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11|回复: 0

洪巧俊:二胎全面放开,废除社会抚养费制还会远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31 14: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五中全会公报中短短的一句话,让多少人奔走相告喜极而泣。如今二胎全面放开了,不再收社会抚养费还有多远?

  全国政协委员、清 华大学教授王名说:我认为社会抚养费是一个恶政,社会抚养费制度从一开始设计就存在问题,尽管我们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它是基于“多生孩子给社会增加负担”来考虑。那你有没有想过多生了孩子其实也是在给社会做贡献。我们现在讲人口红利,红利在哪儿呢?王教授还说:“社会抚养费制度是恶政,应像劳教一样废止”,我很赞同。但地方政府显然不会赞同废止这个社会抚养费制度,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

  这几年我写了《邵氏弃儿,须追问社会抚养费抚养了谁》《再说社会抚养费抚养了谁》《清华教授为何说社会抚养费制度是恶政》《社会抚养费年年增长将导致农民返贫》《江西的社会抚养费何以成“全国老大”?》《“糊涂”的社会抚养费何以成自杀悲剧?》等,目的就是呼吁废止社会抚养费制度。

邵氏弃儿,须追问社会抚养费抚养了谁
洪巧俊

  自从邵氏“弃儿”曝光以来,我没有做任何评论,而是一直在沉思,是什么让邵阳隆回县计生部门如此丧尽天良?应该说是一个叫“社会抚养费”的东东。为收取社会抚养费,他们将十余名“非法”婴幼儿强行抱走,然后送入邵阳福利院,统一改姓“邵”。有的以3000美元卖给了美国人抚养。

  由此可见,这个叫“社会抚养费”的东东对基层计生部门太有诱惑力了,要不他们也就不会如此十恶不赦,干出如此丧尽天良的事来。多年前,这个东东不叫“社会抚养费”,叫“计划生育罚款”,虽然名称好听了,有些人性化了,但本质没有变,都是两个字:交钱。

  以前不交钱,就去你家抢东西——牵猪抬粮食,甚至搞株连,一家抢来的东西不够钱数,就到他们的亲属家继续去抢。现在“法制文明”了,不再抢了,但还是有办法让你乖乖地交钱。邵阳隆回县16名被“没收”的孩子,大都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交不起社会抚养费。

  “邵氏弃儿”案曝露的不仅仅道德底线的问题,重要的是利益链的问题,是利益促使他何丧心病狂。10多年前,我在家乡县委部门工作,担任一个乡的扶贫工作队队长。乡里搞计划生育,全体乡村干部出动,超生家庭交不起罚款,乡村干部就抢东西砸房子。当乡村干部锯一农民家的梁柱时,我上前去劝阻,并说这是违法行为,乡党委书记对我说:“下个月乡干部发不了工资,找你要。”之后我还受到县委领导的严厉批评。其实收取几千美元让老外抚养孩子,不是现在有,我在家乡工作时就有这种现象,县民政局长和福利院长就因把孩子卖到国外的钱占为己有而被判刑。

  以前计划生育罚款是为了发工资,如今乡镇干部的工资都是由上级财政下拨,那么收取的社会抚养费又用在什么地方?多位计生干部向我透露,社会抚养费上交财政后,80%返还计生部门,这些钱除少量付给计划生育有后遗症的人外,大多用在搞计划生育工作时的车路、接待、攻关等费用上。因为社会抚养费基层计生部门能得“大头”,所以分管计生工作的乡镇领导就是“肥缺”,尽管说计生工作难做,但乡镇干部却乐意当计生干部。一个乡镇一般都有10多名副科级干部,其竞争是激烈的,不是谁都能分管计生工作的。应该说,80%的返回,是各地计生干部积极收取社会抚养费的真正之因。这个返回率是有巨大的诱惑力,也是一些计生干部丧尽天良的根本原因。

  社会抚养费是根据各地的经济生活水平而收取的,越是经济发达地区,钱收得越多。就是在同一个地方,收取的标准也不一样,这叫“看山取柴”,根据超生者夫妻的年收入来收取。对于富人,不怕富人少生,而是希望富人多生,生得越多,交的社会抚养费就越高。所以,对于富人他们是睁一眼闭一眼,交足社会抚养费就行,而对穷人就盯得紧,就像邵阳隆回县计生部门那样,防止穷人超生,抓人流,就是生了下来,交不起社会抚养费,也要“没收”孩子,卖掉抵社会抚养费。

