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599|回复: 3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2015年01月16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31 10: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瑞士央行丢炸弹,一名交易商形容瑞士央行决定是一场市场“大屠杀”
  【综合消息】周四(1月15日)瑞士央行放弃瑞郎/欧元汇价上限后,股市交易狂热化,瑞士股市狂跌约9%,创至少25年来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
  一名交易商形容瑞士央行的决定是一场市场“大屠杀”,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Swatch)CEO Nick Hayek将瑞郎兑欧元狂升形容是瑞士经济的“一场海啸”。斯沃琪产品有40%销往到欧洲市场。
  瑞郎兑欧元狂涨,令斯沃琪、奢侈品企业Richemont和水泥制造商Holcim等股价崩跌11%至超过16%不等。瑞士股市大跌8.67%,总计市值估计蒸发了大约1,050亿瑞郎。不过,其他主要欧洲股指上涨。
  在瑞士上市的石油探勘服务公司Transocean挫跌至纪录低位,瑞士宝盛集团和瑞银暴跌超过11%。Central Markets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交易部主管Darren Courtney-Cook对此表示:“简直是一场大屠杀”。
  瑞士央行宣布放弃瑞郎/欧元汇价上限后,瑞郎/欧元狂升约30%,对瑞士企业的出口能力构成威胁。Royal London Asset Management欧洲基金经理Neil Wilkinson认为:“瑞士央行的声明实际上表明欧洲内部的货币政策差异正日益扩大。声明的字里行间均显示出瑞士央行预计欧洲央行很快会宣布量化宽松政策。”
  泛欧绩优300指数收涨2.9%,报1,393.41点;英国FTSE 100指数上涨1.73%,收报6,498.78点。德国DAX 30指数上扬2.2%,收报10,032.61点;法国CAC 40指数大涨2.37%,收报4,323.20点。

  【时事解读】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一名交易商形容瑞士央行的决定是一场市场“大屠杀”,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Swatch)CEONickHayek将瑞郎兑欧元狂升形容是瑞士经济的一场海啸。斯沃琪产品有40%销往到欧洲市场。

  这段直白的文字足以形容瑞士央行决定对现有瑞士经济的可能冲击(请大家注意用词,相关问题稍后将进一步展开)。可以肯定的是,瑞士央行在最终做出这一决定之前对这种可能冲击自然是心知肚明。因此,问题也很自然且简单:既然明知山有虎,瑞士央行此时却为何偏向虎山行?在进一步展开这个话题之前,再来阅读几则新闻片段。

  IMF总裁拉加德:瑞士取消瑞郎上限前未与我通气
  【华盛顿消息】据媒体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汀-拉加德周四称,她对瑞士央行行长托马斯-乔丹在宣布取消瑞士法郎兑欧元汇率上限以前并未与她取得联系感到惊讶。
  她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道:“我对他没有联系我感到有点儿惊讶。我理解为何他要作出这种决定,但如果早就沟通下应该会更好。”
  拉加德表示,她暂时不会对这一决定作出判断,并称其希望乔丹在作出该决定前曾与瑞士央行的其他官员进行过沟通,“但我不确定事实如此”。

  欧洲央行管委科尔:QE如要有效率就必须是大规模的
  【综合消息】欧洲央行管委科尔表示,爱尔兰应谨慎行动;爱尔兰目前尚未走出危险;目前的通缩风险有限;对欧洲央行而言,油价下跌与2009年当时的影响并不一样;欧洲央行的底线做法是购买主权债;QE要有效率就必须是大规模的;希腊退欧的说法既不理智也不现实;目前的通胀已低到令人担忧的地步。

