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22|回复: 0

林泉忠:你会选择“新加坡模式”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7 07: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加坡对笔者而言,一直是一个若即若离的「存在」。

  1986年身在香港的笔者,人生第一次拿护照出国旅游,去的国家就是新加坡。那时的新加坡,开国不过二十年,早已呈现「东方瑞士」的气派。导游的一句话在我幼小的脑海里盘旋至今今:「新加坡人都很踊跃去交税,因为大家知道这些税都会用在我们身上」。

  1991年身在东京,上了大二的笔者,写的人生第一篇小论文,就是评论新加坡的政治。那时李光耀才刚卸下总理一职,交棒给吴作栋不久,笔者却在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新加坡正在构筑『李氏王朝』,真命天子是李公子显龙」,若干年后,果然……。

  不过话説回来,在此之前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GDP)居四小龙之首,然而如今只有新加坡的三分之二。数字会説话,李光耀奠定的「新加坡模式」确实在发展经济与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让人刮目相看的效能。

  所谓「新加坡模式」是李光耀以父权主义为本位的儒家传统政治思维,糅合以法治主义为主轴的西方制度原理而融汇而成的「东(方)西(方)复合型治理体制」。该体制生成的年代,正是冷战时期东(东欧、苏联)西(西欧、美国)高度对立的时期,东北亚与东南亚的亲美独裁政权如韩国、台湾、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一个个涌现,新加坡只是其中之一。

  虽然这些国家的独裁者藉经济发展来正当化其威权体制的存在,不过这些「开发型威权政体」(developmental dictatorship)大多在八十年代后期纷纷走向「现代论」者所指出的方向:随著经济发展,中产阶级大量出现,最终促成威权政体的「民主转型」。

  只不过,新加坡却成了典型的例外,这个东南亚唯一的先进国家以其傲视同群的经济成就,説服其国民继续支持执政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的政治体制。诚然,这种説服伴随着对国民言论与新闻自由及对在野势力的压制。

  而这种适合经济高发展却又能巩固政权的「新加坡模式」,自然成了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强调「依法治国」的中国在「崛起」时代寻求长治久安、千秋万世的参考对象;甚至在史无前例的香港学运后,还成了北京最想借鉴的「治港新模式」。事实上,「八三一决定」正符合威权政体维持权力的「民主」思维------容许一定程度的选举,但选举结果必须是可控制的。

  记得1998年笔者在哈佛大学的一场研讨会上拿新加坡和香港做比较,指出「新加坡有民主无自由;香港则是有自由没民主」,近二十年过去,情形未变。

  东亚一代政治强人仙逝,引发两岸三地对李光耀缔造的「新加坡模式」议论纷纷。五十年前刚建国的新加坡人均收入与台湾不相伯仲,如今已是台湾的两倍,笔者在脸书fancbook询问经过「太阳花学运」洗礼后台湾年轻人的意见:「如果今天你有机会选择,你会选择新加坡模式吗」,随即有不少回复:「不!」。

  如何评价「新加坡模式」或李光耀强调的「亚洲价值」,或许本质上是价值取向的问题,如果在后学运时期的香港年青人中做调查,恐怕答案与台湾相比,也不会相去甚远。这也是在提醒当今的为政者:经济在21世纪的华人社会已愈来愈难成为维持威权政体最有效的因素。

  事实上,尽管「新加坡模式」成效斐然,却没有任何国家成功加以复制,印证了其缺乏普遍性原理的局限。而在没有政治强人的后李光耀时代,尽管依旧层层设限,如今执政人民行动党的得票率却也已跌至六成,「新加坡模式」在当地还能否走多远,本身也是未知之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19:05 , Processed in 0.1878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