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33|回复: 1

云石:洪辣椒访问大陆与台办接见背后的政治考量【地缘政治11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7 14: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月下旬,“小辣椒”洪秀柱访问大陆,拜访在陆台商等“老朋友”,并于21-23访京期间,拜会大陆国台办主任。

  因着国民党前“总统候选人”身份,以及选战过程中展露出的积极推动两岸关系的政治立场,洪秀柱在大陆获得了极高人气。此次访陆虽然有意低调,但仍引发关心两岸关系的大陆朋友的广泛关注。在这里,云石君就洪秀柱登陆以及国台办主任接见背后的政治考量做一个分析。

  首先云石君要分析的,是洪秀柱此次登陆有何政治目的?

  在之前的《地缘政治85:国民党换柱背后的宫心计》一文中,云石君曾对洪秀柱参选2016过程中的“促统”立场有过分析:由于洪秀柱在国民党内长期只二线高层,缺乏自己的派系,并非大佬,所以本无资格参选。只不过国民党去年九合一选举空前惨败,党内人心涣散,2016大选已基本无望。在此情况下,各大佬不想沦为炮灰,纷纷避选,这才让洪秀柱有了异军突起的机会。

  这次参选,也是洪秀柱个人政治生涯的最大机遇。只不过,虽然成为候选人,但岛内实情决定,这次选举,蔡英文获胜已成定局。在明知“总统”无望的情况下,洪秀柱最理智的选择,就是利用成为候选人,民望和关注度因此大增的机会,抓紧时间培育势力,进而开山立派,成为国民党的一派大佬。

  只不过,国民党的山头已被瓜分完毕,洪秀柱想挤进去,只有在政治立场上标新立异,凸显与其他大佬的明显不同,这样才有可能抓住一部分拥趸。如果自己的主要政治立场与其他大佬重合,那么以洪秀柱的资历和实力,都不足以让蓝营支持者改换门庭。在这种情况下,洪秀柱唯有剑走偏锋,打出“亲陆”“促统“的旗号。

  岛内民粹泛滥的现实,决定了“亲陆”、“促统”必然招致广泛抨击,已各有根基的国民党大佬们,为迎合所谓“主流民意”,争取浅蓝、中间派的支持,所以通常都回避这一立场。不过洪秀柱反正一穷二白,如果不能利用参选引来的高关注度,扎下自己的政治底盘,那随着败选,她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打回原形,再无上位可能。所以,洪秀柱愿意剑走偏锋——毕竟在深蓝以及社会中上层为主的理性选民中,与陆亲善的立场还是有一定认可度的。

  拿下这批选民,洪秀柱就有了基本盘。一旦蔡英文上位,如果她的所作所为导致两岸关系停滞乃至倒退,那么台湾经济已被大陆捆绑的现实决定了,台湾的处境将持续恶化,届时许多选民就有可能从民粹的狂热中清醒过来,转而支持洪秀柱与陆亲善的政治立场。这样洪秀柱就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只是,洪秀柱的这种亲陆立场,虽然有助于自身势力的培育,但却影响到了国民党的整体利益——毕竟浅蓝以及中间派中,大部分现在依然对大陆心存顾虑甚至反感,而它们也都是国民党要极力争取的对象。

  洪秀柱反正也没指望战胜蔡英文,所以对此倒也无所谓。但是作为国民党候选人,她这么搞,会引发这部分人的反感,将他们推到亲民党甚至民进党那边。

  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各大佬不得不将其撤换,这也就是10月份的换柱风波。

  换柱之后,洪秀柱失去了国民党候选人身份,也就失去了最大的政治舞台。不过半年的候选人经历,已经让洪秀柱收获了巨大的政治红利。现在的她,已经成为国民党内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再也不是以前缺乏根基的技术官僚。

  当然,虽然已有一定势力,但仅凭这些家底,想在党内开山立派,成为一方大佬还是有所不足。而候选人身份丧失后,洪秀柱已经慢慢丧失了岛内舆论的关注,淡出政治舞台的中心——换句话说,短期内再想从岛内挖掘政治红利,边际效应已经逐渐递减。

  在这种情况下,洪秀柱要继续将自己的政治事业发扬光大,就有必要开辟新的战场,而这个第二战场就是大陆。

  在大陆,洪秀柱有两大政治红利可以挖掘:

  首先就是在大陆生活工作的几百万台商和台劳。

  在陆的台商台劳,是受两岸关系影响最大的台湾利益群体,也是对大陆国力感受最深的台湾人。而且,这部分人还有一个显著特征——既他们是2000万台湾人中,文化程度和理性认知水平相对较高的一部分——社会下层大多根本就没有到大陆工厂赚取更高报酬的能力。