  印度央行意外降息乃政府做出预算前“诱饵”
  【新德里消息】据媒体报道,印度央行(RBI)周四(1月15日)为刺激经济增长而意外降息,将回购利率削减25个基点,至7.75%,为一年来首次降息,因有迹象表明该国通货膨胀已经放缓。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表示,印度央行今天的降息行动,可以被看做为印度政府做出预算前的“诱饵”。印度央行希望看到印度财政部长提交一个可信的计划来实现较低的预算赤字。法国巴黎银行认为,如果印度财政部提供了一个支持性的预算方案,那么,印度在4月货币政策审议时,至少会再降息25个基点。
  印度财长部长认为,印度降息有利于经济,这将使得消费者手里有更多的钱来进行更大额度的消费支出。印度财长在过去几个月内,一直在寻求削减利率,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印度央行意外下调回购利率只是一连串降息行动的第一步。
  印度信贷评级资讯服务有限公司(Crisil)表示,现在要由印度政府来决定印度央行的降息步伐可以走多远、可以走多快了。该公司首席经济学家Dhamakirti Joshi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印度央行降息的速度将取决于政府持续的财政整顿,和采取改善经济潜力的措施,而并不是取决于更高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印度央行也表示过,通胀率的下降,以及印度政府坚守财政赤字目标的决心,为印度央行提供了降息空间。
  印度信贷评级资讯服务有限公司预计印度央行在2015财年将降息50至70个基点。

  先来听听IMF总裁拉加德的事后态度。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她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道:“我对他(瑞士央行行长)没有联系我感到有点儿惊讶。我理解为何他要作出这种决定,但如果早就沟通下应该会更好。”

  显然,IMF总裁拉加德对此事所表示的惊讶,其实并不包括瑞士央行行长突然宣布取消瑞士法郎兑欧元汇率上限这一内核。而仅在于瑞士(央行行长)在宣布取消瑞郎上限前未与她通气这一细节而已。还不仅仅如此,按拉加德的说法,IMF对瑞士央行的突然决定不但没有任何不同意见,且还以这种非正式的方式加盖了“如果早就沟通下应该会更好”的背书。

  毫无疑问,通过拉加德的这份明确态度,相信任何一个明眼人都不难看出:就《瑞士央行宣布取消瑞士法郎兑欧元汇率上限》这一激烈冲击市场的重大突发事件而言,本质不过是一部早就计划好的剧本之提前剧透而已。至于剧透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新闻片段中早已经透得一目了然了,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欧洲基金经理NeilWilkinson认为:瑞士央行的声明实际上表明欧洲内部的货币政策差异正日益扩大。声明的字里行间均显示出瑞士央行预计欧洲央行很快会宣布量化宽松政策。

  显然,正是在这一提前剧透的刺激下,欧洲市场根本就看不到海啸的气氛。有的反是欧洲主要市场就像打了鸡血般的高度兴奋。在这个问题上,新闻片段中也给出详细的描述,原文如下:泛欧绩优300指数收涨2.9%,报1,393.41点;英国FTSE100指数上涨1.73%,收报6,498.78点。德国DAX30指数上扬2.2%,收报10,032.61点;法国CAC40指数大涨2.37%,收报4,323.20点。

  显然,一旦欧洲央行为了救瑞士、甚至是救希腊等欧洲四猪,正式宣布(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就一定阶段而言(西方资本定向触发一个或几个主要南方经济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前),这些市场想不涨都难。只是涨多少幅度、涨多少时间,亦或只是大涨还是暴涨的问题。

  事实上,在之前的解说中曾经结合1月9日于敏受奖(详细内容请参阅之前解说)明确给出这样一组重要结论,即:

  第一个结论、在细节上有许多巧合的于敏个人受奖在这个敏感时刻高度契合地给出了一系列应景战略信号(详细内容请参阅之前解说),其中一个最为应景的战略信号恐怕就是:

  其一、宣示中国已有的能力或能用的能力。

  其二、宣示敢于使用第一的决心。

  也就是说:一旦形势发展至所谓必要时,也就是当中国最最核心的核心利益,比如中国国家安全受到极大损害或极可能受到极大损害的关键时刻,中国将在必要的方向——如果该方向有势力胆敢充当西方的旨在极大消耗中国的棋子、继而极大损害或中国判定非尽一切手段加以制止或清除,否则必然对中国核心利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果断使用一切可用、适用的手段。

  第二个结论、站在国际社会的角度,在坚决践行群众路线的必要前提下,在那些绝不科幻的解决方案(注:详细内容请参阅之前解说)的强大支撑下,再加上南海批量种岛(不沉航母)的前出。可以断言的是在这些不同层面的战场建设之下,一旦歼20横空出世(注:正式入役),则必要时绝对控制具全球局面之锦州效应的中国南海不仅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且以此正式展开所谓的半渡而击之势,其胜算极大。尽管代价相比中东全面破局而言极其不菲。

  第三个结论、值得强调的是,站在国际社会的角度,在评估中,半渡而击相较中东全面破局而言也将会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势的转换效率极高。换而言之,极短的时间可以迅速换来极大的空间。

