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54|回复: 4

孙海岗:柴静雾霾纪录片伤害了谁的奶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4 07: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无论是谁,在制作类似于《穹顶之下》这样的纪录片之前,都会三思再三思。比起打打杀杀,恩恩爱爱,愁愁怨怨的商业剧,这种剖析现实的纪录片背后,隐藏着很多无法预料的风险。

  然而,这件事情,竟然被一个看似弱不经风的女人做了。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和她的团队坚持了下来?

  答曰:爱的力量!当我把这四个字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引来很多同学吃吃的笑声。的确,我的这种腔调,实在太好莱坞化了。

  尽管这部片子的驱动力是爱,但也不可避免地伤害了一些人的奶酪。对一些人来说,吃得上饭比呼吸更干净的空气更重要;还有一些人,可以通过制造雾霾谋取暴利并借此逍遥生活在没有雾霾的环境中,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美诸国。

  这些人,恐怕是对柴静肆意批评、攻击、辱骂的主体力量。

  那么,柴静雾霾纪录片将伤害到哪些人的奶酪呢?

  首当其冲的,是三桶油。无论是中石油,中石化,还是中海油,都将因为这部纪录片,成为国民心目中雾霾的一大元凶。如果纪录片有关能源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被采纳,这三家公司将失去垄断地位。习惯垄断性经营的三桶油,如果被迫迎接市场竞争,短期内将是很痛苦的,竞争格局一旦变化,很多人将因此丢掉饭碗。

  其次,是大大小小的煤矿。煤矿的市场化,造就了很多富豪。在这部纪录片里,各种品质的煤炭,成为中国雾霾的制造者。如果按照片中的英国治污经验,很多煤矿将被永久性关闭。没有被关闭的煤矿,也将可能被勒令在煤炭销售之前,必须完成洗煤环节。这又将砸坏很多人的饭碗。

  第三,是各种依靠财政补贴维持生存的“僵尸型”企业。这些僵尸型企业之所以长期存在,是因为他们负担维持地方GDP规模、就业等维稳责任,现在,这些“僵尸型企业”,尤其是遍布华北地区的钢铁企业,将有可能因为得不到财政输血,而变成“真尸”。担心钢铁职工大规模下岗会影响稳定?拜托,以前又不是没有出现过国企员工大规模下岗的先例!

  第四,是房地产行业。这一点被很多论者忽略。纪录片里提到,中国钢铁、水泥等重污染,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之所以被输血,被苟延残喘,是因为很多人还沉醉于城镇化推动的房地产跃进前景中不可自拔。据片中提供的数据,中国目前的城镇化设计规模和房地产建设容量,可以容纳34亿人居住。换言之,房地产至少是中国制造雾霾的原动力之一。

  第五,是环保部门。自然,这部片子在批评环保部门的同时,也为他们的无所作为做出了辩解,将来,他们的权力会增大。问题是,权力大增的同时,责任与压力也会大增,很多环保官员将会出现严重的不适应。

  自然,柴静纪录片在努力消灭某些产业某些岗位某些饭碗的时候,也在力图为这些即将被夺去奶酪的人,提供了新的转型方向和机会,这就是环境保护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业,股市甚至也出现了“柴静概念股”的炒作!

  2014年的好莱坞大作《星际穿越》,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重的危机性问题:如果21世纪的人类继续这样奢华地消费下去,人类很快就会将地球环境完全破坏,并被迫去寻求地球以外的生存空间。

  中国雾霾的存在,给全体国人,尤其是与制造雾霾相关的行业和个人,提出一个选择性命题:是继续在严重雾霾中狂欢,还是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去营造一个相对清朗和干净的生存环境?

  是时候做出抉择了!

  2015年3月3日星期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4 08: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赞成占豪的观点。中国需要平衡发展。如果按照她的逻辑,那么最该禁止的应该是汽车,因为它不仅污染环境,还每年造成几十万人死亡,数以百万人受伤。你愿意,可是可能吗??柴静本人就开大排量的汽车,凭什么她可以,别人就不行??她有车了就可以了??是吗??她住上大房子了,没有住上小房子的人难道没有资格改善住房吗???既然是她提出来的,那么就应该先请她不开车,住小房子。她不能光说不练,对吗??看似合理的背后我看到了一颗祸心。既然她那么爱国为什么加入美国国籍???有兴趣你可以看看占豪的相关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4 17: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




