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50|回复: 0

东江娃:全面放开二孩的理由是应对老龄化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30 08: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的报道,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昨晚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这一政策将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很多人都为中国经济近期增长放缓的势头感到担忧,而所有问题的实质,其实在于自从进入后工业时代之后,中国国内普遍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状况,很多产业的投资机会都在萎缩。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那么就必须发现如今仍然投资不足的领域,并且从中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政府还是投资者,目前都在寻找这些可供投资的新领域。而在我看来,“人力资本”就是最需要也最值得投资的方向。

  从“单独二孩”政策实行一年多的实际效果来看,每年受惠于新政而增加了几十万新生儿。再加上本次进一步放宽限制的“全面二孩”,根据估算,未来每年平均新增的小孩规模预计将在250万左右。按照每个孩子每年带来3万元消费来计算,那么每年新增的消费就是750亿元。除此之外,伴随着新生人口数量的增加,房屋、教育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内的民间和政府的投资都会成倍放大,因此在最开始的5-10年里,每年可能额外增加2250亿元的投入。将以上两项预期数据相加,3000亿元相当于中国GDP额外增长0.5%左右的水平。这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保7”的目标,同时也会提振国内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

  问题在于延缓老龄化,现在就要多生孩子,普遍放开二孩。不是说不要计划生育,现在生两个不还是在计划吗?人口学者常说,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但有人以此证明调不调政策无所谓,是根本错误的。我建议还要加上另一句话:尽快调整政策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缓解就是将人口老龄化速度减慢,使老龄化最后所达到最高程度降低。从另一角度说,多生一些孩子也改变不了未来人口负增长,但可以放慢人口缩减速度。老龄化虽不可逆转,但还有缓解空间。

  有分析者认为,在2050年时的老年人口,正好是现在20岁到60岁的,存活到那时候可能性很大。我们现在的人口金字塔上边少、中间特别鼓、下面又瘦,这些人口正是中部鼓胀出来那一大块,到那个时候都在老年,现在死亡风险下降、寿命延长,所以4.5亿人肯定打不住。这没法改变,问题是谁来支撑那时的老年人口,有多少劳动年龄人口。而随着这一大块逐渐进入老年,老年人会越来越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凸显,到2030年时这个问题就相当突出了,在2050年时将接近老龄化最高值。我们若能顺利渡过2030年到2070年这一段,中国的人口转变就基本胜利结束了。如果挺不过去,那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就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会造成很大困难,因为人口是社会的主体。

  在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人口转变主要任务已经完成了,但问题是我们对此没有反应,或者说政府和人口学家们反应太慢了。另外,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出生漏报问题确实挺严重,就形成一个说辞,生育率低是因为漏报,所以这事一直不被认真对待,一搁就搁了二十年。人口学者和官员都不是神仙,形成正确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但即使从提出这个问题到大家正式认可来看,花的时间是有点太长了。?新时期,人口结构问题越来越凸显,变成主要矛盾。今后主要风险不是总人口数超过15亿的红线,而是老龄化程度过于严重。由于以前计划生育的首要任务是控制人口增长,但既有的政策、观念、工作重点和范围已经不适应当前人口形势了。

  事实上,当初中国推行“计划生育”也有当时的时代背景:温饱问题远远没有解决,人多耕地少,生育质量极差,并且按照当时的生育率不加节制的发展,将造成国穷民弱、人口质量不断跌低,生得多没质量咋行?任由那样的事情发展,既是对那一代人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既是对中国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世界的不负责任。因此,我们应该看到推行“计划生育”的时代意义。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时过境迁,过去的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现在不是人口在膨胀,而是在减少,依此不加干预的发展下去,则可能导致经济社会运行陷入巨大压力,国家和民族薪火难继。

  也有评论者认为,在这样的转折关口,“计划生育”的强硬,也就到了值得讨论和商榷的时候。这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不容置疑”、“不由分说”大不一样——即便不能立马全面放开二胎,至少改革计划生育政策的意见是可以讨论的,“全面放开二胎”的吁求是应该引起重视并着手研究的。这个时候,最新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只字未提“计划生育”这一“硬杠杠”,的确耐人寻味。不论它释放出的是不是改革生育政策大调的信号,至少表明高层推行“计划生育”的语气已缓和得多。?

  由此可见,这“文章因时而著,政策因时而易”。“计划生育”本来就是当时发展环境下的一种不得已,现在既已时过境迁,国家业已具备了逐步放开“单独二胎”、“全面放开二胎”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那就应该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把曾万般无奈而不得不牺牲掉的公民权还回去,还权与民。就目前环境里,国家仅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原则性的规定,而具体的生育政策在省级层面制定。我国正式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多地相应地修改了计划与生育条例。这导致了各地政策的落地出现了时间差。

  比如2014年1月,浙江、安徽、江西三省率先启动“单独二孩“政策,3月至6月多数省份集中实施,9月政策全面落地。地方政策的出台时间决定了新生儿的身份是否合法。?对于政策落地之前“抢生”单独二孩者的处理,各地也有不同。此前媒体曾统计,江西、浙江、天津、北京、陕西、上海、四川、甘肃、重庆、广东、辽宁、湖南、云南、福建、内蒙古、黑龙江、贵州等17个省市自治区明确规定在政策落地之前“抢生”单独二孩者属违法,仍需按规定进行罚款。诸如此类。

  东江娃于2015年10月30日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00:07 , Processed in 0.1877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