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49|回复: 0

刘义杰:不妨把“只要本科生”当作提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9 07: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妨换个角度看“只要本科生”

  招聘会上企业青睐本科生,研究生简历被当场退回。“刚才我向那家企业投了简历,工作人员看了看学历就直接回我说,‘不好意思,我们这边只要本科生。’然后就把简历退给我。”2016年江苏省理工类毕业生招聘会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现场很多企业注明只要本科生。有研究生感叹道:“多读了三年,发现研究生还不如本科生好找工作。”(11月7日《现代快报》)

  一些企业只要“本科生”,消息一出,引发两种思辨:一种是,读书无用论,你看吧,读了那么多年书,人家企业还不要研究生;另一种是,只要本科生,不要研究生是一种歧视。这两种思路难免都过度解读了。

  以理性来看,企业岗位的设置不同,对员工的学历要求自然不同,因此有些岗位对学历进行要求有一定的合理性,注意,这并不是说985、211等的标注是合理的,因为其是行政行为导致的歧视,本身就是不合理。在国际劳工组织1958年通过的《就业与职业歧视公约》(第111号公约)中界定:“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效果为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没有学历的标注也是有一定道理。

  对于读书无用论无需多言,人家企业是认为本科就够了。而硕士毕业生的薪酬等预期比本科生高得多,想要留下他们企业自然要付出更高的成本,这对企业来说增加了成本,性价比不合适。毕竟,市场上的企业不像部分国有企业把学历当作门面。

  在笔者看来,企业只要本科生不妨换一个思维去看待,将只要本科生当作一个市场信号更好一些。一者是,在美国或者英国,硕士生并不按照年限来读书,只要学费修够了就可以毕业,比如在英国,硕士学历只要一年就可以拿到。为什么这样?道理很简单,硕士在国外不过是一个过渡性学位,它是博士的中间站而已。在国外,读硕士者多是为了读博,而不像我国将其作为了“规模性的学位”。道理很简单,短暂的硕士学历,向下比本科知识掌握上多不了太多,而向上比博士,又离专业的深度差太多。二者是,以济南今年考研继续升温,济南市招考院考点网报人数达到28828人,已缴费人数为24299人,均比往年有所增加。而多数学生仍然将硕士当作了一个敲门砖,完全无视其三年毕业后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只要本科生”可以说是一个善意的提醒,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全,以及学历崇拜逐渐消退,企业自然会越来越务实。这也是,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学,十三五规划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免费教育的初衷。愿每个学生都能够理性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培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04:43 , Processed in 0.1876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