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60|回复: 4

刘黎平:史书记载诸葛亮不擅长打仗 靠谱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31 08: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诸葛亮到底会不会用兵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以神机妙算著称,什么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乃至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都是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然而,要研究历史的话,《三国演义》是不能做依据的。去翻阅史书《三国志》,就会让人无法接受一个事实,该书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治戎为本,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意思是说诸葛亮管理军队不错,至于神机妙算,就不是他所长了;他管理老百姓的才能,比打仗的“将略”要强。

  看了这些,简直觉得太颠覆了。陈寿的这些论断靠谱吗?先看陈寿的身份,陈寿是蜀国的官员,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同朝为官,可以说是历史的见证者,应该是一手材料的占有者,他的话似乎是可信的。而且陈寿也是有证据的,他说诸葛亮连年运兵北伐,却总是不能成功,寸土未得,可见他打仗不咋样。

  历史诸葛亮的北伐虽然算不得失败,但也确实没有见效,蜀国的地盘没有扩大,这一点,《三国演义》并没有回避。

  不过,史上也有不少人怀疑陈寿的动机不对,有黑诸葛的嫌疑。因为陈寿的老爸,当年就参加过街亭战役,此战失败,马谡被斩,陈寿的老爸也有责任,因此被髡首,也就是剃了个阴阳头。老爸的这副尊荣,估计给了陈寿刺激,因此就使劲诋毁诸葛亮,说他不会用兵,导致他老爸承担责任。

  这也是一种说法而已,其实陈寿对诸葛亮还是持赞美态度的。他在《三国志》里赞美诸葛亮“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又夸诸葛亮“性长巧思”,改善连弩箭,发明木牛流马。陈寿说诸葛不会用兵,其实在他的笔下,还是留下了诸葛亮善于用兵的记录。例如诸葛亮死后撤军,司马懿巡视诸葛亮留下的军事设施,赞叹:“天下奇才也。”
  当然,说诸葛亮不会用兵,这是不公平的。例如晋朝统一天下之后,晋武帝司马炎立即命令搜集诸葛亮的八阵战法,作为军队的训练素材,可见诸葛亮在军事上的地位不一般。

  有一段时间,网上有人引用据传是毛泽东,粟裕的话,批评说诸葛不会用兵,尤其不会实施战术大迂回,围歼司马懿兵团。例如元朝对南宋的大迂回,林彪四野对桂系的大迂回。其实,这是不了解蜀国国力所致。蜀国全国上下(不包括南中),人口也就八十多万,战时全部男丁入伍,不过八万,出征的只能有四万,其他四万其实在家里忙着农活,诸葛亮剑阁之战,当时在服役的士兵就已经准备回家收割麦子了。

  刘备讨伐东吴,《三国演义》说出兵七十万,那是演义夸张的。而魏国全国人口四百万,战时兵力四十万,司马懿在关中地区部署兵力二十万,用四万怎么去迂回包围二十万?当年四野迂回包围桂系,那是有兵力优势的。所以,我一直怀疑那是不是毛泽东、粟裕的话。

  东吴的陆抗,是陆逊的儿子,算是一代军神,他负责江淮防线,当时东吴人口二百三十万,战时兵力二十三万,陆抗守江淮,前线兵力八万,不仅不敢进攻西晋,还上书孙皓,诉苦说兵力不够用。由此可见诸葛手里本钱太少,才不过陆抗的一半,折腾来折腾去,就那么四万,跟谁诉苦去?可见诸葛亮何等不容易。
  造成诸葛亮北伐无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关羽失荆州,按照隆中对的计划,派一上将军从荆州出发,刘备从汉中出发,两路进击,结果关羽一死,东路出击的计划永远泡汤,这是诸葛北伐无功的最主要原因。杜甫算是诸葛亮的异代知己,其诗云:“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错就错在与东吴的摩擦导致东路计划变成浮云。荆州的失落,注定诸葛北伐不会成功。

  其实,后来的人倒是说了公道话,例如《晋书》里关于司马懿的传记里也讥笑司马懿畏蜀如虎,被诸葛亮打得缩头缩脑,不敢出来,这更是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间接肯定。当然,《晋书》资料整理时,已经是后汉的刘聪,刘聪的父亲刘渊,灭亡西晋,建立后汉,打的旗号就是:他刘渊乃阿斗刘禅的儿子,而刘聪当然就是阿斗刘禅的孙子,自然要给祖先争口气。