  第四个结论、基于第三个结论,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已经对俄罗斯提前发起金融攻击并直接导致俄罗斯金融一度瞬间崩溃的事实下,在时间已经进入2015年还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在绝不科幻的解决方案已隐隐约约地开始为两种战略准备之一(注:指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或之二(注:指必要时在绝对控制南海的前提下,或从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或从政治特别是军事层面提前解决日本问题)提供强大支撑的最新发展里,这里进一步认为:本质上国际形势其实已经走到:图已穷、匕已现的地步了。对方方面面而言,剩下的事情无非是按图索骥、上下其手而已。只是许多媒体或观点并不觉察而已。

  第五个结论、在图已穷、匕已现的残酷事实下,至于最终谁会有所进还是有所退?在这个问题上,巴黎恐怖袭击的后续发展极可能是一根可供顺藤摸瓜的瓜藤。至于这根瓜藤最终是否会循美国911模板一步步延伸至埃及、土耳其、伊拉克、黎巴嫩、还是叙利亚、中亚五国、更或者是最终延伸进巴基斯坦?亦或最终知难而退甚至是知死而退(尤其是对对东亚周边的宵小而言),从而综合地令这根瓜藤最后中途枯折不了了之,人们均不妨拭目以待。

  第六个结论、在图已穷、匕已现的最新情况下,想补充并提醒的是:即便有人想循美国911模板,按西方资本的战略企图一步步地延伸这根瓜藤。但对西方利益-西方资本而言,在上述一系列应景战略信息的面前,其内在压力其实也非常之大。因为,一方面俄罗斯仍然没有最后搞掂。在这种情况下,稍不留神就会被中国的半渡而击抓住战略时机而一击中的。不仅套住的鸭子(俄罗斯)会飞,即便是煮熟的鸭子(日本)也会踢锅飞掉。另一方面,对正在复杂转进从而一边挤压俄罗斯、一边对中国施展伴随战略测试的战略攻击、一边还借助中俄的必然的且绝对基于各自核心利益考虑的种种战略反应而反手交替挤压欧美平台以供其充分利用的西方资本利益而言,最不安的就是自己图已穷却仍然见匕现。

  因此,所谓(西方)自己图已穷却仍然见匕现这种描述,当然与中国传统意义上图穷匕现并不全然相同。这里的意思就是:西方资本(美国资本)绞尽脑汁了这么多年(不妨简单地从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不惜损害美国国家利益也要策动埃及之乱时开始算起),不论是防空洞(美国战略平台)还是避弹所(欧洲战略平台),不论是在政治、特别是军事层面(西方绝对军事优势的神话已经不再)还是在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尽管西方金融优势仍然在手,这在俄罗斯金融瞬间崩溃的事实中已经得到证明)几经腾挪。但由于中国最终只愿意向俄罗斯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从而不仅未落入西方精心设置的战略陷阱,反而专心于两种战略准备。且又在此支撑与影响下,俄罗斯至今也没能让西方彻底搞掂。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唯一仍然在握的金融霸权,还是随时可能因中国果断的半渡而击及半渡而击之后的俄罗斯最终仍有战略能力、特别是有战略意愿对西方发起战略反击而瞬间崩溃。也就是说,如今两者仍然没有最终落听的事实,让西方资本仍然极其忧虑。

  第七个结论、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在这种极其不安的心态下,人们也不妨看看,欧洲利益(西方资本)、特别是欧洲国家利益是否敢立刻让欧洲央行正式无限量化宽松?如果不是,则方方面面按图索骥、正式上下其手的一幕或延迟至中国春节之后。如果是,则今年的中国春节或是一个极不寻常的春节。不论其怎样选择,或者更精确地讲,不论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特别是欧洲国家利益是否敢赌其命运。基于上面的内容,人们相信对中国而言,仍然在加紧践行群众路线的今年,仍将是一个前景可期的中国新年。

  显然,如果在上述层面去观察与处理《瑞士央行丢炸弹,一名交易商形容瑞士央行决定是一场市场大屠杀》以及《IMF总裁拉加德:瑞士取消瑞郎上限前未与我通气》的背后。那么人们也就不难看出,瑞士央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组奇妙的互动,本质正是在之前解说中特意置留的那个问题的场面上,西方利益-西方资本针对中国发出的一系列应景战略信号迅速做出的一组应景战略反应。

