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74|回复: 0

钮文新:稳增长必须突破股市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9 08: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股市是不是可以上涨,是不是可以支撑中国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融资修复财务报表,已经演变成中国经济是否可以度过安全关,实现稳定增长的关键环节。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报道说,商务部研究院的一份企业财务预警报告指出:2012年上市公司财务安全状况大幅降低,是2008年以来情况最差的一年。无独有偶,社科院副院长、金融学 家李扬先生也示警指出:中国企业的负债已经达到中国GDP的107%,超过了90%的公认安全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其实早就在预警,当央行刚刚开始收紧货币之时我们就说:这样的紧缩会导致股市暴跌,企业资产负债比率和企业财务安全情况恶化。我们再次不妨再说一遍,看一下我们是不是在做经常性的提醒。
  
  第一,中国因成本大幅上升而引发物价上涨。这时,企业要购买更贵的原材料本来需要增加贷款,但央行、银监会共同实施极为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以致相对容易获得贷款的企业(上市公司为主)财务成本“量价齐增”,财务安全度极速下降。
  
  第二,紧缩货币政策严厉压制了内需,以致企业成本的上涨无法顺利传导致下游商品,成本上升,下游需求减少,人为加剧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进一步恶化了企业财务安全。
  
  第三,企业资产负债比率上升本来可以通过直接股权融资(比如增发股票)得以解决,但由于管理者对“热钱”的恐惧,有意压制股市上涨,结果上市公司增发股票也受到阻止。迫使财务状况恶化。
  
  第四,市场有限的资本被创业板或其它新股――官员政绩所需要的方向大规模占有,同样从客观上忽视了已有上市公司的增发需求。这是不是也是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恶化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们一直在说,面对成本上升引发的物价上涨,中国必须采用“扛”的方式加以解决,而绝不是紧缩货币去“对抗”,对抗的结果是中国经济“滞胀”。
  
  什么是“扛”?第一,核心是货币政策回归被动,保持中性――既要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又不要人为扩张,容忍货币供应量与企业成本保持同步增长;
  
  第二,“扛”的另一个核心是财政通过减税,提高在职员工的工资性收入,使之跑赢CPI涨幅,减少国民的物价痛苦;
  
  第三,适度放宽对CPI上涨的容忍,允许企业成本上涨向下游传导,保持企业的活跃程度,并借以保持经济的相对强劲,尤其要确保民间投资的活力。
  
  第四,压房价、保银行、放股市。不让房价过快上涨,延缓其泡沫化过程,是保住银行的关键。同时,信贷增加会同时威胁企业和银行的财务安全,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活跃的股市,确保企业和银行有修复财务报表的路径。
  
  第五,一个活跃的股市可以带来财富效应,保住中国消费性内需,减少CPI上升给国民带来的痛苦,这一点至关重要。
  
  至于“4万亿投资”过火是不是需要修正的问题,我认为没有“用一个错误纠正另一个错误”的可能。投资已经下去了,只能“用时间换空间”,一点一点地消化,而不是180度大转弯。更不能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配合,这种“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做法有违经济规律,会让积极财政政策吸干贷款,而民营经济受到压缩。对中国内需的扶持和经济的主动性增长构成严重伤害。
  
  那应当如何修正4万亿带来的弊端?其实完全可以做出适度的修正。那就是,在减少新项目审批的同时,适当延长基础设施建设的工期。这一轮所谓的“投资过热”是从财政端发起的,也应当从财政端退出,而不是从货币端退出。我们做反了。
  
  实际上,当中国经济走到今天这步田地,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是不是应当意识到传统货币学教条的危害?我们千万不要再犯这方面的错误。现在没别的办法,只有强有力地拉动股市,用一些“非常规手段”才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这个“非常规手段”我们已经重申多次,敬请重温(http://www.dacankao.com/forum.ph ... F%D6%D8%B2%BB%D7%E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21:49 , Processed in 0.0781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