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480|回复: 5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2014年12月05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0 07: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媒:德拉吉在欧央行已失去多数支持
  【柏林消息】据德国世界报(Die Welt)报道,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已经失去了欧洲央行的多数支持。
  据德国世界报报道,欧元区经济的增长和通胀都十分低迷,德拉吉希望推行QE正受到越来越大的阻力。而在欧洲央行,德拉吉正失去执委会的多数支持。
  据德国世界报获得的信息,德拉吉面临的来自欧洲央行内部的阻力比之前想象的要大。他已经不能依靠执委会的多数支持。
  除了之前就对购债计划持怀疑态度的Lautenschlager和Mersch,现在,法国人Coeure也对德拉吉的计划表示反对。此前,欧洲央行内部也有不支持德拉吉的声音,然而,德拉吉一直拥有多数支持。(欧洲央行执委会由6名官员组成)
  所以,德拉吉会和奥巴马一样,在未获得大多数支持的情况下,用“行长令”来推行QE吗?毕竟,即使是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决定加大宽松时,都面临了5:4的尴尬局面。
  在上月的政策会议上,德拉吉宣布其委员会对扩大资产负债表“立场一致”。现在,在购买国债的问题上,欧洲央行变得更为分裂。
  欧洲央行执委会成员Lautenschlaeger上周表示,购买政府债券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激励问题,这压低了政府预算融资的成本。在她评论之前,欧洲央行管委会成员魏德曼表示,他认为购买国债存在着高昂的法律障碍。
  即使是支持QE的官员也表示,时机尚未成熟。欧洲央行副行长Constancio表示,将在2015年一季度考虑QE,这可以给予欧洲央行时间,观察现行措施的效果。欧洲央行执委会成员Coeure表示,欧洲央行的官员们不会仓促的做出决定。
  IHS Global Insight经济学家Howard Archer表示,德拉吉很可能希望获得大多数的支持。现在,针对QE,欧洲央行管委会内部显然存在较大的反抗情绪。

  德拉吉称明年1月可能不推新宽松措施
  【综合消息】近期,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进一步宽松,美联储却已经走在自己的“退出”道路之上,加之油价疲软和美国经济表现愈加强劲,美元无疑成为最大受益者,欧元也一跌再跌。不过,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昨日向市场传出与预期不一样的信号:欧洲央行可能不会在明年1月推出新的宽松措施。
  美元走强的效果在哪里可以体现?在美国洛杉矶和长滩港,货轮需要排队数天卸货。正是由于美元升值,油价在美国同比下降16%,而在欧洲仅仅下跌6.8%,当地消费者也购买了更多汽车,11月美国汽车和轻型卡车的销量创下自2003年以来的新高。
  目前,美元兑欧元汇率创下27个月以来的新高,美元兑日元汇率更达近7年以来的新高,接近120的重要关口。美元升值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这一局面却对欧洲和日本的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挑战。布朗兄弟哈里曼分析师钱德勒表示,油价下跌将加剧全球市场分化的主题,美国政策制定者将把油价下跌看作对美国经济的刺激,而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却会关注油价下跌的去通胀作用。
  此外,美联储鸽派官员达德利也为美元的升值加了一把火,他同意市场的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明年6月加息。美联储最新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表示,10月至11月美国经济活动保持扩张势头,就业形势普遍向好。
  据海外媒体报道,欧洲央行昨日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5%不变,隔夜存款利率维持在-0.2%不变,但下调今明两年欧元区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德拉吉表示,欧洲央行委员会官员一致承诺,如有必要将再次行动。欧洲央行此前推出的资产购买、长期再融资操作已经产生显著影响,但该行将在明年一季度重新评估货币刺激措施的效果。不过,欧洲央行可能不会在明年1月推出新的宽松措施。
  市场此前普遍预计,欧洲央行将在明年1月推出新的宽松措施,德拉吉的言论出乎市场意料,也让外汇市场剧烈震荡。在昨日欧洲股市交易时段,美元指数一度突破89大关,创下自2009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在德拉吉发表讲话后,美元指数急速下跌近0.5%,欧元兑美元汇率上涨至1.24上方,欧洲股市盘中掉头向下。
  不过,有分析人士表示,即便欧洲央行现在不采取实际行动,该行最迟在明年一季度内也会“入市”。对于美元后期走势,摩根士丹利预计,美国经济现在正处在健康的状态中,美元的牛市才刚刚开始。德意志银行外汇团队仍然认为美元将开启多年的上行趋势。