  然而,想强调的是,上述应景战略反应不过是其中的一侧面,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再来阅读几则资料及新闻片段。

  土耳其外长:巴黎恐袭案嫌犯女伴已前往叙利亚
  【东方档】安卡拉消息:据媒体报道,经土耳其当局证实,法国恐袭案第四名嫌犯哈亚特·布迈丁已经由土耳其逃往叙利亚。
  12日,土耳其外交部长恰武什奥卢向媒体确认,布迈丁1月2日从马德里入境土耳其,而后在8日前往叙利亚,在此期间她一直待在伊斯坦布尔一间酒店里。
  据信布迈丁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取道土耳其逃往叙利亚,是因为法国情报机关没有同土耳其方面分享布迈丁的身份信息。“她应该早就被列入法国情报部门的监控名单,但法方却没有告诉土耳其当局。”英国媒体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话说,“如果法国的安保工作能够做得更好一点,土耳其不可能会让布迈丁离境。”

  欧盟文件称若俄转变对乌立场将减缓对俄制裁
  【综合消息】据媒体报道,1份文件显示,若俄罗斯愿意改变对乌克兰问题的立场,欧洲联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茉格里尼,不排除减缓对俄罗斯的制裁
  欧盟会员国外交部长会议预计在19日召开,预料会中将讨论对俄罗斯制裁问题。
  根据「欧盟观察家」(EUobserver)取得的文件显示,茉格里尼(Federica Mogherini)在预发给各外长的4页书面文件上建议,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应该将克里米亚问题与东乌克兰分离组织动乱分开讨论。
  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只要克里米亚现状不变,欧盟将持续制裁俄罗斯。欧盟目前禁止俄罗斯低阶官员自由进入欧盟,同时限制对俄罗斯的投资。
  至于乌克兰东部分离运动方面,茉格里尼建议,若俄罗斯愿意遵循明斯克停火协议(Minsk Agreement),并不再干涉欧盟与乌克兰关系,继续供应欧洲天然气,欧盟愿减轻对俄罗斯的金融与能源产业的经济制裁。
  她也在文件中建议,应与俄罗斯重启政治对话或部长级会议,深入讨论叙利亚、伊拉克、以巴、伊朗与伊波拉疫情等议题。

  乌东部发生激烈交火多人死亡数十房屋被炸毁
  【莫斯科消息】据俄罗斯媒体16日报道,日前乌克兰东部战事有愈演愈烈趋势,15日起,顿涅茨克及卢甘斯克地区多处有交火发生,已造成包括2名乌克兰士兵在内的数人死亡。
  报道称,顿涅茨克国际机场附近的战斗愈演愈烈,民间武装称赶走了乌政府军,而乌军总参谋部高级将领谢列兹尼奥夫称,有两名士兵在冲突中被打死,
  而顿涅茨克民间武装称,从15日晚到16日,顿涅茨克市和戈尔洛夫卡市遭到猛烈炮击,顿涅茨克市的炮击主要发生在顿涅茨克机场附近。报道还称,仅顿涅茨克的彼得罗夫斯基区在15日一晚的炮击中,至少有20座房屋遭到破坏。另外,卢甘斯克地区民间武装也报告称,卢甘斯克西部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有人员伤亡情况,但还没有得到具体数字。
  2014年4月,乌政府军在东部展开军事行动,截至目前冲突已经造成数千平民丧生,2014年9月5日,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同乌东部民间武装代表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达成停火协议,但该协议一直未得到全面落实。
  12月,乌克兰政府军在东部地区实施新一轮停火,但是近日炮击事件频繁发生,顿涅茨克国际机场成为交火热点地区。

  先来关注《土耳其称:法国恐袭案第四名嫌犯已经由土耳其逃往叙利亚》。请大家注意资料里的原文,即:12日,土耳其外交部长恰武什奥卢向媒体确认,布迈丁1月2日从马德里入境土耳其,而后在8日前往叙利亚,在此期间她一直待在伊斯坦布尔一间酒店里。据信布迈丁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取道土耳其逃往叙利亚,是因为法国情报机关没有同土耳其方面分享布迈丁的身份信息。“她应该早就被列入法国情报部门的监控名单,但法方却没有告诉土耳其当局。”英国媒体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话说,“如果法国的安保工作能够做得更好一点,土耳其不可能会让布迈丁离境。”

