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04|回复: 0

黄祖斌:处罚两融违规不会导致暴跌行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8 17: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周五证监会宣布对45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结束,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整体运行平稳,风险相对可控,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但部分公司存在一些问题,个别证券公司存在不到位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该项业务开展,对相关公司进行了处理,其中,中信、海通、国泰君安存在违规问题,采取暂停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的处理,对民生证券和广州证券、齐鲁证券等5家公司采取警示的监管措施。

  对于这个监管动作,不少人将其和2007年5月30日的突然调高印花税相提并论,预期下周一会有较大幅度的下跌。

  股市中有很多事先无法预料的重大政策出台,这是股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有重大政策出台,或有对股市影响巨大的事件发生之后,股市都未必做出“正确”的反应。

  这里先说说何为正确的股市,何为错误的股市。“股市永远是正确的”,这是指股市短期就是个投票机,资金多的一方决定结果,所以不要和股市讲道理,指责股市走错了。在2000年前后,美国有研究股市行为学的人搞基金,做空科技股,赔得底朝天。因为这些人很理性,明显看出科技股泡沫很大,泡沫必然要破灭,问题是没想到市场上的人比他们想象得要愚蠢得多,科技股泡沫继续膨胀,提前做空的人就亏得一塌糊涂。1980年代后期,日本股市泡沫是非常明显的,索罗斯做空日本股市,也是亏损出局。我也无法理解在2007年,为什么有人以好几十倍市盈率买利润近乎零增长,石油储量并不多,技术并不先进,石油大涨更有“暴利税”之称的石油特别收益金,徒有亚洲最赚钱公司虚名的中石油,但就是有人买了。从较长的角度来看,股市短期涨跌到底是对是错,最终还是由基本面(包括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在内的主要经济政策、股市整体估值、社会资金在不同领域的流向等)来决定。因此股市走错是常有的事,这既是部分投资人的不幸,又是其他投资人的好机会。关键是需要对极端情况作好必要的准备,留一定的安全边际。

  这里举几个在重大事件发生或政策出台时,股市做出错误反应的例子:

  1、1973年的石油禁运

  1973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在此之前,大概1945年开始1盎司=35美元的价格固定了近30年不变。虽然美国在全球经济规模中的比例已经从二战结束之后已经明显下降了,美国打了越战,美元已经不值那个价格了。法国、德国等拥有的巨量黄金储备就是1973年之前用美元从美国国库中换来的。法国甚至开着军舰从美国往国内运黄金。连美国最坚定的盟友英国都开口要以美元从美国国库中换黄金了。在石油禁运之前,石油长期只有大概3美元一桶。在1973年的中东战争中,美国一如既往地全面支持以色列。中东产油国终于决定对西方石油禁运。这个事件最终开启了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的长期大牛市,导致美元对黄金巨幅贬值,西方国家陷入了长期的滞胀和股市的长期熊市,直到了980年代初。但当中东国家宣布石油禁运的那一天,美国股市居然收涨。这显然是一个荒唐的错误反应,但它就是发生了。

  2、台湾股市超级大牛市中的资本利得税

  那些说到股市就扯几句经济的人,应该了解一下台湾股市在80年代的情形。台湾经济从80年代开始放缓,但台湾股市从1985年7月的636点,一路攀升到1988年9月的8402点。1988年9月24日,台湾当局突然宣布,从1989年开始征收资本增值税。这个资本利得税只是股票差价盈利的2%,根本就是毛毛雨。但9月26日开盘后,台湾股市连续18个交易日无量跌停,每天成交由之前的700亿元台币,骤降至每天仅10亿元台币。最低的一天只有1.32亿元台币。18天以后,台湾股指从24日收盘的8789.78点,直落3174.45点,跌幅达37%。

  哪怕不是从600多点入市,从2000点入市的投资人,到8000多点时,都已经赚得手软脚麻了,怎么会在意当局从暴利中抽2%的税收呢?