  报道说,邵氏“弃儿”案引发的调查和舆论风暴还在继续发酵。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对曝光的邵氏“弃儿”案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面彻查。但是如果彻查只停留在相关人员上,还难以从根子解决问题,因为根子问题还在“社会抚养费”上,因此必须追问社会抚养费抚养了谁?有的地方收社会抚养费是几万甚至几十万,一年下来是百万千万,那么这些究竟哪里去了?有不有贪污腐败、吃喝挥霍等问题?“社会抚养费”这个问题不解决,利益纽带不斩断,恶还会从胆边生,类似邵氏“弃儿”这样的丑闻就还会出现。

  写于2011年5月15日

再说社会抚养费抚养了谁
洪巧俊

  尽管我只生了一个女孩,不需要交社会抚养费,但我对社会抚养费这个东东从来就没有什么好感,且深恶痛绝。这个东东以前叫“计划生育罚款”,叫“计划生育罚款”的时候,我正好在乡村,目睹了太多因交不起罚款后的惨景,交不齐钱,就去你家抢东西——牵猪抬粮食,甚至搞株连,一家抢来的东西不够钱数,就到他们的亲属家继续去抢。还有的锯梁柱砸房子,老婆不结扎,强行把丈夫拉去结扎。我的邻居,因为交不起罚款,与乡村干部顶撞了几句,被手扣扣得拿救命。

  后来我到县委部门工作,担任一个乡的扶贫工作队队长。乡里搞计划生育,全体乡村干部出动,超生家庭交不起罚款,乡村干部也是抢东西砸房子。当乡村干部锯一农民家的梁柱时,我上前去劝阻,并说这是违法行为,乡党委书记对我说:“下个月乡干部发不了工资,找你要。”其实,那时各乡镇财政包干,没有计划生育罚款,难以发工资。如今却是没有社会抚养费,一些乡镇就缺少招待费,一位乡计办的朋友曾对我说,乡里计生开支一年就70多万,接待费占多数。

  再说社会抚养费抚养了谁?是之前写过《必须追问社会抚养费抚养了谁?》,我在该文中写道:有的地方收社会抚养费是几万甚至几十万,一年下来是百万千万,那么这些钱究竟哪里去了?有没有贪污腐败、吃喝挥霍等问题?“社会抚养费”这个问题不解决,利益纽带不斩断,恶还会从胆边生,类似邵氏“弃儿”这样的丑闻就还会出现。

  说起邵氏“弃儿”的新闻,可以用丧尽天良来形容邵阳隆回县计生部门。为收取社会抚养费,他们将十余名“非法”婴幼儿强行抱走,然后送入邵阳福利院,统一改姓“邵”。有的以3000美元卖给了美国人抚养。由此可见,这个叫“社会抚养费”的东东对基层计生部门太有诱惑力了,要不他们也就不会如此十恶不赦。今年6月,我的好朋友、时评家、《华商报》安康记者站站长田德政先生披露的“孕妇事件”,讲的就是安康市镇坪县曾家镇政府非法拘禁一怀孕7个月的母亲,在没有通知家人的情况下,将其肚中胎儿强制引产。当然如果能交起4万元社会抚养费,也就不用强行引产。

  重拾这个话题,是因为今天看了一新闻,浙江宁波有对夫妻,两人均是独生子女,于今年年初顺利产下了第二胎。正在全家乐翻天时,几名计生人员上门,称按照规定,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夫妻,也要经过批准才可以生育第二胎,而夫妻两人在生孩子前未办理手续,最终当地计生局决定征收社会抚养费7万余元。但夫妻俩认为自己符合生育二胎的条件,无需缴纳,目前计生部门已申请强制执行。(新华网9月10日)