  在具体解说这段文字之前,不妨一起回顾之前结合巴黎恐怖袭击案及拉夫罗夫(俄外长)与施泰因迈尔(德外长)表示:将共同调节并努力化解乌克兰危机,且围绕1月5日举行的所谓乌克兰问题诺曼底式会谈明确给出的一组观点,即:

  第一、这次代表欧盟出面的是德国,是作为欧盟对外政策上视战略的需要不时交替打出的两面旗帜之一的德国旗出面的。

  第二、在欧盟的对俄罗斯关系的层面上,在俄法(欧)关系因乌克兰问题已经在西北风号上晾挂多时的情况下,欧盟这次打出德国旗的意思是非常直白的。由于形势已经发展至今(俄罗斯已经金融瞬间崩溃,因俄罗斯错误的乌克兰、特别是中东政策,伊拉克、埃及、甚至土耳其、叙利亚均已到了随时可能加入实质制裁伊朗的阵营的地步),在这个问题上不论是东方(中国、国际社会)还是西方(欧美、西方资本),留给俄罗斯最后决策的时间都不多了。方方面面均已将倒计时的秒表放在俄罗斯的面前。

  其中,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一旦条件许可,中国能对俄罗斯提供的实质性援助必然是以人民币结算体系为援助平台的实质性援助。而在这个问题上,就如之前多次强调:不论俄罗斯怎么看,自(俄罗斯)助方能得到人(中国)助的大道理必须让包括俄罗斯、欧美、东盟等方方面面均事实签收(在西方的攻击下,俄罗斯须先动且整个进程不可逆转,从而在方方面面的行动均处于半渡之时,中国才会全动)。

  而欧盟(西方资本)的态度也紧随而来,那就是:如果俄罗斯愿意改变对乌克兰问题的立场(注:基于之前的大量解说,西方其实要的就是俄罗斯中东政策的全面妥协)不排除减缓对俄罗斯的制裁。否则,基于俄罗斯所面临的一系列战略困局(注:详细内容请参阅之前解读)。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将动用一切手段((包括政治特别是军事手段,比如乌克兰战争升级;或经济特别是金融手段,比如继续猛砸国际油价等)令曾经发生在俄罗斯金融层面的瞬间崩溃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里俄罗斯金融、甚至经济层面的新常态。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也注意到,因应这组观点的最新发展就是一连串的看似不相干、其实却紧密关联、甚至互为因果的新闻事件,比如:

  其一、1月13日,经土耳其当局证实,法国恐袭案第四名嫌犯哈亚特·布迈丁已经由土耳其逃往叙利亚。值得强调的是,至目前为止,其逃跑路线已经路经了之前所罗列名单中的两站,有必要对该逃跑路线有可能延伸至巴基斯坦、中亚五国等保持高度警惕。

  其二、也是在1月13日,国际原油价格(纽约轻质)被迅速砸破45美元一桶,最低至44.20的水平。值得强调的是,该价位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格鲁吉亚战争回合前后,西方操纵国际原油价格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从147美元一桶跳至33美元一桶的最低点(33.20美元)也仅一步之遥。

  其三,在其一的提问(注:在此指向下,俄罗斯是否愿意成为欧盟的反恐盟友,从而立刻实质性放弃对叙利亚的支持)下,尽管有其二的加码拷问。但在中国(国际社会)态度与欧盟(西方资本)态度均非常明确的紧盯下,特别是俄罗斯所面临的一系列战略困局(注:详细内容请参阅之前解读)等等这些综合因素,最终迫使俄罗斯中东政策妥协不得不暂缓出席乌克兰问题诺曼底四方高级别会议。这也就表现在原定在1月15日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乌克兰问题诺曼底四方高级别会议延期举行。至于延期至什么时候?暂时没有人知道。

  在对拷问(俄罗斯)结果严重不满的情况下,从15日晚到16日,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及卢甘斯克地区多处有交火发生。在俄罗斯打通至克里米亚东乌克兰陆上通道的进程中至关重要的顿涅茨克国际机场附近的战斗不断升级。乌克兰政府军与民间武装去年12月在东部地区达成并实施的新一轮停火就此完结。

