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62|回复: 0

张殿成:安倍内阁集体拜鬼意欲何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7 08: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日本军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70周年之际,日本部分内阁成员15日参拜了靖国神社,首相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供奉香火钱。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和重要象征。那里供奉的甲级战犯个个手上沾满了鲜血,他们本应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却被日本右翼政客顶礼膜拜,这不仅是对整个国际社会的侮辱,更是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结果的公然蔑视和对国际公理和人类良知的挑衅。

  众所周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并且在投降条款中明确承诺《波斯坦公告》所规定之各项义务都要忠诚履行。其中《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动战争的侵略性质有着十分明确的定性,对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及其土壤毫不留情。据此,《波茨坦公告》成为规定日本放弃军国主义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

  基于对发动侵略战争历史罪责的反省,1982年日本将8月15日定为“追悼战亡者、祈祷和平之日”,并在每年举行相关纪念活动,首相及天皇等也会发表讲话,追悼二战“战殁者”。包括战后50周年的“村山谈话”和战后60周年的“小泉谈话”等均是以内阁决议通过的形式在这天发表。

  但与历代内阁表明此前“战争责任”、反省并重申“不战誓言”、向邻国道歉的态度不同的是,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在战后70周年发表的新谈话,一直在“道歉、侵略”等关键字眼上表态模糊,闪烁其辞。尤其是“安倍谈话”刻意将台湾与韩国、中国并列,其制造“一中一台”的险恶用心更是昭然若揭。

  其实,我们已经不用去细数日本这个恶邻给中国挖下了多少坑,也不用去计算有多少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更不用去查日本的历史教科书究竟修改了多少次。因为,日本每一次的历史问题上的倒行逆施都是在邻国人民的伤口上撒盐,这不仅让人们看清了日本右翼政客言而无信,两面三刀的丑陋嘴脸,也让我们时刻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中日在地理距离上如此之近,在心理上却又如此之远,这与日本对美国的谦恭形成了鲜明对比。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日本向来崇尚强者,并习惯于与强者为伍。盛唐时,中国不仅文化上强大,在白江口海战中几乎全歼日本舰队,日本由此崇拜中国,自觉地向中国学习。后来大英帝国威风一时,日本寻求与英国结盟,对抗俄国。德国强大,日本则与法西斯德国结盟,并成为二战元凶。战后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单独占领,日本不敢言语,美国大兵性侵日本的女人,那些政客甚至也不敢吭声。如今,在美军军事基地搬迁等问题上,那些政客也不得不看白宫的意思行事。反观日本对待中国,日本军国主义曾经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事过境迁之后,中国人民以博大的胸怀,不计前嫌,真诚的希望与日本走和平相处。然而,日本不仅企图把对历史认知拉回战前,更是叫嚣在南海与美军“敲打”中国。所以,对于一个“服力”,而不“服理”的日本来说,任何的宽容和忍让都无动于衷。更何况,日本本就没理,所以根本就不会同中国讲理。

  对于安倍放弃亲自参拜靖国神社,并以供奉“真榊”祭品取而代之,中国国内有一种颇有听众的声音——“安倍经济学”出师不利,并强行推动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核心的安保法案,激化了内部矛盾致使其支持率一再走低。安倍首相曲线参拜鬼,一方面为了避免刺激邻国,另一方面换取国内右翼势力的支持,从而延长自己的在位时间。但事实上,参拜靖国神社也暗合了当前日本的某种政治倾向和趋势。

  当然,我们从不怀疑日本国内的和平力量,但究竟是右翼的军国主义史观,还是的和平理念在日本占上风?眼下看来,答案已有分晓,日本社会近些年来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沉渣泛起,其国内政坛已经加速集体右转。而且,随着曾经参加过战争的那一代人逐渐逝去,“战后出生的一代”完全执掌政权,日本对外侵略的那一页血腥史,在日本社会正在迅速虚化。此外,在目前日本的政治架构中,尽管安倍政府的支持率不断下降,但却无人能取代安倍。因此,无论是参拜也好,献祭也罢,怎样都掩盖不了日本企图淡化和掩盖侵略战争的本质。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参拜靖国神社的敏感性,安倍是非常清楚的。然而,日本国内一些政治势力仍在顽固坚持错误历史观,对日本军国主义给受害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不但丝毫没有忏悔之意,反而还在极力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挑战二战胜利结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对此,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都应该对日本的错误行径及其危害性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4:54 , Processed in 0.07813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