  这对夫妻符合生育二胎,为什么要征收这7万余元社会抚养费,如果说没有在生育孩子前办理手续,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计生干部,为何不服务到家,对人家通知一声:你们夫妇符合生两胎的条件,请来计生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怎么就只知道收钱,不知道服务?别忘了你们是纳税人养着的,不是说以人为本,咋就以钱为本?如果明知道人家合乎条件,就是不告诉他们,等他们生了孩子就上门收钱,这就有钓鱼收费的味道。也许计生人员会说,我们不知道他们合乎生育二胎条件,但我要问,那你怎么知道上门收钱?通知只要花一元二角钱寄上门,还不用你们收钱那样上门辛苦。

  官员总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说,群众说的话真知灼见。有网友说:孩子自己生自己养,还美其名曰社会抚养费,也不知道你们抚养了谁?看看国内的孩子们,连沉重的课桌都要自己带,这就是你们的社会抚养费?再看看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在一个没有玻璃,四面透风,随时可能坍塌的危房里上课,这就是你们的社会抚养费?接着又有网友论道:我发现现在的人一点也不知道感恩,国家免费给老百姓提供了氧气,免费的清风,白天免费提供太阳照明,部分群众还无耻的利用太阳能来烧水洗澡,却从来不给国家交哪怕是一分钱的使用费;最恶心的是,他们居然嫌弃晚上国家提供的月光不够明亮,一小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还撒布谣言称国外的月亮圆一些。一些懒惰的人还经常偷吃西北风,那些穷鬼更可恶,冬天的时候故意穿单衣来偷偷享用国家从俄罗斯引进的高级西伯利亚寒风;沿海居民经常不听劝告,用房子等阻挡国有台风的行进路线,最后还厚颜无耻的向国家要救灾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幸福的生活是谁给的,做人要厚道。……

  扯远了,还是说说这社会抚养费。以前是为了发工资,如今乡镇干部的工资都是由上级财政下拨,那么收取的社会抚养费又用在什么地方?多位计生干部向我透露,社会抚养费上交财政后,80%返还计生部门,这些钱除少量付给计划生育有后遗症的人外,大多用在搞计划生育工作时的车路、接待、攻关等费用上。因为社会抚养费基层计生部门能得“大头”,所以分管计生工作的乡镇领导就是“肥缺”,尽管说计生工作难做,但乡镇干部却乐意当计生干部。如果社会抚养费没有这80%的返回,他们还能这样热情高涨,起早贪黑去收吗?无利不起早啊!所以说,这个返回率也是一些计生干部丧尽天良的根本原因。

  在2002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出台前,社会抚养费被规定全部用于补充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费的开支。有计生官员说,其投入方向包括九个方面:独生子女保健补助费,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支出,节育者营养补助及路费补助,计生宣传费补助支出,计生培训费补助支出等。但在现实中又有多少用在这几个方面?报道说,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社会抚养费在基层政府变形手法不断。官员坦言征收中的摊派任务现象仍然存在,村干部为了完成后高额的返还比例不惜自行垫付缴纳。一些乡镇将社会抚养费挪作办公经费,用于招待送礼及职工奖金。监管不力导致出现基层人员以不入账或少入账形式贪污,广东省计生委官员坦言“查不过来”。“查不过来”,社会抚养费这样就抚养那些基层人员?2010年,原郑州市惠济区计生委副主任李喜凤被诉贪污社会抚养费26.7万元。但其辩称,“其中5.7万元作为奖金发给了村妇女主任,7.6万元被领导拿走,其余的,有给领导送礼的,有招待领导花了,还有一些在工作中花了。”李喜凤最终被认定贪污社会抚养费近14万元。(2012年8月24日新华网)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等15名学者建议废除社会抚养费,我看这个比较难,废除了,那些计生人员能有“抚嘴”的钱,能有油水可捞?没有油水可捞,他们还会有干劲抓好计划生育?也许有人说,他们不是拿了一份工资吗?吃喝卡拿惯了的同志们已经有了惯性,如果哪一天突然取消了社会抚养费,你说他们能受得了吗?