  其四,就是周四(1月15日),瑞士央行突然宣布:放弃欧元兑瑞士法郎1.20汇率下限。值得强调是,消息一出,国际外汇市场上瑞士法郎兑欧元瞬间暴涨近30%,并被市场人士在第一时间形容为针对瑞士经济的一场海啸。

  先来展开其四。人们的问题就是:首先、对瑞士经济的冲击果真会如此吗?其实,只要看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掌门人的淡定甚至调侃式遗憾(但如果早就沟通下应该会更好)就不难明白,对瑞士经济的冲击恐怕不像媒体所形容的那样。其次,在首先的基础上更要警惕的是,在15日瑞士法郎兑欧元瞬间暴涨近30%,或者换句话说在欧元兑瑞士法郎瞬间暴跌30%的同时,是美元兑欧元的暴涨,也就是美元指数的暴涨:由92点瞬间冲上了93点关口。

  显而易见的是,这场针对瑞士经济的海啸恰到好处地将美元指数瞬间冲上了93点的台阶。而93点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元已处于2003年9月以来最为强势的地位。也意味在欧美合力下,美元距离再创历史纪录——121点也并不遥远。如果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不能尽快有效打破欧美合力的话。

  值得强调的是,美元重新来到2003年9月以来最为强势的地位,其实只有一个支因素,就是欧美利益、特别是资本利益不仅已初步合流、且在进一步合流。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核心因素支撑这一现象。很简单,由于国际社会相对实力与绝对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经济实力)迅速提升。今天美国(美元)的相对实力(注:特别是军事层面的)与绝对实力(注:特别是经济层面的)均与2003年时有天壤之别。

  在这里再次强调:那些或因认识问题或因别有用心而或仍然看不到或仍然不承认欧美合流且在进一步合流,即指向所有的主要南方经济体、但更指向中国的金融防火墙在日益逼近的媒体与观点,在这种极其严峻的事实面前,难道还不能清醒一点、客观一点、务实一点儿吗?难道还能继续像鸵鸟一样将头埋在沙子里一味地盲目乐观吗?

  在这里也再次强调:综合各种因素,要说中华民族再次到了最危险的一刻绝不是什么耸人听闻。在大的战略问题上已不容有半点差错。然而,基于之前的大量解说,特别是基于群众路线的加紧践行(注:这是最大的战略)。这里也同样再次强调:只要切实地落实了这一点,则最终什么都挡不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在之前解说中反复强调:合力推行强美元政策正是初步合流且在进一步合流、意图发挥其手中的唯一一个绝对优势——金融霸权,急于拿到内嵌两个进程(金融防火墙的全力构建进进程、水淹南方最后准备进程)的微调后中东战略及资本复杂转进进程的欧美利益(西方资本)在现阶段必须做的一件事情。

  事实上,只要换一个角度,人们就会立刻看到一种不能排除的可能性。那就是:如果瑞士经济以此为契机加入欧元区,或者更加精确地说,如果这场海啸的结果是规模很小的瑞士经济为了从根本上稳定金融从而不再需要勉力维持欧元与欧洲权威避险货币——瑞士法郎之间的汇率稳定。继而就此走上考虑终结瑞士法郎,转而使用欧元的思考进程的话。那么,人们也就不难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掌门人的淡定与调侃式遗憾了。道理很简单:这正是欧元或者欧洲资本利益(或代言西方资本的美国资本利益)所需要的阶段性结果,从而快速达到三个目的:

  其一、循西方资本之复杂转进的原理,双向挤压欧洲、美国战略平台(欧美国家利益),以最大限度地配合西方资本的全球政策。

  其二、在其一的基础上,推动瑞士经济加入欧元区进程,从而为欧洲央行统一欧洲金融政策进一步扫清障碍。

  其三、在其二的基础上,一边继续推高美元指数,一边继续缩小欧、美元之间的汇率差,直到基本拉平汇率差(1:1)。之后再彻底拉平欧美(包括日元)之间的利率差(全部是零利率)。一旦如此,欧美经济、特别是金融名义上的运行成本就表面拉平了,并全部完成了欧洲央行正式无限量化宽松的金融技术准备。所谓西方超级央行就可以公开地正式成立,并在欧美战略平台(北约西太平洋安全框架)上统一经济、特别是金融政策了。并为日后西方资本在资本复杂转进进程中视欧美平台的最终状态,在两个战略平台间二择一。之后进行货币切换(由美元切换到欧元或由欧元切换到美元,继而统一西方货币)提供一个选择方案。