  虽然在感情上,这些人对大陆也未必有多少好感,但自身利益、在大陆的所见所闻,以及理性分析能力,决定了相对于常年困居岛内的井蛙,他们更加清楚台湾与大陆作对的严重后果。在岛内民粹泛滥,民进党当选几成定局的情况下,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理所当然的会引发他们对台湾以及自身前途的忧虑。

  而他们正是洪秀柱可以争取的对象。在岛内民粹泛滥,台独气焰嚣张的情况下,洪秀柱旗帜鲜明的两岸亲善立场,无疑会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如果洪秀柱能形成气候,那么对牵制民进党和台独势力,维护两岸关系正常稳定发展会有极大的好处——这直接关系到在陆台湾人的切身利益。

  而对洪秀柱来说,如果能尽可能的争取到在陆台商台劳的支持,那不仅会收获百万拥趸,而且鉴于这些人在台湾社会结构中的中上层地位,其财力也相对雄厚,所以形成的效应将无比巨大。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能拿下在陆台商台劳,洪秀柱别说肯定能晋身党内大佬,哪怕就是与民进党正面PK时,也底气大增。

  而来自大陆官方的认可与支持,也是洪秀柱的另一大助力。

  台湾大选已迫在眉睫,蔡英文当选几乎板上钉钉。而蔡英文的出身和政治立场决定了,她执政后的台湾当局,不会有动力推动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甚至反过来挖挖墙角倒是极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两岸不光政治上会进入一个冷冻期,政府层面的经济合作也必然会裹足不前。

  而这是台湾不能承受之重。台湾经济已被大陆深度捆绑,如果因为政治冷冻导致经济受牵连,这明显不符合台湾人整体利益。

  但这又是不可避免的。大陆绝不会与一个支持台独的台湾当局打交道,更不会给它任何好处——这简直就是资敌。

  在这种情况下,两岸关系有可能回到陈水扁时代,以台湾的非官方政治势力做纽带,来推动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为台湾尽可能的争取的大陆经济支持。

  鉴于这个纽带能直接带个台湾真金白银,所以充当这个角色的政治势力,将获得极大的政治红利。

  这一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005年的连战访陆。当时的国民党在两次大选中接连落败,已危如累卵。连战审时度势,破冰登陆,使国民党成为连接陆台的纽带。而大陆释放的经济红利也经国民党之手进入台湾,使台湾全民受惠,这成为国民党2008年东山再起的重要原因。

  如果洪秀柱能重现连战当年故事,成为两岸在2016后的新纽带,那这一身份将带给她丰厚的政治回报:在两岸关系回冷,台湾发展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一项项利好,经洪秀柱之手带回台湾,这将让它获得丰厚的政治资本,成为其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持。

  所以,洪秀柱不仅要访陆,还要拜会国台办。说白了,就是争取大陆官方的认可,使自己能够成为这个新纽带。

  那么,对洪秀柱,大陆是怎么看的呢?

  首先,国台办主任接见洪秀柱,本身就说明,大陆是愿意跟洪秀柱打交道的。

  这个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对台湾2016之后的走势,大陆也充满忧虑。在蔡英文当选已成定局,台独未来可能更加泛滥的情况下,大陆有必要扶植岛内牵制力量。

  当然,这个力量最好是国民党这个整体。但是国民党现在内部四分五裂,本身已不是一个坚强的政治整体。国民党内部,山头林立,缺乏统一核心;而且各大佬为尽可能的争取支持者、扩大基本盘,所以在反台独立场上多采取回避态度。

  这种情况下,国民党作为一个政党,在它重新整合完毕之前,暂时无法作为一个整体,承担起牵制绿营和台独势力的政治任务。

  在国民党整体难堪大任的情况下,大陆只能将目光进一步下探,在党内寻找合适的力量。
  大陆的首选目标是马英九。马英九是两届“总统”,无论是在岛内还是党内,都有极大的政治影响力。虽然即将下台,但以他的政治资本,继续充当党内元老还是够格的。而且马英九虽然软了些,但反台独的大方向从来没有改变,只是在位时出于各种顾虑,往往不敢明确自己的主张。但下台后,政治上的掣肘大大减少,其态度自然会有所反转。

