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劣势”的分析框架,根据杨小凯的研究,是西方经济学家沃森提出来的,英文表达为“Curse To The Late Comer”,蕴含有“后来者诅咒”的意思。按照沃森的看法,后发国家在许多方面都可以模仿先发国家,实现超越性发展,显得比先发国家的效率高很多。但是后发国家对先发国家的模仿至少有这样两个层次或境界,一是模仿制度,一是不改变制度,只模仿技术和工业化。显而易见,制度模仿见效慢,比较难;技术或工业化模仿,见效快,容易超越。但是,没有制度改造的技术模仿让后发国家获得了经济上的成功,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极容易让这些国家产生莫名其妙的“制度优越感”,为后续的发展留下巨大隐患。中国在十九世纪晚期的洋务新政,就属于这种情况。