  而一旦这种可能性为市场所预期,那么金融防火墙的一种操作方案就可能伴随水淹南方而正式浮出水面。那就是诸如叙利亚、埃及、土耳其、黎巴嫩、阿曼等这些被西方计划纳入指向俄罗斯、特别是中国的金融防火墙的经济体,就有可能在本国经济、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压力下被迫考虑选择欧元或美元作为自己的法定流通货币。从而本质上正式成为西方资本帝国下的加盟共和国。

  显然,东盟某些关键但经济、特别是金融又极其脆弱的国家(比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甚至与欧美有三边撕裂之硬伤的日本(日元),恐怕也早就列在西方资本帝国的加盟名单中了。

  事实上,在之前解说金融断尾问题时,加入无限量化宽松从而已经走上死路的日本金融之所以被贴上金融断尾的标签。除了或被西方利益-西方资本作为全面妥协的牺牲品而沦为金融断尾之外,还有被国际社会或在经济特别是金融上或在政治特别是军事上,于必要时给打成金融断尾的可能性。不仅如此,已经走上死路的日元还可能成为西方资本触发2014~2015年版亚洲经济、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备用雷管。从而必要时以日本金融体系崩溃这种金融暴轰(东亚经济)的方式沦为金融断尾。

  显然,在这种方式下,日本经济这根金融断尾如果最终因种种原因不能为东亚经济所用(注:这必然是西方资本将尽一切可能实现的)。则日本金融就必然成为欲支配全球一切的西方资本邪恶帝国(欧元、或美元、亦或一种新的西方货币)的加盟共和国。当然,在西方的计划中这需要一定时间。且关键是不能被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的半渡而击而打断。

  也正是在这种可能性的极大诱惑下,这里注意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掌门人的淡定与调侃式遗憾之余,欧洲央行行长近日在反复放风已准备好一切极端手段、包括购买公债(也就是正式量化宽松)。至于规模,只要看看《欧洲央行管委科尔:QE如要有效率就必须是大规模的》就不难明白,这其实就是要有效率就必须无限量化宽松。

  上面是对其四事件的展开。在此基础上,如果人们再去审视其一至其三也就不难明白,在法国恐袭案第四名嫌犯哈亚特·布迈丁已经由土耳其逃往叙利亚;国际原油价格(纽约轻质)被迅速砸破45美元一桶,最低至44.20的水平;在俄罗斯打通至克里米亚东乌克兰陆上通道的进程中至关重要的顿涅茨克国际机场附近的战斗不断升级的背后,是俄罗斯中东政策必须表态了。否则,不排除日益彰显出911性质的巴黎恐怖袭击案极可能被西方资本强行植入所谓的俄罗斯因素。为的是更加深层地动员西方资源(利用此事件的后续发展,在欧美、甚至日本社会里营造一种文明、意识冲突的社会共识),从而可更加彻底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制裁俄罗斯。具体手段甚至可能是国际清算银行威胁将俄罗斯核心节点银行暂时从西方掌控的国际金融清算体系中挂起或一步到位地直接拉黑。

  毫无疑问,一旦如此,在此压力(注:也包括来自国际社会的敦促)下,基于之前大量解说(建议新近关注的读者在阅读本期之前,有必要阅读之前数期的内容),俄罗斯中东政策就将必须进一步表态。这里的初步评估结果是:最晚不会迟于今年7月份。否则,除非期间俄罗斯在重要战略方向(比如南亚的巴基斯坦通道,特别是中东方向)针对西方做出实质性反击。与国际社会一道实质性打断内嵌两个进程的西方微调后中东政策。不然,因时间因素(注:在欧洲版911的后续发展中,伊拉克、特别是土耳其、甚至叙利亚的对外政策决策倾向是撑不过半年的)可视同已经实质性妥协。

  显然,一旦俄罗斯进一步表态是西方利益-西方资本所渴求的。则这种表态将首先在乌克兰战争慢慢升级还是突然停火的层面上先行指标式地表现出来。而随行指标就可能是叙利亚局势的彻底颠覆。冲击波将是中国全球战略重中之重的战略方向----巴基斯坦通道的动荡不安。