  媒体称:欧央行1月会议将讨论全面QE与德拉吉说法有出入
  【综合消息】据媒体援引彭博新闻社报道,欧央行将在1月会议上讨论全面QE方案,资产购买范围包括主权债券等各类债券,不包括股票。受消息影响,标普创新高,欧元自日内高位回落。该消息与此前德拉吉表态不一致,德拉吉暗示明年2月前不QE。
  彭博社援引两名官员报道,欧央行管委将在1月会议上讨论全面QE方案,购买范围包括主权债券等各类债券,不包括股票。两名官员称,尚没有就实施QE做出最后决定,购买资产的组成可能会受接下来经济数据影响。欧央行发言人拒绝对此作出评论。
  周四,徳拉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央行不会容忍长期低通胀,官员们讨论了资产购买,购买对象包括黄金外的所有资产。上月,欧央行要求内部委员会设 计新的非常规刺激措施,以提振通胀。德拉吉还表示,将在明年一季度重新评估当前刺激措施,而欧洲央行可能不会在明年一月决定新的措施。该言论意味着,明年 2月之前欧洲央行都不会采取QE措施。
  美国财经博客Zerohedge称欧洲央行下月QE传闻事有蹊跷。欧央行行长德拉吉90分钟的发布会都没提及的“下月QE”,却在发布会结束后3小时被爆出,引起外汇市场剧烈波动。彭博欧洲经济学家Maxime Sbaihi在消息传出后发布推特称未收到关于欧洲央行的任何新闻,随后又删除这条推特,交易员正讨论消息的真实性。
  徳拉吉讲话后,欧元兑美元一度冲高突破1.24,不过随后回落。受欧央行将在1月会议上讨论全面QE方案消息影响,欧元继续回落。
  此后,据德国《世界报》消息,欧洲央行的Lautenschlaeger、Mersch和Coeure反对德拉吉的QE计划。该消息令美股走低。

  【时事解读】

  这三则都是本期经济部分的讨论素材。显然,今天解读的核心内容将是经济(金融)。因此,不论是否关注经济(金融)问题,都建议大家仔细阅读上面这几则新闻片段。除了理解解读内容之需外,最关键的理由就是一句西方俗语:魔鬼就在细节里。一句话,里面自相矛盾、前后颠倒的地方多了去。

  首先,先来看《德媒:德拉吉在欧央行已失去多数支持》。事实上,自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当年被定点清除及美联储紧接着单方面宣布QE3,代言西方资本的美国资本就此公开游离于欧美平台之间,并成功地协调欧美之间的不可调和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很调和矛盾得到有效调和之后,因欧美利益实现了初步合流,作为美联储之欧洲分行的欧洲央行本质而言,其行长一职从来就是多数支持的。尽管德国财长、德国央行行长不时会因国际形势的具体演化(或突变)而适时地表达某些严重分岐、甚至发出强烈反对之声。然而,不论从事前评估、还是事后验证的角度去总结问题,这些严重分岐也好、强烈反对也罢,都是策略层面的东西而已。一句话:某些分岐是欧洲利益(特别是欧洲国家利益)说给他人(美国利益、特别是美国国家利益)听的;有些强烈反对是演给外人(南方利益、特别是国际社会的两个核心大国的核心利益)看的。至于何时分岐、特别是严重分岐、何时反对、特别是强烈反对,都要视形势的发展与需要。

  事实上,在之前的解读中结合中国央行非对称降息一事,给出了一个在时间与内容均与上述这一组三条财经新闻高度关联的一组观点,即:

  第一、就经济层面而言,在中国启动最低内循环之前,中国央行降息的时间点应该在美联储正式加息、触发美股大跌、欲引爆巴西、印度、或东亚经济危机之后。

  第二、在几近图穷匕现且金融动作已经是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的当下,也是在美国(西方资本)在进一步敦促欧洲国家利益在水淹南方的层面上胆子更大点儿,并在进一步警告俄罗斯及其它的诸如印度、巴西之类的南方体,从而(欧洲平台)加大力度与美国平台一道进一步挤压俄罗斯,并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的层面下去观察与处理问题。那么,对外此次降息似乎有两层作用:

