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39|回复: 0

铁马冰河:“靖难之役”的幕后策划者竟是一位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4 15: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悍然举兵,兵锋所向,直指帝都南京,这场战事史称“靖难之役”。

  这场名为“清君侧”,实质为篡逆夺嫡而发起的战争,与明太祖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制定的一项政策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洪武初年,朱元璋为遏制相权坐大,采取了废丞相加强君权的做法,并将诸子分封到各地方为藩王,此举的意图是将地方权力也牢牢掌控在朱氏手中。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十分看重中央集权,于是将子孙们分到各地为王以夯实王权,但分封制的隐患显而易见,朱元璋公然开历史倒车,为其子孙后代“削棘”可谓不择手段,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他煞费苦心制定的这项防止大权旁落的政策不仅无法维系长久,更无法拴住一颗颗蠢蠢欲动的觊觎之心,并且在他死后不久就为他的继任者、皇孙朱允炆带来一场塌天大祸。

  朱元璋的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史载他长得相貌不凡,仪表堂堂,而且劲气内敛,行事低调,并不张扬。因他的封地有保卫边防的重责,所以手下兵多将广,财雄势大,为诸藩中实力最强者。说起朱棣,就不能不提到高僧姚广孝,两人的相识相知,离不开一个“缘”字,更带有一丝略显神秘的传奇色彩。
  “靖难之役”的幕后策划者竟是一位大师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昭告天下广求高僧,然后将这些有道行的大师们分到各个藩国造寺诵经,为去世的马皇后超度、祈福。大德高僧姚广孝精通儒、释、道诸家经典,早已名满天下,他也在奉诏入选之列。尤为难得的是,姚广孝不光是一位有名望的大师,而且刻苦钻研过《易经》、奇门遁甲之方术以及古今兵家之学,更精于权谋,是位出家入世的奇僧。他并不满足于晨钟暮鼓,持斋诵经了此一生,而是追求建功立业,他深谙政治,善诗词,与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高启结交,以同样为僧人出身的元朝开国功臣刘秉忠为榜样,即便出家也从未放弃过欲成就一番大事业与俗世功利的抱负。当朱元璋安排高僧们与诸王子见面时,奇僧姚广孝一眼便相中了气宇轩昂的四皇子、燕王朱棣。

  姚广孝到朱棣跟前毛遂自荐,并悄悄说道:“贫僧若能为殿下所用,定能赠你顶‘白帽子’戴”。朱棣闻言先一愣,继而感觉这老僧似乎话藏机锋,“王”字头上顶个“白”字,不就是“皇”字吗?朱棣直觉这老僧绝非寻常之人,于是当即向父王请求将这位法名道衍的老僧分配到自己的属地。之后,姚广孝便随燕王回到北京(当时叫北平),任大庆寿寺住持。从此,他经常出入燕王府,和朱棣在内室频频密谈。姚广孝谈古论今,分析时局,他心思慎密,鞭辟入里,堪称字字珠玑,朱棣不由得心服口服,大有相见恨晚、如获至宝的感觉。从此,姚广孝当仁不让地成为燕王手下第一谋士。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去,因他最为器重的太子朱标早逝,因此特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是为建文帝。朱棣雄才大略,手中本钱颇厚,心中觊觎皇位已久,但冒天下之大不讳夺取侄儿的宝座,未免心里发虚,因此一直举棋不定。姚广孝却嗅到机会,他觉得期待已久的时机近在咫尺,于是怂恿朱棣当机立断,策划并发起了明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明史》这样说姚广孝:“首赞密谋,发机决策......论功以为第一”。可以说,没有大师姚广孝,就没有“靖难之役”,更不会有日后那位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

  还是回到建文帝上位后,姚广孝劝朱棣尽快起兵来个取而代之,朱棣却首鼠两端,不敢做出决断。据说朱棣每天绕室彷徨、长吁短叹,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姚广孝力劝朱棣当机立断,否则黄花菜都凉了。朱棣对他说:“现在建文帝似乎并未失掉民心,臣属们也颇拥戴他,我若贸然起兵,一定会成为天下共同讨伐的对象,可谓祸福难料啊”!长于周易、精于天文地理的姚广孝不得已祭出狠招:“我夜观天象,深知天下应该是殿下你的,天意在你这边,民意属谁已不重要”。朱棣闻言虽然动心,但依旧下不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他仍旧整日眉头紧锁,恍恍惚惚,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朱棣患得患失,姚广孝心急如焚。

  姚广孝见朱棣的状态十分担心,他深知机会稍纵即逝,也懂得阴计外泄的后果,他苦思对策,忽又心生一计。某日,姚广孝来到燕王府,他见燕王还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于是劝道:“殿下在府里闷坐,难免东想西想,烦躁不安,倒不如出外喝喝酒散散心”。朱棣闻言大喜,忙换上一身寻常衣服率几个侍卫拉着姚广孝找到一家小酒馆喝酒解闷。两人酒酣耳热,正喝得高兴,旁边一位苍髯老者直盯着朱棣,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那老者见四下里无人,突然疾步走到朱棣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压低声音说道:“殿下怎么到这样的地方饮酒,为何如此不爱惜自己啊”!朱棣大惊,他暗想:“自己与这人从未谋面,他怎会认出自己呢”?正在犹疑之际,那老者说道:“小人叫袁珙,自幼拜世外高人为师,学习易理相术,能知过去,卜未来,尤善相面。您仪表堂堂,不怒自威,虽然您穿着和平常人一般,但气概非凡,所以小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朱棣心知遇到高人了,忙带着这位老者回到府里,准备让他好好给自己相相面。那老儿故弄玄虚,装作仔细掐算了半晌,然后慢慢说道:“如今您虽然只做得个燕王,但命中有君临天下的气象,过程虽有些小磨难,日后一定会成为太平天子,天下苍生都会沾您的福气并享受到您的恩泽”。朱棣一听,胸中顿时充溢出万丈豪情,先前的犹豫狐疑一扫而光,他渐渐坚定了起兵的决心。