  其实中国不仅要取消社会抚养费,而且还要取消计划生育,这个问题,我另有文章阐述。

  写于2012年9月10日

清华教授为何说社会抚养费制度是恶政
洪巧俊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王名说:我认为社会抚养费是一个恶政,社会抚养费制度从一开始设计就存在问题,尽管我们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它是基于“多生孩子给社会增加负担”来考虑。那你有没有想过多生了孩子其实也是在给社会做贡献。我们现在讲人口红利,红利在哪儿呢?不就是在人口多生上带来的红利吗。(2014年3月11日《北京青年报》)

  王名教授的“社会抚养费制度是恶政,应像劳教一样废止”,我很赞同。但地方政府显然不会赞同废止这个社会抚养费制度,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

  早在2011年5月,我就发表文章《社会抚养费抚养了谁?》,追问是因为邵氏“弃儿”的曝光,我一直在沉思,是什么让邵阳隆回县计生部门如此丧尽天良?应该说是一个叫“社会抚养费”的东东。为收取社会抚养费,他们将十余名“非法”婴幼儿强行抱走,然后送入邵阳福利院,统一改姓“邵”。有的以3000美元卖给了美国人抚养。可见,这个叫“社会抚养费”的东东对基层计生部门太有诱惑力了,要不他们也就不会如此十恶不赦,干出如此丧尽天良的事来。

  多年前,这个东东不叫“社会抚养费”,叫“计划生育罚款”,虽然名称好听了,有些人性化了,但本质没有变,都是两个字:交钱。以前不交钱,就去你家抢东西——牵猪抬粮食,甚至搞株连,一家抢来的东西不够钱数,就到他们的亲属家继续去抢。现在“法制文明”了,不再抢了,但还是有办法让你乖乖地交钱。邵阳隆回县16名被“没收”的孩子,大都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交不起社会抚养费。“邵氏弃儿”案曝露的不仅仅道德底线的问题,重要的是利益链的问题,是利益促使他何丧心病狂。

  以前计划生育罚款是为了发工资,如今乡镇干部的工资都是由上级财政下拨,那么收取的社会抚养费又用在什么地方?多位计生干部向我透露,社会抚养费上交财政后,80%返还计生部门,这些钱除少量付给计划生育有后遗症的人外,大多用在搞计划生育工作时的车路、接待、攻关等费用上。因为社会抚养费基层计生部门能得“大头”,所以分管计生工作的乡镇领导就是“肥缺”,尽管说计生工作难做,但乡镇干部却乐意当计生干部。一个乡镇一般都有10多名副科级干部,其竞争是激烈的,不是谁都能分管计生工作的。应该说,80%的返回,是各地计生干部积极收取社会抚养费的真正之因。这个返回率是有巨大的诱惑力,也是一些计生干部丧尽天良的根本原因。社会抚养费是根据各地的经济生活水平而收取的,越是经济发达地区,钱收得越多。就是在同一个地方,收取的标准也不一样,这叫“看山取柴”,根据超生者夫妻的年收入来收取。对于富人,不怕富人少生,而是希望富人多生,生得越多,交的社会抚养费就越高。所以,对于富人他们是睁一眼闭一眼,交足社会抚养费就行,而对穷人就盯得紧,就像邵阳隆回县计生部门那样,防止穷人超生,抓人流,就是生了下来,交不起社会抚养费,也要“没收”孩子,卖掉抵社会抚养费。有的地方收社会抚养费是几万甚至几十万,一年下来是百万千万,那么这些究竟哪里去了?有不有贪污腐败、吃喝挥霍等问题?“社会抚养费”这个问题不解决,利益纽带不斩断,恶还会从胆边生,类似邵氏“弃儿”这样的丑闻就还会出现。

  2012年9月写了《再说社会抚养费抚养了谁? 》,重拾这个话题,是因为看了当天的一条新闻:浙江宁波有对夫妻,两人均是独生子女,于今年年初顺利产下了第二胎。正在全家乐翻天时,几名计生人员上门,称按照规定,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夫妻,也要经过批准才可以生育第二胎,而夫妻两人在生孩子前未办理手续,最终当地计生局决定征收社会抚养费7万余元。但夫妻俩认为自己符合生育二胎的条件,无需缴纳,目前计生部门已申请强制执行。(9月10日新华网)

  这对夫妻符合生育二胎,为什么要征收这7万余元社会抚养费,如果说没有在生育孩子前办理手续,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计生干部,为何不服务到家,对人家通知一声:你们夫妇符合生两胎的条件,请来计生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怎么就只知道收钱,不知道服务?别忘了你们是纳税人养着的,不是说以人为本,咋就以钱为本?如果明知道人家合乎条件,就是不告诉他们,等他们生了孩子就上门收钱,这就有钓鱼收费的味道。也许计生人员会说,我们不知道他们合乎生育二胎条件,但我要问,那你怎么知道上门收钱?通知只要花一元二角钱寄上门,还不用你们收钱那样上门辛苦。但是通知了,还能收到这7万元的社会抚养费吗?