  其一、客观上可起到主动缩减人民币与基本零利率的欧、美、日元之间高利差的作用。换而言之,这类似于同时为欧、美、日元提前加息。从而或起到打乱、至少是扰乱美联储(或欧美日等事实形成的西方超级央行)之加息步调(注:核心是有计划地营造加息气氛以精确控制国际市场节奏)的作用。

  其二、就下一步而言,由于人民币已经与欧元直接交易,从而绕开了之前人民币、欧元汇率要通过美元套算的环节。这样,一旦其一的作用明显,则下一步可能就是人民币针对欧元大幅度贬值。而一旦如此也就如之前所说,人民币将带领东亚诸多货币针对欧元大幅度贬值。从而尽可能地撕裂欧、美经济的运行成本,破坏欧美经济、特别是金融政策协调,激化三边撕裂。

  第三、然而,上述内容描述的是有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也很明显。至少它将客观地为屡创历史新高、且有计划在美联储加息触发暴跌的美国道指完成最后一波升浪,从而最大可能引导南方经济体经济、特别是金融资源错配提供额外支撑。显然,这一副作用将通过美元指数借助中国央行降息继续走强、甚至短时间内就上攻90点关口的过程得以展现。

  第四、与2010年类似,就目前而言,由于金融层面的摊牌实际上已经开始,由于中国已经宣布并执行人民币与欧元的直接交易(这是初步合流的欧美利益、特别是欧美国家利益之间想要进一步合流的一个高效撕裂点)。要想达到上述第二中的其一、其二两个目的,也有较这个时间点进行非对称降息更好、更适用的手段,比如从现在就开始营造、直到正式启动人民币汇率针对欧元的趋向性贬值。

  第五、如果此次降息最终未能有效引导国际局势向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方向移动的话。那么时间一长,则对内此次不对称降息对中国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副作用恐怕更是不小。

  第六、当然,在即将图穷匕现的当下,国际政治与军事层面博弈的时间差或能尽可能减小这些经济与金融层面副作用的最终沉淀。这一点稍后再结合相关新闻进行展开。

  第七、综上,如果评估最终成为事实。那么,整体上看降息的积极意义则集中在非经济层面(注:至于经济层面的意义则的确值得商榷)。即在美国(西方资本)进一步敦促欧洲国家利益在水淹南方的层面上胆子更大点儿,并进一步警告俄罗斯的时候。伺机半渡而击的中国则在提醒欧洲利益(更多是欧洲国家利益)及已经被赶进墙角、并被国际原油价格跌绿了眼睛的俄罗斯:千万要三思而后行。因为即便是金融,真到了关键时刻也不一定是西方说了就能算的。

  显然,只有在这个层面去观察与处理问题,人们就不难看出,欧盟内部出现的严重分岐、或者欧洲高官对欧洲央行行长货币政策的强烈反对、更或者欧洲央行行长(在欧元进一步公开加大量化宽松规模问题上)所失去的支持率,均不过是两个层面的逻辑反应而已。第一个层面是中国央行此次非对称降息之非经济意义层面(也是所谓积极意义)的逻辑反应。第二个层面,在第一个层面的前提下,也是在美国(西方资本)在进一步敦促欧洲国家利益在水淹南方的层面上胆子更大点儿,并在进一步警告俄罗斯及其它诸如印度、巴西之类的南方体,从而(欧洲平台)加大力度与美国平台一道进一步挤压俄罗斯、并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的层面下的一种逻辑反应。

  值得强调的是两个问题是:

  第一、据观察,自中国央行此次非对称降息之后,不论从中国社会各种资金(包括散户)跑步进入股市、中国A股大盘非理性疯涨、日成交量(近日已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按当今汇率、约合1600亿美元)不仅创A股纪录、甚至创下了世界纪录(美国股市日成交量历史最高纪录也不过995亿美元),还是中国债市收益率开始上升更或是中国诸多银行存款利率选择一浮到顶(上浮20%),银行资金显得越发匮乏(包括信贷在内的相当多的资金经由融资融券、及其它渠道进入股市)、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资金负担成本丝毫未有缓解、均已经说明此次非对称降息的对内金融副作用已经开始显现。

