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19|回复: 0

梁石川:郁慕明登陆前痛批李登辉或一箭双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1 10: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共两党抗战老兵将共同接受检阅。新华社8月30日的电文称,9月3日举行的胜利日阅兵将首次组织共产党抗战老兵和国民党抗战老兵一起接受检阅,以体现全民族抗战的伟大精神。在参与阅兵的50个方(梯)队中,抗战老同志组成2个乘车方队,并将首先出场。人员包括从大陆遴选的、目前健在的国共两党抗战老兵、共产党和国民党抗日英烈后代,以及抗战支前模范代表。国共两党老兵将共同乘坐敞篷车接受检阅。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之前要求的两岸学者“共用史料,共写史书”,与新华社上述这篇文章是否也有替前来参加抗战阅兵的原国民党主席连战、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台湾观众背书的意境,我们暂不做评论。

  今天笔者忍不住再次批评台湾现任领导人马英九,拿着不是当理说,称连战不宜参加大陆阅兵,昨日被连战核心幕僚张荣恭回呛,马政府有自己的所谓“一贯立场”,但“连习会”是严肃的事情,不能说取消就取消,连战依计划前往北京,诉求两岸和平并让对岸正视抗战史实。
  连大陆最高领导人都在要求两岸学者来“共用史料,共写史书”了,为何台湾的马英九还在阻止连战登陆呢?我们看到,做国民党党主席没有立场,做地区领导人同样没有主见只敢对大陆放狠话,被在野党当猴耍,已经失去党主席地位,不久地区领导人也要卸任,亦无缘实现“马习会”,也无缘前往大陆参加阅兵的马英九,此刻心里定然是打翻了五味瓶的,而他接连放话,前国民党主席连战“不宜”参加大陆阅兵,似乎真的是有些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味道了。

  原因是,由于他的软弱与多疑,或已经导致他失去了在两岸关系史上,原本可以书写浓彩重墨的一笔的机缘。也就是说,在这里,如果说张荣恭做出上述回答,是在“打马虎眼”,多少给马英九留些颜面的话,那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的回答,“李登辉的日本祖国论,更坚定我决心出席,要用行动反证李登辉在二战的战俘身分,凸显李登辉的忘恩负义”,在笔者看来,可谓一箭双雕。

  郁慕明,一箭射向李登辉,一箭射向马英九。

  之所以说,郁慕明这一箭也射向了不愿意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马英九,不仿回顾一下2005年,连战任国民党主席时,是如何独排众议,在台独暴力示威下,前赴北京,结束战后60年的国共内战,并达成“连胡会”的“五项愿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还在后来的抗战60周年时,称国民党在抗日的正面战场,而中共是在“敌后战场”的。

  兄弟一笑抿恩仇。那次中共没有点名自己为何在“敌后战场”原因的连胡会至今,已经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们若站在习近平最近要求的“共用史料,共写史书”,与中共政策的连贯性角度来看,当时胡锦涛与连战以连习会的方式,共同结束内战,实现国共60年后的再次开拓性合作,显然是充满了政治智慧的。首先他并没有点破蒋介石当初“攘外必先安内”,破坏国共合作,倒逼势力相对薄弱的中共不得不开展“敌后战场”的政治嘴脸,与个中的根根结结。而是用一句,令连战听起来不怎么反感的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中共在“敌后战场”,对其与连战一起达成了著名的“五项愿景”,突出了画龙点晴的一笔。

  不仅此,2005年的“胡连会”,在比谁都看得明白的台湾世新大学教授王晓波看来,那次“胡连会”,不但减缓了陈水扁台独的两岸紧张情势,并且,也为马英九上任后的两岸和解开路奠定了基础,遗憾的是,唯两岸和平协议愿景至今未能实现。

  在王晓波看来,今年的抗战胜利70周年,也是马关割台、乙未之役的120周年。在台湾,马英九虽然勉力撑持纪念和庆祝活动,然而在各民进党执政的县市,几乎全面皇民化复辟,台北市中山堂的抗战展览,要“多元化”,“不能有庆祝的气氛”。甚至台湾历史课纲不准列入“日本殖民统治”。李登辉公然说,“台湾和日本一样,没有抗战”,他是要一心为“日本祖国”赴死的少尉军官。