  在2002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出台前,社会抚养费被规定全部用于补充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费的开支。有计生官员说,其投入方向包括九个方面:独生子女保健补助费,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支出,节育者营养补助及路费补助,计生宣传费补助支出,计生培训费补助支出等。但在现实中又有多少用在这几个方面?报道说,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社会抚养费在基层政府变形手法不断。官员坦言征收中的摊派任务现象仍然存在,村干部为了完成后高额的返还比例不惜自行垫付缴纳。一些乡镇将社会抚养费挪作办公经费,用于招待送礼及职工奖金。监管不力导致出现基层人员以不入账或少入账形式贪污,广东省计生委官员坦言“查不过来”。“查不过来”,社会抚养费这样就抚养那些基层人员?2010年,原郑州市惠济区计生委副主任李喜凤被诉贪污社会抚养费26.7万元。但其辩称,“其中5.7万元作为奖金发给了村妇女主任,7.6万元被领导拿走,其余的,有给领导送礼的,有招待领导花了,还有一些在工作中花了。”李喜凤最终被认定贪污社会抚养费近14万元。(2012年8月24日新华网)

  这是恶的社会抚养费带来的悲剧,但是这样的悲剧农村究竟有多少?如果这种社会抚养费恶的不废止,这样的悲剧就仍然会发生。因为长期被征收社会抚养费,河北省邯郸市邱县梁二庄镇龚堡村村民艾广栋于12月4日上午来到该村党支部书记(以下简称村支书)艾连坤家中讨要说法,最终却在村支书家中因为喝农药中毒,经医院抢救无效后身亡。(2013年12月9日人民网)45岁的艾广栋与其妻谢玉凤共有5个孩子,四女一男,老幺是4岁的儿子。从2003年有第2个孩子后,村干部们就开始上门征收社会抚养费,当时要求一次性支付7千元,后来要交6万元。谢玉凤说:“我们家很困难,一次性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然后他们就时不时来上门收钱。”本来就人多吃饭,仅靠种田收入的艾广栋夫妇,日子就过得艰难,手上有几百钱,就被村干部逼着拿走了。如今又把他家收的7千多斤玉米全拉走了,叫他们怎么活呢?这不是逼他们走上绝路吗?

  媒体公布了2012年24省份社会抚养费数据,这24个省抚养费超200亿。河北省收的社会抚养费是13.6亿元,接近于人口最大省、经济最发达省广东的14.5亿元。越穷越罚款,社会抚养费以前就叫计划生育罚款,只不过换了个马甲好听些,性质却是一样的。河北省不是收社会抚养费的大省,收的最多的省份而是我的家乡江西,2012年收社会抚养费33.86亿元,成为全国收社会抚养费的“老大”。我的家乡也出现过因收社会抚养费的悲剧,不过那场悲剧比之让更震惊、残烈,这个悲剧发生在洪湖乡,村支书一家七口,全被砍死,连那出生几个月的婴儿也没幸免。我的同学在该乡当计生干部,也是因为计划生育,他的儿子被人用镰刀割死。这些悲剧的发生是乡村干部借收取社会抚养费,把他们身上的油榨干了,他们无路可走,要么像艾广栋那样自己喝农药,要么就报复他人,成了凶残的歹徒。

  我坚决反对这种暴力的行为,但我一直在呼吁取消收取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社会事业公共投入的经费,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因为社会抚养费没有真正用到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等方面上。既然收取的社会抚养费,不能达到真正的用途,却成了腐败的温床,废除社会抚养费这个恶的制度就是人性向善,在走向正义。

