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73|回复: 0

王传涛:“骂领导遭调查”的逻辑不应存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4 10: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日有网友晒出爆料视频称,陕西榆林市人大副主任田树昌醉酒后在吧台前骂服务员、市领导。榆林市人大工作人员向法晚记者证实确为田树昌本人,3日上午,吴堡县新闻中心在其官微发布消息称,榆林市纪委监察局已经介入调查。(12月3日《法制晚报》即时新闻)

  单就多家新闻门户网站的标题来看,《陕西吴堡县人大副主任醉酒骂市委书记 纪委介入》的遣词造句颇为引人入胜。这容易形成这样的一个逻辑,现在地方纪委介入调查该视频是因为骂了当地的主要领导。但是,如果带着这个逻辑细细观看视频,就可能会带来诸多凌乱。

  其实,所谓的“骂领导”,体现在该视频中只是一句“胡某某又算什么”。不过,看完视频后,就会发现当地纪委有许多更加有理有据介入调查的理由。而且,该视频中释放的其他信息要比“骂领导”更加劲爆。比如,调戏酒店的女服务员,夸女服务员的脸和嘴“小”,“来我这儿干”等,这应该是违反了领导干部的有关作风纪律要求;再比如,该官员还在视频中称,“自己开企业”,这应该是严重违反了“公务员不得经商”等相关规定。

  或许,“标题党”式的新闻只是为了引起网友的关注,但至少对广大网友以及相关领导来说,不应该形成“因骂领导就遭调查”的逻辑。固然,宜宾等地曾出现过“举报主要领导反遭纪委调查”之类的厚黑新闻,但站在现代政府治理的角度讲,“骂领导”只要不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有关“妄议”的禁令,只要不带有人身攻击,不违反组织原则,一般性的只字片语并不应该成为被纪委调查的原因和理由。

  被骂的上级领导,更应该思考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妥善处理或应对下级官员的这种行为。在基层政府层面,领导层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出现一些言语冲突并不奇怪。但处理这种问题,应该体现出公事公办、私事私办的原则。至少规避权力打压和人身报复的嫌疑,更要做符合组织原则的事。如果仅仅是言语上有不尊敬或是轻蔑,顶多只是个人情感关系问题,就算是诽谤、诅咒,至多是民事问题,而不应该动用公共权力尤其是纪检权力来解决问题。

  “骂领导”之类的事如何处理,体现的是官员是不是能够把握好手中权力的关键问题。权力被关进制度笼子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上级领导对下属能够做到公私分明,不掺杂个人情感与性格好恶,公器私用被彻底杜绝。因此,我们希望的是地方纪委只是针对其有没有违规办企业以及调戏酒店服务员等进行调查,而不应该有打压和报复的嫌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15:00 , Processed in 0.4845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