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13|回复: 0

碧翰烽:为何超半数的官员财产公开试点终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0 08: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京报讯8月11日,哈尔滨市提出,拟提拔考察的人选,须公开收入、汽车、住房等个人资产。这是5年来,第3个试点官员财产公开的省会城市。据记者统计,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首开先河至今,试点官员财产公开的地区已接近40个。

  记者回访发现,30个试点地区中,“昙花一现”的地区多达13个。还有4个试点曾宣布启动官员财产公开,但之后无下文。查询此前的公开报道,本次记者未进行回访的近10个试点中,已有3个公示一两次后即告终止。综上,官员财产公开试点5年来,昙花一现的试点地区占比超50%。

  根据记者的调查,试点之所以终止,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走政息,领导调整后终止。二是遇到阻力,源于公众压力和个别官员的阻力。三是难以核实,无法核实公示信息是否属实。四是上级叫停,上级要求中央没有新的指示前,不要再进行财产公示。

  近些年来,中央一直在努力推进官员财产公示,出台了关于财产申报的有关规定。去年以来,中央巡视组将官员财产申报情况作为重要的巡视内容,中组部也着手抽查核查工作。

  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不断撬开了这一阳光法案制度的坚冰。

  但是,从此前试点地区超半数的“昙花一现”,也就是失败来看,未来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试点,应该吸取一些经验教训,以使得该项制度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建设廉洁政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要注重顶层设计、全面推开。顶层设计就是要求自上而下,全面推开就是要全面覆盖,不论各个级别,还是各个地方,以及各个行业,尽量统一的推行。否则就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抵触与走样,使得无法产生好的效果。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认为,“新提任干部财产公开应自上而下推动,选择更高层级的地区和单位试点,然后统一标准,全国一盘棋,最终过渡到官员财产公开”。

  二是注重社会公开、内容详实。如果要进行公开方面的试点,就一定要向社会大众公开,而且公示的内容必须要详细、要全面,尤其是民众关心的财产问题,一定要公示清楚。

  三是注重监督核查、责任追究。如果仅仅只有公示,而不能监督核查,没有公示或出了问题又不予以责任追究或处理,而且要逐步实行法律追究,否则公示就会失去作用和意义。

  应该说,在官员财产公示试点的问题上,技术方面不存在多少障碍,最大的问题在于决心。在当前腐败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除了坚定的打虎拍蝇之外,必须要在制度层面、法治层面有所突破,而官员财产公示试点的推开,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与此同时,随着反腐败斗争和反四风运动的深入推进,官场不正之风正在得到遏制,廉洁清明的环境正在形成,此时应是最好的试点和推开时期,而选择以新提任干部为突破口,也是一种务实的选择,既能在试点时期减少些阻力,更为后期的全面推开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让所有官员知道,未来从政,“廉洁”是基本的条件之一,是一种升迁的新常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5 11:52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