  只是,马英九也有很大的缺陷:他的执政认可度实在低的太过离谱了些——都快赶上当年陈水扁下台前的待遇了。

  甭管马英九的这种萎靡是因何原因而成,但这种局面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它不仅使马英九在岛内民众心中的声望大跌,而且也严重拖累了其在党内的影响。总而言之,下台后的马英九,虽然仍有资格继续充当党内一大元老,但想像连战当年那样号令全党,几乎没有可能——这意味着马英九在反台独势力上所能起到的作用大打折扣。

  其实大陆也并非不知道这一点,但实在是没有更好的人选,所以只能选择这位小马哥。甚至,为了让小马哥更强些,大大甚至不惜亲自出马,在新加坡跟他来了一场世纪会面,通过这种大礼包的方式,让他在下台之前,获得一次重量级的政治加分(鉴于马英九在位期间,一直在两岸政治问题上耍太极,大陆之前是拒绝跟他会面的)。

  总而言之,马英九是大陆的首选,但这个首选并非是大陆对他完全认可,而是岛内实在是再没有更合适的人了。

  这就给洪秀柱留下了空间。

  如果小马哥够强大,那大陆是不会专门扶植一个洪秀柱的——同时扶植两个山头,很容易导致反台独力量的内耗,这不符合大陆的利益。

  但小马哥实力有限,能否一手挑起反台独的大梁还很难说。在这种情况下,反台独阵营中有一股新势力也并非不可考虑。毕竟扶植洪秀柱,不仅可以壮大反台独阵营的规模,而且万一小马哥实在不行,也起码有个替代的人选。

  这就是国台办愿意接见洪秀柱的原因。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这次接见,是否意味着大陆已经对洪秀柱下注?

  在云石君看来,答案是否定的。

  官方通稿对此次会见的表述是:二者就两岸关系问题互相交换了看法。

  在政治术语中,所谓交换了看法,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二者没有达成共识。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绝不是二者在政治立场上有分歧。洪秀柱的政治立场,之于大陆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她都有问题的话,台湾政客就没哪个是没问题的了。

  既然洪秀柱政治立场坚定,那么大陆为何不对她下注呢?

  答案是:洪秀柱还不够格。

  洪秀柱虽然在今年异军突起,但毕竟根基浅薄,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在台湾社会,其影响力依然有限。

  两岸关系纽带,这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的。你不仅要得到大陆的认可,还得在台湾政坛有足够的影响力,摆得平各方势力的攻击。如果在岛内势力不够,一则扶植起来难度太大,二则,大陆礼包经其之手送到台湾,不仅难以落地变现,发挥其狙击台独的作用,反倒有可能被台独势力利用,成为攻讦大陆的口实——如果纽带势力不能有效抵挡这种攻讦,那么最后大陆的礼包不仅不能成反台独的利器,反倒成为挑起台湾民粹情绪的导火索。

  没有金刚钻,就不能揽瓷器活。两岸关系纽带,非强势大佬不能胜任。当年能统摄全党的连战,可以充当这个纽带;当过两届“总统”的马英九,也可差差一试(还得大大亲自输血);但这个新近冒出的小辣椒洪秀柱能否胜任,还真不好说。

  而且,大陆已经选定了马英九,而洪秀柱与马英九的关系如何演化尚未可知。如果二者能和衷共济,互相配合,那自然最好不过;可万一尿不到一个壶里,那让二人同时充当纽带,必然会引发反台独阵营的内讧。

  正是基于上述顾虑,大陆只与洪秀柱交换了看法,却未达成让洪秀柱充当纽带的“共识“,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陆就将洪秀柱拒之门外,否则压根就不会允许他访问大陆,国台办更不会接见。毕竟台湾2016后走势堪忧,洪秀柱作为岛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反台独势力,大陆没有理由不对她给予鼓励和认可。只不过,具体到支持层面,出于统筹全局的考虑,大陆暂时不能在纽带问题上,给洪秀柱满意的答案。

  那么,洪秀柱就没有充当纽带的可能了么?

  也不是。

  洪秀柱能不能充当两岸关系的纽带,取决于两点:其自身实力强大与否,以及与马英九的关系。如果接下来的时间里,洪秀柱能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岛内有足够影响力的政治大佬,或者能与马英九理清利益关系,和衷共济,共建反台独阵营,那么大陆肯定会对其鼎力相助。

  只不过在此之前,出于过犹不及的顾虑,大陆暂时还不能贸然出这个手,只能对其提供一定便利,比如让其登陆、会见台商等等,让她有比较顺畅的施展空间。然后坐观其发展及台湾岛内局势演化,再做进一步决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16: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洪秀柱能不能充当两岸关系的纽带,取决于两点:其自身实力强大与否,以及与马英九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8:43 , Processed in 0.0937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