  3、2007年A股市场所谓的半夜鸡叫

  2007年5月30日零点刚过,财政部宣布将股票交易印花税从0.1%提高到0.3%。从5月29日的收盘4334点算起,短短5个交易日跌至最低的3404点,最多下跌近900点。

  在这次暴跌之后,证监会在全国的骂声之中,采取一些救市政策。比如批准了一些新基金的发行。后来上证指数经过约2个月的调整,在7月下旬又突破了5月末的高点,并且从3404点算起,几乎又暴涨一倍。

  对于2006年开始的那一轮牛市,其中530调高印花税根本谈不上特别重大的利空。在股市一路上涨的过程中,人民银行不断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才是股市较大的利空。但我印象中没有一次加息加准引发大跌行情。当时的这轮牛市的推动力到底是什么?是股改、人民币升值、企业盈利大幅增长、流动性泛滥,也是长期熊市之后必然出现的周期转换,加一点印花税谈不上釜底抽薪式的打击。其实大牛市后期,股市本身的财富效应,就能令牛市走得更远。

  台湾股市当年的资本利得税和07年A股市场印花税率提高都一度导致股市暴跌,但都有一个背景:股市已经暴涨。台湾股指已经暴涨近10倍,A股市场也已经大涨了3倍。而目前的A股市场,上证指数涨幅即使从2013年6月的1840多点算起,也不到一倍。在本轮牛市的基本因素没有发生变化之前,我认为这次对两融违规券商的处罚,或者对券商股是个利空,但不会导致整体的暴跌行情。

  再仔细看证监会的处罚内容:“中信、海通、国泰君安存在违规问题,采取暂停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的处理,对民生证券和广州证券、齐鲁证券等5家公司采取警示的监管措施。”三家暂停开户,投资人都是活人,活人就不会被尿憋死,换一家公司开户嘛。对于另外5家,所谓的警示,就等于被屁熏了一样,虽然感觉不太好,但没有实际的影响。另有公开报道称,券商已经禁止对资产额50万元以下的投资人开通融资融券账户。其实股票市场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机构和中户及大户,50万元都不到的散户,虽然数量多,但不是股市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所以这也不是什么重大的利空。本周四和周五,两市成交量分别只有5000多亿和6000多亿,是前期最高峰的一半而已,但仍出现了较大的涨幅。市场的上涨已经不需要大资金冲破巨量套牢盘和产业资本的大笔减持才能实现了。深圳市场的融资额实际上最近一二十个交易日已经滞涨了,上海的增长仍比较多,但既然市场成交量已经从最高位萎缩了一半,说明融资并不是股市上涨的重要推动力。

  下周一有没有可能不跌反涨?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原因是:

  1、两融的不确定性已经消除。07年的530调高印花税率,其实是一个正常的为股市降温的政策。因为这个政策,垃圾股行情就结束了,否则散户在垃圾股上的亏损要多得多,这个政策降低了中国的离婚率,增加了股民这个群体的人均寿命。但有人因为亏了钱,于是众口铄金,将此定性为“半夜鸡叫”,骂声一直持续到今天。有了这个教训,证监会基本上不会主动找骂。前期有公开报道,由于所谓的杠杆上的牛市,证监会摸底券商的两融业务,一直没有结果,现在不痛不痒的监管政策出来了,在牛市中,利空出尽市场很容易理解为利好。中信等三家券商暂停两融业务3个月,国信、华泰等券商岂不是利好?

  2、场内资金有可能从券商转移至权重更大的板块。券商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行业,佣金价格战持续很多年了,IPO业务利润有限,两融等业务的利润都非常有限,便券商股涨停又涨停。如果券商股调整而资金转战更有利润基础的银行股,同样1亿元的资金,发生这种转移,即使券商股大跌,指数也有可能收涨。这是不是过于意淫了?

  3、踏空者一直在等待进场的机会。

  本轮牛市来得突然,推进迅速,保险、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普遍都没有跟上形势。看看去年的公募基金,业绩跑赢上证指数的好象只有10只左右。保险资金最多可以买25%的股票、基金和其他权益类投资,但12月好象只有10%的股票及股票基金。我认为不少机构是在等待好的入市加仓时机,或换仓时机,卖出小盘股,买入大盘股。如果本次有接近3000点左右的下跌,踏空的资金会入市加仓。

  所以,证监会的监管行动,对股市行情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影响力,应该不会导致下周股市出现暴跌行情。仓位低的投资人可以考虑抓住机会加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2 17:39 , Processed in 0.1406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