  这么多年来,农村自杀的悲剧从来就没有间断过。2003年,我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农民的命为何如此不值钱?》。讲的是陕西省旬阳县桐木乡涌泉村出人意料地接连发生3起自杀事件,他们先后服农药、上吊死亡,也是因为交不起罚款。我在该文中写道:在我的家乡有这样的谚语:“宁可世上挨,不可土里埋”。我这个农民的儿子过去总认为,中国农民历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下和并不优裕的物质生活中磨练得像优质钢材一样,既坚硬又富有弹性,我们的农民兄弟如今咋就愿意选择自杀?……农民的生命为何如此不值钱?这决不是一个承受力差的问题。眼见着一个个面朝黄土拼一生都想过好日子的硬汉子走上了自杀之路,眼见着那些鲜活的生命转瞬如风中灯烛,除了悲愤于农民的命不值钱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那些不管不顾农民死活的罚款措施,那些不管不顾农民死活的罚款者该如何面对那些死者?

  如果看了这些,你就知道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王名为何要说社会抚养费是一个恶政,应像劳教一样废止。

  王名教授,您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因为您敢在两会上,公开说社会抚养费是一个恶政!

  写于2014年3月11日

社会抚养费年年增长将导致农民返贫
洪巧俊

  国家级贫困县修水县,社会抚养费逐年增长,几年之内翻了一倍。据修水县政府网站显示,该县社会抚养费征收2008年为870万元,2009年飙升至1800万元,到2012年则突破2000万元。为了能征收到更多的社会抚养费,该县计生部分与公安部门“协议”,每征收一份社会抚养费,计生部门给予县公安局200元至400元不等的“上户费”,该县乡镇计生办向公安部门划拨“上户费”数年达到数百万元。

  “上户费”是啥意思?就是超生者必须到计生部门交足昂贵的社会抚养费后,才能上户口,而公安部门在征收的每一份社会抚养费中,获取到的那200元至400元的钱,就是“上户费”。孩子不上户口,就不能上学,出外坐飞机乘火车也受限,这迫使家长去计生部门交昂贵的罚款。说是“上户费”,其实就是“封户费”,不交钱你孩子就别想进你家的户头。

  修水计生部门与公安部门拉起户籍门槛,原来是有“果果分”。这种“分果果”的游戏难道不是权力自肥?根据行政法的“政府权力法无明文授权即禁止,公民权利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原理,地方政府显然无权将超生落户与罚款等挂钩。《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户口登记机关拒绝登记,是不是胡作为,侵犯了公民权利?

  前不久,江西省南昌市的户籍管理部门决定,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即可落户,与征收社会抚养费实行“脱钩”。这得到众多网民的赞赏,他们认为这是回归法律,是法治进步的体现。

  社会抚养费抚养了谁?从报道来看,显然是“抚养”了计生部门自己,社会抚养费返还的比例达80%,最高可达90%。也就是说,修水计生部门2012年收了2000万元,至少返还了1600万元,而这些钱大多肥了乡镇计生干部,乡镇计生干部每年领取的手机费、差旅费、签到费、工作奖等各类补贴、津贴都在这返还的社会抚养费中支出。记者调查发现,用于结扎等术后治疗的费用仅占不到1%。各项支出中,劳务费占比最大,接近总支出的40%;其次是津贴奖金,约占总支出的20%。劳务费占40%,是因为劳务费最好“混水摸鱼”,制张表格填上数额,劳务者签个名就能拿到钱。由于收来的社会抚养费80%以上回归到计生部门,只要能交上社会抚养费,他们哪管你超生几胎?事实证明,收取社会抚养费并不能遏制超生。

  修水县计生委公布的数字显示,该县2009年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为81.73%,2012年则降到了79.83%。2011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杜绝按比例返还社会抚养费,以及以社会抚养费征收数额作为标准,拨付计生经费的现象。国家早已明令禁止,修水县为何还有令不行?

  修水县是个典型的山区县,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的说法。这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然而社会抚养费几年之内却翻了一番多。我们应该知道,超生现象大多还集中在农民这一群体,因为当今农村的老人仍然得靠儿子养老。在这个欠发达地区,“超生费”养肥了计生部门一帮人,却让更多的农民难以脱贫,甚至是脱贫了又返贫。

  写于2014年5月2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1:36 , Processed in 0.1094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