  第二、尽管对内金融副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但是对外其积极效应也有所反应。比如由于此次非对称降息所宣示的中国经济开始放缓,经过约一个星期的效应传递,终于让全球市场开始确认当今全球经济真正的火车头——中国经济已确认放缓。这样的市场预期必然是中国央行未来将进一步调降利率、宽松货币。

  而这种市场预期一旦成型,那么进一步的市场预期必然就是:中国人民币这支高利率的货币与零利率的美、日元及低利率的欧元、英镑等之间的利差将趋向于拉近,甚至有可能提前消失(注:如果美元也选择提前加息,从而率领西方货币转向加息进程、继而最终针对南方经济体刻意制造出一种西方货币的市场紧俏效应,以全面紊乱巴西、印度等诸多南方经济体的经济、特别是金融政策,以试图触发这些经济体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危机的话)。而在这种新的市场预期(注:这是相对西方正在精心营造的美国经济正在缓慢复苏的鬼话而言的。而刻意营造这种鬼话的未来意义或市场意义又在于:在美元加息与否的问题上,并没有加息与不加息的问题,有的只是何时加息、特别是加息幅度是多少的问题)之下,全球金融市场的大量以追逐利润为唯一目的(相对于不以利润为唯一目的资金而言)的套利资金就有可能开始选择提前平仓。

  在这里如以已经无限量化宽松的日元为例,这种提前平仓大体上会表现为:因市场预期的变化,全球套利资金提前开始从市场上买回零利率或低利率借到的经由无限量宽松出来的日元,卖出相对零利率要高、从而套利的高利率其它货币(欧元、特别是南方经济的货币,甚至人民币),继而推动之前因安倍经济学而一路狂贬的日元在某个时段开始阶段性升值。

  事实上,在之前的解读中,或者在上面这组观点的第三中曾经明确强调,(中国央行此次非对称降息)不利的一面也很明显:至少它将客观地为屡创历史新高、且有计划在美联储加息触发暴跌的美国道指完成最后一波升浪。从而最大可能引导南方经济体经济、特别是金融资源错配提供额外支撑。显然,这一副作用将通过美元指数借助中国央行降息继续走强、甚至短时间内就上攻90点关口的过程得以展现。

  真实的情况就是,此次非对称降息之后,美元指数就快速地从一个月之前就已经触及的87.50点一线、快速地向89.50一线跃进(今天已经触及89.50),从而距离90点关口仅一步之遥。至于美国道指也开始摆脱持续的高位横盘开始继续上行。到周四(12月4日)收盘,收在17900点的高位。盘中高位为历史最高的17937点,距离18000点关口也是一步之遥。而对比这一事实想强调的是上述第六观点,也就是:在即将图穷匕现的当下,国际政治与军事层面博弈的时间差或能尽可能减小这些经济与金融层面副作用的最终沉淀。

  如果对这一点进行展开,并仍然以日元为例,那就是:如果能通过此次非对称降息引导新的的市场预期,最终触发全球套利资金提前平仓。引导买日元、卖美元,继而阶段性拉动日元兑美元升值。从而促进尚未正式宣布无限量化宽松(市场中较美元、日元相对紧俏)、且利率仍然较美元为高的欧元其兑美元汇率的反方向变动,就可实质性地干扰、甚至打乱(至少是阶段性地)美联储计划中的加息步调。

  而对所谓新的的市场预期,它应该包括这些要点:中国经济放缓、并将引导包括欧美日在内的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也包括石油在内的大宗商品潜在需求预期下行,并进一步形成包括商品期货、特别是金融(利率)衍生交易的市场的单边效应——或空头市场——作用于大宗商品市场;或减息预期——作用于利率掉期,从而令市场足以质疑美联储口口声声地未来加息的勇气与必要,至少是重新评估美联储加息的时间与空间。

