在外汇储备冗余和外贸顺差创历史纪录的情况下完成!更何况中国资本管制海外人民币规模有限了。根据香港金管局最新数据,香港人民币存款2014年末是10036亿元,2015年10月末是8543亿元,香港的人民币市场规模是海外人民币市场的90%左右。这数量只有1200亿美元左右,与现在的万亿美元级别的缺口,不足以成为影响中国汇率的主要原因。而这个万亿的规模,与央行外汇缺口是对不上的,与前面直接计算的外汇储备美元减少和央行资产负债表上1月末-12月末外汇减少的数字缺口7798亿元数字相当,还没有算的是各种表外数据和浮亏数据。

  如果没有央行的失误,中国汇率难以被攻击,更在于我们外汇占款发行货币的制度,我们的固定汇率制已经达到近似联汇制度的程度了。这里我们再看一组数据,根据央行网站2015年11月数据,央行资产负债表当中外国资产为260254亿元,其中外汇储备255619亿元,其余为黄金和其他外国资产。央行总资产为326252亿元,外国资产占央行总资产的79.9%。而央行的储备货币为271610,外汇储备占据储备货币的94.1%,如果算上黄金储备和其他外国资产,则占到95.8%!因此可以讲狭义的人民币百分百是外汇和黄金发行的,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债券6572亿元央票、39433亿元政府存款我们是可以完全控制的。所以在中国新重商主义模式下,攻击中国汇率基本不可能。因为你要是资本外逃将中国的外汇储备花光,意味着中国所有的央行发行在外的货币被收回,这是办不到的事情!做空人民币必然会导致流动性枯竭而拆借利率暴涨,外盘这样被打爆导致人民币汇率翻转已经出现过两次了。2016年1月11日,香港隔夜人民币拆借利率暴涨达到年化66.8%,创造历史新高,人民币海外汇率暴涨1000基点,就是这样的作用。我们为建立这个外汇占款发行货币的模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现在你攻击不了我们的外汇体系,就是这代价的回报,而为何这个回报没有实现?背后就是央行的错误。

  对央行的巨大损失,我们发行人民币所对应的资产如果缩水了,人民币当然就要有贬值的压力了!如果在这些外储缩水下人民币不贬值,则意味着央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负债表把外汇换算成人民币作为表上资产时,报表就要出现巨大的亏损,这亏损是数万亿的规模。此时让人民币贬值,把人民币钉住美元变成钉住按照外储比例的一篮子货币,则外储非美资产的贬值就不会出现亏损了,我们看到的就是央行的所有者权益没有变化,已经说明这个问题。这里如果没有以前的亏损,我们为了资本外逃抛售美元,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是要出现央行巨额利润的,就如美联储QE的时候出现巨额利润一样。

  2015年11月央行资产负债表外国资产为260254亿元,央行的储备货币为271610,外汇储备、外国资产分别占据储备货币的94.1%和95.8%!我们看1999年12月末则外国资产是14458亿元,储备货币是33620亿元,这个比例只有43%,因此现在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与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是根本无法比的,人民币的发行机制与当年也不是同样的概念。人民币处于贬值通道,是中国改变外汇占款货币发行方式的好时机,中国可以抛售外储,替代以购买本国资产,比如中国特色资源储备、土地储备、主要设施使用权等等,外储抛售以后,外汇回流给西方的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资产被抛售的压力都巨大的。

  这里国际金融非常复杂,央行犯错误是正常的,战场上也没有不犯错的常胜将军,一个优秀的将领,需要的是正视错误,针对错误进行补正。而不是以自己手中的权力以新的错误政策掩盖错误,这不断犯错误的预期是投机者做空的最大动力。中国的货币体系是外汇占款发行货币的新重商主义,还没有到国家信用发行货币的阶段,以经济下滑等国家信用下降来说货币的贬值原因,是背离了中国金融的现实的,未来中国是需要到国家信用货币阶段,但目前中国还不是,所以对人民币贬值的逻辑,也要从事实出发重新认识,有错必改才是共产党人需要的。但是央行是不断的犯新错误来掩盖其已有的损失。