中新网: 德议会高票通过延长救助希腊
    评:德国遇到希腊这样的猪队友,也无可奈何,有点像二战希特勒德国遇到的意大利盟友,不仅帮不上忙,还要德国派军队帮意大利战斗。希腊人有点无赖了,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我就赖账,就赌德国不敢把希腊开除出欧元区。




新华网: 英国威廉王子抵达北京开始访华
    评:女王来还差不多,王子他爹还是王子那,来中国看看,多了解了解,已经不是1840年了,有助于英国调整好心态。




环球网: 美高官称中韩借慰安妇问题“挑衅” 遭韩朝野痛批
    评:美国政府考虑的是美国利益,现在想利用日本,搞美日韩同盟,自然不希望韩国因为慰安妇问题,和日本不和,可惜没有用对方法,这样挺好,美日韩同盟成型不了,实际上是对韩国利益的最大保障,也是中韩关系健康发展的需要。




(东方)


==================================================================================================




新浪网: IMF或拒绝向乌克兰提供财政援助
    评:IMF的意思是说,二毛如果还不停火,援助就完犊子了!




新浪网: 多家网站暂停彩票销售 互联网售彩或全部停止
    评:这个行业的问题,等中纪委巡视组巡视到的时候,必见真章!




新浪网: 资料视频:柴静专访丁仲礼探讨减排
    评:【以科学名义耍流氓也是流氓!流氓不会因他是科学家还是政治家,而要看其做事是否下作。发达国家要设定自己的人均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2倍多到6倍多,这多无耻!】视频很有教育意义,让我们看到有很多负责任的国人在为国为民争取发展权利和国家利益!向丁院长致敬!




新浪网: 关于泰国高铁的中日博弈
    评:泰国答应中国的事是不能变的,否则中国不但不答应,最重要的是自己可能错过中国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至于它是否想搞两个标准,则要看是不是想给自己添麻烦。




新浪网: 中石油高层亲自撰文反击柴静
    评:1、pm2.5主因是煤烟尘和汽车尾气;2、中国油品含硫量远高发达国家,最新标准虽近,但炼油并未全面升级,大量油品含硫量仍很高(霾天刺眼即空气中硫所致);3、煤烟尘和尾气会反应加重雾霾;4、pm2.5是悬浮颗粒,随风跨省大范围流动,非一地之事。