  显然,如果再以欧元为例去相应地评估虽一直在量化宽松、但却未敢正式宣布无限量化宽松的欧元其兑美元汇率的反向变动。那么,这种实质性地干扰、甚至打乱(至少是阶段性地)美联储计划中的加息步调的干扰效应就会进一步放大。另外,如果这一过程再加上人民币汇率这个变量,在市场眼里,美联储加息的时间与空间就会变得至少较之前要模糊得多。这还不是全部,如果期间人民币针对欧美日中唯一未正式无限量化宽松的欧元呈现趋势性贬值、或威胁准备这样做、甚至一定这样做的话。那么欧元贬、美元升这对(欧美利益-西方资本)在水淹南方之前按计划舞动的翘翘板(站在欧洲利益的角度,核心是为了维持强美元、弱欧元的最后一步就是:欧洲央行适时宣布无限量购债,从而正式加入无限量化宽松。继而在美无加息之前、最后推动美元指数、美股的最后一波上涨。最大限度诱导南方经济的经济、特别是金融资源错配。最后,再或用强欧元、弱美元的转化过程去水淹南方、并取代美元本位)就立刻变得不那么好玩了。至少在欧洲利益(更多是欧洲国家利益)看来,进程难控,结局难料。事实上,这就是上述的第二个观点的一个侧面。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再来阅读该观点,即:

  ……

  第二、在几近图穷匕现且金融动作已经是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的当下,也是在美国(西方资本)在进一步敦促欧洲国家利益在水淹南方的层面上胆子更大点儿;并在进一步警告俄罗斯及其它的诸如印度、巴西之类的南方体,从而(欧洲平台)加大力度与美国平台一道进一步挤压俄罗斯,并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的层面下去观察与处理问题。那么,对外此次降息似乎有两层作用:

  其一、客观上可起到主动缩减人民币与基本零利率的欧、美、日元之间高利差的作用。换而言之,这类似于同时为欧、美、日元提前加息。从而或起到打乱、至少是扰乱美联储(或欧美日等事实形成的西方超级央行)之加息步调(注:核心是有计划地营造加息气氛、以精确控制国际市场节奏)的作用。

  其二、就下一步而言,由于人民币已经与欧元直接交易,从而绕开了之前人民币、欧元汇率要通过美元套算的环节。这样,一旦其一的作用明显,则下一步可能就是人民币针对欧元大幅度贬值。而一旦如此,也就如之前所说,人民币将带领东亚诸多货币针对欧元大幅度贬值。从而尽可能地撕裂欧、美经济的运行成本,破坏欧美经济、特别是金融政策协调,激化三边撕裂。

  ……

  显然,如果此次非对称降息能在短时间内制造一种新的市场预期,从而阶段性拉动日元、甚至欧元兑美元汇率的反向变动。继而或起到打乱、至少是扰乱美联储(或欧美日等事实形成的西方超级央行)之加息步调(注:核心是有计划地营造加息气氛、以精确控制国际市场节奏)的作用、且作用明显。那么,循第二个观点,则下一步可能就是人民币针对欧元大幅度贬值,从而带领东亚诸多货币针对欧元大幅度贬值。从而尽可能地撕裂欧、美经济的运行成本,破坏欧美经济、特别是金融政策协调,激化三边撕裂。因此,从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去观察与处理问题,近段大家不妨密切关注日元、欧元、美元之间的汇率变化,关注美国道指的变化。

  另外,这里注意到,国际原油价格目前已经到了65美元一桶水平。被原油价格跌绿了眼睛、从而公开指责“有的国家在计划肢解俄罗斯”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问了土耳其之后,又准备展开印度、伊朗、埃及之行。普京的土耳其之行其实已经非常能说明问题了:在普京宣布废除南溪计划(俄罗斯经保加利亚从里海向南欧供气的计划。乌克兰之乱后,因保加利亚在欧美授意下的作梗,已无法实施)的同时,宣布“加大经土耳其管线供气量并打6点的折扣”的背后,是被油价大跌已跌得喘不过气来的俄罗斯的求生之举:一方面,因价低还得较之前更加量多的出售能源以维持经济的运行;另一方面是俄罗斯已经在忙不择路地为渡过寒冬找生路了。从南方经济、至少是非西方经济的方向寻找出路。

