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95|回复: 0

叶檀:不站在道德至高点看两会提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0 19: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改革是个不断划清边界、各利益团体和平博弈的过程。规则一旦制订,则大家遵守,没有法外之人法外之地。

  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提出各种税收优惠提案,有金融投资界全国政协委员陈东征先生提出完善私募基金税收政策,降低创业投资基金的税收优惠门槛,改进创业投资基金应纳税所得抵扣政策,将抵扣主体从基金改为投资者。另外还有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残疾群体就业税收优惠等各项税收优惠提案。

  在立法法15年来首次修订、清理税收优惠政策之际,上述提案格外扎眼。但这些人站在自身的立场行事并没有做错。他们站在各自的行业、利益、地域立场,提出熟悉领域的提案,正是参政议政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不同意这些代表委员的提案,反对一方可以提出理据更加充足的提案,供有关部门参考。重要的是双方都有自己的代言人,进行有规则、有底线的博弈,得出结论付诸制度后各方遵守,体现对制度的尊重,这才是社会的良性发展,制度能力与理性精神的体现。通过不断的博弈、矛盾释放,整个社会运作成本反而能够降到最低。

  可怕的不是双方进行博弈,而是在博弈过程中没有游戏规则制约,任由某一方实行一言堂,或者双方均无规则意识,自以为占据至高点,博弈变成无法调和的你死我活,社会运作成本将升至最高,这就是中国改朝换代时经常发生的情况。代价可以高到什么程度?改朝换代死亡率往往在70%、80%左右。

  不仅争论双方持有什么观点,如果民众、纳税人也持有道德至上的观点,认为代表委员为自己地域、行业发表提案是可耻的行为,这些人应该像古代的钦差大臣似的,秉持公心为民鼓与呼。因此,如果看到自己不满意的提案,人们往往从道德上进行打击,而不是从制度上补漏。这样的观念是可悲的,我们本应该寄希望于本人的理性和制度的底线救助,而不是寄希望于青天。

  制度补漏分为几种,如果某个代表或委员提案雷人缺乏常识,说明遴选机制存在问题,将缺乏参政议政能力的人拔到了一个高度,要改变的是遴选机制中的漏洞;如果有人对某个代表或委员提案不满,却无法可施,那么需要增加相对行业的参政议政力量,以取得均衡。有人认为代表委员中富裕群体占比太高,举出实际的数据,需要的是增加代表劳工一方的力量,而不是把富裕群体批倒批臭。

  参政议政不是取得道德至高点的过程,而是各利益群体和平博弈的过程,人大是建立根本游戏规则的权力机构,一旦制订了规则,大家共同遵守。

  改革也是不断划清边界的过程,有些边界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3月8日,针对不动产登记制度注明使用权让“全国业主变房客的质疑”,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公众对不动产登记问题存在一些误解,不动产登记完全是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的。新版不动产权证书上设置的‘使用期限’,不是房屋所有权期限。‘使用期限’是指土地使用权和海域使用权的期限。使用权有期限,所有权无期限,两权分离。”这是个划清边界的过程,首先划分使用权与所有权,而后划分附着在使用权与所有权上的权利义务,最后关注细节,如果不动产登记证确实容易引起误解,应改辄改,以免贻误后来的不动产制度改革。

  另一方面,重修立法法也是重新划定边界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因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所以税收征收权力被让度给国务院,现在改革到制度层面,人大重新收回税收立法权,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次的边界在人大与国务院,而税收关系到所有人、所有企业的权益。

  不断划清边界的过程就是改革深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博弈、不断回归公平与理性的过程,就是各方权益受到保护的过程。大的边界包括中央与地方的财政边界如何划分,权力与个人的财产边界如何划分,小的边界包括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新的股东有什么权利义务,所有的这些划分过程,正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过程。

  博弈与划分边界是参政议政的前提,是改革本身也钭贯穿整个改革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19:12 , Processed in 0.17216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