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77|回复: 0

如松:释义——道德经(2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6 15: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前面说过一个观点,也算阴谋论吧(一人在忙活 一人在等待),这个时间点马上就出现了。但是,耶伦还会观察2个月左右,第一,一个月的信贷萎缩不代表趋势,如果未来两个月政策部门不能逆转这个趋势,才代表趋势形成,那时耶伦可以从容做出选择,标志着主动被动之势已经完全确定;第二,6月份地方财政收入(本级)7984亿元,7月份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327亿元,虽然地方政府在轰轰烈烈的救市,但是,救市效果基本是零(虽然房子特别是二手房的成交稍显活跃,但土地市场没有改善,地方出让金收入没有改善),继上月之后,7月份地方财政收支再次出现赤字(七月份地方财政支出8665亿元)。

  我在以前说过,地方政府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财政,现在的救市也是,不断放松限购,鼓励购房,这些行为需要钱,当这些政策无法增加收入改变不了收支赤字以后,就会绝望,他们还有一个月可以努力的时间,如果8月份依旧无法放大财政收入,逆转不了收支的赤字,就会飞速的转到房产税    发行债券   抛售地方股权的道路上来。

  亏本的生意谁会去做?地方政府也一样。数字比那些文件有用的多。

  +++++++++++++++++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所以,对于那些智慧之人来说,恶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善人可以作为恶人的老师,在圣人的眼中,没有可以遗弃之人;任何物品也一样都是有益的。因此,智慧之人和圣人的胸中内藏着无尽的智慧。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有道者顺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有道者无弃人无弃物的胸怀。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处的。善者为师,恶者为资,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一方要劝勉他,诱导他,另一方面也给他一个成为善人借鉴的作用。这就考虑到事物所包涵的对立的两个方面,不要只从一个方面看。浮皮潦草、粗枝大叶;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沾沾自喜。自以为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恃才傲气,都是不可取的。

  这是老子思想的精华部分,体现在两点:第一点是矛盾论的观点,善与恶是两个对立面,在恶的本身也有两个对立面,比如恶人可能会危害社会,但恶人也可以给社会带来警示作用。所以,我经常说,老子的思想是哲学,就在这些地方体现。因此,在老子的思想中,社会的任何人与物都是有益的,都不能也不需要遗弃。这也符合道法自然的原则,因为社会本就是一个平衡,善与恶  好与坏   丑与美   贫与富等等都是平衡的组成部分。第二,老子的思想到处体现着平等,因为任何人与物,都是自然循环的结果,因此都是平等的。这让我想起了可兰经的观点,世界上众生平等。有些人经常反驳我对儒家思想的非议,首先说明,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我们所有人都是儒家思想教育出来的,儒家思想就是我们的老师。但至少从董仲舒开始,儒家的一些思想并不能起到好的作用,比如门阀制度,这和儒家思想独尊脱不了干系,门阀制度是等级制度的基础。而等级制度显然和老子的万物平等与可兰经的众生平等格格不入。当然,孔子的论语等都是不朽的著作,不能否认,任何人也都否认不了,孔子奠定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基础,这些都是不朽的功绩。

  在中国非左即右是必须的,但这一点恰恰是落后的,任何一种思想  任何一个人都有先进的成分,也有落后的组成。我们是一个讲究完美的民族,如果崇尚一位先贤,就会去美化,既然是先贤,一定是伟大的,没必要去美化。如果去美化,就是不尊重先贤。

  对于所有的古代思想,辩证的继承 、促进社会的进步,就是最高的尊敬。

  无论圣人   、贤人  、  善人   、恶人   、漂亮的人  、丑的人  、男人   、女人,后面的字都是人,都有对社会有益的一面,睡觉也都会打呼噜,都是万物平衡、道法自然的一部分,都不是神仙,这就是老子思想的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2 16:26 , Processed in 1.0468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