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06|回复: 0

金岩石:疯牛行情还能延续多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7 13: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一次经济下滑的信号都会指向更深层次的改革,并创造着触底回升的预期。制度改革加触底回升的预期,从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影响股市,让股民更困惑,让“疯牛”更疯狂。

  4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这是自2008年11月以来降幅最大的一次,可谓一反常态!如此激烈的“降准”若还属于“稳健”的范畴,政策解读者的智商就有问题了。然而股市中狂欢的人们却几乎没有感觉到宏观经济的焦虑。

  货币政策基调的变化显然不是针对股票市场的,近期最令人心惊肉跳的经济数据是社会用电量的增长速度。第一季度社会用电量增长仅0.8%,比去年同期回落4.6%,创下过去5年的新低!

  这个数据为什么重要?因为它是“克强指数”的三个核心指标之一,而且是最核心的指标。2007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对来访的美国驻华大使讲:我关注经济运行状况主要看三个指标,其一是耗电量,其二是铁路货运量,其三是贷款发放量。在场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编辑就创造了一个名词,把这三个指标编成一个指数,称其为“Li Ke Qiang Index”,即“克强指数”。

  “克强指数”特别是其中的社会用电量指数,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很有效地超前反映宏观经济动态。2013~2014年,社会用电量增长速度显著下滑,从2013年的7.6%下滑到2014年的3.8%,今年一季度又下滑到0.8%!若根据过往的相关性对比,意味着GDP的增长速度下滑到2%~3%!经济增长和股票市场的走势背道而驰如冰火分明,一边如火如荼,一边如泣如诉。为时不久,实体经济的低迷也将传导至股票市场,或将成为让股市降温的冷水,却未必改变牛市的趋势。

  我曾经讲过,中国股市几乎不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却一直是制度变革的风向标。尤其是在制度变革拉开帷幕之时,投资人的情绪会进入癫狂状态,驱动新一轮“疯牛”行情2005~2007年的大牛市是一轮“疯牛”行情,直至2007~2008年中国“疯牛”遭遇美国“海啸”,群体性的癫狂才如梦初醒,并迅速转变为恐慌性的抛售。今日不同,尽管“克强指数”显示的趋势已非常接近2007~2008年的状态,但只要新一轮金融“海啸”不发生,中国经济本身的下滑尚不足以改变股市投资人的情绪状态。

  制度变革的帷幕已经拉开了,此前人们所关注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已经纳入议事日程,《证券法》修订的初稿完成了。市场还在期待什么呢?在我看来,市场的预期已在遥望2017年的“十九大”,希望新一届党的会议能够提出更高的改革蓝图,让“深化改革”落在实处。在这样的背景下,宏观经济的加速下滑会成为股市调整的借口,却未必能改变非理性繁荣的股市。每一次经济下滑的信号都会指向更深层次的改革,并创造着触底回升的预期。制度改革加触底回升的预期,从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影响股市,让股民更困惑,让“疯牛”更疯狂。

  股票市场的情绪周期会不断驱动非理性繁荣,但由于中国股市还没有成长为价值驱动的市场,投资人不能盲目崇拜长期价值投资。在这样的市场中,人们可以选择退出,享受“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惬意,少赚一些令人心惊肉跳的金钱,多找一些可能更有价值的机会。风险就在面前,趋势随时可能逆转,但却无人能够准确预测趋势性逆转的“拐点”。

  还记得在2007年股市最疯狂的时候,有位股民唱出了一句“死了都不卖”。此曲一时传遍大江南北!不久前,这位股民的歌声又出现了,这次是用《小苹果》的曲调唱出了“我的小牛股”。也许可以说,这是本轮“疯牛市”接近其顶点的暗示,代表“精神的传染”已升华到艺术境界,令人们如醉如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4 08:09 , Processed in 0.0938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