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50|回复: 0

姚文晖:航企封杀“去哪儿”,乘客权益在哪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7 08: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航空公司集体封杀去哪儿网的阵营还在不断扩大,川航、祥鹏航空、天津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也加入其中。而受与航空公司断交及高层换血的影响,5日,在美国上市的去哪儿网股价低开低走,一路下跌,截至收盘,股价从52.74美元跌至43.96美元,跌幅达16.65%。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在线购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捷,这次航空公司单方面封杀去哪儿网背后,深层原因引人深思。(《北京青年报》1月6日)

  按照航空公司方面的说法,与去哪儿网“断交”的原因,主要是去哪儿网存在多收退改签费用、加价销售机票、未及时通知不正常航班信息、捆绑销售等现象,而这些不规范的代理销售行为侵害了乘客权益,也间接损害了航空公司的名誉。作为去哪儿网的资深用户,笔者认为上述现象或多或少存在——有时候好不容易看到令人心动的低价票,点进去却是需要捆绑购买保险、专车接送等一大堆项目,的确很讨厌。而退改签条件与航空公司官网时常有差别,如遇更改行程,也是一大烦心事。

  但这事儿也不能听信航空公司的一面之词。去哪儿网方面的说法则是“双方未能就机票展示排序问题达成一致”,航空公司提出由价格排序改为时间排序,而去哪儿网认为按价格排序方式符合用户的正常搜索预订习惯。此言若属实,航空公司方面以维护乘客权益为名举起的封杀大旗未免虚妄。几家带头封杀去哪儿网的都是国有航企巨头,在航班时刻上拥有一定政策优势,时间排序对他们相对有利,而价格排序显然更有利于乘客快速搜索到廉价机票。

  尤其是自去年11月中旬以来,去哪儿网宣出推出“穿山甲”计划,即让消费者出价,各航空公司来竞标抢单,“价低者得”,此举颠覆了此前由航空公司先定价再让用户选择的传统经营模式。据去哪儿网公布的数据,“穿山甲”上线后势头强劲,出票量已经占到了去哪儿网整体出票量的30%,如此一来,消费者和代理商从中获利,大大压缩了航空公司的利润。这可能是航空公司被触怒的又一重要原因。

  综合各种信息看,航空公司联手封杀去哪儿网更多只是利益之争,只是双方都打出了维护乘客权益的幌子。市场经济条件下,谁与谁合作、谁与谁“断交”都是企业的自由,只要不违法违规,任何人也无权干涉。但站在普通消费者的立场,笔者个人认为航空公司的封杀行为总体上看对乘客不利。现实国情下,相比退改签等售后服务,中国的消费者对机票价格更为敏感,去哪儿网提供“搜索比价”模式及“穿山甲”计划,更契合国人消费心理。

  虽然航空公司官网直销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但消费者不可能在手机上下载每个航空公司的APP,实际上相当于失去了选择和比价的权利。航企直销的效率显然不如去哪儿网的一站式服务。综合算下来,很多人还是更看重去哪儿网的比价优势,宁可忍受它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规范售后行为。所以,这场风波到最后很可能是“三输”——去哪儿网因被多家航空公司封杀,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加之股价大跌,已经输了;航空公司祭出“封杀”利剑,寄希望于通过官网直销提升利润,但这种剥夺消费者选择权的做法令人反感,不大可能达到目的;至于消费者的权益,如上所述,增减之间,实际上是缩水了。

  航企与在线旅游服务商合作,双方各取所长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这才是各方乐见的,而“封杀”显而易见属于不良市场反应,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航空公司的做法实在不够理智,而去哪儿网也应该从这场风波中吸取教训——如果不是被航空公司揪住了“多收退改签费用”等小辫子,授人以柄,也不至于遭受这场突如其来的打击。去哪儿网和携程联姻后渐成市场独大之势,但也不能抱有店大可以欺客的幻想,任何有损消费者权益的行径,必然招致市场的惩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8 01:11 , Processed in 0.2032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