凤凰网: 俄前副总理遇害,系“精心策划”
    评:【谁是谋杀俄前副总理的凶手】俄罗斯总统普京第一时间谴责枪杀事件,称这是一起“残忍的谋杀”,并亲自下令追查此案。普京表示,在涅姆佐夫即将领导周日于莫斯科举行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前夕,这起枪杀事件可能是有人雇佣枪手制造“衅端”。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迅速对该“残忍谋杀“展开公正和透明的调查,确保将案犯绳之以法。涅姆佐夫是个怎样的人?为何引起这么大轰动?又是谁谋杀了他呢?涅姆佐夫是谁?俄罗斯前第一副总理,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的养子,曾被叶利钦作为接班人培养,后在政治博弈中败给普京。在其政治生涯中,涅姆佐夫主推私有化,是俄罗斯亲西方政治家的代表。1997年,他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第一副总理,主管能源改革。他雄心勃勃,本来很有希望接任叶利钦成为总统,但1998年8月俄罗斯股市崩盘,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涅姆佐夫政治生涯遭受滑铁卢,最终被迫退出总统大位竞争。随着普京掌权,涅姆佐夫也越来越边缘化,2000年代在俄罗斯政坛丧失了立锥之地。2005年竟沦落到担任时任乌克兰总统尤先科的顾问的地步。2010年代,他开始作为西方代言人以反对派的面目出现,利用西方在俄罗斯的NGO组织和自己的影响力,多次组织大规模游行,以普京反对者的面目示人。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这么大轰动,原因是涅姆佐夫是俄罗斯国内西方的代言人,他支持乌克兰亲西方的亚采纽克政府,反对普京,经常发表针对普京的反对言论,在乌克兰问题上和西方如出一辙。在美俄较劲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作为美国代言人的涅姆佐夫被枪杀,自然会引起西方的轰动。而且,西方的媒体用大量的篇幅报道它的反普京身份,并暗指普京是杀死他的凶手。那么,到底谁是凶手呢?一起凶杀案,我们要想知道谁是凶手,首先得辨别凶杀的性质,然后再分析相关联系。这起凶杀是什么性质?从普京第一时间发布谴责,并表示这是“残忍的谋杀”看,这是一起有计划的谋杀,不可能是偶然事件。所谓情杀之说,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普京称这很可能是“买凶杀人”,充分说明这最可能是一起策划的谋杀。有计划谋杀的性质确定了,那么正常情况下,谁得利最大谁就最可能是凶手,谁受害谁就不太可能是凶手。那么,谁最可能是凶手呢?我们不妨列一列主要嫌疑人,并加以分析。一、普京:西方媒体将矛头指向普京,试图将凶杀案联系到普京身上。但是,稍有理性的人都知道,普京杀一个对自己毫无威胁的反对者,不但自己得不到任何好处,还可能给自己惹上大麻烦,充满后患,哪个政治家会这么干?普京再蠢,也不会在总统府附近枪杀一个翻不起大浪的反对派。特别是,在和西方尖锐对立的时候,更不会给西方这种打击他的机会。所以,最不可能杀死尼姆佐夫的就是普京。试想,普京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放出国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胸怀,这又怎么可能相反而行呢?二、美国:有人说,是美国为了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制造麻烦,杀死涅姆佐夫嫁祸普京。这种可能性也几乎没有。美国又不蠢,普京在俄支持率超过80%,一个无足轻重连一个市长都选不上的涅姆佐夫,就是死一百遍,客观上构不成对普京的任何打击,反而可能增加俄罗斯民众更多反感而支持普京。更何况,涅姆佐夫还是美国的内应,不管怎么说有一个人领着一股力量给普京制造点麻烦的人还是对美国有利的。在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情况下杀死自己的代言人,这不是CIA智商干的事情。三、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有一种猜测认为,是乌克兰民间武装干掉了涅姆佐夫,因为涅姆佐夫支持乌克兰政府。在占豪看来,这种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原因是民间武装能不能得到支持在于普京政府,涅姆佐夫一分钱作用也不起。在这种情况下,精密策划杀死涅姆佐夫不但浪费子弹,更浪费无意义的精力,何况乌东刚刚达成停火,干嘛没事找事?更何况,不管怎么说这是给普京制造麻烦,乌东这么做没好处还可能得罪普京,毫无利益可图。所以,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几乎也不可能干这件事。四、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那么,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可能吗?这种可能性倒是不小,原因是俄罗斯有大量的新增穆斯林,其中必有一些受极端思想影响的人。由于涅姆佐夫公开谴责查理事件中极端主义的行为,这可能让俄国内的极端主义分子不爽,择机谋杀了涅姆佐夫。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占一半。五、乌克兰政府:在占豪看来,乌克兰政府或亲乌克兰政府的纳粹主义分子也有可能是雇凶杀人者,原因是这帮既蠢又无节操无下限。在他们还是反对派的时候,就雇佣狙击手狙杀示威民众和警察以制造混乱,在乌克兰内战时针对平民的杀害屡见不鲜,各种虐囚更是层出不穷。种种证据表明,是乌克兰政府军击落了马航MH17客机。考虑到他们的智商和底线,考虑到他们对普京的恨,考虑到他们无法对普京造成任何伤害,哪怕能给普京制造点麻烦在他们看来都是有意义的。所以,他们倒是可能买凶杀死涅姆佐夫以嫁祸普京,给普京制造点麻烦。对他们来说,有点破罐破摔的味道,就是能给普京制造多少麻烦是多少麻烦,有比没有好。而且,最后在被射杀时,和涅姆佐夫一起的还是一个90后乌克兰女孩。如此我们可以推断,相关杀手完全可以通过这个女孩的行踪,来掌控涅姆佐夫的行踪,以方便择机下手。如此,也就解释了为何将其射杀在克林姆林宫附近了。由此推断,乌克兰政府或亲乌克兰政府的纳粹武装组织,也有50%的可能性是凶手。综上所述,制造涅姆佐夫凶杀案的凶手,应是上述后两者之一。




(占豪)


==================================================================================================




凤凰网: 俄前副总理遇害,系“精心策划”
    评:俄前副总理涅姆佐夫被当街射杀。凶手是谁?西方媒体说了算,肯定是俄罗斯普京指使,这是必须的,否则俄前总理白死了。死,一定要有利用价值,只有把凶手指向普京,才有利用价值!普京政敌、俄前副总理涅姆佐夫在克宫附近被枪杀。从俄罗斯国家利益角度看,这个人确实该死,杀了也是正义的。但不会是普京下的手,因为普京没必要这么做,但西方国家及媒体会指向普京,特别是这个前副总理曾指责普京是中国间谍,更有破坏中俄关系的作用。人们绝不要怀疑西方无耻的手段,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西方文明的发家史,是一部掠夺史。现在,在中华文明的强力竞争下,西方文明已到生死存亡关头,从人性角度看,多么无耻及邪恶的手段用出来,都是可以理解的!俄前副总理被暗杀与马航MH17客机被击落剧本基本一致。这些都发生在现实世界里,都会成为将来学生历史教材的内容,而我们现在的历史教材内容都是过去阴谋阳谋的回忆和总结!俄前副总理,西方的狗腿子。历史上狗腿子的下场,基本是两种结局:一是被对手干掉,二是被控制人抛弃牺牲。有人会说,不当狗腿子行吗?本人要指出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某人代表的资本势力是被西方资本控制的,注定了其必须做西方的狗腿子,若不愿意做,死得将更惨!




