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30|回复: 0

如松:2000多年前的“淫民”指的是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5 10: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不是我发明的词汇,而是古人的发明。

  战国时期有很多词汇流传于世,比如齐威王的一鸣惊人;吕不韦的奇货可居;赵胜门客的毛遂自荐等等,唯有这个非常著名的词汇无法流传下来,可是,这个词汇是最重要的词汇,决定了中国的历史。

  淫这个字在今天很好理解,我就不解释了,但历史上的含义比今天宽泛的多。

  战国时期,魏文侯第一个开始变法,拉开了战国时期变法的大幕,各路诸侯竞相变法图强,带来了中国社会文化、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今天已经没有疑义。

  变法的领头羊是魏文侯和李悝(又名李克),魏文侯希望国家早日强大的愿望是非常清楚的,一次,二人之间展开了一段对话:

  魏文侯问:“为国如何?”

  李克答:“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文侯又问:“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

  李克答:“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石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魏文侯再问:“吴之所以亡者何也?”

  李克答:“数战数胜。”

  魏文侯说:“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兵以此亡何也?”

  李克答:“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对话中的淫民是一个十分粗俗的词语,李克是智者,学富五车,智者的口中不应该爆出这样的词汇。魏文侯以敬贤著名,更不会习惯这样的词语,但是,二人很显然都认可这个词语,这是为什么?

  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等级制度很严格。贵族就是贵族,平民就是平民,一个人是贵族还是贫民只取决于投胎,当时的国与野就是如此区分的。

  可这就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贵族是世袭的,地主家老婆多,条件好,孩子也多,家族越来越庞大,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可是,农民家娶不起老婆,孩子也少。

  这就形成一个严重的现实。不干活而享受锦衣玉食的人越来越多;干活的人的基数相比地主家的人口越来越下降,每天起早贪黑却吃不饱,有一天,农民不干活了,大不了一起饿死,这还不算什么大事,如果农民扛着锄头到地主家闹事,麻烦就大了。

  按今天的意思是说,不劳而获的人多了,社会就乱。

  而李克嘴中的淫民指的就是这批人,春秋末期,经过几百年的世袭和传承,这部分人相当庞大,都是不干活每天娱乐的人。

  所以,在古人的嘴中,不劳而获,平白无故占有他人的劳动,这样的人就是淫民,和今天那些吃空饷的人差不多。

  魏文侯让李克为相,主持变法。第一步就是夺掉这些淫民的爵位和俸禄,将这些爵位和俸禄用于吸引有本事的人和有功之人,这是李克变法的首要内容。

  有时总是在想,这个词汇在当时太妙了。被夺掉爵位和俸禄之人,一定需要去干活了,这是没办法的事。可以用高官厚禄吸引人才。可是,还有新封爵的那些人,这些人还是会形成食利阶层,可是,淫民这个名词一出,这些人就会收敛,甚至也主动去干活,这个粗陋的词汇可以改变全社会的风气。

  谁愿意戴一顶淫民的帽子啊,粗俗显示出了粗俗的效果,每个人都懂。

  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为什么这个词汇无法传承?源于中国很长时间都是封建制度,皇帝老人家总要照顾自己的子孙、七大姑八大姨,这些人都不用干活,如果淫民这个词汇传承下来,岂不是......,所以,学者们也就见风使舵了。

  淫民就是中国历史不断转圈的动力所在。

  李克的变法首先是夺去了西周以来形成的贵族阶层的俸禄,让她们干活去,用这些爵位和俸禄吸引天下有本事的人到魏国效力,事实很清楚,魏国很快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位霸主;第二个做法就是用法律的形式固定税赋,十税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是实在的,到今天也没有发现货币主动减重的行为,也就是没有货币贬值。当税赋固定、货币价值固定之后,私有财产就得到了保护,人们的劳动和发明创造的热情被彻底调动了起来,魏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今天,中国的几乎所有的始祖都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孔子、孙子都是圣人;范蠡是财神,白圭是商圣,扁鹊是神医,等,圣的含义是在后来的历史中从未被超越!之所以这些“圣”都出自春秋战国时代,李克的变法就是基础,引领了中国法制的潮流,这是古典的金本位(固定了税赋水平和货币价值,私有财产得到保护。但没有彻底的限制王权,是与英国光荣革命的差别)。但即便古典的金本位,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文化、军事、科技、经济的大发展。

  诸侯争霸的时代,大家都必须这么做,否则就要被消灭。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如此辉煌的成就,唐宋形成这样高度的文明,都有他们内在的规律,历史从不会有偶然。

  今天的内容只是随笔写的,可没有任何引申含义,探讨历史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8 18:41 , Processed in 0.1562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