  为了掩盖问题,央行已经不惜篡改数据了。本人从外汇管理局的数据当中,发现2015年6月末的股灾关键时刻,央行的外管局数据显示外国持有的金融衍生品数量占到了中国股指期货等仓位的50%以上,相关问题本人写文章给国内关键期刊并网络截屏保留了数据,期刊找央行相关部门核实,结果相关部门把数据调整减半了,让3月末的外资持有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数额居然比6月末多了39%,你能够相信吗?本人指出问题之后,央行工作人员几次三番打电话给我,号称是下面个别工作人员统计口径有误要求本人删帖,但咱们不是小孩子了,这是复式记账的报表啊!有点起码的财务常识就要问他们这个报表是怎么平衡的?我们要注意到央行还有6000亿欧元欧洲债券、4500亿英镑英国债券,这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上可以成本记账,但在外汇储备统一到美元上会如何?里面的做账空间是巨大的。

  外汇储备损失巨大,我们的货币信用是外汇储备价值为信用的,那么你发行在外的货币,当然就要贬值,不过这个贬值的幅度是与外储贬值缩水对应的,总的幅度是有限的应当是一个世界平均水平,而不是跟涨美元了,而人民币的所谓贬值,也就是相对于美元的贬值,相对于世界其他货币的平均价值是没有贬值的,因此这个贬值的空间就是早已经被限定的。所以再往下贬值的空间有限,本来该有信心的,但央行不说实话,国家不处理相关人员,市场是不答应的,仅仅是某人离开了外管局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看到各种危机,股市暴跌人民币的贬值,都是央行的政策失误导致的。央行掩盖他们外储投资欧债日债和不当货币交换协议所带来的损失。什么境内外中间价并轨,什么改为钉住一篮子货币等等,都是以新的错误掩盖原来的错误,这些政策引发了巨大的投机,带来社会的恐慌,如果没有这些预期,人民币的贬值就不会引发中国市场的各种危机。这里我们要看到的就是投资欧债日债的损失巨大但比例是有限的,货币互换也有归还人民币的期限,人民币的发行是基本以外汇储备为基础的,所以人民币不具备大贬值的基础,尤其是到2016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SDR,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只要我们能够依旧保持5%以上的增长和巨额的贸易顺差,美国无力连续加息把利率提高到1.5%以上,人民币汇率再度进入升势是必然的我们应当对国家有信心。

  应对这个危机,其实乱抓药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我们的跌下来,已经把损失释放了,我们股市已经损失几十万亿市值了,实业也是压力巨大楼市也是压力巨大了,是否极泰来的时候了,不要在人为政策添乱很重要,而且在中国购买刚需大宗商品价格腰斩还打折的基础上,为了进口我们需要的刚需所必须储备的外汇大幅度减少,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的就是减持外汇储备,对一些想要借题发挥攻击我们外汇储备的,我们可以乘势减持,而我们所需大宗商品价格低位,我们可以及时购买储备,央行购买中国刚需资产为发行货币的储备,把库存变成储备,完全有机会变被动于主动的。中国真要花这些钱,这些钱释放出来,欧洲继续QE如何搞?世界哪里有那么多的地方给大家花?所以虽然损失大被套牢,割肉的事情有时候也是不得不干的,否则人家就不断印钞让你损失更大,你为人家印钞再买单!你不花才是人家可以不断印的基础,因此欧债该减持就要坚持的。对此我们可以看一下日本是怎么做的,日本的一万多亿外汇储备,99%是美元资产,日本为何不分散外储货币分散风险呢?!本人在2012年写出版《信用战》一书,就说中国必须死死抱住美债了,现在依然如此。里面的逻辑,从现在美元高企当中,已经验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01:08 , Processed in 0.18755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