  王晓波据此质疑,如此这般,将让参加过抗战胜利的老兵和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志士,情何以堪?而关于造成今年局面原因,王晓波虽说没有直接批评现在的台湾政府,但也说,台独不承认“一个中国”,国民党只好“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至于王教授这话是否也意味着,在批评马英九政府的软弱无能,其自叹,“其实国共合作的八年抗战,自来也是‘一个抗战,各自表述’”。不过,王晓波还是在这篇题为《对“连习三会”的期待》中提到了习近平的要求两岸学者“共用史料,共写史书”的论述。

  说这话时,王教授特别提醒当局,如果“共用史料,共写史书”都不接受,两岸只能是坚持政治对立了。对于国民党退休将领郝柏村拒绝前往大陆阅兵,王晓波说,郝柏村以九秩高龄走遍抗战战场,为国民党将士申张历史地位,令人敬佩。但是,坚持两岸政治对立,而主张不参加大陆的抗战纪念,实令人不敢苟同。大战后,中日两国都要和平共处了; 内战后,两岸不能结束政治对立,这还是“血浓于水”吗?

  点赞连战登陆阅兵的王晓波还说,连战能在台独反中,甚至自家蓝营疑虑下,为了两岸和平发展,为了两岸“共用史料,共写史书”,让抗战的历史呈现真实,而“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其道德勇气令人敬佩。他相信这次的连习会也将与连胡会一样,功在两岸,功在民族,而永照汗青。

  而关于笔者认为昨日启程前往北京参加阅兵式的新党主席郁慕明临行前痛批李登辉是一箭双雕,他在接受香港中评社采访时表示,正确史观不是只有一面的说法,当年共军也参加国军,成为新四军参与过抗战,也是一致对外,这都是事实。当然抗战贡献有大有小、有出力多出力小,但是当北京举办庆祝抗战胜利的活动,两岸都应该用战胜的心态、包容的心态来肯定对方,对于抗战胜利不能说只有我们有份。

  在郁慕明看来,和平是基础,台湾人想要和平就应该要心胸放宽,不要为过去的种种来记仇,两岸都有参与抗战,这才是正确客观事实。

  至于有记者问,前往北京参与大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会不会造成史观不清楚的问题?郁慕明表示,史观清不清楚是需要大家一起来讨论,正如同“中华民国”到台湾、光复台湾、建设台湾现在大家都还有争议,更何况是两岸面对过去对抗日本的侵略,彼此都有话要说,藉由参加这次活动,才能够有机会把话讲清楚,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在称参加阅兵是代表个人的郁慕明看来,当年不论国军或共军,一直抵抗外侮才有成果,大家要努力说清楚史观,像台湾光复、保卫及建设台湾这样的史观,台湾都有争议,两岸间对抗日本侵略更有说话了。他参加活动,把话说清楚,这是应有态度。他参加活动,不是替谁说话,是为奉献这场战争的后代们说话。台湾最大问题就是选择性记忆及双重标准,有机会的时候,他就会说该说的话。

  其间,台湾的联合报亦在题为《连战赴陆阅兵,马英九喊话“不宜”》的文章中称,关于有台湾政治人物登陆阅兵,日前才以“日本祖国说”惹议的李登辉昨天反过来要连战注意台湾老百姓的观感。其还嘲讽,“连战在中国做生意,生意做得很好,他要去有他的打算,但这样(参加阅兵)问题较大。”

  据此连战幕僚张荣恭回应,中共应该不是为了动武举行阅兵,且有四十九国的元首政要参加,连战此行也是诉求两岸和平与区域稳定。

  对此,回答更为直接的新党主席郁慕明,则称“李登辉的日本祖国论,更坚定我决心出席,要用行动反证李登辉在二战的战俘身分,凸显李登辉的忘恩负义”。(文/梁石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7 19:40 , Processed in 0.0781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