新浪网: 我反对雾霾但我也反对柴片
    评:本人认为,柴静雾霾纪录片拍得没有意义。雾霾的成因和危害老百姓都知道,国家也宣传要从个人做起保护环境,各乡镇公路边的墙上都有宣传,老百姓就是不注意,反而去关注一部煽情的纪录片。高明的宣传手段往往能在激发民意中推销私货。柴静雾霾纪录片给给出的解决手段是“去工业化和分解国企”,这恰恰是西方最希望看到的。西方国家一边宣传中国环境污染严重,但却不肯卖高科技的环保设备给中国,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许,柴静是被利用的,特别是在西方企业撤出中国和中欧美货币战争愈演愈烈之际,中国正用控制南海切断西方供商品供应路线和人民币汇率兑美元(或欧元)单边贬值之际。注意几个现象:柴静雾霾、去工业化、卖掉国企、日本马桶盖和大米,都是有联系的事物,没人为操纵,一般不会集中爆发。高明的政治家的高超手段,就是把人们卖了,人们还

对他感激涕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4 17: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网站: 柴静PK丁仲礼院士
    评:柴静根本就是一个挟中国民意自重的汉奸. 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中,柴静采访丁仲礼院士的对话可以看出,柴静根本是一个汉奸,帮西方发达国家摧毁中国工业,增加中国失业率,进而摧毁中国经济,破坏中国社会稳定。中国环境污染是严重,但善良且在公共事件上智商极低的中国老百姓被利用了,老百姓在自己整垮自己,被人卖了还对人家感激涕零。碳排放指标,即中国工业规模,工业企业可促进人民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反哺农业,农民种田的补贴就来自工业。若中国按西方标准设定中国碳排放量,那这个中国政府是对本国人民下手的反动政府,中国人民再行“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事也不远了!中国国企如中国石油等,利用自身国家支持且实力雄厚的优势,在全世界与西方国家争夺能源资源,实现能源独立自主,不受西方国家控制。中国国企还把利润上交国库(注意是“利润”,不是“税收”,私企只交税收),和税收一起用之于各项社会事业,如免义务教育学杂费、医疗保险国家部分等。西方国家视中国国企为眼中钉肉中刺,时刻策划分解中国国企,进而控制中国国企,控制关系中国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最终控制中国并掠夺中国人民几十年辛勤劳动创造的财富(包括通过金融运作掠夺个人财富)。本人认为,美国深陷债务危机,要彻底解决债务危机,必须重振工业(即实体经济),增强美国经济的造血功能。所以,近期外企从华撤退,或突然倒闭,或国人抢购马桶盖。国人痛恨雾霾,是客观事实,柴静雾霾纪录片顺应国人情绪,说出了中国人的心声,唤起了中国人的责任心,确实很好,中国老百姓很拥护,但最后提出“去工业化(即要中国大批关停工厂)”和“分解国企”,在“两会”召开之际(时机掌握很好),借中国人痛恨雾霾心态,逼中国“去工业化”,助推美国重振工业计划。高明的政治家,利用民众情绪的手段确实高,句句道理打入人们心坎,让人们心甘情愿为他做工具。中国百姓,在公共事件上很情绪化,智商很低,只有在涉及个人私利等蝇头小利时,中国老百姓才表现出高度敏感性,智商成倍成倍提高!




(国际观察2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7 21:33: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人曰,公知毁人不倦,擅以煽情,以偏概全,深晓偷梁换柱借尸还魂之鬼魅,洞察妖言惑众颠覆中华之精髓,或曰颜色革命,或曰和平演变,或曰民主法治,或曰人权宪政,诸多伎俩不一而足。今之《穹顶》,雕虫技艺,皆同出一根,实为糖衣铁丸,了无新意,不足道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 09:24 , Processed in 0.2188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