  一如在乌克兰之乱之初就指出的那样,初步合流且在进一步合流的欧美利益策动乌克兰之乱的战略意图,首先就是套取俄罗斯中东战略的全面妥协。以快速获取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的关键性推进及西方资本复杂转进进程的重要推进,尽快成型那道金融防火墙的中东段(拿下伊拉克、黎巴嫩、阿曼、土耳其、埃及、直到叙利亚)。而一旦达此目标,这道金融防火墙将首先用在最终未能调整错误的乌克兰、特别是中东政策的俄罗斯身上,以启动并推进旨在肢解、收编俄罗斯的马歇尔计划2.0版。显然,在整个计划中,必要时迫使印度、巴西、埃及、土耳其这些个南方经济按金融防火墙的要求行事,加入西方制裁俄罗斯的阵营,又恰恰是随时在巴西、印度、埃及、土耳其等制造政治危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临时意图。

  因此,如果在这个层面去观察与处理问题,人们也就不难看出,在伊核问题结果于俄罗斯国防部长访问北京、特别是历史性访问巴基斯坦之后,却仍然被推迟到半年之后的情况下,在欧美仍然在随意袭击叙利亚境内目标的情况下,俄罗斯错误的乌克兰、特别是中东政策仍然在错误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对俄罗斯而言,不论是公开指责“有的国家在计划肢解俄罗斯”(战略认识层面认识到俄罗斯经济、国家安全已到了生死关头),还是访问土耳其之后又准备展开印度、伊朗、埃及之行(战略行动层面急于经济、安全突围),本质上均不可能寻求一条真正的求生之路。

  因为,基于之前的大量解说,这些普京正致力于突围(通过扩大与印度、巴西、土耳其等南方经济的联系、去弥补西方联合经济制裁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安全损失)的方向,早就在西方的计划之中。事实上,俄罗斯与巴西、印度、土耳其之间的经贸关系全部加起来也抵消不了国际石油价格从107美元最终跌到30美元一桶之损失的一个零头。更何况,一场金融危机(比如巴西、印度)或一场政治危机(比如土耳其,土耳其加入欧盟还是西方利诱的方式之一),随时可以撕毁普京之行签下的成捆合同、协议。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不妨给出个评估,如果没有大的意外,国际原油价格(纽约轻质)将在普京印度到埃及之行的过程中、在目前基础上(65美元一桶)再下一(60美元)、甚至两个台阶(50美元),比如测试甚至跌破50美元一桶支撑。西方资本极可能通过这一方式让普京明白目前局面(俄罗斯继续错误的乌克兰特别是中东政策)下,国际原油价格谁说了算。俄罗斯经济状况谁说了算。显然,从俄罗斯所面临的综合情况看,如果俄罗斯乌克兰、特别是中东政策仍然拒绝根本调整,那么俄罗斯经济基本稳定已撑不了多久。至于俄罗斯社会基本稳定还能撑多久,那就要看俄罗斯的造化了。

  通过上面的内容想说明的其实就是两个问题,它们也是上述一组观点的两个即有观点,即:

  第一个问题(或第五个观点):如果此次非对称降息最终未能有效引导国际局势向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方向移动的话。那么,时间一长,则对内此次不对称降息对中国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副作用恐怕更是不小。在这个问题上再次强调:在即将图穷匕现的当下,国际政治与军事层面博弈的时间差或能尽可能减小这些经济与金融层面副作用的最终沉淀。

  显然,即便是从经济层面去看,由于已经非对称降息。因此,中国也有必要尽可能缩短有效引导国际局势向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方向移动的时间。在这个问题上,让欧洲央行行长的货币政策预算受到欧洲内部的更多强烈反对只是努力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尽可能促使俄罗斯形成对国际社会有利的决策。

  第二个问题(或第七个观点),如果评估最终成为事实,那么整体上看降息的积极意义则集中在非经济层面(注:至于经济层面的意义则的确值得商榷),即:在美国(西方资本)进一步敦促欧洲国家利益在水淹南方的层面上胆子更大点儿,并进一步警告俄罗斯的时候,伺机半渡而击的中国则在提醒欧洲利益(更多是欧洲国家利益)及已经被赶进墙角、并被国际原油价格跌绿了眼睛的俄罗斯:千万要三思而后行。因为、即便是金融,真到了关键时刻也不一定是西方说了就能算的。显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这个时间点展开印度、伊朗、埃及之行事实上已经被赋予了决策前最后努力的色彩。