  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的政权对曹操、司马政权一直很蔑视,后赵的皇帝石勒就说:如果要我和刘邦在一块,我向他称臣;如果遇到刘秀,我和他决战,胜负不可知;至于曹操司马懿,我最瞧不起,夺的是孤儿寡妇的江山。北方政权就有贬低曹操司马懿的倾向,而诸葛亮地位倒是有上升,东晋的大史学家习凿齿就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佩服得五体投地。

  越到后面,诸葛亮地位反而越来越高,而到了唐朝,诸葛亮更是被当成军神,被请进了供奉历代军事奇才的武庙,和张良等人享受同一待遇。

  由此可见,中国人未必以成败论英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1 09: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鹰雄鹰 于 2014-10-31 09:40 编辑

诸葛亮不会用兵是有些冤枉他,战略战术都不行切野心勃勃嫉贤妒能是真,马谡失街亭是诸葛的主要责任,关羽失荆州的主要责任也在诸葛(关羽告急文书两封没搬到救兵他去了云南玩猫捉老鼠),刘备草就看出诸葛有野心死前才有白帝城托孤这一节,六出祁山、前后出师表,都是做给人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1 12: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鹰雄鹰 发表于 2014-10-31 09:39
诸葛亮不会用兵是有些冤枉他,战略战术都不行切野心勃勃嫉贤妒能是真,马谡失街亭是诸葛的主要责任,关羽失 ...

              历史虚无主义的目的是全民洗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14: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年代 风云际会  英雄辈出  每个国家的奇谋勇士犹如过江之卿   曹操的失误成就了刘备   关羽的失误固化了三足    英雄的一点失误马上变成了他人的台阶   只能说这个时代非常特殊   一个失误马上就改变了三国格局  大家对局势的把控太强  容不得半点失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23: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司马懿对诸葛亮能够大获全胜,或者是有一丁点儿的优势可言,何必还要跟魏明帝费劲地演双簧戏、畏蜀如畏虎、坚守不战,甚至是动摇了自己在大军中的威信,也在所不惜?!不求全歼诸葛亮而被鸟尽弓藏,最起码养寇自重也要给满朝文武一个能够控制住局面的交待啊。

    后来所谓的淮南三叛,那样地前赴后继,又是因为什么?地方军事集团的利益诉求当然是根本原因,但是司马师惊掉了眼珠、咬烂了被褥,又是因为什么?他那么拼命究竟又是在恐惧什么?不禁让人联想,司马氏家族又有多少丑恶的劣迹、罪行,被掩藏在了肃杀的淫威之下!

    而从老单身汉钟会拥重兵叛乱,被平息之后,邓艾留在洛阳的儿子仍被株连诛杀来看,郭冲五事未必不是一种无声的抗争(至少民间已经广为流传)。难道只准“子龙一身是胆”,陈元龙两败孙权大军,文聘江夏睡守退敌,甚至王平也可以在街亭用疑兵之计,就是不准晋宣帝司马懿来个明哲保身?!

    前有竹林七贤的或死或癫,陈寿毕竟也要顾及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家族的存留兴衰,因此很多仲达及司马氏的败绩、劣迹遂不见史籍,很多广为流传的民间轶事终不敢采用……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于出身于备受排挤的益州土著集团,自幼成长于诸葛亮遗留的“残暴统治制度”之下的陈寿,即使是历时十年的私人修史,还是出于学者的尊严,写了很多“隐情”,只是不敢写的太直白,仅此而已。即便如此,《三国志》仍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西晋的文学家夏侯湛(夏侯渊第四子),当时在撰写《魏书》。读过陈寿的《三国志》后,便销毁了自己所著的《魏书》,《魏书》由此失传。

    说回伏龙,单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诸葛亮的才智、内政、军功,都只能用优异来形容。到后来,朱元璋的子孙,更是干脆把诸葛亮的武侯祠并入了刘备的汉昭烈庙。但从民间只知武侯祠、不闻昭烈庙的民情、以及广大民众自发地对诸葛武侯的缅怀、敬仰与崇拜来看,纵然陈寿已尽心力,恐怕史书仍不可尽信啊!毕竟历史确实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而民心的向背得失,反而才是最客观、最真实的历史。

    以弱蜀而屡攻强魏,耗死曹真、倒逼英明神武惟命短的魏明帝最终启用了曹魏的掘墓人,诸葛亮是否武功盖世,相信大家心里早就已经有自己的答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6 19:54 , Processed in 0.1093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