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35|回复: 0

清议:务必远离高估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2 01: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寒蝉鸣,秋水凉。到了重启博客的时候了。

  从最初的B股发行、境外上市,到引入合格机构投资者,再到如今紧锣密鼓的沪港通,中国股市国际化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严格地讲,只有个人投资者的相互准入与投资便利化才是真正的股市国际化。从这一层面讲,尽管依然存在制度约束或有序而渐进,但这一次是动了真格的。

  千万不要偏听偏信所谓A股价值洼地的说法,这只能是一个短暂的利好因素。眼下A股市场低估值的头寸的确不少,但高估值的头寸也比比皆是。重要的是,伴随境外资金的流入,新的投资理念和交易格局都会出现改变。投资者如不加以适应,开放后的A股市场恐怕依然是某些人的资金坟场。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开放后的A股市场依旧是多空博弈。

  就投资理念而言,且不说责任投资、绿色投资等等,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看重公司业绩成长性,后者看重股票估值合理性。有句话大家或许很熟悉,足够出色的成长性足以消化一切估值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这是A股市场一向充满投机性的原因之一。

  几乎可以肯定,那种以为沪港通将利好所有个股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既然是源头活水崇尚估值合理性,那么,未来的A股市场想必是一场“低者举之,高者抑之”的估值互动游戏。

  再出色的成长性,50倍估值都是“市梦率”,必须坚决放弃。严格地讲,30倍以上的市盈率估值也最好别碰。

  所以说,既不要轻视沪港通带来的市场机遇,也不要忽视随之而来的市场风险。

  无论如何,沪港通只是掀开了A股市场国际化的大幕,大方向正是6年前亚太经合组织达成的相互准入与投资便利化目标。这一天迟早要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8 16:58 , Processed in 0.1720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