  而在西方资本极可能通过上述方式让普京明白目前局面(俄罗斯继续错误的乌克兰特别是中东政策)下,国际原油价格谁说了算,俄罗斯经济状况谁说了算,从而尽可能让普京之行染上有利西方色彩的情况下,以此次非对称降息为转折,辅之以中国主动调降未来经济增长预期。在这些努力的引导下,如果期间日元、欧元、美元之间的汇率出现反方向运行,市场开始讨论甚至形成新的市场预期。那么,在人民币利率、特别是人民币汇率搅局事实下,即便是金融,真到了关键时刻也不一定是西方说了就能算的。

  不仅如此,尽管国际原油价格走向目前的确由西方说了就算。但是以中俄的实力,只要俄罗斯彻底调整其错误的乌克兰、特别是中东政策;只要俄罗斯实质性支持人民币石油期货合约,只要中俄带领国际社会合力另起一副金融炉灶。那么,即便是石油美元结算制的标的、俄罗斯的生命——原油价格,恐怕也立刻轮不到由西方如此这般地胡说乱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0 08:1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火钳抢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0 14: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rj 于 2014-12-20 16:30 编辑

不耗尽毛子最后一滴血  美国人不会善罢甘休  腹黑的兔子更不会善罢甘休  肉就那么多  退出去一个就能少分点   日本也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经济危机对于弱者来讲是危险  对强者来讲是一种机会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0 17: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srj 发表于 2014-12-20 14:51
不耗尽毛子最后一滴血  美国人不会善罢甘休  腹黑的兔子更不会善罢甘休  肉就那么多  退出去一个就能少分点 ...

腹黑的兔子再腹黑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0 23: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水平不够啊,被绕得要懵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1 10: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夏 于 2014-12-21 10:29 编辑

俄国危机在于石油下跌,化解危机就在于阻止石油下跌,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解决方案是,上海原油期货,要求俄国加入中国的国际原同期货效易,放弃原来的美元交易系统,原因在于,俄在美元体系下进行原油关易是不自主的,如果思入中国的原油人民币交易,同样会面临同样的不自主的问题,这个俄很纠结,因为俄还有一个就是卢布原油交易的构想,现在都击得粉碎了,攀未醒呀,不过中国的方案尽客不发俄的意愿,但中国方案可以有效化解当前美元因油跌引发的卢布危机,这外救俄方案还是值得考虑,是否动摇古油美元体系,在于俄的一念间,是否愿意瞩目布不再下跌,也在俄的一念间,俄也是两害两权取其轻吧,
但俄就不应会出代价吗,我认为应该,不仅应该,也是一份投名状,强化中俄利益共同体是化解丝路亚欧贸易关键所在,这点大家可以玩味,同样的问题也适合印度,这个不延伸了说,

其实俄的问题主要还是单一化能源依赖经济问题,中国提出的基建和高铁支建设也是适合俄国的,但是这样一来,和放弃美元计价石油换用人民币计价石油一样,都会而临界一个利益共同体的建设问题,俄的核心思想是要保证自主和独立性,这也使得俄的问题变得无解,
特别强调的是,一个强大的横亘于亚欧间的独立的俄国,对亚欧通道是个威胁,但一个与中国有共同利益的俄国则化解了这一威胁,所以投名状是俄国不得不考虑的大概率事件,对中国如是,对欧也是如是,对美国也还是有些可以兑现的利益的,印度与俄具有类似的地缘性,
通上术分析,在现有的美元体系救俄是中国自寻死,
有一个问题是,现在网上都这样认为,俄国玩完了,中国就一定会完吗,不会的,不要说美国不会将俄国杀死,就是中国也不会。这个就是搏奕的底线,更何况根本杀不死呢,即使俄在美元体系下也不会让俄死掉,这是战略层面上的问题,但如果俄转投中国怀抱,建立俄中印利益共同体,则成功化解通道上的阻力,,如果在C2的背景下,也是美国最终可以接受的结果,现在的多方搏奕,不过是寻找对本国最优的方式进入未来的国际格局罢了
所以以俄的独立性,援俄论可以休矣,但安排援俄的预案还是应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0 23:35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