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95|回复: 0

碧翰烽:仇和被查,哪四类官员更危险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0 08: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人民日报报道,3月18日,关于云南官员的消息接二连三登上各大媒体: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被免去领导职务;昆明市委常委、副市长谢新松接受组织调查;云南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欣接受有关部门调查……据知情人士透露,谢新松是仇和在沭阳时的秘书,对仇和的执政思路非常熟悉,悟性很强。

  落马官员如此之密集,也许云南的塌方式腐败才刚刚开始。

  仇和,一个标签繁多的争议官员。他是改革强人,是政坛能吏,是官场明星,也是落马的省委副书记。注定要留给人们更多的反思和追问。

  从他的身上,可以发现一些鲜明的特征,而正是这些特征,也警示着一些官员,需要深刻反思自己的执政方式和施政动机。

  当仇和落马之后,有四类官员应该深刻警醒,需知危机可能就在你的身边:

  1、喜欢折腾的一把手。不折腾,这是一种对人、事、信仰的坚持,是一种坚定不移的精神。胡锦涛主席在纪念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用北方方言“不折腾”来表明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的决心。

  之所以提出“不折腾”,就是因为现在有不少的官员喜欢折腾,尤其是大权在握的一些“一把手”们。他们总是按照个人意志来行事,不守规矩,不按规则,想怎么出牌就怎么出牌,似乎那个地方那个单位就是他个人的“一亩三分地”。

  观察仇和的仕途,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正职就折腾,副职就消停”:任沭阳县委书记,折腾;任宿迁市委书记,折腾;任江苏副省长,安静;昆明市委书记,折腾,云南副书记,又安静了。仇和名满天下的几次改革,都是在当一把手,担任副职时则相对消停。

  媒体曾这么报道仇和担任县委书记时的反腐:仇和从外县调入一名纪委书记,一位检察长;媒体还这么报道他的改革:任宿迁市委书记期间,他卖学校、卖医院,“一卖到底”。这就是中国现实中的一把手,虽然级别不高,但人权财权全部集中在一人手中,可以随意调配干部,还可以随意给经济发展定方向,几乎是全才。

  当一把手,不管是对老百姓还是对手下官员,仇和都很“仇”,变成副职后,他就变“和”了。可见,仇和的“仇与和”不是随着阅历改变而变的,而是与权力大小直接相关。当一把手,权力大,想干就干,想怎么干怎么干,既不管支持的人是多是少,也不管是违法还是不违法。

  2014年12月21日至22日,云南省委常委会召开年度民主生活会。仇和反思:总觉得自己是副手、是配角,在攻坚克难上主动性不够高,存在要我干与我要干的矛盾……从中可以看出仇和在副职上的“安静”与“不安”,总之还是喜欢折腾。

  2、喜欢大拆大建的官员。从当前落马的贪官来看,有九成都与房地产有关,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大拆大建”的动机所在。

  可以说,在今天的官场,大拆大建对于一些领导来说,往往都是充满激情与豪气的,乐此不疲。美其名曰是为了发展,实质上里面掩藏着太多的政绩观和利益链,真正又给老百姓带来了多少实质性的利益呢,尤其是与贪官和开发商相比较。一些落马的大拆大建官员可为佐证。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2009年11月,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金华村村民唐福珍,在面对政府不断逼近的破拆队伍时,一次次举起油桶,把汽油浇在身上,要求停止强拆,对话协商解决拆迁争议,但是拆迁方并没有理会,最终唐福珍选择了在自家天台上“自焚”。而当时的成都市领导就是因为大力推进拆迁而被坊间称为“李拆城”的李春城。

  被老百姓称为“季挖挖”的原南京市长季建业,在他主政南京的几年内,满城开挖,把六朝古都变成了个大工地。《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面对“季挖挖”的责骂和高压,有些区县干部只能将任务层层分解,一级压一级,限时限量完成。一些强拆项目,甚至提出底线是“只要不死人,不死在现场,什么手段都能用。”

  据《财经》杂志报道,原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孙善武在担任洛阳市领导时,强势推进旧城改造,“别人不好拆迁的地方,只要孙善武一去,就很快拆光了”,因此被群众称为“孙善扒”。而在扒房的过程中,因管理不善,九朝古都的不少文物建筑都被破坏,而洛南地区4万亩耕地被建成了行政区和商品房。

  当然,仇和的大拆大建也不示弱。有宿迁官员回忆仇和强推车拆惨状:铲车、吊车开路,公检法加上居委会的干部,一共出动300多人,居民限时搬完。“有个妇女的柜子太大,搬不出来,铲车上去了,轰,房子推倒了,埋在里面。这个妇女一下子昏了过去。”

  当地流传的顺口溜,十分形象地再现了仇和强拆之狠:拆了你别哭,没拆你别笑,那是仇和没看到。

  3、铁腕霸道不讲法治的官员。这是仇和最为鲜明的特征。仇和曾经反问质疑者,“不用强制力量行不行?中国要用50多年走完西方300多年的路,怎么走?只能是压缩饼干式的发展。”这段现场描述,和仇和自己的解释,淋漓尽致地把中国基层官员的霸道与蛮横以及权力的任性呈现出来了。

  仇和强行扣除公务员工资的10%甚至20%修路,甚至离退休人员的工资也被扣除10%用作交通建设。“当时全县干部队伍简直炸了锅,但大家敢怒不敢言,他是县委书记,又是市委常委,地位特殊,告状都没用。”媒体还报道,为了治安好转,仇和给公安下指标,当地官员说,“治安当然是好了,但肯定也错抓不少人。”尽管如此,仇和仍然如此说道,“不要截然把人治和法治当成是非的两极,承认宿迁的现状的话,能不能用人治来推动法治,用不民主的方式来推进民主呢?”

  在社会进步的今天,那种以铁腕、霸道作风见长的官员,显然已经不符合“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因为铁腕、霸道属于典型的“人治”方式和思维,其动机也值得怀疑,要么是为了追求个人的政绩,为了位子,要么可能还涉及到其它的利益输送。还有,铁腕、霸道之后就养成了绝对的权力,没有制约、没有监督,就必然会滋生腐败现象和权钱、权色等交易。

  4、喜欢傍大款商人的官员。现如今落马贪官的背后,一般都有一个神秘或公开的商人。仇和也不例外。

  据新京报报道,梳理仇和的执政路线,会发现一个浙江籍商人刘卫国的商业版图,几乎是跟着仇和的仕途在扩展。刘卫高,此间被媒体称为与仇和“一路同行的神秘商人”。在江苏宿迁,刘卫高商业版图崛起就在仇和主政期间,“他一个人就盖了半个宿迁城”。后来,他所开的“苏N00000”牌照劳斯莱斯黑色轿车在宿迁消失了,再后来,刘卫高在昆明参与开发建设“几乎都等同鬼城”的各种新区。仇和到昆明所谓“人地两疏无亲无故”不过是“隔壁阿二不曾偷”的伪言而已。仇和与刘卫高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们一直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在于,现在一些官员喜欢和大款打交道,喜欢傍大款,不太爱交穷朋友,交普通平民百姓。他们乐意为这些大款商人冲锋陷阵,不惜与他们口中所称要爱护的老百姓争夺利益。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热衷的是上大项目,建大马路,建标志性建筑,而对于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就业、环保、社会保障,往往没看到特别的热心与操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4 01:09 , Processed in 0.5635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