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古城帕尔米拉(Palmyra)号称“沙漠新娘”(Venice of the Sands),早在公元前21世纪(相当于中国历史记载中第一个朝代夏朝开始的时间)就以“塔德莫”(当地古民族亚拉姆语“棕榈树”的意思)的名字闻名遐迩,并在希腊传说和《旧约全书》中榜上有名。和平时期,这里是两河文明与希腊文明间的中继站;战争时期,这里又是环地中海和中近东强权的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是所罗门王的边防重镇和罗马、东罗马帝国名城,也曾是名噪一时的古帕尔米拉王国首都,让这里的古代文化兼收并蓄,绽放出独特的风采。阿拉伯势力兴起时,这里别具特色的宗教早已衰落,但神庙、廊道、广场、陵墓、集市、剧场等古代建筑、雕塑仍得到保留,尽管17世纪的一场大地震让这里变成一片废墟,但沙漠绿洲独特的干燥气候让仍矗立地表的众多遗迹得到很好的留存。自1963年至2003年担任帕尔米拉文物主管40年之久的“帕尔米拉推广之父”——土生土长的20世纪叙利亚考古先驱哈立德.阿萨德(Khaled-al Assaad)为这座历史名城奔走推广,更让“沙漠新娘”蜚声世界。
同样,在帕尔米拉,ISIS同样因流传久广的所谓“黄金宝库”(Stores of gold)传说激动不已,他们早在5月就抓获了阿萨德老人,之所以很长时间内不杀、不放,目的正是企图逼迫这位最熟悉“沙漠新娘”的老人交出“宝库的钥匙”,拉赫曼的遇害正如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Irina Bokova)所言,是因为“不惜生命信守自己的原则”,拒绝交出被转移古代文物下落,当然,也是因为他实话实说,告诉那些贪婪的极端分子“根本就没有什么黄金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