  同时,在印度央行1月15日为刺激经济增长而意外降息,将回购利率削减25个基点,至7.75%,为一年来首次降息。因有迹象表明该国通货膨胀已经放缓的背后是印度、巴西之类的经济体已经具备随时爆发经济、特别是金融危机的气氛。这表现大量的资金正在集中注入这些经济体。对此,其实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因种种原因,它们的经济、特别是金融体系目前真的不差钱。另一句话是,印度金融(经济)真的虚的不行了。

  还有,在显独陈水扁已被隐独马英九放出的情况下,这里也注意到,中国境内(香港)与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内在瓜葛极深的某些资本开始公开全面撤离(香港)。这又说明香港亲西方势力在西方资本的安排下公然警告中国:必要时或有较之前更大的行动。不仅如此,据媒体报道,疆独近日又企图在新疆集中地制造恐怖事件。至于西藏方向,这里也认为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所有这些都在指向之前的一个观点,原文援引如下:

  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已经对俄罗斯提前发起金融攻击并直接导致俄罗斯金融一度瞬间崩溃的事实下,在时间已经进入2015年还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本质上国际形势其实已经走到:图已穷、匕已现的地步了。对方方面面而言,剩下的事情无非是按图索骥、上下其手而已。只是许多媒体或观点并不觉察而已。至于如何按图索骥,特别是方方面面又将怎样上下其手?将与大家一道密切关注并动态评估。

  至于仍在加紧践行群众路线并加紧进一步完善两种战略准备、且已经发出一系列应景战略信号的中国,目前能做的仍然是两件事:其一,加紧践行群众路线;其二,进一步完善两种战略准备。只要这种情况不断加速并日益夯实,则尽管瑞士央行决定掀起一场所谓的海啸,尽管欧洲央行高官叫嚣目前的通胀已低到令人担忧的地步,(欧洲央行)QE如要有效率就必须是大规模的,特别是美联储的那位女主席如同祥林嫂般地逮个机会(会议)逢人(媒体)就呢喃那句或者一季或者二季加息,尤其是尽管几年来始终强调欧洲央行最终正式加入无限量化宽松不可避免(只是时间问题),但这里仍然想继续观察两件事:

  第一、只要俄罗斯还想、特别是有本事至少再拖上几个月,则欧洲央行是否有胆子立刻(春节之前)这样去做。

  第二、如果俄罗斯最终仍然还想、特别是有本事至少再拖上几个月。那么,西方资本精心安排下的瑞士央行决定所掀起这场所谓海啸,至少在几个月内其效果终究不过是一场茶杯中的风暴。

  第三、当然了,如果俄罗斯中东政策在巴黎恐怖袭击的后续发展中提前全面妥协。那么,就要警惕欧洲央行立刻那样去做。不仅如此,还要警惕瑞士央行决定所掀起这场所谓海啸或会迅速撞上苏格兰独立问题的腰。一个实质性整合了瑞士法郎(注:其实是瑞士看似相对独立的银行体系)、甚至有可能在金融、特别是政治危机中瞬间技术整合特令独行的英镑的欧元将彻底成为西方资本手中意欲抛向空中(正式启动水淹南方进程、全面推进资本复杂转进进程)再二中择一的货币的两面之一。另一面当然是美元。

  然而,这里仍然想说的是,就中国的战略准备最新状态(注:邀请埃及总统访华从而对中东政策轻描淡写化、特别是发出一系列应景战略信号,标志着中国已正式做最坏打算。对俄罗斯的进一步选择不再持任何幻想)而言,不妨提醒正在疯狂利用手中仅剩的绝对优势---金融霸权在那儿左手翻手为雨、右手覆手为云,几经腾挪但本质上终究仍没能挣下一处安全的避弹所或防空洞的西方资本一句:理想确实很丰满,现实恐怕很骨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31 15:47: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想确实很丰满,现实恐怕很骨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31 18: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主动在我,何惧虎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 00:0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条群众路线,两个战略准备,之后呢?结果可能恰与作者推演相反,中东逗比,通道废弃,石油其实只是石油,中俄经济一体化,日本终于正常化,在最低限度内循环的造型还没摆好前,西方资本裸身一舞,全球政客鼻血大喷,大呼过瘾,围坐一桌,叫道,翠花,上酸菜!所谓战略搏弈,不过一场游戏。东方当真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0 22:57 , Processed in 0.1093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