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40|回复: 0

张敬伟:从猛救市到强监管,一个都不能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 08: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股灾来临时,就还是不救?这是全球都曾遇到的难题。但是到了中国,却成为大难题。   

  从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到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和2010年美国股市闪电崩盘。当然,也包括本次中国股灾,说白了都是流动性危机。流动性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危机未必反应宏观经济的现实,也并非真实市场的折射,但是却在投资者恐慌情绪之下,演化为难以遏止的市场惯性,从而在股市上得到直接显现,道指资金巨量蒸发。

  这种流动性危机不仅是市场面的急转直下,也让政策面陷入两难境地:放任市场往往陷入社会稳定基础受损的道德风险,介入市场--即“救市”则导致市场理论坚守者对权力之手干预市场的诘疑。

  其实,纯粹的市场理论带有理想主义的不合时宜,因为流动性受来自市场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变得复杂化,从而变得难以控制。因而,日本资产泡沫破裂后,日本政府不遗余力实施“救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美国则“艰难”(先是否决政府救市法案)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救援法案。除此之外,美联储向银行注入7.77万亿美元资金的同时,也给美国社会增加了4.5万亿美元的流动性。

  简言之,当流动性出现危机时,各国“救市”主策略只有注入流动性来化解市场恐慌。

  由是而言,之前中国国家队的“猛救市”,并非典型的中国式反市场行为,而是全球市场普遍采取的应对策略。不同的是,美国也好、日本也罢,被已被全球市场公认为市场经济国家。两国政府“救市”行为,不至于引起纯市场理论者的关切。

  中国市场的确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后来者,加之资本市场成熟度较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较弱,因而还需在政策性举措保驾护航下才能稳步前行。值得一提的是,恰恰是中国不那么完全市场化的机制,使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变得不那么糟糕。因而,在市场配置和政策调控之间,纯粹的市场主义者看中国是矛盾的,而且总是以难以逻辑自洽的矛盾,找不到中国“救市”和市场的均衡点。这就导致了全球市场尤其是市场理论者对中国的苛刻性评价,无论中国怎么做,都是错误的。

  近来,全球市场变得更为焦虑不安。他们再次聚焦中国,而且形成了更矛盾的中国观。中国“国家队”向股市挹注充足流动性,稳定股市的做法,基本被否定。而当中国完成阶段性“救市”,“股灾”震荡重来并传导至全球市场时,国际社会又抱怨中国“股灾”蔓延全球。更吊诡的是,当中国央行允许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按照市场节奏适当调整时,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又引来一片埋怨--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国际社会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中国市场并非理性有效的市场。存在市场缺乏的机制瑕疵下,只要靠政策性补丁,才能适当弥补市场风险的弥漫。事实上,中国“国家队”对股市的流动性挹注,已经延迟了全球性股灾的来临。而且,就目前的政策面关注点看,中国已经进入稳固市场的第二阶段,即从资金挹注转向强化监管。

  据31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证监会和公安部门正在采取一系列净化市场的重磅举动。8月28日,证监会网站通报了近期向公安部移送的22起涉嫌犯罪案件,具体内容包括涉嫌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非法经营犯罪等。其中涉及上市公司的有8起,涉及证券公司的有3起,涉及证券资产管理公司的有2起,涉及基金公司的有4起,其余案件的主体为一些公司和个人。而股民熟知的庄股、抢帽子、老鼠仓等行为在这22起案件中都有体现。

  只救不管,“救市”挹注的流动性就成了“漏船载酒泛中流”。堵住股市千疮百孔的违规操作漏洞,“救市”释放的流动性才能催化整个股市的正能量,让失序的流动性由危转机。相对于美日“救市”中只需挹注无需堵漏的市场机制看,中国式“救市”比美日更复杂更困难。

  美联储加息预期推迟,日欧量化宽松(QE)还是进行时,中国货币政策宽松的力道还在加大...全球流动性危机依然。     

  治愈全球流动性危机,经济学理论给不出更好的药方。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反而给出了有意义的实践思路:缺什么补什么,股市缺乏流动性和监管力,“国家队”就上阵救市并强化监管;汇率和利率亟需市场化,则释放市场活力。相比国际社会的焦虑,这才是现实主义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8 15:38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