  其实,这位神神叨叨的袁珙“大师”不过是姚广孝花钱雇来的江湖术士,这颇具戏剧性的场景也由姚广孝亲手导演,目的是坚定朱棣发兵取代建文帝的信心。姚广孝智虑深远,他毕竟不是袁珙那一类空口欺人的江湖骗子,为促使燕王下定决心,他也算蛮拼的,可谓绞尽脑汁了。

  姚广孝见朱棣深信自己上应天星,觉得火候已到,于是对建文帝上位后极力挤压诸王生存空间的有利形势作了更为深入的分析,此时起兵可谓名正言顺。他又积极襄助朱棣训练兵马,打造兵器,为掩人耳目,他命人在燕王府里养上一大群鹅,利用鹅群的聒噪声掩饰打造兵器的叮当声与士兵操练时发出的声响。

  建文元年(1399年)夏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发难,史称“靖难之役”。文献记载,燕军起兵誓师时,突然黑云压城,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不一会儿便下起了倾盆大雨,疾风暴雨来势凶猛,竟然将燕王府屋顶上的瓦片刮将下来,碎瓦片落了一地,将士们面面相觑,瞠目结舌。燕王见状心头打鼓,他语带颤栗地问姚广孝:“此乃不祥之兆,莫非是老天警告我们不得出兵”?姚广孝呵呵一笑:“殿下休得担心,此乃祥瑞之兆,岂不闻‘飞龙在天,从以风雨’之说吗?您就是那呼风唤雨的真龙天子,大军出马,就要换黄(皇)屋了”!朱棣听后转忧为喜,他按捺下惊惧之心,誓师之后,燕军大举挥兵南下。

  姚广孝急智过人,他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表现出极高的权谋手腕,几句话就稳固了军心。

  燕军倾巢而出后,姚广孝奉命留守燕都北平,但“靖难之役”的整体战略战术都是由他谋划制定的。战争开局比较顺利,燕军一路摧枯拉朽,不久就打到了山东境内。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燕军主力围攻济南,不曾想却遇见了对头。山东参政铁铉性情刚烈,统兵有方,他屡次拒绝朱棣诱降,并率羸弱之兵矢志固守济南,燕军数次攻城均被守军击败,城下遗尸累累。

  朱棣见济南城坚如磐石,久攻不克,只好命令将济南城合围,准备困死守军。

  燕军在济南城下鏖战三个月,无奈那铁铉有勇有谋,软硬不吃,他指挥守军前赴后继,精血守城,攻城燕军死伤惨重,朱棣也差一点被守军砸死。铁铉有勇有谋,而且意志坚定,致使朱棣无计可施,大军被牵制在城外寸步难移。姚广孝闻讯后命人飞马送来快信,建议朱棣撤军返回北平。姚广孝认为,朱棣与侄儿朱允炆争夺天下,与朝廷诸大臣乃至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不必在意一城一池之得失,更不必大量杀伤明军,激起公愤,引来更激烈的反抗,而是集中力量直捣明都南京,毕其功于一役。朱棣采纳了姚广孝的建议,大军休整一番后,再次南征。这一次朱棣率燕军主力果然绕过各大中城市,一门心思的扑向帝都南京。经过一番浴血苦战,南京陷落,建文帝不知所踪。果如姚广孝所料,南京被燕军攻陷后,驻守各地的明军纷纷望风而降,朱棣顺利地坐上龙椅,大明的江山轻易的换了主人。朱棣记恨铁铉,于是下令将他处以寸磔酷刑,这位建文忠臣死时年仅37岁。姚广孝高瞻远瞩,料事如神,不愧是“靖难之役”的首功之人。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姚广孝“直捣南京”的神策,以朱棣有限的军事实力,“靖难之役”的结果或许不会如此顺利。假如朱棣死抱攻城夺地的过时战略,驻守全国各地的明军定会大举勤王,这场战役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假如真的打到那个份上,鹿死谁手,难以预料。

  没有姚广孝的精细谋划与推波助澜,朱棣未必敢放手一搏;没有姚广孝的神机妙算,燕王朱棣也未必能化茧为永乐大帝。与其说朱棣是“靖难之役”的发起者,不如说高僧姚广孝才是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剧的幕后总导演。

  朱棣当了皇帝后,感于道衍大师(姚)的辅佐之功,授予他官僧录司左善世一职,永乐二年(1404年)加封太子少师。晚年的姚广孝,对官场的凶险争斗有些厌倦与畏惧,但却不愿意放弃毕生追求的事业,于是将几乎全部心思都放在对太子、太孙的辅导与讲授上,并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与《太祖实录》等鸿篇巨制。为躲避官场激斗的漩涡,姚广孝终身未改僧人身份,事实证明,这顶僧帽子确实让他避开了多少妒功忌能与明枪暗箭,姚广孝韬晦有术,实为明智之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21 09:1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